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9篇

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9篇

发布时间:2022-10-09 17:45:04 来源:网友投稿

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9篇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对农村耕地撂荒的原因及影响的分析 摘要: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深入和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导致我国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村劳动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9篇,供大家参考。

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9篇

篇一: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农村耕地撂荒的原因及影响的分析

  摘要: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深入和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导致我国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村劳动力通过非农工作来增加收入,因此各地农村耕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介绍了我国耕地撂荒的现状,探究了其原因并且对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耕地撂荒;撂荒现状;撂荒原因;撂荒影响

 一、我国耕地撂荒的概念及现状

 耕地撂荒也可称为耕地抛荒、耕地弃荒、耕地丢荒,指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在可耕地上种植和耕作农作物的一种现象。

 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农民大都惜地如金、视地如命,而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甚至还抛荒弃地,而且这种现象还在持续发生,并且越来越严重。目前对我国全国范围内的耕地撂荒的面积,各地区都显示呈加剧的趋势。根据调查,我国耕地的总面积从1998年的19.45亿亩到2008年的十年内减少了1.19亿亩,]以每年1000万亩的速度持续减少,而我国人口却增加了两亿。虽然中央政府不断制定和完善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但是耕地撂荒现象仍然没有显著改善。《2014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的数据指出,2013 年的耕地面积相比 2012 年减少了 35.47 万公顷,而耕地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耕地的撂荒。

 二、土地撂荒的原因

  (一)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近些年,为了更快地解决“三农”问题,我国不但取消了农业税,而且还发放各种补贴给农民,以此来调动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然而这与不断升高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的价格相比较,农产品的价格仍然要低很多。成本上升了然而却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大大地挫伤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所以农民只好寻找其他的生活门路来维持生活,以寻求更大的空间来发展自我,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导致耕地撂荒。

 (二)农产品价格低,销路少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产品大都没有经过深加工,而未经过深加工的农产品价格低廉,使得农民靠耕种得来的收益不高而且不稳定。农民一年的收入完全要看农作物的收成和农产品的销售情况。若是遇灾害年,收成少,收入自然少。若是遇丰收年,此类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又会遇到没有销路的难题。农民自身没有销售途径,政府没有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机制,使得农民耕种的积极性下降。

 (三)抗灾能力差,严重影响农民耕种的积极性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农业的发展也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北方的农田缺少基本的水利设施,一些存水的设施也因多年未修,存不住雨水,使得农田无法灌溉,只能人工担水。而南方的农田基础设施也很薄弱,防洪能力减弱。再加上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很多农村的集体经济来源大大减少,单个农民资金有限,不能为改善生产条件投入大量资金,因此一些小型的农田水利等基层设施难以兴建,而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确实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求。最近几年来一部分省区频繁发生旱涝灾害并且其范围比

  较广、危害程度比较大,这大大增加了农业种植的风险以及生产成本,加之原本的良田,经过旱灾涝灾也变为旱田、天水田,生产力更加低下,所以导致一部分农民都不愿意再进行耕种。

 (四)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

 城镇中流入大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理论上来讲,这样对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土地是属于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的,农村耕地在使用权以及收益权等方面的产权不清晰,从而难以实现产权对耕地的保护功能。加上农民并不愿意对耕地进行保护型的经营,致使耕地的质量不断降低,从而收益也就降低,最终土地就被撂荒了。从制度上来讲,另一个导致耕地撂荒的重要原因是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虽然初步建立了土地流转的补偿制度,但是在执行的时候仍然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不健全的土地价格机制,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之中,有可能会严重的低估了耕地的价值,农民得不到应得的补偿。虽然“30 年不变”的承包经营政策保证了农民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然而这期间农村人口的变化情况很大,有的农民离开农村,去城市打工或已经成为城市的职工,而很多生活在农村的新生人口却没有土地。由于大部分农民依然具有比较传统的观念,并且土地对于他们来说承担着社会保障的价值,因此即便他们在城市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他们宁愿将土地撂荒闲置,以防万一失业了他们仍然还有退路,所以很难将撂荒闲置的耕地集中起来进行经营。

 (五)新一代的农民欠缺种田的热情和技术

 我国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使得农村子女也普遍能接受到高等教育,新

  一代农村子女在成长中以学业为重,很少从事农业生产。在城镇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城镇化的影响,不想返回农村生活的愿望强烈,并且看到其父母辛苦劳动却收入微薄,产生对农业生产厌恶和反抗的心理。农村的父母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验也多半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过教育之后返回家从事农业劳动。这种现象出现于八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必然会使得耕种事业后继无人。另外,农村子女接受的是现代的文化教育,从未学习过农业的生产技术,甚至从未了解过耕种的流程。这样新的农村子女没有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更缺乏种田的热情,耕地撂荒只会愈演愈烈。

 三、对耕地撂荒影响的思考

 针对耕地撂荒的现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方面,耕地撂荒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第一,耕地撂荒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农民撂荒是由于能寻找到比种地更容易增加收入的工作,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客观上又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非农化,加快城镇化。在这个过程中,土地的撂荒是不能避免的。但是这只是阶段性的,当耕地数量和农业人口到达一定比例时,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也会随时机而出现。因耕地撂荒,可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来实现耕地的成片状态,便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这样不但可以优化农业结构,而且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第二,耕地减少的情况下,如果依然采取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粮食产量固然会减少,就会引发粮食安全问题。这客观上促进了农业高新科技的研发,促使了农业技术普遍广泛适用,这也为农业规模化技术化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耕地撂荒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

  容小觑,如不及时解决将会造成其他一些不堪设想的社会问:第一,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口数量是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然而人均耕地面积却不到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一半,人地矛盾问题越来越严重。虽然目前的耕地抛荒现状还不至于导致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但耕地的减少确实是农业生产疲软化的直接原因。因此对于耕地撂荒现象并不能熟视无睹,放任自流。第二,农村的劳动力丢抛下耕地,到城市打工生活,造成城市人口过度密集,而农村却出现“空心村”,并且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老弱病残无人扶养,“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同时也使作为第一产业的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第三,耕地撂荒使得耕地质量下降,耕地在一段时间内不种植作物会导致土壤硬化,土地的营养成分流失,土壤性质发生变化,农田耕作能力降低,可能由良田变为不可耕种的土地,而耕地复垦十分艰难,成本很高。第三个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耕地的战略性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农业经济,保障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顺利发展的基石,同时是很珍贵的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耕地的破坏若想恢复,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成本,耕地撂荒给耕地带来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坚持可持续发展,还要进一步解决耕地撂荒问题。(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篇二: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地球地球地球|THE EARTH 6期|地球0前言可持续的耕地撂荒是一种程度很低的撂荒,它对人们当前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未造成损害,因此耕地利用保护中应以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为重点。1耕地撂荒概述对于耕地撂荒的概念,由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

 有“弃耕”、“抛荒”、“丢荒”等大体类似的表述, 李孔俊文华等认为, 土地“抛荒”是指曾经被耕种而现在不被继续耕种以致荒芜的土地; 张斌、徐邓耀、翟有龙等人却认为, 耕地处于未充分利用状态时也是一种隐性抛荒, 所以将耕地抛荒界定为“由于生产经营者主观原因放弃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 并从耕地利用程度角度出发, 将耕地抛荒细分为显性撂荒与隐性撂荒两种基本类型。

 从字面来看, “弃耕”一词强调“土地生产经营者放弃耕耘这一过程”, 而“撂荒”、“抛荒”与“丢荒”则更加强调“耕地在放弃耕耘后处于一种荒芜时的状态”,四者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别, 均含有“耕地抛弃而不再耕耘, 并使之荒芜”的意思, 其核心内涵均是“耕地处于荒芜状态”,四种不同的表述只是个人的不同习惯用语而已, 本文统称为“耕地撂荒”。2古路镇耕地撂荒定量分析的方法2. 1耕地撂荒基本属性的定量分析(1)撂荒农户( L) : 指某一发生撂荒行为的承包地农户(2)撂荒时间( T) : 指一年中耕地被撂荒的时间, 由于渝北区古路镇所在地普遍是一年两熟制, 所以 T 一般用全年撂荒或季节撂荒(夏播或春播)来描述。(3)撂荒地类型(R)在渝北区古路镇主要分为农田(水田和旱田)和坡土。(4)撂荒耕地面积( A) : 指撂荒耕地的面积,本文通过实际调查统计而得到,计算公式为:A总=i = 1式中, Ai j为农户 i在第 j年时的撂荒耕地面积(5)撂荒播种面积( S) : 指某一地块因为撂荒而损失的总播种面积, 用公式表示为:Σ Ai j×N式中, Ai j为农户 i在第 j年时的撂荒耕地面积, N 为该撂荒地在第 j年时的撂荒次数( N 与复种指数有关,N≥1; 在古路镇如果是全年性撂荒, 则 N=2, 如果是季节性撂荒,则 N=1) 。2. 2耕地撂荒程度的定量分析2. 2. 1耕地撂荒率( P) : 指某一地区一年中出现撂荒的耕地总面积( A总) 占该地区总耕地面积( S0) 的百分比, 用公式表示为:P =A总S0式中 A总指撂荒的耕地总面积,S0指地区总耕地面积。2. 2. 2撂荒度( D) : 耕地撂荒率( P) 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地区出现撂荒现象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 但由于各个地区的耕作i =nΣ Ai j(1)S总=i =ni = 1(2)×100%(3)制度不一样, 有的地区是“一年一熟”, 而有的地区是“一年二熟或三熟”,仅以撂荒耕地面积的比例并不能真实测量一个地区的真实撂荒程度, 为此运用了耕地撂荒度的概念, 它是指一个地区撂荒播种面积与总的播种面积之比,用公式表述为:D=S总S0×n式中, S总为在第 j年的实际撂荒的总播种面积,S0为耕地总面积, n为本地正常情况下的复种指数,一般取 2。2. 3耕地撂荒损益的测算耕地撂荒损益是指耕地由于闲置与撂荒而引起的收益损失,农地利用的收益有两种形态: 一是实物形态, 即以物质重量、体积等形式来衡量, 即收获的农产品有多少; 二是价值形态, 即以货币形式来衡量的实物的价值, 即收获的农产品值多少货币价值,耕地撂荒损益可以用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来衡量。以实物量计算的撂荒损益称为实物损益, 以货币量计算的撂荒损益称为货币损益。2. 3. 1耕地撂荒的实物损益( M)耕地撂荒的实物损益( M) 是指撂荒耕地上损失的粮食或其他农产品产量,用公式表示为:M=S总×Y式中 S总指地区撂荒播种面积,Y 为当年单位播种面积上的平均作物产出量。2. 3. 2耕地撂荒的价值损益( G)耕地撂荒的价值损益是指耕地撂荒损失的粮食或农产品所具有的货币价值,用公式表示为:G=S总×Y×J式中, S总为当年撂荒播种总面积,Y 为当年单位播种面积上的平均产出量,J为当年粮食或其他农产品的平均价格。3耕地撂荒可持续性评判指标体系及模式3. 1评判耕地撂荒可否持续所需指标的选择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判耕地撂荒后果的指标体系应具有科学性,指标内涵应该明确, 测定方法标准, 统计计算方法规范, 真正能够反映耕地撂荒现象的可持续内涵。(2)系统性原则:指标选取应该坚持系统论观点。耕地撂荒后果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 因此, 评判指标应既有反映经济可持续方面的指标, 有反映社会可持续方面的指标, 也有反映资源可持续方面的指标, 还有反映环境可持续方面指标。(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尽可能简单明了, 有关指标的量化及所需数据比较容易获取且准确可靠, 并能尽量利用现有数据和已有规范标准, 即使需要实地调研指标也要追求易获性、真实性和代表性的有机结合。3. 2耕地撂荒可持续性评判指标体系(1)耕地撂荒经济可持续性评判指标项目及赋值要求:耕地撂荒经济可持续性评判项目旨在反映耕地撂荒行为对耕地产出、粮油生产、农民收入的影响。

 选择粮食总产量、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农户耕地收入等项目。

 上述项目若因目前耕地撂荒程度而出现增长势头赋予正值,若保持不变赋予零值,若出现减少势头赋予负值。(2)耕地撂荒社会可持续性评判指标项目及赋值要求:耕地撂荒社会可持续性评判项目旨在衡量耕地撂荒行为招致的社会影响或社会后果。

 选择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受影响程度,地方财政收入增减势头,耕地产权纠纷发生数量,贫困人口食物保障条件、居民膳食(4)(5)李胜兵[ 摘要] 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耕地撂荒概述、古路镇耕地撂荒定量分析的方法、耕地撂荒可持续性评判指标体系及模式这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 耕地撂荒[ 中图分类号]P612 [ 文献码]B [ 文章编号]1000-405X(2015)-6-305-2浅析耕地撂荒的方法及模式(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 重庆 401147)(下转第 312页)305讂

 地球地球地球地球结构变化,农民就业机会等指标。如果基本农田保护好、地方财政收入增加,耕地产权纠纷发生数量减少,贫困人口食物保障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变化优化,农民就业机会增多,则赋予相应项目的可持续评判正值,相反情况赋予负值,未发生明显变化则赋予零值。(3)耕地撂荒资源可持续性评判指标项目及赋值要求:耕地撂荒资源可持续性评判项目用来反映撂荒行为对耕地资源价值、耕地结构与质地、耕地健康水平以及耕地产出功能的损益。

 选择湿地资源保有量、耕地粮食单产能力、保持耕地(土壤)单产能力的化肥施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等指标。如果湿地资源保有量增加、耕地(土壤)粮食单产能力增加、保持耕地(土壤)单产能力的化肥施用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和酸碱度稳定,则赋予其相应的项目正值,相反情况赋予负值,未发生明显变化的项目则赋予其零值。(4)耕地撂荒环境可持续性评判项目及赋值要求:耕地撂荒环境可持续性评判项目用于揭示撂荒行为对本地及相邻地区水、 土、气、动植物环境的损益以及诱发各种灾害的可能性。

 选择林草覆盖率增减,水域面积及质量变化,鼠虫危害增减,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增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面积增减等项目。如果林草覆盖率增加,水域面积及质量提高,鼠虫危害减少,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减少,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面积减少,则赋予其相应的项目正值,相反情况赋予负值,未发生明显变化的项目则赋予其零值。3. 3耕地撂荒可否持续的指标要求确定耕地撂荒是否可持续, 首先要确立撂荒对经济、 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评判标准。

 本研究中,可持续四个方面的指标,资源、环境指标达到可持续的标准最高,其中耕地撂荒资源达到可持续, 其评判的 5个项目指标得分均不能为负值 (用 A+代替),否则,该类指标不可持续(用 A-代替);耕地撂荒环境达到可持续性,评判的 5个项目指标,为负值的项目不能超过一项,其中林草覆盖率,鼠虫危害增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面积 3个项目指标得分不能为负值(用 B+代替),否则,该类指标不可持续(用 B-代替)。

 耕地撂荒经济达到可持续性, 评判的 4个项目指标中,得分为负值的项目不能超过 1个(用 C+代替),否则该类指标不可持续(用 C-代替);社会指标达到可持续的 6 个项目指标中,2 个项目得分不能为负值(用 D+代替),否则该类指标不可持续(用 D-代替)。4结束语综上所述,一般性的不可持续撂荒和极度不可持续撂荒都对人们当前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未造成损害, 撂荒行为应及时控制,耕地利用应以保护和充分利用为重点。(上接第 305页)|地球 |地理与环境 |抗滑桩:在滑坡中部设置一排抗滑桩,增加滑坡前缘阻滑力,提高变化稳定性,抗滑桩截面尺寸采用 1. 5m×1. 8m,间距 5m,桩长采用 L=15m 和 20m,锚固段埋深 7m~10m,共布置 37根。

 桩顶高出地面 5m~8m,桩后按 1:1. 25坡率回填碎块石土。桩间均布置 C30现浇钢筋砼挡板防止桩间土体挤出,板厚 30cm,板后设置 30cm 厚卵石滤水层。

 在挡板表面进行美化装饰。挡土墙:滑坡剪出口处设置挡土墙,纵向长 202. 4 m,墙身高 6. 0m,顶宽 1. 2m;面坡倾斜坡度 1: 0. 15,背坡倾斜坡度:1: 0. 2,墙底倾斜坡率 0. 1: 1;基础埋深 1. 5m。(4)“减”—减重反压。

 就是减重, 将坡体上部主滑段的土石挖去,填在坡体下部的抗滑地段,反压阻滑,以提高滑坡的稳定性,这是经常用来整治滑坡的一种简便办法。考虑到牛蹄坡体坡体下部采用反压, 一方面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会占有过多场地,因而这一方案也是不可行的;减重也不适用于该坡体,但是由于该滑坡西北部坡脚处边坡为强风化岩边坡,威胁施工安全,因此对于该边坡局部适当进行修整,清理掉破碎的松散岩石碎块。(5)“固”—土层固化。就是利用化学加固,改变滑动带的土石性质,提高它的强度,从而达到稳定滑坡的目的。参考文献[ 1]樊恒辉, 孔令伟.分散性土研究,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2]郭会, 彭振阳.用土量对密度计法颗分结果的影响, 人民黄河, 2012.[ 3]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 4]苗尾水电站试验报告, 福建华东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2011.剂能让土中的细颗粒分散的更彻底。

 由试验结果可看出,用土量为15g的试验结果与用土量为 30g和 50g的试验结果相差较大, 以氨水为分散剂得到试验结果判定土的分散度偏大。5结语通过上述从双比重计法的内容和操作要点出发,分析试验过程对土的分散性判定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工程试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试验仪器设备应定期送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持有国家授权的计量器具检定资格证书的检定机构检定,对不能检定的仪器设备应按自校规程定期校准。(2)双比重计法的试验用土量在 20-50g之间为宜,小于 20g黏3粒含量测量会产生明显的偏差,可能影响土的分散性类别判定。(3)用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所得的黏粒含量较氨水高,所以建议对于一般性土,选用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使土颗粒分散的更彻底些,土的分散性判定结果更准确些。(4)重视试验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根据规范和设备的更新情况及时对试验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尽量减少人为误差。这一方法由于造价较高,且对施工有着特殊的要求,因而在牛蹄滑坡中没有采用。(6)“植”—植树绿化。采用绿化山坡,种树植被等措施来稳定坡体。针对牛蹄滑坡, 我们在挡土墙与抗滑桩之间坡体 C15混凝土格构中进行覆土植草绿化,覆土 0. 15m,草籽选择紫花苜蓿。3结论滑坡治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排”与“挡”相互结合的措施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整治不稳定斜坡发生失稳的方法;(2)在滑坡的治理过程中应当多采用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3)滑坡整治必须与土地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相结合。参考文献[ 1] 王恭先. 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的国内外现状 [ J]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 9(1)

 .[ 2] 罗丽娟, 赵法锁. 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研究现状与应用综述 [ J] .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4)

 .[ 3]张倬元. 滑坡防治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 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 11 (2)

 .[ 4]黄新文. 多排抗滑桩的计算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 [ D]. 西南交通大学, 2007.(上接第 419页)12讂

 浅析耕地撂荒的方法及模式浅析耕地撂荒的方法及模式作者:李胜兵作者单位: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 重庆 401147刊名:地球英文刊名:The Earth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李胜兵 浅析耕地撂荒的方法及模式[期刊论文]-地球 2015(6)2015(6)

篇三: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1 -

 防止耕地撂荒治理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和《XX 区农业农村厅 XX 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强耕地撂荒治理工作的通知》《XX 市农业农村局

 XX 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XX 市防止耕地撂荒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压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有效遏制耕地撂荒,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按照全区、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采取有力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压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切实做好耕地撂荒治理工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防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产量,为保障粮食安全,助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二、目标任务

 对划定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撂荒耕地(指耕地停止耕种连续 2 年及以上导致耕地闲置、荒芜),要从 2022 年 2月起在 1 年内完成治理,确保功能不变;其他撂荒耕地要从2022 年 2 月起在 2 年内完成治理。

 三、重点工作

  - 2 -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防止耕地撂荒治理工作抓紧抓好。

 强调,耕地不能“非农化”、粮田不能“非粮化”,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稳住农业基本盘。我区当前一些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且有扩大的趋势,不仅影响我区粮食生产稳定、制约农民增收,而且影响农业产业的发展。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解决农村耕地撂荒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撂荒耕地恢复生产作为推动当前春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事来抓,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耕地应种尽种,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守住耕地红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二)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耕地撂荒情况。

 各镇(街道)要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迅速组织开展辖区内耕地撂荒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真实全面掌握抛荒耕地的具体地点、已抛荒时间、面积、原因、性质等详细情况。一要以户为单位逐一登记造册。村民委员会(社区)对本村撂荒地块逐一登记造册,上报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再以镇(街道)为单位制作耕地撂荒台账,要逐户调查核实,准确登记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信息、位置、数量(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为准)等情况,填写《2022 年上半年广西耕地

  - 3 - 撂荒情况调查摸底表(户表)》。以屯(组)为单位,汇总各户信息,填写《2022 年上半年耕地撂荒情况登记表(屯组表)》。二要逐级汇总上报。按村(社区)、镇(街道)、区的顺序,逐级汇总填写《2022 年上半年某级耕地撂荒情况汇总表》,经区人民政府审核后,由区农业农村局于 4 月 25日前分别报送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从 2022 年 6 月起,由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每半年(每年 6 月 30日、12 月 30 日)汇总各镇(街道)提供的最新排查数据,向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报送一次耕地撂荒台账。三要建立耕地撂荒农情数据库。经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审核后的镇(街道)耕地撂荒情况汇总表,同步由各镇(街道)农情员录入农情信息管理平台,于 2022 年 4 月 25 日前直报 XX 区农业信息中心,以便建立全区耕地撂荒农情数据库。

 (三)实行分类治理,确保耕地撂荒治理取得实效。

 各镇(街道)要在摸清耕地撂荒底数的基础上,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分类指导复耕复种,将撂荒复耕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个人、地块,有力有序推进复耕工作。对因外出务工、缺乏劳动力等造成耕地撂荒的,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要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等采取生产互助、代耕代种、集中流转、托管服务等形式复耕。对因耕作条件差而造成耕地撂荒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

  - 4 - 事处)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村道、机耕路修建政策及资金扶持倾斜;对具备条件的旱地增加灌溉设施提质改变为水田,实施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提高耕地质量等别;对具备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的撂荒耕地,要将其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结合改土改水和培肥地力,改善和提升撂荒耕地生产能力。对因道路、用水、燃气、电力电信、国防工程等项目实施造成农田丢荒弃耕的,要及时督促施工方或项目业主做好耕地修复和复耕复种工作。对返乡农民工承包撂荒耕地的,农业农村部门要在技术上重点帮扶,让他们尽快熟悉技术,取得良好的收成。

 (四)规范土地流转,促进撂荒地规模经营。

 各镇(街道)要制定出台规模流转土地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对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要积极引导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参与撂荒耕地恢复生产,鼓励镇、村两级采取代耕代种、集中流转、托管服务等形式开展生产,确保耕地应种尽种。探索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对长期无力耕种或因举家外迁造成撂荒的农户,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和合理经济补偿基础上,鼓励自愿退出承包权。

 (五)落实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 5 - 认真落实国家种粮补贴政策,做好耕地地力补贴、粮食生产补贴,稻谷生产者补贴、农机购机补贴等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政策的落实,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年粮食生产安全。按照“谁复耕、谁受益”的原则,及时将利用撂荒耕地发展粮食生产的种植者纳入粮食生产补贴范围,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出台撂荒耕地复耕扶持政策,统筹用好相关资金支持撂荒耕地恢复生产。探索建立撂荒耕地复耕激励机制,对利用撂荒耕地发展粮食生产的经营者在农业相关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支持。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农民保护耕地、防止耕地撂荒责任相挂钩,对耕地撂荒的,暂停发放该承包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待复耕后再重新纳入补贴范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工作责任。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是耕地撂荒治理的责任主体,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压实各方工作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协助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各镇(街道)要科学制定防止耕地撂荒治理工作方案,建立耕地撂荒“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各级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采取领导分片包干、干部驻村进点的方法,深入基层,深入农户,解决耕地撂荒治理工作遇到的困难和

  - 6 - 问题,保障我区粮食生产安全稳定。

 (二)加大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农民群众遏制耕地撂荒的自觉性。各镇(街道)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对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和国家、XX 区及 XX 市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耕地“非农化”等决策部署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持续性的宣传,营造有利于复耕复种的工作环境和舆论氛围,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增强广大农民爱惜耕地、管好耕地、用好耕地的自觉性,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主动参与防止耕地抛荒。

 (三)落实考核机制,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将耕地撂荒治理工作纳入对镇(街道)的绩效考评范围。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牵头与自然资源局、统计局等部门建立撂荒耕地检查通报制度,定期对耕地撂荒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抛荒治理进度慢、工作不落实、责任不到位、出现大面积耕地撂荒的镇(街道)进行通报,问题严重的依规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篇四: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OBAL CITYGEOGRAPHY        H277当前农村耕地撂荒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探讨马 铮(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经过改革开放, 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 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

 然而, 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大幅减少, 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中国经济的走势甚至社会的稳定。

 本文主要探讨当前中国农村耕地撂荒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关键词:

 耕地撂荒; 原因; 对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引发了生态环境的强烈反应, 出现了许多极端的现象。

 中国农村基础薄弱, 抗风险能力差, 容易受到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发展导致了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失, 造成了有地无法耕种的局面, 耕地面临着严重的撂荒问题。

 这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的双重问题, 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一、 中国农村耕地撂荒现状的基本情况目前中国农村耕地撂荒问题严重, 且有蔓延之势, 通过资料调查发现, 最近几年耕地撂荒问题出现了新的特点:

 持续时间长, 波及范围广, 面积不断增加。

 表一所示, 按照三大类划分, 全省农用地为 19752.65 万亩, 建设用地为 3016.50 万亩, 未利用地为 5512.55 万亩。

 表二所示, 2009 年河北省耕地面积为 9842.03 万亩, 比1997 年第一次土地调查时 10345.68 万亩, 减少503.65 万亩, 年均减少 38.74 万亩。

 人均耕地由第一次土地调查时 1.60 亩减少到 2009 年 1.40 亩, 低于全国人均耕地平均水平。表一:

 河北省土地利用情况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19752¸.65 万亩3016K.50 万亩5512Ò.55 万亩表二:

 河北省耕地面积以及人均面积变化情况时间耕地面积人均面积1997 年10345\K.68 万亩1‡‡.60 亩2009 年9842.03 万亩1.40 亩  根据国土资源部调查发现, 我国每年撂荒的耕地近 3000万亩。

 在这样严峻的事实面前, 一些地方政府也先后发出过关于解决撂荒问题的红头文件, 但撂荒现象一直存在。

 土地撂荒现象令人担心:

 如果一年撂荒耕地面积为 3000 万亩, 5 年累计土地闲置就是 1.5 亿亩,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二、 耕地撂荒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1、 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群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城市化进程是积极的, 对社会发展是有利的, 但是一种现象两面看, 如果相应配套政策不及时跟进,就会出现消极的一面。

 当前, 中国城市化正在进行中, 城市普及率显著提高,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其中就包含了放下了手中的农具前往城市寻找机会的农村人口。

 中国最近 30年的城市化进程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 相关政策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没有做到很好的融合,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出走,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以老人为主, 出现了耕种的积极性不高, 薄种薄收浪费耕地的问题。2、 农业生产基础配套设施落后。

 中国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晚, 农业生产的相关配套设置不够完备, 依然是一家一块自留地的耕种模式, 致使农业生产条件差, 抵御风险的能力低。

 从全国范围来看撂荒土地很多都是那些基础设施差, 土地不够肥沃, 耕种条件不理想, 容易受到灾害影响的耕地。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增加, 生产成本很高, 生产设施都是农民自己完成, 额外支出相应增多, 进一步加重农业生产的负担, 而且农业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明显, 导致农民对土地收益期望值不高。

 政府对这些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致使广大农民生存发展处于不利的地位。3、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化程度不高。

 随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农民的选择也变的多种多样。

 一些非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希望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轮转耕地的使用经营权, 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收益, 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有部分的农民不想承包土地, 而是退还给集体经济组织。

 部分的集体经济组织调解能力低下, 还是希望这部分农户继续承包土地, 造成了很多耕地的荒废或者听之任之的耕种方式, 是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三、 对耕地撂荒问题的建议1、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 有助于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原因, 出现了许多农户举家外迁的现象, 形成了耕地无人耕种的局面, 这样趋势的形成原因有很多, 但最终还是当地经济发展滞后, 农民生产条件差, 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生活艰苦造成的。

 要想从深层次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 就必须发挥政府的职能, 盘活当地的经济, 只有经济发展了, 农民生产生活得到了保障, 耕地撂荒问题才有可能既治标又治本。2、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业生产相关政策。

 现阶段农业生产收益低迷, 要想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 首先, 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做到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等因素的能力。

 其次, 加大对农业生产科技创新技术的投入, 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最后, 坚持把保护和扶植农业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推动农业生产在健康的环境下有序进行, 这样可以做到规避风险, 使老百姓全身心的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来。3、 健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结构。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户自愿组织起来, 旨在提高农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增强成员收入, 它适应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但是当前阶段下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 带动农户能力不强, 对农业资源分配不充分, 内部机制不够完善, 扶持农户措施不多的问题。

 国家应加强对农村专业组织的管理, 健全组织结构, 最大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参考文献:[1] 莫警.对当前农村耕地大面积撂荒现象的思考 [J].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2008, (1):

 166.[2] 杨涛, 朱博文, 雷海章, 等.对农村耕地抛荒现象的透视 [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02, 12 (2):

 133.[3] 谭术魁.农民为何撂荒耕地 [J].中国土地科学, 2001,15 (5):

 34 ~ 38.作者简介:

 马铮 (1989—), 男, 汉族, 河北省唐山市人,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研究。

 当前农村耕地撂荒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探讨当前农村耕地撂荒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探讨作者:马铮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刊名:城市地理英文刊名:Cultural Geography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马铮 当前农村耕地撂荒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探讨[期刊论文]-城市地理 2014(24)2014(24)

篇五: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耕地是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县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各乡镇不同程度出现耕地撂荒现象,给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一定影响。根据《xx 省农业农村厅 xx 省自然资源厅 xx 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xx 省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和《xx 市农业农村局 xx 市自然资源局 xx 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xx 市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为切实解决农村耕地撂荒现象,加快产业振兴步伐,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暨高标准农田建设视频会议精神,集中整治村集体承包土地、弃耕地、撂荒农田等耕地乱象问题,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承包经营和生产秩序,不断夯实我县粮食生产基础,为推进全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整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全县 112 个村存在的耕地抛荒撂荒现象,依法有序进行整治,确保村集体经济、农村耕地、农民利益得到依法保护。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存在的集体土地违规使用、耕地撂荒等问题乱象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撂荒耕地恢复耕种、集体土地合法流转、

 农村承包地依法经营措施,分类制定整改措施,逐地块解决撂荒问题。

 ——坚持民意决策。整治撂荒地和依法收回集体耕地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尊重群众意愿,保护村集体和农民权益,积极有效开展专项整治。

 三、整治目标 到 20xx 年 xx 月底,全县 xx 个行政村抛荒撂荒耕地现象基本消失,违规承包集体土地乱象得到有效整治,农村耕地承包管理机制和耕地承包责任制度不断完善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依法有序向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大户集中,耕地利用率不断提高,粮食总产任务得到根本保障。

 四、整治步骤 (一)组织实施阶段(20xx 年 xx 月 xx 日—xx 日):成立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全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全县农村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各乡镇按照全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二)调查摸底阶段(20xx 年 xx 月 xx 日—xx 日):各乡镇组织工作专班和技术力量,以村为单位,逐村逐户逐地块进行排查,对耕地不合规利用情况和撂荒地摸底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于 xx 月 xx 日前报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集中整治阶段(20xx 年 xx 月 xx 日—xx 月 xx 日):各乡镇在排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要抢抓农时,制定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边排查摸底边复垦复种,做到应种尽种。

 (四)中期督查阶段(20xx 年 xx 月 xx 日—xx 月 xx 日):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督查组,配合省、市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结合卫星图斑开展中期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关乡镇、农场,对工作滞后、存在较大问题的乡镇及时进行约谈、督促。

 (五)检查总结阶段(20xx 年 xx 月 xx 日—xx 月 xx 日):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秋冬成水情况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核实撂荒地整治面积,确保全面完成整改任务。12 月底,各乡镇要梳理总结撂荒地整治落实情况,以正式文件报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五、整治措施 (一)全面开展排查摸底

 各乡镇要尽快开展撂荒情况排查工作,对一年以内季节性耕地撂荒、一年以上两年以内耕地撂荒和二年以上耕地撂荒情况分别进行排查摸底,要做到一户一户查,一块一块查,标识每一块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耕地遭到破坏及撂荒地的承包户及位置、面积、类型等信息,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逐户签字确认,并填报“耕地不合规利用情况统计表”“撂荒地摸底信息统计表(样表)”“撂荒地基本情况核查表”“撂荒地整治措施调查表”“撂荒地专项整治耕地撂荒情况统计表”(见附件)。要正确识别撂荒地和退耕还林还草地,把撂荒地和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性质区别开来,不得将退耕还林还草地视为撂荒地。(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xx 农垦黑土洼农场,xx 农垦 xx 农场)

 (二)坚持边摸排边整治

 各乡镇要紧盯重点村、重点区域、整片撂荒、弃耕农户,认真分析撂荒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整治措施,按照“宜粮则粮、宜特则特”的原则,边排查摸底边复垦复种,做到能种则种、应种尽种,确保按时完成复耕复垦目标任务。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保障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

 物面积;一般耕地支持发展特色粮油、特色水果、中药材、优质牧草等作物,增加多样化产品供给。季节性撂荒地,要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农民能种尽种,确需季节性“留白”的,应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促进耕地质量提升。(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xx 农垦黑土洼农场,xx 农垦 xx 农场)

 (三)建立工作信息台账

 县自然资源局要运用近 2 年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和遥感影像,为各乡镇开展撂荒地排查摸底工作提供信息共享服务。县农业农村局要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对撂荒地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建立电子信息台帐,做到可查询、可定位,年底前完成省、市、县三级信息台帐对接。各乡镇要加强对撂荒地利用情况的跟踪调度,利用一块、销号一块,及时更新台账信息,做到账实相符。(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xx 农垦黑土洼农场,xx 农垦 xx 农场)

 (四)强化土地流转管理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全省统一联网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基层群众的县乡(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引导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将撂荒地流转给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促进撂荒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养大户集中,让闲置的耕地流动起来。对统筹利用撂荒地成效突出的新型经营主体,加大资金、项目、政策等支持;对村集体或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撂荒的,由乡镇下发复耕通知书,责令立即复耕到位。(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xx 农垦黑土洼农场,xx 农垦 xx 农场)

 (五)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

 着力培育以农机合作社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开展农业生产

 托管服务,促进小农户通过合作和联合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健全完善“主导产业+特色种植”的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xx 农垦黑土洼农场,xx 农垦 xx 农场)

 (六)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

 县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 xx 万亩,各乡镇要引导粮食生产功能区种植目标作物,提高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生产规模,不得擅自调整粮食生产功能区,不得违规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建设种植和养殖设施,不得违规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不得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xx 农垦黑土洼农场,xx 农垦 xx 农场)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的组织领导,并定期不定期督查各乡镇、行政村撂荒地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阶段工作顺利开展。各乡镇、农场要结合各自实际,成立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于 xx 月 xx 日前将成立领导小组的文件及分管领导、联络员名单(姓名、职务、联系方式)报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的第一责任人,包抓行政村的科级领导为包抓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要切实将撂荒地专项整治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阶段任务要

 求,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各农场也要结合各自职责,切实履行好撂荒地专项整治责任。

 (三)建立长效机制

 各乡镇、农场在整治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防止耕地撂荒及撂荒地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整治成果,实现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防止耕地撂荒问题反弹。

 (四)加强工作调度

 为及时掌握各乡镇、农场撂荒地专项整治进展情况,分析研判形势,推动工作落实,全县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4—5 月份每周一上午 xx 点前,各乡镇、农场将“撂荒地摸底信息统计表”“撂荒地专项整治耕地撂荒情况统计表”报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xx 月 xx 日前将“耕地不合规利用情况统计表” “撂荒地基本情况核查表” “撂荒地整治措施调查表”及撂荒地排查摸底工作报告报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每月 xx 日前对各乡镇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对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滞后、整治不到位的将进行约谈,对造成重大影响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篇六: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耕地撂荒行为经济分析与策略研究曹志宏  郝晋珉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北京   100094)    梁流涛   (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5)    内容提要  本文从经济理论方面分析了农户耕地撂荒行为 , 并对近年来我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与外出务工收益进行对比分析 , 剖析影响我国特殊国情下农民撂荒耕地行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认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对农户撂荒耕地现象的影响要远大于自然因素的影响 , 所以从土地利用制度、政府宏观战略调控和经济方面提出解决我国农户耕地撂荒问题的主要政策措施。关键词  农户  撂荒  经济分析一、引  言国土资源部最近公布的调查数字显示 , 2006 年全国耕地面积已减少到 18 1 27 亿亩 , 人均耕地面积由 2003 年的 1 1 59 亩骤降为 1 1 39 亩 ,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40% , 形势日益严峻。地少人多是我国基本国情 , 保护耕地已被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农户是耕地的直接使用者 , 是重要的耕地保护主体 , 其耕地利用行为直接决定着耕地利用的实际面积和耕地效率。

 2003 — 2004 年一些地方普遍存在大面积的耕地撂荒现象 , 根据安徽省巢湖市的相关调查 , 该市目前农村耕地抛荒面积约 1 1 6 万公顷 , 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 6% , 其中常年抛荒的耕地达 8666 1 7 公顷 , 季节性抛荒耕地达 7333 1 3 公顷 ,分别占抛荒面积的 54% 和 46% 。耕地撂荒反弹现象需要找出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构建了一个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理论框架 , 并在此框架下分析农户耕地撂荒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二、我国农民耕地撂荒行为分析( 一 ) 农民耕地撂荒行为分析框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农户是理性的。西奥多 ·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 》一书中论证了传统社会的农民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一样 , 有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波普金认为农户是一个权衡了长短期利益及风险因素后为追求最大生产利益而做出合理决策的人 , 是理性的。史清华 (1999) 认为 , 农户的经济行为一般是理性的 , 但是 , 由于市场建设不规范也可能会出现“ 反常 ”行为3。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有了更大的自主性 , 其经济行为日趋理性。因此 , 本文在“ 农户是理性 ”的前提下分析农户的土地利用— 3 4 —  农业技术经济   2008 年第 3 期   3 虽然以恰亚诺夫为代表的“ 自给学说 ”持相反的观点 , 他们认为农户是一个以满足自家消费为目的的血缘统一体 , 其生产主要是为自家生计 , 不存在追求最大利润问题。之所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 主要原因是研究对象处于不同的经济体制下

 及其决策行为。有研究将在农场层次上的土地利用决策过程分为 4 部分 : 目标确立、状况判断、决策实施和责任承担。本文借鉴这个思路分析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农户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的两个重要变量就是风险约定条件下经济活动的投入和收益 ,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作如下假设: (1)假设存在一个保证耕地正常产出的最少劳动投入 , 少于这个最低劳动投入就会影响农业产出 , 在农地流转市场不完备的条件下就会出现撂荒行为。

 (2) 耕地撂荒包括隐性撂荒和直接撂荒。在农业劳动投入减少的初始阶段是隐形撂荒 , 此时虽然也对耕地耕作 , 但是耕地处于不充分利用的状态 ; 当劳动投入继续减少就会出现直接撂荒。

 (3) 假设用于农业的劳动投入高于最低劳动以后继续追加投入农业产出仍是提高的 , 也就是说不是处于边际报酬递减阶段。

 (4) 劳动能够在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之间相互转化 , 且成本为零。图 1  农户撂荒耕地行为经济分析如图 1 所示 ,O 1 P 是保证耕地正常产出的最少劳动投入 , 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净收益曲线为 L 1 , 进行非农业生产的净收益曲线为 L 2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 , 净收益曲线和非农业净收益相等时获得最大收入 , 在图 1 中L 1 与 L 2 相交于 A 点 , 此时农户达到了最大收入。如果A 点落在线段 O 1 O 2 中线 L 的右边 , 农户在达到最大收益时在农业上的劳动投入大于最低劳动投入 , 说明此时农户更偏好农业生产 , 形成对非农业生产的替代 ; 如果A 点落在线段 O 1 O 2 中线 L 的左边 , 农户在达到最大收益时在农业上的劳动投入小于最低劳动投入 , 说明农户更偏好非农业生产 , 形成了对农业生产的逐步替代 , 此时出现了耕地撂荒行为。( 二 ) 投入和收益约束下的农户决策行为分析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 , 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劳动力人均收入 6364 1 39 元 , 至 2006 年我国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劳动力人均收入已经增长至 8530 1 28 元 , 增长率为 11 1 34% 。其中我国东部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劳动力人均收入从 2003 年的 9458 1 06 元增至 2006 的 12416 1 53 元 , 增长率为 10 1 42%; 中部从 5304 1 04 元增至7406 1 33 元 , 增长率为 13 1 21%; 西部从 4687 1 90 元增至 7112 1 72 元 , 增长率为 17 1 24% 。而 2003 年农村居民农业人均收入为 885 1 70 元 , 2006 年增至 1159 1 56 元。由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人均耕地面积十分有限 , 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的劳动收益是十分有限的 , 农村居民外出从业收益约相当于 8 年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 , 而且这个比例随着经济的发展还会继续上升 , 在经济效益的比较利益驱动下 , “ 弃耕务工 ”就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理性选择 , 这种趋势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更为显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 就业门路逐渐增多 , 加之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 农民外出打工、向城镇迁移的人数不断增多 , 种田已不是农民的唯一选择。

 2003 年我国农村居民每户劳动力外出从业平均时间为 204 1 62 天 , 外出从业平均劳动力数为 0 1 87 人 ; 至 2006 年外出从业平均时间增至 204 1 62 天 , 外出从业平均劳动力数也增至 0 1 99人。这些农民工具有较强的乡土情结 , 再加上回乡投资、子女上学等因素 , 大多数农民工采取两栖的生活方式 , 将种田作为“ 副业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 耕地对农村居民来说不仅是生产资料 , 同时还具有社会保障的功能 , 所以也不轻易放弃承包耕地而进城 , 甚至有人进城定居后 , 宁愿让原承包田荒芜也不处置 ,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 , 特别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 4 4 —农业技术经济   2008 年第 3 期   

 地区 , 耕地撂荒现象更容易出现。正是由于在我国现实中农户从事非农业的收益远远大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 , 此时农户就会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非农业生产中 , 进行耕地的流转 ,L 1 和 L 2 交点落到 L 的左侧 , 此时就出现了农户的撂荒行为 , 使整个农业产业逐渐走向萎缩 , 而且影响我国的城镇化和农户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进程。据了解 , 目前在一般城市 , 农民务工者和其他流动人口占城市户籍人口的比例在 20% ~ 30% , 发达地区这部分人口可能是城市户籍人口的 3 ~ 4 倍 , 目前约 9000 万人实际上已在城镇生活 , 预计到2010 年中国将有 2 亿农民工 , 将会有更多的农户选择放弃在家种田而进城务工 , 农户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需要将进一步提高 , 因此必须分析我国农户耕地撂荒的原因 , 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从根本上阻止撂荒耕地行为的发生。三、我国农民撂荒耕地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一 ) 自然因素由于耕地自然分布的缺陷 , 我国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占 66% , 分布在平原、盆地的仅占 34% , 再加上耕层浅薄、渍涝、干旱缺水等原因 , 中低产田占到 2 /3, 高产稳产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 1 /3 。另外 , 耕地质量退化 , 生态脆弱 , 加剧环境恶化 , 保水保肥性能差 , 这些都影响了农业的产出。图 2  我国耕地利用行为决策分析框架图( 二 ) 经济因素虽然我国劳动力比较廉价 , 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 水、化肥、农药和机械等费用高以及其他经济因素造成我国大部分农作物生产成本高于许多国家 , 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并取消农业税 , 但是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低迷 , 农民农业生产收益过低造成撂荒耕地。例如 , 湖北省荆州市有家庭承包农户 94 1 3 万户 , 承包耕地面积 594 1 8 万亩 ,1998 年底到 1999 年初 , 弃耕面积达 50 万亩 ,占承包耕地面积的 8 1 4%; 2000 年初弃耕面积扩大到 93 万亩 , 占承包耕地面积的 15 1 6% 。由于农业生产收益过低造成的抛荒农户占抛荒农户总数的 60% 左右。( 三 ) 社会原因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制度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缺陷、传统计划经济领导方式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耕地产权制度不完善以及长期以来对农业投资不足等社会因素的存在 , 我国传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时期确实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走过了一个黄金时期 , 从 1985 年开始 , 农村经济进入徘徊不前的状态。由于我国耕地利用过于细碎化 , 农业生产规模过小 , 耕地经营虽然投入不低 , 但是其经济效益低下 , 特别是近年来农业发展的速度相对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显得比较缓慢 , 农产品结构矛盾、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 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 农户撂荒耕地现象越来越普遍。— 5 4 —  曹志宏等 : 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经济分析与策略研究

 四、缓解我国耕地撂荒的政策措施( 一 )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尽管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日趋完善 , 但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 , 如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模糊、土地产权界定不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残缺等问题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农民对承包地采取“ 种而不养 ”的耕地隐性撂荒 , 甚至是直接撂荒。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权能 , 一方面要使集体土地所有者在土地所有权方面与国家具有平等的权利主体地位 , 才能保证集体土地被征用时农民集体权益不会受到侵害 ; 另一方面要确定农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各项权能 , 并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人与使用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重构集体与农民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赋予广大农民最真实的土地产权 , 使农民真正关心自己财产的终极利益。( 二 ) 加快农地流转 , 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农地流转不仅有利于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 , 加快我国城镇化的步伐 , 而且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 , 提高生产效益。各地也尝试了不同形式的农地流转 , 但农地还是没有由点到面真正流转起来。各地要继续按照规范、有序、自愿、有偿的原则 , 有序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 , 协调好生产者、经营者、集体及国家之间的关系 , 重点维护好土地承包者的利益 , 加速推动耕地流转 ,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 ) 增加农业投入农业基础设施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 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农业投资效益的提高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 所以应根据调整农业结构的要求 ,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 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按照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 , 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 反哺 ”农业的条件。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和对农业的补贴仍然很低 , 财政实际补贴的比率大约是 2% ~ 3% , 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程度还较低 , “ 反哺 ”农业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加大对农产品的补贴和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实现。( 四 ) 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有十分广泛的内容 , 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程和产品维修等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展。农业生产性服务投入较低是我国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的一个原因 ,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应不断地拓宽并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 , 从政策上促进农村产业分工和专业化 , 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 , 增加农业生产性服务投入 , 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下使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统一起来 , 为农业发展找到完整的政策措施 , 减少农民撂荒耕地行为 ,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参 考 文 献1 1张晓松 1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到 1 1 4 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 40% 1中国信息报 , 2006 2 04 2 182 1邵映红 1农村耕地抛荒现象的成因以及对策分析 1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 2003 (3) : 38 ~ 393 1史清华 1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 1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94 1温思美、赵德余 1我国农户经营的非专业化倾向及其根源 1学术研究 , 2002 (10)5 1徐京跃 , 刘奕湛 1中国农民工收入集中在 500 元至 800 元之间 1经济日报 , 2006 - 04 - 176 1宋  蕾 , 陈  达 1 2010 年中国将有 2 亿农民工成新城市人 1第一财经日报 , 2006 - 05 - 177 1杨瑞珍 1我国耕地资源流失原因的深层剖析与政策建议 1中国人口 · 资源与环境 , 2005(3) : 38 ~ 398 1黄富祥 , 王跃思 1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现实土地利用决策研究 1水土保持学报 , 2001, 15(6) : 108 ~ 112责任编辑  吕新业— 6 4 —农业技术经济   2008 年第 3 期   

篇七: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制止耕地抛荒撂荒工作方案

 为坚决制止耕地抛荒撂荒,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坚决制止耕地抛荒撂荒的通知》(梅政综〔2020〕47 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中央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坚决制止和妥善解决农村出现的耕地抛荒撂荒等现象,切实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

 二、整治范围与目标

 全镇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范围内的耕地,涉及 21 个村。按照“宜农则农、宜经则经”的原则,通过落实整治措施,在 2020 年底前实现水稻生产功能区全面复耕复种的目标。

 三、时间安排

 1、调查摸底阶段(4 月 20 日至 5 月 13 日)。各村组织开展摸底工作,摸清本村抛荒撂荒耕地具体位置、面积、承包人和适宜种植类别,建立管理台账,制定整治方案。于 5 月 13 日前将摸底调查结果以及整治方案经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签字并盖章后书面上报镇政府。

 2、集中整治阶段(5 月 14 日至 12 月 31 日)。6 月 30 日前完成50%整治任务,12 月 31 日前完成全部整治任务。

 3、检查验收阶段(9 月 25 日至 12 月 31 日)。9 月 25 日开始市县

 等各级开展实地抽查;12 月上旬开始对整治工作进行验收。

 四、奖惩机制

 1、2020 年 10 月 1 日后,村抛荒撂荒累计面积 5 亩以上的,市级给予村集体黄牌警告;县级对包村干部问责;镇对村主干给予问责。全镇抛荒撂荒累计面积 30 亩以上的,市级给予镇政府红牌警告;县级对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给予问责。

 2、市、县两级开展实地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工作落实不到位、隐瞒不报、弄虚作假、整治措施不力的,进行效能问责。

 3、年底前,完成任务前三名的乡镇,在市财政分别给予 10 万元工作经费奖励基础上,县财政也分别再给予 10 万元工作经费奖励。

 4、对按期完成任务的村集体,镇政府将收缴的违约金全额划拔村集体作为工作经费。

 五、督导落实

 1、镇政府对整治工作负总责,实行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的耕地抛荒撂荒整治责任制。镇政府承担整治工作的主体责任,镇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整治工作组织落实,做好进度安排、任务落地、资源调配、整治整改等工作。村级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负责落实具体整治工作。

 2、镇政府将成立耕地抛荒撂荒整治工作督导组,不定时开展督导工作。

 3、各村每周四下午将《村级耕地抛荒撂荒整治情况汇总表》(附件 2)以及工作进展情况经村主干签字后上报镇政府。

  4、将耕地抛荒撂荒整治成效纳入各村主干绩效考核体系,对未完成年度任务的村,扣除当年绩效工资。

篇八: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耕地抛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切实保护好、利用好耕地资源,根据**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粮食生产紧迫感 粮食安全事关生存,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务必要提高认识,坚持藏粮于地,强化技术支撑,推进制度创新,推动政策落实,充分调动起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有效遏制耕地抛荒,在 202a 年底前全面实现水稻生产功能区复耕复种。

 二、明确目标任务,分阶段推动耕地抛荒治理 自 202a 年 4 月 17 日起至 202a 年 12 月 31 日,全面开展我县耕地抛荒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全面摸清底数,实施登记造册 开展时限:4 月 17 日至 4 月 30 日 具体要求:坚持属地原则,由各乡(镇)政府负总责,严格落实耕地抛荒整治要求,以耕地中已划定的水稻生产功能区为重点整治范围,在边查边治的基础上,全面发动乡(镇)村力量,抓紧摸清抛荒耕地的具体地点、已抛荒时间、面积、原因、性质等详细情况,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管理台账(台账及汇总表格式见附件1、附件 2),在 202a 年 4 月 25 日前完成摸排,并于 4 月 30 日前以乡镇为单位将清查结果报送县耕地抛荒领导小组办公室,县耕地抛荒领导小组将对摸排结果开展抽查。

 第二阶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施策 开展时限:5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 具体要求:各乡镇要根据抛荒耕地的不同情况,按照“宜粮则粮、

 宜经则经、宜菜则菜”的原则精准施策,但严禁在已认定的水稻生产功能区新发展林果茶产业、挖塘养鱼等生产活动。要紧盯完成时限,尽快对水田翻耕种植水稻,对旱地翻耕种植旱粮,确保 202a 年 6 月底辖区内水稻生产功能区复种率达 50%以上,并于 12 月 31 日前完成全部整治任务。

 第三阶段:强化检查验收,落实优惠政策 开展时限:10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 具体要求:县耕地抛荒整治领导小组将在此期间组织督导组到各乡镇开展督导工作,查看相关落实情况,对抛荒耕地整治工作进行验收。由县财政局与农业农村局牵头,根据乡镇上报的材料和《关于促进粮食生产、防止抛荒的七条措施》,及时兑现奖补政策、下拨补助资金。各乡镇要及时汇总上报补种面积、发放奖补资金、落实管护责任,防止复耕耕地再次抛荒或产生新的抛荒耕地。

 三、强化工作举措,积极推动消除耕地抛荒现象 (一)加大宣传力度。由县政府统一发布关于防止耕地抛荒的通告等政策文件。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对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持续性的宣传,营造有利于复耕复种的工作环境和舆论氛围,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增强广大农民爱惜耕地、管好耕地、用好耕地的自觉性,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主动参与防止耕地抛荒。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鼓励代耕代种。研究出台《关于促进粮食生产、防止抛荒的七条措施》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加大耕种、禁止抛荒。对抛荒一年以上的,村集体依法依规追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并按每亩 299 元收缴违约金,收缴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违约金统一上交乡镇。连续抛荒二年的,经书面催告后,村集体依法依规收回经营权,并组织流转或代耕代种。抛荒撂荒连续三年以上的,经书面催告后,拒不复耕

 复种的,村集体逐级上报到县农业农村局,并由县农业农村部门纳入本级信用信息平台不良信用记录,同时向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备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群体承包经营耕地抛荒撂荒的,视具体情况分类施策,由乡镇组织村集体组建代耕专业队代为耕种,对代耕经营主体给予奖励。鼓励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政策,鼓励复耕抛荒耕地。各乡镇要充分发动辖区内拥有机械化耕作设备的种粮大户,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机械化代耕服务。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完善基础设施。一要提升耕地质量。各乡镇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根据立地条件将拟建设区域周边零星抛荒耕地地块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统筹实施土地平整,减少田块细碎化程度并提升耕地质量等别。二要完善水利设施。对具备条件的旱地增加灌溉设施提质改造为水田,实施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提高耕地质量等别,增加新增耕地(水田)数量。三要整修机耕道路。各乡镇要根据受益人口数量和群众出行、农业机械操作和转移、中小型农用机动车运输等实用情况,整修机耕道路。县交通运输局要加大对村道、机耕路修建政策及资金扶持倾斜,以便农业生产运输。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强化农资备供。各乡镇要组织镇村干部及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备齐备足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膜、农药、农机等相关生产资料。组建县乡农技专家服务队,开展技术指导,引导农民多种地、种好地。县农业农村局、供销社要时刻关注农资市场动向,强化监管并确保农业生产所需物资不断供、不涨价、质量优、服务不断档。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供销社)

 (五)促进土地流转。要充分发挥县、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作用,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流转,充分发挥农业规模化种植效应。

 (责任单位:县、乡镇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落实奖励政策,激发耕地抛荒整治内生动力 (一)鼓励早稻扩大种植面积。由各乡镇统筹安排资金,对种植早稻的经营主体、农户,按照实际种植早稻面积给予一次性补助 300元/亩;种植双季晚稻的,在早稻补助基础上,另给予一次性补助 100元/亩;发展再生稻的,在早稻补助基础上,另给予一次性补助 50 元/亩。

 (二)鼓励中晚稻种植面积。对集中连片种植中稻、晚稻 30 亩以上的经营主体,按照实际种植面积给予一次性补助 100 元/亩。

 (三)鼓励流转土地种植水稻。对流转土地在 202a 年用于种植水稻面积 50 亩以上的经营主体,给予一次性流转租金补助 300 元/亩。

 (四)鼓励代耕代种抛荒地(含农村闲置地)用于种植粮食。给予代耕代种抛荒地种植水稻的村集体,按照实际面积一次性补助 500元/亩;代耕代种其他粮食作物的,按照实际面积给予一次性补助200 元/亩。给予退果树、茶叶、油茶、林木等经济作物,还耕种植水稻的村集体,按照实际面积一次性补助 800 元/亩;种植其他粮食作物,按照实际面积给予一次性补助 500 元/亩。给予开垦烂泥田或耕种机动车无法抵达,无宽度 1 米以上机耕路的边远耕地的种植水稻的村集体,按照实际面积一次性补助 700 元/亩;种植其他粮食作物的,按照实际面积给予一次性补助 400 元/亩。

 (五)鼓励工厂化育秧。给予单次水稻工厂化育秧规模超过 5000盘的育秧经营主体,单盘育秧盘长×宽为 50 厘米×25 厘米,每盘给予一次性补助 2 元。农业经营主体采购机械抛秧机具,一次性补助购机总金额的 1/2。农户自行购买水稻育秧盘育秧的,单盘育秧盘长×宽

 为 50 厘米×25 厘米,每盘给予一次性补助 1 元。

 (六)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团队。农机社会化服务团队总农机具不少于 15 台(套)的,采购农机具中应包含微耕机、小型挖掘机、抽水机、抛秧机、收割机、机库等,购机总额及机库建设总费用不低于 60 万元,一次性补助企业 20 万元。

 (七)加大耕地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修建生产路(宽度不小于2 米),给予乡(镇)一次性补助每千米 1 万元;开沟修渠,强化农田灌溉设施,给予乡(镇)一次性补助每千米 2 万元;修复毁坏沟渠,清除淤泥、杂草,给予乡(镇)一次性补助每千米 1 万元。

 五、健全工作机制,实现耕地抛荒整治动态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耕地抛荒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 4),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领导包村、村级干部包组的耕地抛荒撂荒整治责任制,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由县政府办、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统筹协调推进整治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的抛荒耕地复耕工作负主体责任,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抛荒耕地复耕的组织领导、进度安排、任务落地、资源调配、面积核实、整治整改等工作。村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负责落实具体整治工作。

 (二)全面推动落实。成立 6 个耕地抛荒整治工作督导组(详见附件 5),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赴 20 个涉农乡镇开展常态化全覆盖督导,对照工作台账,逐一排查,到田间地头及时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各督导组于每周五上午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督导工作情况。各乡镇实行动态监测、销号管理,每周定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三)实行绩效考评。将耕地抛荒工作纳入县绩效考核体系,组织开展考核工作;未实现年度目标的乡镇当年年度绩效考评结果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对考核优秀的乡镇给予全县通报表扬。

 (四)强化责任监管。县督导组要强化督导,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抛荒治理进度慢、工作不落实、责任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约谈、诫勉、效能告诫等。10 月 1 日起,村辖区内抛荒撂荒累计面积 5 亩以上的,给予村集体黄牌警告,并对乡(镇)包村干部和村主干给予问责。乡(镇)辖区内抛荒撂荒累计面积 30 亩以上的,给予乡(镇)红牌警告,并对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给予问责。对按期完成任务的村集体,乡(镇)将收缴的违约金全额划拨村集体作为工作经费。县耕地抛荒监督举报电话为(0591-24832127)。

  附件:1.县耕地抛荒整治工作督导组成员名单 2.关于制止耕地抛荒提高耕地效益的通告 3.县耕地抛荒整治台账(村摸底表)

 4.县耕地抛荒基本情况统计表(乡镇汇总表)

 5.《关于促进粮食生产、防止抛荒的七条措施》补助资金申报指南

篇九: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耕地抛荒撂荒整治方案

  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 部分农民在城镇定居并从事非农工作, 各村均出现不同程度耕地抛荒撂荒现象, 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

 为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推动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确保农业增产增收增效, 镇人民政府决定对农村耕地撂荒进行集中整治, 结合我镇实际, 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等法律法规, 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 坚决纠正和逐步解决农村承包耕地管理中出现弃耕撂荒、 毁损耕地等现象和问题, 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稳定农村生产经营, 促进“三农”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 基本情况

 全镇农业人口 2.9 万人, 耕地面积 1.1 万亩, 人均耕地 0.37 亩。

 据不完全统计, 全镇常年弃耕撂荒耕地面积将近 1000 多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 10%, 若加上改变用途和损毁耕地, 面积更大、 比例更高, 对农业生产经营十分不利。

  三、 工作目标

 加强农村耕地承包管理, 规范耕地承包流转, 提高耕地利用率, 全镇范围内抛荒撂荒现象得到根本好转。

  四、 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农村耕地撂荒集中整治工作的领导, 成立镇农村耕地撂荒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其组成人员如下:

  五、 实施步骤

 (一)

 宣传发动阶段(8 月 1 日至 8 月 30 日)。

 主要任务:

 一是召开全镇农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会议, 安排部署农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 二是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方案, 明确责任; 三是发放《致全镇农民朋友的公开信》,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 加大对农村耕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 做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特别是对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工, 要想法设法将政策送达到其本人。

 各村于 8 月 30 日前将宣传启动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报镇农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

 调查摸底阶段(9 月 1 日至 9 月 10 日)。

 各村要深入各农户和田间地头, 对土地弃耕撂荒土地的承包人、 地块名称、 面积、 四至座落、 流转或撂荒年限等基本情况进行逐一登

 记造册, 并于 9 月 10 日前将撂荒摸清的情况汇报材料及整治工作方案报镇农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

 集中整治阶段(9 月 11 日至 12 月 20 日)。

 镇整治工作组、 各村(居)

 委会根据调查摸底情况,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认真进行梳理, 对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撂荒的, 由各村下发复耕通知书限期复耕, 限期未耕的, 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 收回发包的耕地, 并对该撂荒耕地的所有涉农补贴不予发放; 违规改变耕地性质用于非农建设的, 责令其限期整改, 对该耕地所有涉农补贴不予发放; 对弃耕但愿意流转出来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其土地承包合同依然有效, 涉农补贴照常发放; 对损毁耕地的农户, 限期恢复原貌, 恢复前停发涉农补贴, 拒不恢复的, 由村集体收回并恢复, 涉农补贴归集体所有。

  (四)

 检查验收阶段(12 月 20 日至 12 月 30 日)。

 镇整治工作组、 各村委会在农村耕地承包管理集中整治撂荒工作结束后, 要做好本辖区内的档案收集、 整理并妥善保存, 做到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

 县里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农村耕地承包管理集中整治撂荒工作进行验收。

 对因工作不力造成耕地撂荒现象依然存在的, 将在全镇进行通报批评, 取消年终农业农村工作评先评优资格。

 对制止耕地撂荒工作作出显著成绩的各村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推荐访问: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龙岩市 撂荒 抛荒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