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百字文(其五)(精选文档)

百字文(其五)(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22-10-11 19: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字文(其五)(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百字文(其五)(精选文档)

 

 网络第二版:

 《百字文》 (其五)

 5. 1. 3

 工厂禾牛羊, 中华山川广。

 人才百千万, 古今又各方。

 译文:

 我们中国土地广阔、 山川秀美, 牛羊肥, 禾苗壮, 工厂多。

 从古至今,人才辈出, 并且遍及世界各个地方。

 赏析:

 每读古代诗歌, 但凡赞美祖国的词句, 难觅“工厂” 的影踪, 古代的中国, 毕竟是传统农业大国; 而举凡介绍中国国情的章节, 必有“人口众多” 一词, 中国人口资源之丰富, 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此节诗“工厂禾牛羊” 句所罗列的事物, 实际象征的是我国的第一、 二产业。

 用“禾” 象征农业, 用“牛羊” 象征畜牧业, 两者同属第一产业; 又用“工厂” 象征第二产业。

 但限于诗体, 未能将象征第三产业的事物一一例举出来。

 仅此五字, 对于拥有丰富资源和完整产业体系的现代中国, 作者充满了 无限的民族自 豪感。

 前两句十字既是体物、 言情,又兼含些许议论的味道, 或虚笔神思或凝目 直击眼前之景, 物与我会, 情缘景生。我种油然而生之情, 正是“一切景语, 皆情语也” 。

 情景交融乃抒情惯常之法,诗家及评家尊崇备至。

 而此句十字情景交融, 情议共发之手法, 并不多见, 她令我心中抒情文学的池水, 荡开来一朵清新可爱的涟漪花。

 本节诗还以篇幅及半的笔墨渲染“人才” , 旨在借助独特的视角来诠释自己崭新的人力资源观:

 变人口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源优势, 再到创新型人才资源优势,是社会持续发展、 中华民族和平复兴、 国家繁荣富强与长治久安的根本之路。

 综览全文五节诗的脉络:

 由“家” 及“天地” , 再至“国(国势、 治国)

 ” 和“人才” 。

 “人才” 绝非因为此节此处高标而独显, 当属纵贯全篇、 众脉所归的“心”旨所在。

 值得探讨的是, “百/千/万” 又是以数词迭进的方式呈现在句中。

 如果笼统地解读为“很多” 之意, 则显得呆滞、 僵硬且毫无生气; 倘若从中华英才的历史记录、 现行人才培养层次、 专业配置、 行业和地域分布、 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细致品味, 则会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 进而收到意趣横生的奇效。

 于此, 作者炽烈的情感早已溢于言表, 也正凸现了“热爱祖国、 热爱民族、 崇尚知识、 尊重人才” 的主题。

 5. 1. 4

  女儿也习文, 田力目 识丁。

 立国言长安, 兴学正民本。

 译文:

 (男孩子能背起书包进课堂, )

 女孩子也要上学读书, 连当(现代农业的)

 农民都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一个民族要想自立自强, 就必须重视国民教育, 不断提升国民素养; 一个国家若要长治久安, 就必须正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赏析:

 首先, 来探讨“田力” 一词在诗中的含义。

 《中华大字典》①释“男:丈夫也, 从田力, 言男用力于田也。

 ” 这里所讲的“丈夫” , 转换为今天的通俗称谓就是“成年男子” (古人标准倾向于“个头” , 稍显含糊; 今人标准依照法定年龄, 毫无歧义)

 。

 据此释义可知, “男” 字初造, 会意而成, “从田力” 。

 更进一步可推知, 上古氏族公社时期, 社会无阶级分化, 人人参与劳作, 共享成果。

 《中华大字典》 又释:

 “古者自王公以下, 无一夫不力于田者。

 书盘庚, 若农服田力穑。

 ” (书:

 指《尚书》 记载。

 服:

 指从事, 承当。

 穑:

 泛指耕耘, 农事。

 )

 这段记述令人兴致盎然:

 它清晰显示, 此时(“古者” :

 已进入有阶级的奴隶社会时期)“王公” 的身 份已有别于 “农” , 但身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商(殷)王——盘庚, 竟像农夫一般“躬耕陇亩” 。

 据此句可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分工开始出现细化, “田力” 也有了 其特指对象:

 “农” (尚含小官吏阶层)

 。意味着“农”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力于田者” 。

 (当然, 小官吏们逐步脱离农田劳动是殷商以后的事。

 )

 在本节诗面的安排上, 为使“男” 与“女儿” 能工稳对仗, 同时也为满足“形材属性” 之需, 专门将“男” 拆为“田力” 来表达。

 但这仅是字面上的简单的理解, 若停留于此, 终是浅矣。

 因此, “田力” 在诗句中的确切含义为:

 用力于田的人——“耕者、 锄者” (见汉乐府《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 )

 或“田家、 田夫” (见唐诗《渭川田家》 、 《伤田家》 )

 或“农夫” (见唐诗《悯农》 )

 、 “农家” (见唐诗《过山农家》 )

 以及“黎元、 黎庶、 麻衣、布衣、 白丁、 平民、 百姓(亦概含樵夫、 渔夫、 纤夫)

 等” , 即相当于今天所指称的“农民” 或“农民工” 。

 《诗经》 中坎坎伐檀的人们(或是没有自 由之身的农奴)

 , “三之日于耜, 四之日举趾。

 ” 的那个“我” (专事于农桑及官役)

 ,以及“抱布贸丝” 的“氓” (农商一体有自由之身的)

 , 是奴隶社会中“农” 的三种形态。

 其次, 要说明的是“目识丁” 是从熟语“目 不识丁” 中直接拈连而来的, 要表达的意思是:

 做当代的农民(工)

 , 大字不识一个是万万不行的, 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方可立足社会。

 最后, 还需辨明“也” 的语法功能及在此句中的妙用。

 “也” 可表并行, 强调事物相同或并列。

 包含“也” 字的句子, 一般置后, 承接前述。

 换言之, 在“女儿也习文” 的前面, 通常的表述应该有“儿子在习文” 之类的语句。

 但本句的行文却恰恰以出人意表的方式呈现:

 此句既厚“女” 薄“儿” 且为“田力” (农民)鼓与呼!

 取予割舍之间, 强调男女平等的时代新蕊在笔尖下悄然绽放!

 “也” 字之用法可谓飞来神妙、 绝佳天成, 遂成为本文(强调男女平等)

 区别于某些古代启蒙读本(重男轻女)

 的分野之处。

 如果将《百字文》 中百字看成百粒宝珠,“也”(《百字文》 第 63)

 字, 虽然不是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但一定温润凝碧, 秀妍娴雅!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 在当下国内, 妇幼和农民处于弱势之中。

 女孩和男孩比, 又处于相对的弱势。

 目前, 这一社会现象在我国欠发达的地区依然存在。

 以受教育权为例, 女孩子并不能充分享有同男孩子一样的平等机遇。

 相信正在大力实施的九年义务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大众化” 的国策, 一定会使这一千年积弊渐行渐远, 直至消亡。

 文学史上, 唐以“诗” 称。

 唐诗撷英, 以“论” 取胜者, 杜甫、 韩愈外廖廖。“女儿也习文, 田力目识丁” 为开拓新题入诗, 无以为鉴, 一经吟咏, 即成时代高歌。

 “立国言长安, 兴学正民本” 的论点, 老生之谈也, 此处并未生发一丝新意。

 但最值庆幸的是, 我辈正亲历它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每时每刻!

 所以这个论点虽显平沓, 但如好雨, 来的适时!

 雨露甘霖, 润物无声, 足慰前贤, 芳泽今人!

 

 因此, 此节诗的主旨可以概括为“关怀人文, 践行和谐” 。

 5. 1. 5

 飞马入校门, 时光如寸金。

 未来龙之子, 心同风云行。

 译文:

 快快行动起来, 让你们的宝贝接受学前启蒙教育吧!

 (早期教育的)时光贵如真金啊!

 中国未来的学子们, 应该面向世界, 心怀天下, 始终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

 赏析:

 说起“马” , 大家耳熟能详, 但提到“飞马” , 还需要共同探讨一下:“飞马” 即“天马” 。

 甘肃武威出土的艺术原型, 又称“飞马踏燕” 或者“马踏飞燕” , 此为今人所能直面的汉代“千里宝马”

 。

 (此造型已见之于义务教育教材, 而历代先贤吟咏宝马的诗赋良多。

 )

 “飞马” 直承“人才百千万” 之旨 :在笔者的眼中, 每个入校的孩子都是国家未来的人才。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需要千千万万各类层次、 各种专业的人才。

 这种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念, 当属中国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本句取其喻义, 意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

 “时光如寸金” 句以理语入诗, 自 然妥贴, 妙合无垠。

 在诗句中嵌入“龙” 的概念, 就是想让幼儿从小就知道自己是龙的传人, 炎黄子孙, 并能永世铭记, 以为荣耀。“心同风云行” 句, 充分展现了一代伟人“三个面向” 的惊世韬略。

 跨越世纪,际会风云; 祖国召唤, 民族复兴, 历史使命, 英才驰骋。

 此节诗的主旨可以概括为“时代召唤, 历史使命” 。

 在这节诗句中, 出现“马” 、 “龙” 两个生肖 , 加上前文的“牛” 和“羊” ,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 笔画最简的四个生肖 被嵌入了《百字文》 。

 其余八个生肖, 笔画繁复, 被置于《附件》 中。

 (一百单八个汉字, 为设计出一套扑克牌式生字卡片创造了 条件, 可供中外成人朋友们学习或娱乐使用。

 )

 5. 2

 结构简析

  正文每四小句, 二十字, 可视作“一节” 。

 这样全文可以拆分为五节, 每节都可以独立成诗。

 我们依次将这五首诗命名为“基础启蒙” 、 “共同家园” 、 “国情精解” 、 “世纪心声” 、 “时代召唤” 。

  (1)

 “基础启蒙” 由“家” 启题, 师摩诘之笔(仅限“诗画” 意趣和“口语化” 遣词的诗风, 非题材等)

 。

 五言诗原本字少节促, 但此节“一/二/三/四/五” 错杂“六/七/八/九/十” , 打破了五言固有的音律常格, 变音节促迫、 跳跃律动为音节散缓、 均衡行进。

 又以 ou(七“尤” )

 韵(本文用韵参照《中华诗歌新韵》 ) 起, 音韵柔和, 节奏舒缓, 切合儿童“吚呀” 启蒙的文意所需, 也有开启下文的娓娓道述之功; (2)

 “共同家园” 由“天地” 承, 采传统“五行” 之说, 兼揉儒家(荀子“人定胜天” 论)

 、 道家(老子“道法自然” 、 “天人合一” )之说, 合为“杂家” 之言。

 如若寻觅这节诗的参照之源, 遍搜诗家, 聊说仿袭太白《日出入行》 诗之神髓(弃其风神笔姿, 同循天地之道)

 。

 此节先用 yu(十二“齐” )

 韵, 略显沉著, 再换 eng(十一“庚” )

 韵, 顿转明朗, 先抑后扬,承前启后; (3)

 “国情精解” 由“国” 转进, 仰太白之襟。

 此节换 ang(十“唐” )韵发声, 高亢浏亮, 声与情合, 胸臆喷薄直出, 传情酣畅淋漓; (4)

 “世纪心声” 由“国” 生发, 慕子美之范; (5)

 “时代召唤” 以“人” 绾合, 效退之(诗

 风散文化倾向)

 之法。

 最后两节沿用 en(九“文” )

 韵、 ing(十一“庚” )

 韵,丽音清发, 悠扬萦回, 音韵与文意相谐, 宜吐心声, 宜寄深情。

  《百字文》 为五言诗体, 二十小句, 共百字整, 故成篇名。

 《百字文》 起笔于“一” 字, 绾结于“行” 字, 暗示学习(中文)

 , 只有起点, 绝无终点。

 全文内容时空纵横, 翻旧标新; 行文一贯流注, 风神摇曳; 结构前后照应又留有回味无穷的艺术空间, 蕴籍隽永。

 语言清新, 格调明丽, 气势高昂, 意境博大, 韵味悠远; 字里行间, 依稀可辨追慕盛唐黄钟大吕之风尚, 闪烁着一种积极进取的价值倾向。

 作者旨在高度集成“部首字” 等锤炼成文, 诗既如此, 实属不易。

 由此可见, 《百字文》 的结构开合自如, 精巧别致。

  注释:

 [这是对《百字文》 (其四、 其五)

 的统一注释]

 ①《中华大字典》 (根据 1935 年本)

 缩印本(全二册 中华书局出版

  1981 年 4 月

  参考工具书、 文献:

 (共同适用于《百字文》 (其四、 其五)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年 9 月(第二版)

 《必背古诗词 300 首》 顾作峰 主编

 哈尔滨出版社

 2009 年 5 月

  《老子》

  殷旵 编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7 年 11 月第一版

  《人间词话典评》 卫琪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4 月

 百度(网络资源)

 :

 《中华诗歌新韵》

推荐访问:百字文(其五) 精选 文档 其五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