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大党委制,供大家参考。
区域化党建与城市社区“大党委” 制研讨会召开
会议开始首先由奎文区代表对自身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做法进行了推介, 全省各地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经验交流。
针对奎文区的经验介绍, 结合各自实情, 全省各地区领导也就城市社区“大党委” 制进行了讨论。
济南市历下区委组织部、 青岛市委组织部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省内其他地市作了书面交流。
近年来,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在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 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崭新的发展和显著的成就, 通过不断推进思想理论教育、扩展党教阵地、推进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深化社区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举措, 切实提升了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成效, 形成了强基固本促和谐、 凝心聚力促发展的良好格局。
奎文区探索建立的社区“大党委” 模式, 按照 6000 户左右规模、 10 分钟服务半径, 将全区所有村庄、 社区、 驻区单位调整为 42 个“网格” , 在“网格” 内建立社区“大党委” 。在保留各自党组织的基础上, 又在“网格” 内参与共建成立社区大党委。
在社区大党委下,根据党员爱好特长、 从业性质等, 灵活组建交流提升型、 便民服务型、 维护稳定型等突出特点型党支部; 按“地域相邻、 行业相近、 业态集聚” 原则, 探索建立新经济社会组织模式;按“楼区建支部、 楼栋建小组、 门洞建活动点” 方式, 成立党员活动点组织网络, 实现党组织设置纵到底、 横到边。
目前, 奎文区成立社区大党委“42 个” , 实现了 100%全覆盖, 已建立功能型党支部 133 个、 楼宇楼栋党支部 186 个。
通过社区大党委的服务平台, 基本满足不同社区成员的各类需求, 使社区成员在养老、 购物、 健身、 医疗、 救助等八个方面的事情不出社区即可办理。
奎文区的社区“大党委” 模式, 实行党员“双诺双述双评” , 创新建立了“1+3” 组织模式, “四站两岗一家” 管理方式等一些列创新举措。
党员“双诺双述双评” , 即每年初,社区党委与驻区单位签订双向服务承诺书, 推行契约式管理, 促进社区资源社会化共享。“1+3” 模式, 即在“社区大党委” 领导下, 建立健全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社区委员会和社区监督委员会, 形成了社区党委行使领导权、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行使决策权、 社区委员会行使执行权、 社区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评判权, 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条块结合、 优势互补、 相互配合的社区工作机制。
“四站两岗一家” 管理方式, 即在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党员之家, 在党员之家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 在职党员管理站、 直管党员活动站、党员志愿者工作站和党员谈心岗、 党员先锋岗。
通过分类管理, 有效的调动了各类党员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社区“大党委”制 推进城市社会管理创新 社区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起始点与城市基层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 社区建设, 党建先行。
奎文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区, 辖 8 个街道办事处、 100 个社区, 人口 44.3 万, 共有基层党组织
731 个, 党员 14364 名, 是全市的金融服务、 商贸商务、 总部聚集和时尚休闲中心。
近年来,奎文区主动适应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需要, 积极探索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模式, 建立推行社区“大党委”制, 通过完善运行机制、 凝聚各方力量、 统筹各类资源、深化管理服务, 初步构建起了“体制理顺、 管理有序、 资源融合、 服务一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有效提升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一、 背景与动因
近年来,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奎文区和许多城市中心区一样, 社区组织结构、 人员结构、 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是政府公共服务不均衡“管不全”。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 随着奎文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大量行政村变成城中村和近郊村, 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 并且随着单位社会职能下放、 住房制度改革等因素, 职工由原来从单位得到的服务全部转向社区, 大量新经济社会组织也融入城市社区, 形成了一定区域内农村、 城市社区、 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交错“杂居”的状态。
而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社区, 广大农村普遍处于一种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的状态, 公共服务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位”和“短腿”, 城乡 一元结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这对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管理运行体制不理顺“管不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社区党员构成和组织类型日趋多样, 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日趋紧密。
然而党的领导体系垂直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下的属地管理体制, 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
存在社区与驻区单位在党的组织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 管理上条块分割的现状。
虽然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等协调议事机构,但由于这些机构比较松散, 工作推进缺乏抓手, 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的格局难以形成。
三是社区服务资源不充足“管不了”。
随着各类社会人大量涌入社区, 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功能和服务职能逐步转入社区, 而社区服务资源短缺、 服务能力相对不足, “小马拉大车”、 “想管却管不了”的问题一度比较突出。
同时, 驻区单位共建意识不强,大企业、 市属以上单位协调难, 拥有的大量服务设施和资源得不到利用和整合, 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有效解决各类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多样化的问题。
四是党员参与意识不到位“不好管”。
“单位体制”的长期运行, 强化了许多人的单位归属感, 只承认自己是“单位人”, 只接受单位的管理, 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同时还是“社会人”, 还是自己所属社区的一员。
党员参与意识参差不齐, 社区直管党员参与意识较高, 多数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党员、 社区单位党员、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员社区意识不强、 社区共建意识比较淡薄。
一些流动党员更是游离于组织之外, 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 不愿暴露党员身份, 迫于工作和生活压力, 存在“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
二、 主要做法
(一)
优化组织设置。
按照服务半径不超过 1 公里, 以街、 路、 巷、 河为界, 将全区调整划分为 51 个社区网格, 在每个社区网格内分别成立社区“大党委”, 将辖区内的社区党组织、 新经济组织、 新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统一管理。
在社区“大党委”下实行“点、 线、 面”相结合的组织设置模式, 根据党员爱好特长、 志愿服务内容等, 组建各类“功能型”党支部。
同时, 依托市场、 楼宇等, 按照“X+1”模式建立党支部(总支)。
目前, 全区已建立“功能型”党支部 133 个, 楼宇楼栋党支部 186 个。
(二)
明确职能定位。
通过“四推一(直)
选”或公推直选, 即由居民代表、 直管党员、
在职党员、 驻社区单位和新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党员, 从所有社区党员中推选产生党委班子候选人, 然后召开社区党员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社区“大党委”班子。
社区“大党委”的主要职责是审议决定社区党建重大事项, 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重大问题, 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 团结、 组织、 发动党员群众积极投身社区建设以及对社区各类成员进行服务、 管理、 协调和监督。
其中, 社区“大党委”对辖区内居委会、 新经济社会组织及无上级主管单位的企业党组织实行直接管理; 对上属机关、 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 不干涉其党建工作和职能业务。
(三)
完善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1+3”组织模式。
即在社区“大党委”领导下, 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社区委员会和社区监督委员会。
对涉及居民群众、 驻区单位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社区党委受理后, 均提交给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采取票决的形式进行决策。
对形成的决策, 由社区委员会负责执行。
二是实行“双诺双述双评”。
每年初, 社区与驻区单位明确双向需求, 相互作出共建承诺, 签订双向服务承诺书, 年底组织召开“双述双评”会议, 双方分别述职、 双向打分评议, 驻区单位的评价结果由街道党工委抄报其上级党组织, 社区党委的评价结果作为街道党工委考核社区的重要内容。
三是建立社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社区党代表大会实施年会制, 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由社区党委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征求党代表意见建议。
社区党代表实施任期制, 每届任期 3 年。
建立党代表视察制度, 定期不定期组织党代表就社区党建、 文化、 平安、 文明等进行视察, 调动各方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
(四)
健全保障机制。
一是保障“有人管事”。
通过选、 考、 转、 挂、 聘等方式, 选拔社区干部, 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
先后招考 20 名社区工作者、 15 名高校毕业生进社区, 90多名街道机关干部转到社区前台工作, 6 名社区党委书记挂任街道副职或担任副科级干部,面向社会招聘了 50 名法律等专业技术人员和 371 名社区民情巡访员。
建立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定期增长机制, 在去年普涨 300 元的基础上, 今年工资普调 500 元, 社区书记全部按照事业单位人员标准缴纳保险, 不断提高社区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二是保障“有钱办事”。
按照每户 20 元的标准拨付办公经费, 每年从区管党费、 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 50 万元党建工作专项经费, 按每名党员 100 元的标准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拨付党建经费。
区财政每年还拿出 200 万元资金, 通过以奖代补政策, 支持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
按照“费随事转”原则, 各部门进入社区开展工作时一并解决相应经费, 确保了社区党建工作有序进行。
三是保障“有场所议事”。
采取旧址改建、 开发助建、 村改带建、 单位合建、 无偿捐建等方式, 在每个大社区网格内建立社区服务中心。
四是建立协调考核机制。
区里成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 街道层面建立“街道党建联席会”, 定期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研究调度。
同时, 将社区“大党委”建设纳入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述职重要内容, 实行重点调度, 重点考核。
(五)
搭建服务平台。
一是建设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在每个网格内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全部剥离到社区服务中心, 设立计生、 劳动等前台窗口, 实行“一站式”服务。
加强集服务热线、 短信平台和 12343“民生万事通”于一体的社区信息平台建设, 普及推广社区“一键通”呼叫服务系统, 实现就医、 托幼、 养老、 购物、 休闲、 健身、 救助、 调解“八个不出社区”目标。
目前, 全区 51 个社区服务中心均达到 600 平米以上, 其中 1000 平米以上达到 24 个。
二是建立“四站两岗一家”。
在社区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党员之家(社区党员服务中心、 社区党校), 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 在职党员管理站、 直管党员活动站、 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
工作站, 加强对党员的分类教育管理。
同时, 建立“党员谈心岗”、 “党员先锋岗”, 积极开展党员谈心和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
三是建立“党员(社区)
服务联盟”。将辖区内的党员志愿(义工)
队伍、 青年志愿队伍、 顾问团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纳入服务联
盟统一管理, 并在“党员(社区)
服务联盟”及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上建立党组织, 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为民服务活动, 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动力。
三、 初步成效
(一)
实现了区域范围内党组织管理全覆盖, 夯实了党在城市社区的执政基础。
建立社区“大党委”,
突破了原党组织隶属关系, 将辖区内 100 个居委会、 544 家驻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社区“大党委”统一管理范围, 特别是将 106 名优秀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选入社区“大党委”班子, 使社区“大党委”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有效解决了以前管理体制不理顺的问题, 提升了社区党组织横向协调、 纵向领导的权威性, 实现了基层党建由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的转变, 形成了统筹党建一起抓, 统筹工作一起推的区域化城市社区党建新格局, 构建起了无缝隙、 全覆盖、 整齐划一的社区管理体系。
(二)
有效整合了社区各类服务资源, 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
“大党委”模式使辖区内的党建资源、 社会资源、 文化资源、 经济资源都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和利用, 实现了高度共享, 社区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每个社区网格内都建立起 1 处社区服务中心, 积极开展政府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化服务, 政府职能得到最大化前移, 社会化服务得到有效拓展。
通过在党员(社区)
服务联盟及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上建立党组织, 并将其纳入社区“大党委”统一服务管理, 充分发挥了服务的集聚效应。
目前, 已建立“党员服务联盟”51个, 吸纳各类服务队伍 300 余支。
同时, 以社区“大党委”组织体系建立为契机, 深入推进了城中村拆迁改造、 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和村改居等综合配套改革, 建立群众工作组织体系, 实施“民情巡访”工程, 开展“领导干部社区群众日”活动, 大力推动干部下访群众制度化, 实现了群众工作无缝隙链接、 全方位覆盖。
(三)
充分发挥了各类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增强了各类组织和党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过实行双向服务承诺, 建立评先树优、 干部选拔任用征求社区“大党委”意见和“双述双评”机制, 实施社区内各类党员属地化管理等, 社区各类组织的资源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同时也赢得了驻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