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赏识重要性

赏识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2-10-13 19:1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赏识重要性,供大家参考。

赏识重要性

 

 赏识的重要性 摘要 :

 音乐是一门感性色彩很浓的学科,它不需要太多的逻辑推理和缜密思索,要的是悟性和灵气,是一颗充满感情的心,一份对万事万物发自内心的爱,而赏识,是学生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前进的动力。

 这就需要首先有一颗开放的心态;其次是赏识的心态;再次是有创意的思维;最后是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总之,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勤于思考,摆正心态,相信学生,赏识学生,坚信他们一定行,就能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成为一名好教师。

 关键词:动力、开放、赏识、兴趣、习惯、自信、合作

 都说教育是通往爱与希望的大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能给学生带来自信与快乐,然而又有多少学生因为得不到肯定与欣赏而变得自尊消沉、就像得不到阳光的花儿一样枯萎断落。想到自己曾经多少次无视你们的努力而自认为理所当然;漠然面对你们的进步而视它为对教者应有的回报;自以为是地对你们的错误大发雷庭而心安理得,我真有些汗颜了。如今有那么多的学生厌学、逃学;有那么多学生课外沉浸于自己喜欢的音乐,却在音乐课上烦燥不安。我,还有像我一样的我们又怎能逃脱这份责任呢? 事实上,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学生感到无限温暖,成为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学生一旦意识到自己人被重视、被赏识,便会立即点燃希望之火,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这一切,对我们来说并不难。

 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音乐教育,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我想,要让这种“美和善”真正走进你们的心中,唯一有效的途径便是教者的“爱”。在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赏识教育对教育者的要求。

 赏识教育是让教育者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育者享受中教、学生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学生天天快乐,教师、父母日日赞叹的教育。那么赏识教育对教育者都有哪能具体要求呢?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符合赏识教育的要求呢。我认为应该这样去做: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结构;拥有健康的心理品格。

 因为赏识教育是教育者走进孩子心灵,让师生成为朋友的教育,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是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但不是唯一保证,只有同时

 具备学科的本体性知识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灵活运用。那么只是拥有了“博”与“专”就够了么?不。我认为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品格。这是进行赏识教育重要的因素。那么何谓健康的心理品格呢?我认为主要指以下几方面; (一)开放的心态。

 当前教育所倡导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而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有具有各自不同个性的学生,劳动产品也是人,是能够带着教师在他心中播下的种子,使之发芽、开花、结果,撒播更多的种子影响社会的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有一颗开放的心。既能接受真、善、美,也能正视假、丑、恶,能够看到优劣的互动性,不绝对性,从而实现其转化。正如人们说得那样: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

 1 1 、少措词随意,多精炼阐述。

 教师富有创意的言谈,是活跃音乐课堂的润滑剂、添加剂。第十一册《雨花石》的教学,如果我说“雨花石甘愿做一名铺路石,从不争名夺利,同学们要学习她默默奉献的精神”这不痛不痒的话,讲与不讲孩子都反应漠然。那节课上,我先出示一枚精美的雨花石,引起一阵赞叹,“美极了”,“她是彩色的宝石吧”。我缓缓地说:“就是这样一颗美丽的雨花石,不小心落进了铺路的石堆里,成了一颗再普通不过的铺路石,她动人的身躯、绚丽的色彩从此掩藏在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上。但是,她从未抱怨过,直到有一天,被一位淘气的男孩拾起来,对她发出了久违的赞叹。我说这些话时,《雨花石》的主题音乐一直在轻轻扬扬地奏着,孩子们的眼里流露出从未有过的圣洁。很快,同学们都学会了深情地演唱这首歌。据说此后有些孩子参加各种竞选不顺心时,就自称为“雨花石”呢。我想,孩子们能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就是他们幼小的心灵的一次净化。

 2 2 、少训诫威吓,多人文化理解。

 音乐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中年级《小青蛙,你唱吧》告诫同学们不抓益虫,保护环境。这类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但面对青蛙这灵动的小生命的诱惑,孩子往往抑制不住好奇的天性而捕捉、囚禁甚至肢解。那天,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音乐剧;低沉的旋律过后,几个不和谐的音程奏出,营造了一个危险、凄凉的环境;一位刚找到妈妈的小青蛙还未来得及高兴,便要失去亲爱的妈妈,那位一辈子为人类吞食害虫无数、慈爱的青蛙妈妈,误食了被农药污染的小虫而奄奄一息,临终告诫小青蛙,别太相信人类,他们会用很多种方式伤害我们。小青蛙开始胆战心惊的觅食生活,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一群小伙伴。剧演到这里,我请同学们帮助设计以下台词,动作、同学们即兴编

 创的台词惟妙惟肖,特别是小青蛙瑟缩的样子和求饶的台词更为逼真。戏演到最后,小朋友们目送“青蛙”回到“青纱帐”中,可这时谁的眉目也未舒开。我知道,孩子们开始为青蛙们未来的命运深深地担忧了。事后有同学说,每逢酒席上有蛙肉,他们都不敢下咽,尽管大人告知那是人工饲养的菜蛙。

 孩子的天性是纯洁的,是非善恶观念一旦形成,影响终身。音乐作为一种直观的情感艺术,教师在与学生的审美交流中,有机渗透德育,将使孩子的道德观念得到情感上的支持,深沉而久远,其成效事半功倍。

 (二)赏识的心态。

 当教师能够承认并正视个性差异后,就应该具备一种赏识的心态。也就是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孩子,重视赏识过程,把学生看作上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孩子,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抓住时机, 让学生感受到被欣赏的美好,从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另外,遇事多思考,多从自身找原因,就像周弘老师所说的那样:“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1 1 、注重情商培养,增强心理素质。

 情商是智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商的开发对健全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音乐学科对学生情商的开发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

 (1 1 )、激发兴趣。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培养学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应用的手段。教学中,我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教法,并在重要的教学环节时时创新,诱发兴趣。如故事导入、音画结合、音乐游戏、比赛评奖等,努力使课堂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随着电脑时代的快速发展,电脑可以存储从古至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流派有代表性的词、曲作家的作品,教师可以随时调用自己想要的音响、音像资料,通过屏幕和音箱播放出来,使音、光、影、情溶为一体,促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产生强烈的刺激,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 2 )、养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受益无穷。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瞬间即失,这就是要求学生学习音乐要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每节课,首先我自己做到认真细致并要求学生把握好歌(乐)曲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深入细致地把握好歌(乐)曲的情感、风格,做到丝丝入扣,并时时赞赏、表扬那音乐学习中的“有心人”。音乐又是一种实践性的艺术,因此,我要求学生上课时养成心到、眼到、口到、手到的习惯。音乐还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主地演唱,自主地表演,自

 由地论说并适时地表扬、点评有创造“火花”的学生,并经点带面促进全体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

 (3 3 )、增强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是成才的前提。现今社会的竞争异常激烈,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课堂中,我常引用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一位专家讲的一名话:“能知道太阳从东方时空升起,在西方落下的儿童,他的智力就是正常的”。并启发学生,人的智力差异本身不大,成绩好坏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在的得当与否。其次,要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我启发学生时常说:“我一定能行!”尽管这一普通之言,但它能极大地增强心理素质,引导他们体验成功和快乐。

 (4 4 )、与他人合作。在学校里,组织歌咏比赛、器乐合奏、讲座等课外活动都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的,这种“集体活动”的组织,是一个具共有同有纪律约束,有着共同的心理凝聚力的集体中,让每个参加合唱,合奏的学生通过音乐艺术实践这一有效活动的媒体,训练学生节奏的统一、声音的和谐、音高的准确、情绪速度的一致等等,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维护合唱、合奏中在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这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具有统一意识,共同情感和团结一致的集体观念,而且培养了他们遵守纪律、团结一致和集体主义精神,塑造了与他有合作的品质。

 二、创意的思维。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有一个“四块糖”的故事是这样的:当年陶行知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了创意思维的奇妙作用。如果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能积极思维,让教育处于隐性状态,不知不觉让学生感到被人尊重、信任,被人赏识,那么学生将会承担自己的责任,逐步改善自己,与人建立起互相尊重的新型关系,从而扩展为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勤于思考,摆正心态,相信学生,赏识学生,坚信他们一定行,就能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成为一名好教师。

 三、走出赏识教育的 误区

 一提到赏识,很好人本能地认为赏识就是表扬加鼓励,实际上这完全误解了赏识教育。还有一点、人们认为赏识只适用于优等生、乖孩子,这更是误解了赏识教育。

  首先,赏识并不是不能进行批评,而是可以更大胆地批评,只是要注意策略,要与学生站在同一立场上,特别注意不要正面批评,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规则,一种学生乐于接受、并有能力承担其责任规则,这样,学生行为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改善,一旦犯规,学生会主动接受批评,因为这是他应承担的责任。

 其次,赏识度不局限于优等生、乖孩子这一层面,赏识注重的是过程,它包括一直保持优势的优等生,也包括正在进步的中等生,还包括已意识到自己人的错误、勇敢地准备改正的差等生。当然,在这赏识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只评价学生的具体行为,而不要进行品性评价,比如在课堂上学生表演了自编的歌表演,教师给予评价,不能笼统地说:你真棒!你表扬的原因是因为学生表演的精彩呢?还是有勇气上台表演呢?评价时最好给予一个具体的行为评价,比如说“你表演得真棒!”或是“XX 同学真有勇气上台表演,让我们为他的勇敢鼓掌!”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晰地感到自己被赏识的原创动力。与此同时教师再说些期望的话语,学生便可以此为基础,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因此说学会赏识,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击中了现行教育的弊端——抱怨。赏识是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让我们为每一个渴望赏识、渴望赏识的人播下一棵树种,等到秋天,我们会发现,我们都住在树林里了,地球变绿了!

 :

 参考文献:

 [1] 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5。

 [2] 梁华.中国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

 [3] 叶秋弟. 中国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9。

推荐访问:赏识重要性 赏识 重要性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