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2-10-14 2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供大家参考。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 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 10 年, 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 1 0 年。

 2020 年,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 10%, 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 1 5%。到 2020 年, 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 4.2:1 左右, 年均升值约 4.5%。

 今后 10 年,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 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 资本市场扩展、 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 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 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

 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 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 1 0 年, 我国 GDP 年均增长 8%, 至 2020 年, 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 75.7万亿元左右, 按目前汇率计算, 大约相当于 1 1 万亿美元。

 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 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 超过日本一倍, 相当于全球 GDP 总量的 20%。

 贸易方面, 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 8%, 仍将快于全球 5%的平均增速。

 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 2020 年将达到 6.4 万亿美元, 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 13%。

 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

 2020 年,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 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

 首先, 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 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 人民币的输出, 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

 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 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 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 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 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 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

 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 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

 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 年之内, 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

 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

 预计至 2020 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 60%以上, 先慢后快, 年均升值约 4.5%。

  趋势之二:

 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 2020 年, 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 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 10 年, 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 GDP 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 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

 1 0 年之后, 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 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 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 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 如轻卡、 皮卡和越野车等, 将在农村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中国新车消费市场规模超过美国的时间可能比想象的要快, 这一天将在 201 5 年来临。

 2020 年, 我国汽车年产量将超过 2000 万辆, 比今年翻一番。

 届时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至少 1.85 亿辆, 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高速成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将给能源和环保带来巨大的压力, 迫使中国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 同时继续提高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

 技术进步将促使中国汽车工业缩小同世界汽车强国的差距。

 如果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思路, 我国很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突破, 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2020 年, 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2020 年, 我国汽车出口占整个国内生产的比例将会由去年的 7.3%提高到 20%左右。

 伴随着汽车的大量出口, 中国将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的大众品牌。

 10 年前, 中国有 1 1 0 家整车生产企业, 一汽、 二汽和上汽三大汽车集团的产量占整个国内产量的 44%。

 2008 年, 国内整车生产企业数虽然降到 82 家, 但三大集团的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比例只提高不到五个百分点, 为 48.7%。

 未来 10年, 三大集团在国内的地位有可能面临其他企业后来居上的挑战。

 趋势之三:

 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

 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差距拉大, 能源进口占总消费比例进一步提高

 未来 10 年, 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但人均能源消费量仍只有日本和西欧国家的一半, 不到美国的 1 /3, 相当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我国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能源进口占总消费的比例将从目前3%提高到 2020 年的 20%.

 我国能源政策将面临巨大压力, 国际上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义务的呼声将逐渐高涨。

 国内民众环保意识也将明显加强。

 两者将共同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变, 经济结构向低碳化转变。

 近年,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力度加大,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自 2004 年的 1 .6 逐渐回落, 2008 年降至 0.44, 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型经济体极其罕见。

 如果这一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超低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够维持, 今后 1 0 年我国 GDP 平均增长8%的情况下, 能源消费将年均增长约 4%, 至 2020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45 亿吨标准煤, 相当于 32 亿桶原油, 接近美、 英、 法、 德、 意的总和。

 国内能源的增产将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 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 预计到 2020 年我国能源需求近 20%需要通过进口满足。

 预计 2020 年, 我国能源净进口将超过八亿吨标煤, 相当于 5.6 亿桶油当量, 约占全球能源出口总量的1/5。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快速推高能源价格。

 以石油为例, 1 0 年后原油价格将冲上 200 美元/桶(2008 年不变价), 至少牢牢站稳在150 美元/桶以上。

 煤炭、 天然气、 液化气以及铀的实际价格比今天翻番也基本没有悬念。

 能源消费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今后 10 年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将超过恐怖主义成为头号国际议题。据 《BP 世界能源统计》,2000 年至 2008 年, 全球能源年消费增加约 20 亿桶油当量, 其中我国消费增量占一半以上。

 大力发展水电、 核电、 风电乃至太阳能等非碳基能源, 并大力发展和推广硫回收、碳捕集等清洁能源技术, 是我国走出能源困境的唯一出路。

 预计到 2020 年, 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 前的 70%下降到 60%以下, 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 23%提高到近 27%, 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 7%提高到 1 5%甚至更多。

 趋势之四:

 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

 银行杠杆化产品将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未来 10 年, 我国商业银行将从传统以“融资中介”为核心向以“财富管理”为核心转变, 零售业务将成为未来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 目前对银行利润贡献最大的对公业务占比将明显下降。

 未来银行将减少对靠存款筹集资金的依赖, 金融创新带来的高杠杆化金融衍生品将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传统银行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将逐渐让位于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

 未来银行对客户的意义不再是“存钱罐”和“贷款批发商”, 而是以银行业务为核心,辐射保险、 证券、 基金、 产权经营等多个领域的“金融百货公司”。

 对客户的财富资产管理将是银行最核心的业务。

 未来银行在代客理财时, 投资领域将从股票、 债券、 基金等传统领域扩展到结构性衍生品、 商品乃至艺术品。

 银行将不再以柜台服务为主, 目 前在银行网点供客户缴费、 存取款、 查询的金融终端有望“飞入寻常百姓家”, 网上银行将完成过去只能在银行网点办理的各种业务。

 作为银行为客户推出的最便捷的支付工具, 银行卡在功能和外型上将有大的飞跃。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逐渐向银行渗透, 出于追求规模经济和分散风险的考虑, 大银行不得不采取兼并、 收购等手段, 扩大自身规模, 以提高竞争力, 由此将催生一批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作为金融加速器, 银行杠杆化产品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 银行消费信贷推动消费者杠杆化率提高, 对扩内需、 调结构的经济转型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趋势之五:

 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

 创新将促使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未来 10 年, 中国将由纺织工业大国跃变为强国。

 在纺织服装市场整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 家用尤其是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的扩展将尤为引人注目 。

 就纤维消费总量而言, 服装、 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将“三分天下”。

 作为时代变迁的重要符号, 服装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

 未来 10 年服装更加多元化是不容置疑的趋势, 休闲生活理念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渗入服装消费, 人们更加追求通过服装显示自己的文化层次和品位。

 我国服装市场的发展前景未可限量。

 回顾改革开放 30 年, 我国服装企业数从仅约两万家增加到近 30 万家, 从业人员从不到百万增加到超过 400 万, 服装产量从不到 20 亿件增加到超过 200 亿件, 服装出口从约 1 0 亿美元发展到超过 1000亿美元, 我国成衣出口总量占全球出口总量份额超过三成。

 目前我国城镇人均衣着支出超过 1000 元, 是农村居民的五倍以上。

 未来城乡 服装消费市场都将呈现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对于服装, 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目前我国服装、 家用、 产业用纺织品消费纤维的比重为 53:

 33:

 14, 与本世纪初的 68:

 22:

 1 0 相比,服装占比明显下降, 预计 1 0 年后, 这一比例将演化为 40:

 35:

 25, 类似于当今欧美国家“三分天下”的格局。

 未来 10 年, 我国纺织工业的增长点及对社会的贡献将主要体现在产业用纺织品上。

 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将急剧扩张, 覆盖交通、 铁路、 水利、 机械、 医药卫生、 军工等领域。

 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也将充分释放装饰用纺织品、 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市场需求。

 未来 10 年, 纺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本世纪头 20 年发展目标的进程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纺织工业产业规模将保持增势, 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产业结构得以优化提升。

 预计到 2020 年, 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将突破 4000万吨, 保持在全球总加工量中 40%的比重。

  趋势之六:

 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

 潜力最大的是文化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深层次结合

  未来 10 年, 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将快速融合, 形成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范式———文化创意经济。

 文化和创意元素的融入将提升传统产业, 而传统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也将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互联网等数字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将极大地激发全民创意, 并将加速创意的商业化实现。

 今后 1 0 年大量文化创意企业将层出不穷,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数个综合性旗舰企业。

 2020 年, 这些企业对我国 GDP 的贡献率将从目前的 3%提高到约7%。

 今后 10 年将是我国文化消费高度繁荣的 1 0 年。

 传统文化产业在自身 升级发展的同时, 将加速向其他产业的渗透。

 文化和创意将大规模地作用于旅游业、 制造业甚至农业等其他产业, 全面催生以传统文化产业为基础的文化创意经济, 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未来 10 年, 扩大内需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政策, 将为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添加新的催化剂。

 潜力最大的还是文化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深层次结合。

 高新技术将是文化创意经济的加速器。

 数字传播技术传入千家万户, 使个人随时随地参与和发表创作成为可能, 数以亿计的网民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创意资源。

 个人化属性强烈的数字传播技术还将催生无数中小文化创意个人和企业。

 目前,我国已有约 32 万家注册登记的文化企业, 从中将会崛起一批跨行业、 跨媒体、跨所有制、 跨地区的文化多媒体集团, 其中将会产生三到五家跨国界的超大型旗舰集团。

 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将在专业化、 精细化的细分市场各领风骚, 但大量零散的创意人才和企业趋向于按领域、 流派、 功能在一定的区域集聚。

 这些文化创意集聚区也将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趋势之七:

 网络生活进入物联网阶段

 “物联网”将引领电子消费进入一个更便捷、 人性化、 智能化的新时代

 最近"物联网"这三个字开始迅速走红。

 也是, 每天一堆所谓的"物联概念"往涨停板上封, 想不红也不行。

  未来 10 年, 计算机、 互联网、 通信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将加速相互融合, 我国消费电子产业融合创新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 引领电子消费进入一个更便捷、 人性化、 智能化的新时代。

 消费类数码产品设计将呈现出更加便携化、 个性化的趋势。

 小型化、 超薄化并具有时尚、 轻巧、 简单易用特性的数码产品将...

推荐访问: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 趋势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