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留学生(2022年),供大家参考。
留学生
来中国的留学生, 仿佛非洲学生占了 多数。
我们分不清乍得和布基纳法索到底有什么区别, 统一尊称“老黑”。
老黑们热情爽朗, 广受大家欢迎。
时不时地在晚会露个脸, 来几句《北京一夜》 或“药, 药, 切克闹”。某学院创作舞剧《邱少云》, 邱少云匍匐在地上, 一群姑娘疯狂地挥舞红布, 表示火势很大。
等姑娘们挨个退场, 观众发现, 地板上趴着一老黑。
常在篮球场遭遇老黑。
有时是一堆中国人带一个老黑玩, 感觉像 CBA;有时是三四个老黑一起上, 感觉像 NBA。
老黑基本功不太扎实, 迷恋crossover, 但常常走步, 然而身体素质极好。
有老黑在的球场总是欢乐的, 有时我会装模作样地喊几句“denfence”“rebound”, 绷着小脸假装自己是易建联, 挺带劲。
韩国留学生辨识度较高。
女生戴大耳环, 喷重口味香水, 一走路粉就扑扑往下掉; 男生戴大耳机, 穿松垮的牛仔裤。
腰部露出一圈“CK”。
朝鲜学生(只见过男生)
一般两两现身, 衣着朴素, 胸口别一到两个领袖胸章, 脸绷得跟镇委书记似的。
不少老师喜欢朝鲜学生, 觉得他们踏实勤奋,有自己当年的影子, 不像中亚学生, 动不动就给老师敬烟。
有次某老师对其领袖胸章感兴趣, 手伸到一半即被狠狠打掉。
该老师心有余悸, 所幸没弄出点国际纠纷。
朝、 韩两国虽动不动约架, 留学生倒相处和睦, 常见花蝴蝶般的韩国女向乌骨鸡般的朝鲜男搭话。
中亚学生的标准装束是黑皮衣+牛仔裤, 目 光如隼, 不怎么理人, 相
比之下南亚学生更好相处。
阿拉伯学生笑容灿烂, 成绩糟糕。
有幸认识一沙特王子(后来知道, 沙特有一万多名王子), 一学期换了 五个女朋友,修了 六学分(含英语和体育), 和阿拉伯数字有关的课全挂了 。
几年后再次相遇, 王子殿下一脸矜持:
“我在某某重点实验室读博士。”
一次见韩国妞跟老黑打招呼:
“吃了 吗? ”“吃了, 你吃了吗? ” 很有喜感。
总的来说, 留学生中文都不错, 除了偶尔弄不清“不知道” 和“知不道”, 一般交流没问题, 厉害的可以随时上街搭讪妇女。
表妹在复旦上学, 有天路过一黑人女生, 很肥沃那种。
表妹用沪语嘀咕一声“呦, 墨墨黑”。
哪知该女生微笑着走近, 一张口是标准杨树浦上海话:
“勿要叫人家墨墨黑, 好伐? ”
留学生们身处异乡 , 心灵难免会寂寞。
某中国女生在实验楼遇一刚果老黑。
第一回互相微笑致意, 第二回老黑便要手机号。
女生犹豫了一下,没有拒绝, 毕竟是亚非拉兄弟, 不能显得咱小家子气。
五分钟后有短信,第一条:
“吃了 吗? ” 第二条:
“可不可以帮我补习中文? ” 第三条:
“我是富二代, 阿呵。” 该女生只能委婉表示, 连“富二代” 都知道, 这中文就不用补习了, 呵呵。
中国少男的世界观, 总一厢情愿地以为法国女孩个个像苏菲· 玛索,韩国女孩个个像全智贤, 日本女孩个个像武藤兰。
所以, 当介绍一位苏珊大妈似的俄罗斯女生时, 我听见少男们发自心底的叹息, 那是“霍尔金娜”“莎拉波娃” 们碎了 一地的声音。
早年。
A 君勾搭上一位日本女交换生,整个学院的少男骚动了。
我们酸溜溜地恭贺 A 君, 从此走进那新时代。
一年后。
A 君随女友翩然东去, 至今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一年春节, 收到一
封来自日本的信, 内附刻录 DVD 一张。
当场感动得泪流满面, 还这么想着兄弟。
哪知道从头到尾都是拜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