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混合染色法在骨髓细胞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骨髓细胞学检验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7年10月~2010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采用骨髓细胞学检验的方法进行诊断的患者病例76例,对姬氏染液和瑞氏染液分别进行配制,然后再对骨髓液涂片进行混合染色,染色原则为长时间、低浓度。对染色后的标本进行镜下观察检验,对相关表现进行总结。结果在镜下对经过混合染色法染色的骨髓液涂片进行观察,其细胞浆显示天蓝色,色泽鲜艳,细胞核的染色层次比较清晰,能够清楚的显示细胞的核仁和核膜等特殊结构。结论混合染色法是骨髓细胞学检验中比较理想的一种染色方法,可以对形态比较幼稚的细胞进行准确的检验和鉴别,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检验中进行应用和推广普及。
【关键词】混合染色法;骨髓细胞学检验;应用
在所有医学临床检验项目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其中比较难掌握的一项检验项目,对于骨髓细胞形态检验来说就更是如此,很多的初学者都将其视为难点[1],目前,这一领域中还没有研制出一种自动化分析仪器来代替人工检验[2]。因此,要将对血细胞形态的检验工作做好,需要对各种正常、异常的细胞形态非常熟悉,对各相关学科的诊疗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有很好的涂片和染色技术。倘若涂片的效果欠佳、染色状况不良,就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造成误诊现象,其中染色这一环节尤为重要[3]。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血细胞染色方法有罗氏染色法、姬氏染色法、瑞氏染色法和混合染色法等几种[4]。瑞氏染色法的特点是对细胞核的着色力比较差,但是对细胞浆尤其是胞浆颗粒的着色效果比较理想,而姬氏染色法的特点则正好与其互补,将二法结合进行混合染色,就可以获得取长补短的效果,使染色的效果更加理想,便于在显微镜下对各种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和鉴别,而且利于初学者掌握。为了对混合染色法在骨髓细胞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更好更准确的骨髓细胞学检验提供可靠依据和方法,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随机抽取在2007年10月~2010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采用骨髓细胞学检验的方法进行诊断的76例患者,对采用混合染色法进行染色后的标本进行镜下观察检验,对相关表现进行总结。现将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7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骨髓细胞学检验的方法进行诊断,对其血液和骨髓液进行采集,涂片由专业人员完成。
1.2方法随机抽取在2007年10月~2010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采用骨髓细胞学检验的方法进行诊断的患者病例76例,对姬氏染液和瑞氏染液分别进行配制,然后再对骨髓液涂片进行混合染色,染色原则为长时间、低浓度。对染色后的标本进行镜下观察检验,对相关表现进行总结。
1.3操作将抽样患者所采集的骨髓液和血液用无水甲醇或乙醇进行涂片后固定,然后采用配制后存放了3个月以上的瑞氏染色液和在使用前配制并用蒸馏水进行稀释的姬氏染色液进行混合染色。具体步骤为:首先在涂片上滴加5滴左右的瑞氏染色液,使其覆盖整个标本,固定60 s左右,然后按照1:2的比例滴加姬氏染色液,将其充分混匀,静置30 min左右。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混合染色法染色的骨髓液涂片在镜下进行观察,其细胞浆显天蓝色,且比较鲜艳,细胞核的染色层次比较清晰,能够清楚的显示出细胞的核仁和核膜等特殊结构。
3讨论
髓(血)液涂片的染色效果会对血细胞形态学的检验结果起到直接的影响, 倘若涂片的染色不是十分令人满意,那么就会造成无法对细胞的一些特殊和异常结构进行准确辨别与确认,必定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能够对髓(血)液涂片的染色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譬如染色液的成熟指数,涂片的厚薄程度,涂片中有核细胞数目的多少,染色液与缓冲液的浓度比例,染色时的温度、酸碱度、时间长短等[5]。有相关文献报道[6],对“低浓度、长时间”的染色原则进行很好的把握,使用染液量偏少或稀释度偏大,染色时间偏长的染色方法,能使标本的染色鲜明、层次突出,进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染色效果。此外,在染色液的配制过程中要对瑞氏染液与姬氏染液分别配制,然后再进行混合染色,这样的染色效果比较好[7,8]。其原因是前者在甲醇溶液中的溶解度比较理想,后者则是在甘油中的溶解度比较理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混合染色法染色的骨髓液涂片在镜下进行观察,其细胞浆显天蓝色,且比较鲜艳,细胞核的染色层次比较清晰,能够清楚的显示出细胞的核仁和核膜等特殊结构。充分证明这一报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混合染色法是骨髓细胞学检验中比较理想的一种染色方法,可以对形态比较幼稚的细胞进行准确的检验和鉴别,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检验中进行应用和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周晖,谢数涛,龙思思,等.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血细胞染色方法的研究.生态科学,2003,3(2):17-18.
[2]贾晓明,纪晓峰,YANG Hongyou.双重核酸染色法测定皮肤活力的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02,12(2):145-146.
[3]高晓勤,杨薇.一种简便快速检测精子顶体的新方法-改良结晶紫染色法.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7(1):45-46.
[4]姚沈明.淋巴细胞微核染色方法的改进.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2007,8(5):181-183.
[5]荆玉祥,张伟成.一个超前和有胆识的科学推论-吴素萱先生关于“细胞核的更新现象”及其科学意义.植物学报,2009,11(4):78.
[6]朱辛为,李质馨,王晓玉,等.血涂片标本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方法的探讨.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6,4(4):238-239.
[7]陈美娟,刘海波.临床护士把好采血关在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86-87.
[8]罗乾元,向红玉.检验新鲜冰冻血浆质量的新方法.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