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伤心崖上的“壮美”

伤心崖上的“壮美”

发布时间:2022-10-19 19:35:04 来源:网友投稿

沈石溪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动物小说家。他写的动物小说刺破了人类文化的外壳、礼仪的粉饰、道德的束缚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了丑陋与美好融为一体的原生态生命,因而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具吸引力。《斑羚飞渡》是他动物小说中的精品,通过描写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全过程,展现了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将动物小说的特质演绎得淋漓尽致,叫人意想不到,令人目瞪口呆。每每读罢,我们便仿佛如临其境,心灵也常受到强烈的震撼。

我惊异于镰刀头羊惊人的智慧和组织能力,惊异于它们用叫声传递信息和那令人不可思议的跳跃技艺,惊异于斑羚可贵的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我想把自己的惊异、灵魂的震颤、悲壮的感悟传递给我的学生们,共同赏析,共同探讨,以引起他们的共鸣。于是在备课时,我便将“镰刀头羊的组织能力,高超的跳跃技艺,斑羚群可贵的团体精神、群体意识”作为授课重点,力求使学生的思想融入其中,领略伤心崖上的壮美。在上《斑羚飞渡》这节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读,从学生的表情来看,学生越读越惊奇,读罢自然是兴奋不已,似乎有满肚子的话要说。这个时候,我便让学生“自由谈”,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抒发感情。学生慷慨陈词,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动物的组织能力;(2)动物的求生技能;(3)动物的牺牲精神。学生范读的同我备课的重点相吻合,接下来我便顺理成章地加以引导,想再次激起学生的思想涟漪。我饱含情感地朗读了相关句子并适时加以总结:斑羚种族,也是有组织的。镰刀头羊是这次飞渡的策划者、组织者、指挥者,它身材高大,富有智慧,具有牺牲精神。濒临绝境,种族生存的责任落在它的肩上,开始它也感觉无能为力,但它并不绝望,最终想出了挽救种群的不是办法的办法。它组织了这次飞渡,它以自己的牺牲使两拨斑羚数量大致均衡,并坚守到最后一刻直至悲壮地牺牲。斑羚用叫声传递信息,它们跳跃技艺之高令人不可思议。这种飞渡,要在空中恰当衔接,时间、速度、角度、幅度种种因素要掌握好,要使得两条跳跃弧线恰好相交,对于人类来说这也是需要用应用力学的高深知识才能计算精确的,而斑羚却有这等技艺,这是何等神奇!更可贵的是它们的团体精神、群体意识,老斑羚为保护年轻一代,甘愿粉身碎骨,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总愿把生的希望留给年幼的。在总结时,教室里很静,学生们早已融入其中,真真切切地被斑羚的壮美感动了。可此时,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示意他站起来,他说:“老师,我怎么脑子里总是斑羚们那绝望的表情呢?它们是受到人们的逼迫才选择生一半、死一半的方式来赢取种族生存的呀。随着对课文理解得深入,思考得加深,我的心情也愈加沉重,我们大家为何要去欣赏斑羚的这种牺牲呢?为何要去‘赞美’斑羚受人类逼迫的死?死亡是相当悲惨的,而‘赞美’死亡是否也是一种‘残忍’?斑羚群那种悲壮的、从容的赴死,其实是对自己生的绝望,对狩猎者的一种强烈抗议!宁愿自杀也不愿遭到屠杀!”他的语调越来越激昂,“我不明白,作为狩猎队一员的作者,怎么忍心残害这群无辜的生命?是他们分成了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将这群斑羚逼上山崖,逼上绝路,这才导致了那种‘壮美’的发生。当狩猎队员们看到斑羚群面对死亡‘宁为玉碎’的悲壮时,为何不能‘网开一面’?却仍然要为着某种‘利益’把它们逼上死路,这与‘杀手’又有什么区别?如果斑羚不采取飞渡赢得种族的生存,还是会遭到狩猎队的屠杀,甚至无一幸免,那更是一场悲剧。老师,他们为何不放斑羚一条生路呢?我们宁愿不看‘壮美’的场面,给它们生存的空间吧!说真的,我觉得《斑羚飞渡》尽管文笔优美,选入语文教材中仍有很大的弊端,它与现代文明社会呼吁保护动物的法规背道而驰。它对狩猎队猎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行径不仅不加以谴责,甚至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读了使人更加‘伤心’,生命是平等的,可贵的,我们都是普天之下的生灵,我不愿也无法残忍地欣赏这种‘壮美’!”他神情庄重,语气不容置疑,教室里出奇的静,继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忽然间,我觉得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竟是那么的刺眼,那么的苍白无力,学生的这番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学生的心灵如此纯洁美好,对生命的理解、感悟、尊重远超出我的意料。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要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地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时,我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丰子恺也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惜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确实,学生对《斑羚飞渡》的理解给我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伤心崖上的“壮美”给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心灵带来的启示是深刻的。我们热爱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将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城县汪桥镇一中】

推荐访问:壮美 伤心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