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分层教学与整合在高中地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分层教学与整合在高中地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2-10-19 20: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与整合,是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有效方式,其不仅能使知识掌握与学生层次灵活相契合,而且还能从课堂延伸到课后,以此把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在教学评价与反馈中体现地理教学的目标与掌握情况,实现地理学习三维目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分层教学与整合 实践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63-0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关键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中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而地理素养正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标指出,高中地理作为跨“人文与社会” 、“科学”两个领域的基础性课程,不仅能满足学生未来学习发展的地理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地理素养,而且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分层教学与整合是重视地理教学实效,落实新课标精神的重要体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把分层教学实践策略、整合原则与学习效果统一起来,来探索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途径,谨供同行参考。

一、高中地理教学运用分层教学与整合要遵循灵活性原则与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与整合实际上是“三备法”——备教材、备教具、备学生的深化与具体运用。从基本原理来看,分层教学与整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高中地理教学知识内容与应用技能,从难度与重要性上进行分层;其二是学生学习状态与掌握情况,从学生知识把握与理解来进行分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与整合要遵循灵活性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某一地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可能有其独特的经验与视角,其学习状态也会时常发生变化。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观察,掌握学生动态学习情况,才能提高分层教学与整合的效果。灵活运用分层教学与整合,不仅要根据新课标把教学内容与应用技能进行分层,以难度系数来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也要从学生实际需求与学习状态相对应,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进行有效分层。在分层教学中,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分为掌握较好、一般、不好等对应起来,从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而统筹教学进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要重视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一个流动的通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良性的竞争。

以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水》为例,通过第一、二章的学习,地理教师能较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层次,在分层教学与整合中,很容易找到相对应的教学要求要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一般意义上,所有同学对水循环的原理、海水运动的变化、水资源的分布等基础知识都能掌握,对学生层次较好的学生,也能从相应知识如厄尔尼诺现象进行引导等。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与整合最重要的在于,对学生分层与知识内容分层的对应不要固化,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下学习上升的引导空间。如在水循环中,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在总量上不会太大变化,那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就可以做一些更有效的引导,从而使之向更好层次转变。掌握较差的学生,可以要求把水循环的原理通过动态演示反映出来,从而为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运用打下基础。当然,也可以通过掌握较好的与掌握不好地混合搭配,带动学生向更好层次转化。因此,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与整合重在整合,通过灵活性来调动学生向更好层次转化,才能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二、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与整合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后探究活动。

从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活动建议来看,高中地理强调实践与探究活动,实际上就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第二课堂,通过课后实践探究来加强学生地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分层教学与整合,也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后实践探究活动,以实践探究来优化学生的学习组合群体,推动分层教学与整合的目标实现。从地理教学实践来看,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地理知识与运用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往往决定了学生在分层教学与整合中的位置。因此,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与整合从课堂向课后延伸,很大程度上是转化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态度。通过课后实践探究活动的指导,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地理课后实践探究活动要以小组形式来进行,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动手能力的学生搭配起来,从而树立榜样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通过鼓励与引导的方式让掌握不好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探究活动中,使之成为组内聚焦目标,以提高学习成就感来转化其学习态度。

以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例,在野外实践考察中首先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终点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进行定位导航,掌握好的学生很快就设计出了导航轨迹,并充分考虑了各种线路的优化,从而使每组学生都能掌握GPS的运用。在指导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让掌握不好的学生来示范运用GPS定位导航,并鼓励其说出线路设计的原理与现实考虑。如此一来,在小组内掌握好的学生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又使掌握不好的学生通过师生组内互动来沟通情感、交流心得,从而鼓励学生转化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实践,分层教学与整合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形成了良好互助与竞争的学习氛围。

三、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与整合要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

在深化高中地理改革过程中,分层教学与整合要达到三个维度的目标,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符合地理学科教学规律、能满足社会和个体的学习需求,这也称为三维目标。分层教学与整体要从三维目标出来,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不断修正教学方法,从而使分层教学与整合的内涵更丰富。从学生来角度来看,分层教学与整合一方面满足了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现发展;另一方面也针对地理内容进行了专门的学习指导,能结合学生实际来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从而避免了“大锅饭”现象,更符合地理学习规律。因此,要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就要科学设计教学反馈内容,做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能力水平的测试,反映学生地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进度,从而体现分层教学与整合的教学效果。

以高中地理必修三为例,全书围绕区域发展为核心,从区域地理、区域生态、区域自然资源、区域农业与工业、跨区域合作等角度来切入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与反馈就要考虑到学生三维目标实现。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来说,要从区域发展的大局出发,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以实地考察和访谈为手段,从家乡区域发展的角度撰写小论文来反映地理综合素养的培养,实现学、做、用为一体的综合考查。而对于掌握一般和较差的学生来说,能在实地考察中体现区域发展知识的体系性,了解区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并能理解优秀学生小论文的知识运用,就达到了其评价与反馈的效果。由此可见,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与整合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不仅要丰富评价手段,从知识考查到能力运用都有所体现,而且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与访谈法,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度学习与运用,从而体现三维目标。

总之,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与整合的实践,要灵活将地理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对应,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同时,又要通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整理学生知识的运用与体系性,使分层教学与整合在三维目标中得到体现,从而将地理知识与能力凸显在学、做、用一体的综合评价中。

参考文献:

[1]韦德装.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教法[J].广西教育.2015(02)

[2]林楠.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高中地理核心内容分层教学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08)

[3]刘微,高超.分层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探索和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

推荐访问:分层 探索 整合 实践 教学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