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红纸透着喜庆祥和,一双巧手如行云流水,在青光闪闪的刀剪下,一幅幅神奇的图画展现。在孝义,剪纸题材广泛,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想象力。有以寓意、谐音、象征意义的福、禄、寿、喜、如意、连年有余、岁寒三友、竹报平安、鹤鹿同春等吉祥图案,还有以时节为题材的十二生肖图案以及孝义的民间传说故事。
孝义剪纸植根于生活之中,现代生活又赋予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新的表现形式,如今每逢岁时节令、婚丧嫁娶或礼仪庆典,处处可见剪纸的痕迹。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简单几步,彰显着剪纸艺人的功底,述说着两千年的文化。省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郭润芝,用手中的剪刀,将“孝义”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世代相传传下来的民间技艺
1962年,郭润芝出生在孝义市西辛镇高塘坂村,自幼受母亲张丁香的熏陶与指导,加上她的天赋与努力,吸取多方营养,丰富知识、启发灵感,剪纸艺术不断升华,作品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郭润芝从小就喜欢看母亲铰花花,时间久了,她拿起剪刀也能剪。“那个年代过大年,家家户户门窗上都要贴些寓意来年家财兴旺、子孙满堂、粮食丰收、吉祥如意等美好愿望的图案。看到这些好看的图案,回家我就偷偷学着剪。”郭润芝如是说。
谈起这段记忆,郭润芝显得有些兴奋。她说,那时她母亲剪出的图案,村里的婶子、大娘都会争着要。她们拿回去用针线钉在红纸上,然后用剪刀照着花样铰出来,图案复制就能刺绣了。那个时候她还很小,出去碰到哪位大婶剪纸,她就跪在跟前盯着看,一看就是半天。
郭润芝从小兴趣爱好广泛,不仅仅是剪纸,面塑、刺绣、布艺等她都十分擅长。“我特别喜欢这些民间艺术,小的时候只是觉得好玩,没想到国家能重视这个,把它当作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她说。一般小型的剪纸作品,郭润芝喜欢徒手行剪,不用画草稿,拿起一张红纸,随心所欲地将自己身边的生活剪之刀下,农耕收打,碾米磨面,驾车驭马,挑水背柴,养鸡喂猪,纺线织布,缝衣做饭,等等,无不烙上她热爱生活的印痕,又折射出乡村淳朴厚道的民风。在我们采访间隙,郭润芝现场拿起一张红纸即兴而剪,没有画草稿,只是凭借自己对剪纸这项技术的娴熟技艺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一幅栩栩如生的作品一会儿工夫便展现出来。
剪下生花剪出来的民间故事
郭润芝从小耳濡目染,从单纯的个人喜好到成为省级传承人,四十多年来,出自她手中的作品足有上千幅。她的作品最大的特色是将孝义的民间故事传说融入剪纸中,展现的不仅是精美的剪纸艺术,还有浓厚的孝义文化气息。在孝义市流传很久的“张四姐下凡崔家庄”“崔锦龙求子许愿”“二十四孝”等民间故事传说,都成为她剪纸创作的素材。曾在第二届国际剪纸大展中获得国际名奖的大型连环画“郑兴孝母”和“义虎救樵夫”,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至孝至义的感人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孝义的由来。
不仅如此,2015年,郭润芝历时三个多月创作的一幅长2.3米、宽0.8米,题为“铭记国难珍惜和平”的大型剪纸作品,展现了40余个形象生动的人物。作品前半部分体现的是“七七”卢沟桥事变时,中国官兵奋勇杀敌的故事,再现了当年浴血奋战的场景;后半部分讲述的是抗战胜利后,人民群众喜庆欢乐、安享太平的情景。“我把抗战时期的一些故事通过剪纸的方式表现出来,目的是向人们讲述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让广大群众在欣赏剪纸艺术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铭记历史中奋勇前进,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希望他们具有爱国情怀,不忘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郭润芝说。
2016年,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猴年新春,郭润芝创作了一幅巨型《金猴送宝》的新春团花剪纸作品,寓意全国人民猴年大吉、幸福圆满。这幅直径达2米的巨型剪纸从设计创作到完成,足足用了郭润芝两个多月的时间。作品虽以猴为主,但其构思巧妙,剪工精细,十分逼真。
在郭润芝的独特构思下,作品融入了很多象征吉祥的传统元素。整幅作品涵盖了蛇盘兔、猴子吹号、喜鹊登梅等八个吉祥故事,寓意“蛇盘兔必定富、猴子吹号做什么什么好、喜鹊登梅喜上眉梢”等故事。
作品外轮廓讲的是富贵不断头,幸福的日子永长久,剪了一圈富贵纹,最外面的图案是蝴蝶闹瓜、瓜闹梅花,讲究的是过了大年马上起家之意。此幅作品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给中国人传统隆重的春节平添了很多年味儿。郭润芝的作品不仅多次在国内外巡展并获奖,而且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有关报刊选编。
为了创作这幅剪纸团花,郭润芝近两个月时间里每天都要剪十个小时以上,早上从八点剪到中午一点半,下午从两点多剪到晚上七点多,一天下来双腿都难以弯曲,累得眼睛也经常流泪。
“我剪这么大个团花,就是希望能引起人们对剪纸艺术的热爱。”郭润芝说,原来当地逢年过节、搬家、结婚,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既丢掉了剪纸技艺,也淡忘了这一习俗。即便是贴,由于价格关系,人们更青睐市场上机器制作的窗花。
源源不断断不了的传承文化
郭润芝于2008年、2010年相继成为吕梁市级、山西省级非遗剪纸艺术传承人,从一开始的兴趣爱好,到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郭润芝坦言自己的压力很大,因为这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传统的孝义剪纸寄托了广大劳动人民情感的表达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是来自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为了保留这份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郭润芝一方面尽可能贴近生活,将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展现出来,还原艺术的本身;另一方面不断融入时代发展的元素,大胆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其更有生命力。
也正是凭借这份爱和执着,郭润芝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这项古老的技艺。尽管如此,但我们依然能从郭老师的眼中看到失落。“国家重视是希望这项传统技艺能薪火相传,可惜的是现在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去学这些技艺”。但也正因为如此,反而激励郭润芝要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的决心。“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如果不是国家重视,剪纸这门技艺估计也会断了传承,所以我觉得很幸运。中华民族几千年有很多了不起的艺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爱我们的传统艺术,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她说。
凭着对剪纸艺术的挚爱和一份强烈的责任感,为能让这项传统技艺薪火相传,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这项古老的技艺。从2005年起,郭润芝孜孜以求,东奔西走,传授剪纸技艺。多年来,尽管身体越来越差,她仍坚持传艺,就是不希望这门手艺断了传承。在孝义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艺术传习所常年为成年人免费办班,星期天和节假日在家为中小学生授课;2008-2010年下乡走村培训,西辛庄镇、梧桐镇各村,以及城郊封家峪、贾家庄、樊家庄等村都留下她的足迹;2010-2015年赴白壁关初中、府东街小学授艺。先后累计培训成人和学生近千人,相继培养了李俊梅、赵金莲、王钟、田大雨等一批批剪纸新秀。
教育中心剪纸展获三等奖;同年,剪纸《中秋节》参加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剪纸展获二等奖;2007年,剪纸《和谐家园》参加武汉第二届国际博览剪纸展,获铜奖;同年,剪纸《二棍鸟的传说》四连环画参加山西省文化厅大同广灵第三届国际剪纸展获铜奖;同年,剪纸《一道丰盛的晚餐》获中国群众文化学会授予的二等奖;
2008年,剪纸《二十四孝》参加宁夏文化厅第四届国际剪纸艺术展获铜奖;
2009年9月,《郑兴孝母》十幅连环画参加江苏省文化厅金坛第五届国际剪纸展获银奖;同年11月,《郑兴孝母》十幅连环画参加山西省文化厅和教育厅剪纸艺术展,获一等奖;同年农民画《传艺》参加山西省文化厅农民画展,获银奖;
2010年3月,剪纸《郑兴孝母》《义虎救樵》两幅连环画参加吕梁地区宣传部剪纸艺术展,获金奖;
2012年,剪纸作品《开锁锁》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3周年牡丹杯·吉祥中国艺术赛,获金奖;
2013年,剪纸《姑裤鸟的传说》参加中国妇女儿童基金会活动,被中国革命革命博物馆收藏。
2016年,剪纸《灵猴献寿》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作品评比铜奖。
另外,郭润芝长期从事剪纸艺术的研究与辅导,还撰写了有关剪纸研究的文章。《唱响艺术的华诞》获山西省群众文化协会二等奖,《剪纸— 一道丰富的晚餐》获中国群众文化协会优秀奖。论文《论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获山西省文化厅和教育厅颁发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