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足石刻对于世俗化审美特征的演绎表现是充分的、空前的,它是石窟艺术世俗生活美创造的集大成作品,尤其是以宝顶山大佛湾石刻为代表,其世俗生活的丰富鲜活美和人性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十足的中国化、本土化特色。
关键词:大足石刻;世俗化;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4-0165-01
一、造像内容反映了世俗民众生活
因为大足石刻主要孕育于两宋的文化艺术环境中,所以它是两宋的宗教、艺术、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面信息情况的缩影。宗教艺术的世俗化也是宗教艺术的生活化,从宝顶山石壁上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整体造像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如有名的大足宝顶“养鸡女”造像,描绘的是一位农家养鸡女在晨曦下用双手把鸡笼掀起,笼下群鸡争先恐后涌出的景象。随着故事情节的丰富展开,两只先出笼的鸡发现一条蚯蚓而争相啄食,养鸡女看到此景,嘴角含笑,透出内心的满足喜悦之情。养鸡女头束后卷发髻,佩有束发小花和耳环,内着小褂,外着圆领上衣,下穿束腰襦裙。通过从人物的服饰打扮到表情和头手身躯的动势,一位当地的勤劳健美、丽容丰姿、简朴而平凡善良的农村女子形象跃然眼前。中国雕塑技法中对衣纹的刻画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它是人物身体比例的外部体现。只见养鸡女身穿服饰袖口宽大,展示了宋代服饰的特点,古代匠人通过衣纹的走向体现出养鸡女玲珑的体态特征,在写实的基础上更加意象化,服饰的优美和人物的精神气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刻画。“养鸡女”本是大足石刻大佛湾“地狱变相”中的一龛造像,由于养鸡女犯了“杀戒”,佛法难容,要将其打入地狱,如榜题言“一切众生养鸡者入地狱”,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一件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艺术品。
再如宝顶山大佛湾第17号“大方便佛报恩变相”里的“吹笛女”形象,她情调别致,异常亲切感人。吹笛女是一件圆雕与浮雕结合的半身像,少女的容颜秀美,侧脸对着观众吹笛,侧面脸部轮廓尤其精致。只见她嘴边横着一只笛子,双手十指微微地按着笛孔,手指修长而柔软,仿佛十指在灵活地跳动,吹奏出悠扬婉转的曲子。这位少女衣着朴素,头发向上盘起,下面露出一条辫子,整个造型有如“川姑娘”般的亲切、纯真,我们从她的神态和情绪中分明感受到对生活的满足与怡悦,如一首田园抒情诗般令人向往。我们也可以透过这些代表作,看到古代的工匠艺术家们自觉不自觉地在雕塑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审美情感,借佛教艺术来表达汉民族的世俗思想观念,借虚拟的神来表现现实中的人。“它们表现了对真正的现实世俗生活的同一意兴。它的重要历史意义在于: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
二、“连环画”式的生动生活场景
大足石刻,尤其是宝顶大佛湾造像群以宏伟壮观的“连环画”式的造像方式融自然、生动、意趣三者为和谐的一体,反映了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其世俗化的审美特征。如长达27米的巨幅组雕“牧牛图”,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整龛造像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悟禅入门的过程。此处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那山径崎岖、林泉幽静之间,牧牛人或挥鞭驯牛,或牵牛缓行,或并肩耳语,或横笛独奏,或酣然入睡等。人景交融,趣味盎然,如诗如画,是一幅巨大的反映当地农村生活的风俗画卷。在审美表现上赋予人物性格,以求传神写照,人神合一,极富世俗化特色。雕刻技法炉火纯青,未见一丝败笔,同枝异叶,异枝相接,在宋代石窟中独领风骚。“牧牛图”以如此精彩的画面孕育着深邃的内涵,佛教的义理无半点说教之意而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前来朝拜的无数善男信女。它很好地采用了“以事喻理”的表达方式,将“民间艺术”与“宗教艺术”不带丝毫痕迹地结合在了一起。
摩崖造像,在大足以宝顶山大佛灣为代表,此处除了“毗卢到场”和“圆觉到场”两窟外,其余数以万计的造像,均开凿在长达500米、崖高10余米的岩壁上。如此,几乎使所有造像都裸露在外,与山崖连成一气。审美感官上给人以宏伟壮丽、惊心动魄之势,好似雕刻家以苍穹为室,以大地为纸而绘制出的丰富多彩的巨幅连环画卷。同时,由于雕刻因地制宜地开凿于高低起伏的山岩上,不受光线、地形的制约,便于题材深度地展开和教义内容的连贯性,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如宝顶大佛湾第15号造像“父母恩重经变相”,以高浮雕的形式,用连环造像表现了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全过程,画面震撼,令人感动。画面中层为造像的重点,匠师用了多达十一组的连环造像雕刻把情节推展开来。十一组造像群细腻地呈现了人从出生到长成的全过程,从最初的父母拜佛求香火到妇女受孕怀胎,再到孕妇临产前的煎熬,然而“生子闻儿健,忘忧倍家常”,情节层层展开,将生活中的的情景提炼得十分典型、单纯,亲切感扑面而来。“咽苦吐甘、推干就湿、哺乳不尽、洗濯不尽”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含辛茹苦的育儿过程体现了人世间父母对儿女深切的关爱。“伪造恶业恩”、“远行忆念恩”、“究竟怜悯恩”则展现了父母对子女成人以后关怀的主题。
摩崖造像是从早期石窟的洞窟造像演变成以浅龛为主体的岩面造像,使得造像区空间开阔,光线充足,各龛造像互相连接,有“连环画”似的效果,便于走动观赏,驻足品味,更符合宗教俗讲和审美的要求,这是石窟艺术的一大发展。大足石刻即继承了我国早期石窟的龛窟样式,在建筑形式上创造了一种具有开放意义的建筑,成功与世俗宗教内容、时世的艺术形式等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