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发布时间:2022-10-20 08:4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旨在探索“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指导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出适应高职院校应用型特征更有效、更具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

2016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作为我国精神指引,旨在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转变。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科技引领前沿发展是基础,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强有力的保障。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数量够用、品质过硬的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性人才。

高职院校应当担负起为国家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数量足够、质量合格,能够支撑新供给、新动能的“大国工匠”的责任,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重大使命。“工匠精神”作为时代发展、国家进步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核心要义,必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以贯之。通过优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同时,用“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指导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更精、更优、更有特色、更具时代性。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

古代“工匠”俗称手艺人,指熟练掌握一门技艺并赖以谋生的人,如:瓦匠、木匠、钟表匠等,游刃有余的庖丁、技艺精湛的鲁班就是中国古代工匠杰出的代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化大生产形式出现,工匠的内涵也发生可变化,指在生产、服务一线具体操作或依靠自身技能提供服务的人。“工匠精神”属于精神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是一定人生观影响下的职业思维、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求知”是工匠精神的内在体验,为了追求完美与极致,工匠们需要不断学习与实践,提高自身对规律的认知水平和对实践的驾驭能力。“造物”是工匠精神的外在表现,工匠们通过自身的技艺,打造出货真价实的作品。具体而言,“工匠精神”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尊师重道——工匠精神的起源;②爱岗敬业——工匠精神的基础;③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表现;④求实创新——工匠精神的灵魂。

二、“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学生活,本质上是内心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年轻时期的大学生活,奠定了他们日后事业的品位与成就。以大学标识和景观来表达大学的理念,彰显大学的文化使命,展示大学的历史传统,体现大学的中国气象,建设教育校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转型升级,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所以,大学建设可以从以工匠精神打造大学校园、彰显校园文化开始。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一)在校园物质文化中展示工匠精神

校园物质文化包括学校教学、科研、学生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设施和校园环境,包括校园内的楼、堂、馆、所、室等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的场所、设施以及地形地貌、山水植被等自然条件。它是校园环境硬件设施的配备和展示,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呈现出良好的教育功能。人是环境的产物,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培养高水平的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大国工匠具备的工匠精神,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和技能、技巧的训练外,更应在全方位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以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感染和性格的培养。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中的建筑景观、各种雕像甚至鲜花、草地标语中适度地展示工匠精神,在校园物理物质设施不断升级中巧妙融入工匠精神,营造有效的心灵感应磁场,就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让工匠精神慢慢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在制度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

优质的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既包含各项规章制度的优质生成,也包含对制度的执行。这些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其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仪式和和各项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精神文化的内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要在高职院校制度文化的生成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学校的使命是培养人、塑造人,制度文化必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工匠精神是这个时代职业人的工作态度上的要求。在建立完善科学的制度过程中,在各项制度中必须体现这种时代趋势,有效融入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迫切需要的工匠精神。同时,在对制度进行执行的过程中要刚柔结合,在学校的各种重要仪式中要适当地突出职业院校特点,重视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心法、技法的培养。

(三)在行为文化中彰显工匠精神

文化的作用最终落实到行为。高职院校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过程与学习锻炼中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和实践校园文化的行为。行为文化是校园的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晴雨表,是所有文化的总折射。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它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映,是文化建设的活生生的教材。在校园文化中培养工匠精神,首先,要在教风、学风、作风中体现工匠精神,在教师的行为规范上诠释和反映工匠精神。行胜于言,教师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式对学生将产生无法估量的示范效应,因此,引领教师行为,在教师行为上彰显工匠精神应具备的精神追求和敬业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展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培养工匠精神最有力的着力点。其次,在各种校园活动中体现大国工匠精神。大学生活的精彩就在于层出不穷的活动,包括各种政治、学术、科技活动。这些活动既承载和传承着校园文化内涵,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发展着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各种活动中应体现和彰显工匠精神,让他们随时受到这种精神的影响。

(四)在精神文化中升华工匠精神

大学是传承精神文化最重要的场所,高校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被教育者精神的塑造,也就是对于一个人魂魄的培养。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就其内涵来说,它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共同的心理追求,是一所学校区别与其他学校的精神基因,是长期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不断朝着理想奋斗的精神动力。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下决定了他事业的高度,缔造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說过:“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原因在于我的哲学,人生哲学和经营哲学”。他秉承“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高远的精神追求,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的职业态度铸造了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事业辉煌。在校园精神文化对受教育者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洗礼的过程中,要用校园精神文化滋养受教育者使之具备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大国工匠精神是这种饱满精神人格的自然延伸和在职业上的本能体现。这样的精神人格能够使受教者成为大国工匠,在不断的精神滋养和碰撞中不断地升华,使受教育者具备了职业领域和人生追求上成就所有事业的精神能量。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中国的制造业正经历全面的转型,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大爆发的背景下,中国呼唤大国工匠,呼唤大国工匠应具备的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培育大国工匠精神,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将大国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将变得更为丰富,更符合时代的趋势和发展,校园精神文化和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工匠精神都会同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小勇.略论工匠精神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3).

[2]唐小纯,郑习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职业性”和“地域性”[J].新校园(上旬).

[3]叶按.略论红色文化与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6,(16).

[4]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作者简介

黄艳(1982—),女,汉族,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教育管理。

课题来源: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7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SZJG-1718)。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