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发布时间:2022-10-20 08:55:04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it]8t۟6ơ人物轮廓的刻划刚劲有力,展现了西汉早期石雕浑厚坚实的艺术风格。

关于昆明池的牛郎织女石像,文献中多有记载。如班固《西都赋》记:“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三辅黄图》引关辅古语说:“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像天河。”牛郎织女石像的出土位置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可见设计者在最初的苑囿规划中当是借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来表现昆明池浩如天河的象征意义。

甘泉宫石熊 汉代甘泉宫位于今陕西省淳化县甘泉山铁王乡南梁武帝村,是汉武帝在秦林光富的旧富基础上扩建而成,用于祀奉天神和作为避暑的离宫,规模仅次干长安未央富。《三辅黄图》中记载:“甘泉富,一日云阳宫……始皇二十七年作宫及前殿,筑甬道自成阳属之。汉武帝建元(前140~前135年)中增广之,周回一十九里,中有牛首山,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汉武帝还在甘泉富之外扩建皇家苑囿,“苑中起宫殿台阁百余所,有仙人、石阙、峰峦、鹊观”。如今,在甘泉宫遗址上尚有一石熊留存。石熊高125厘米,右前肢抱胸,左前肢抱头,顾首东盼,憨态可掬。在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洗涤之后,石熊已风化残损严重,但因共浑然天成的造型和古拙的风格,仍可称得上西汉苑囿动物石雕的代表。

太液池石鱼 1973年出土于西安三桥北六村堡乡高堡子村太液池遗址,现存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大门水池内。它以整块砂岩雕成,长490厘米,宽100厘米,两头细中间粗,略呈橄榄形,全身仅雕刻有一只眼睛。造型简洁,显出天然去雕饰的意味。据《三辅黄图》载:“太液池在长安故城西,建章富北,未央宫西南……建章宫北有池,以象北海,刻石为鲸,长三丈。”《长安志》记:“池北岸有石鱼,长三丈,高五尺,西岸有石龟三枚,各长六尺。”根据以上诸书所记,汉太液池原有石鱼、石龟为装饰,现发现石鱼之处芷是太液池北岸,与史籍记载基本一致。

古拙沉雄的陵墓石雕

从文献记载来看,陵墓雕塑在战国、秦代已然出现。如《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吴王阖庐之冢“卒十余万人治之,取土临湖,葬之三日,白虎居其上,故号云虎丘。”《西京杂记》载:“汉五柞宫青梧观前有石麒麟二,头高一丈三尺,刻胁为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冢上物也。”这些早期陵墓雕塑今已难觅踪影,但从两汉时期陵墓石雕中出现的石虎、翼兽来看,它们很有可能在前朝已经有了渊源,并且以表现神瑞题材取意镇墓驱祟的目的,似乎也是一脉相承的。不过,于陵墓前建制神道和放置神道石刻直至汉代才正式出现。当时,由于“上墓”“墓祀”以及“上陵之礼”的盛行,使墓葬的陵寝和建筑形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上陵礼”的需要,陵墓建置规模不断扩大,墓前建筑与神道石刻也就应运而生。

现已发现较早的陵墓石雕多出自陕西,如霍去病墓石雕群、张骞墓石兽等,由此也正式拉开了中国古代陵墓石雕艺术的帷幕。

霍去病墓石雕群 霍去病墓位于兴平市东北17公里处,为汉武帝刘彻茂陵的陪葬墓,处于茂陵东约1公里的陵区内。其墓前陈列的石雕群可谓西汉石雕作品中最杰出的代表。这些石雕是为纪念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功绩而设立的纪念性雕刻,留存至今的石雕作品包括马踏匈奴、跃马、伏虎、石蛙、石鱼、石人、卧牛、人与熊、野猪、石蟾等1 4件,以及“左司空…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题铭石刻各一件。

霍去病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将领。他自幼精于骑射,从元朔六年(前123年)1 8岁任骠姚校尉开始,到元狩四年(前11 9年)为止,5年之内6次率军出击匈奴,屡建战功,为安定北方边寨,打开通往西域的道路,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因而也深得汉武帝信任,初封冠军侯,又晋封为骠骑将军。不幸的是,霍去病于元狩六年(前117年)病逝,年仅24岁。汉武帝为了表彰其功,给予了陪葬茂陵的荣誉,并起坟冢象征祁连山,以为纪念。正如《史记》所载:“元狩六年薨。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同时,还特令工匠雕造各类天趣宛然的动物、人物石雕放置于墓冢之上,以赋予陵墓天然景象与生命内涵,并更加形象化地再现了墓主征战建功的自然环境。

这批大型石雕均用花岗岩雕成,循石造型、随石而刻,雕刻简练但蕴藏有力度,充满了古朴浑厚、沉雄博

大的气魄与风格。

其中的“马踏匈奴”像是这批纪念碑石雕群的主体,原石放置于霍去病墓碑之前。石雕高168厘米,长190厘米,宽58厘米,表现了一匹傲然卓立、气宇轩昂的战马,踏立于一执弓握箭的仰卧人像上。人像巧妙地填充了马腿之内的空间,使整件作品浑然天成又充满稳定感。霍去病的辉煌功绩凝结于这一人一马的石雕作品中,以此赞颂了骠骑将军在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除“马踏匈奴”外,这一组石雕原本都放置在坟冢的陡坡上,因此仍属于林苑式纪念性石雕。不过它们出现于陵园中,对之后帝陵建制神道和陵墓石刻的组合、布局等,无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张骞墓石兽 张骞墓位于陕南城固县,墓前二石兽因长期倒没于土中,后重新发掘出土,故风化残损严重。石兽为石灰岩质圆雕作品,身形矫健,出土时还能见到肩部所刻的双翼,雄壮之姿犹存。张骞于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和元狩四年(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卓越贡献。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逝去,葬于陕西城固。至于其墓前石兽的雕造年代,学者大多认同东汉所造。如王寿芝先生认为,从石兽的造型特征、石材、历史现象等方面综合分析,当为东汉明帝时期(公元5 8~7 5年间),为了纪念张骞打通西域而又在墓前重新修建。即便如此,它们也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墓前带翼石刻神兽。

东汉双兽 1959年出土于咸阳西二里沈家村,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出土时倒卧放置于距地表约2.2米深的坑中,石面光润,犹如新刻。双兽头类狮子,身若虎豹,作行走状,形体优美自然,姿态灵动矫健,从昂扬的头颈到曳地的长尾形成一条流畅的曲线,极富动感。其造型已完全摆脱了西汉石雕循石而刻的局限性,生动传神,雕刻游刃有余。因其外形特征与洛阳出土的东汉石狮、陕南张骞墓石兽、四川雅安高颐墓石兽等东汉石雕作品相似,可推定其年代当属东汉。由此看来,这种昂首鼓胸、曲腰疾走的姿态,为东汉动物造型石雕较典型的特征。它们在风格上既不失西汉石雕的拙朴、雄厚,又颇具唐代石雕的精致、洗练,可谓上承秦汉之的,下启隋唐之风的优秀作品。

富有特色的陕北画像石

画像石起源于西汉时期的河南南阳和鲁南苏北等地,并迅速成为一种风尚流行于两汉之际。东汉时期全国已形成了四大画像石中心,除两个发源地外,在四川和陕北地区也盛行这种独特的丧葬艺术。迄今陕北出土东汉画像石总数已愈千块,主要分布于榆林市所辖的神木、榆阳、横山、米脂、绥德、吴堡、清涧、子洲、靖边九县。根据陕北画像石的纪年铭文和画像风格判断,其流行时间大致在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到顺帝永和五年(1 40年)之间。

陕北在东汉时地处边陲之地,画像石的内容及风格都显现出较强的地方特色,更因其浓郁的乡土气息而透散出质朴的风韵。陕北画像石大多只用作墓门的装饰。工匠通常采用减地平雕的技法使所刻图像呈现出剪影般的效果,再施以彩绘表现细节,形成刻绘结合的独特风格。构图和图像配置均有较固定的模式:门扉上通常雕绘朱雀、辅首及青龙、白虎图像,门楣、门框分为内外两重,外圈图像通常表现连贯的流云纹,并干流云之中穿插各种仙禽瑞兽,内圈于左右门框上雕刻西王母、东王公。陕北画像石无论在雕刻技法、图像内容、构图模式等方面都显现出独特的个性,而其简洁、质朴、大气的风格特征又与陕西汉代大型圆雕一脉相承。正如《庄子·天道》所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