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民间艺术“手上功夫”邀请赛。是江、浙、沪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次重要的合作与交流,是各城市之间相互了解的一次非常有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也是为配合在全国开展的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所作出的一个积极反应——
(一)
江苏镇江位于中国文化和经济最活跃的长江三角洲,它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传说故事《白蛇传》的发源地之一。初唐时这里就有了它的故事萌芽,随后,各种传奇话本、传说等接踵而至,有关故事的民间工艺绝活也出现在镇江城乡各地,故事中的重要情节“保和堂施药”、“端午惊变”、“水漫金山”等成为城乡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金山寺、白龙洞、法海洞等更是遐迩闻名的镇江名胜古迹。有趣的是每逢端午佳节,镇江各剧院、书场就开始轮番上演《白蛇传》的戏曲、曲艺,而品尝美味佳肴“十二红”、喝雄黄酒亦成了镇江人民的一种时尚。
种种迹象表明,《白蛇传》传说是镇江地域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文化代码符号,镇江已成为《白蛇传》民俗文化圈的一个中心点。
众所周知,1986年镇江跻身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1998年又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4年镇江步入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47位,同年,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申报的《以“白蛇传”为代表的镇江口述文学》,被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正式确定为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省级试点项目,2006年,由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填报的《白蛇传传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人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在全国得以大幅度提高,镇江的文化和经济实力也有了明显提升。为充分显示镇江地域的民间文化凝聚力,展示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镇江市于丹桂飘香的9月20日下午2时,举办了有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江、浙、沪13个城市、近40名民间艺术家参加的,以保护和传承流传至今的《白蛇传传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镇江·长三角地区民间艺术‘手上功夫’邀请赛”。
(二)
邀请赛开幕式在镇江博物馆一楼大厅隆重举行。蓝色的舞台背景上,画有细致入微的《白蛇传》故事图案,背景的中央书写着“手上功夫”四个金黄色大字。
在镇江市副市长王萍主持下,镇江著名的民间剪字艺术家徐龙泉走上开幕式舞台,他身穿红绸衣,头戴黑礼帽,右手持一把剪纸刀,笑容满面,娴熟地在喜庆的大红纸上穿梭般地剪出了4个一尺见方的行书大字——“手、上、功、夫”,伴随着在场的近百位民间艺术家和市民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国镇江·长三角地区民间艺术‘手上功夫’邀请赛”拉开帷幕。
“手上功夫”,就是充分展示民间的手工艺绝活,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因此,这项邀请赛就是以“纸艺、编织、雕刻、绣品、绘画”等数十种民间手工艺种类来演绎千年民间传说的故事情节,达到保护、传承和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目的。
在近百件琳琅满目的民间手工艺品展示现场,人们一眼就可看到那用黑亮纸张剪出的呈圆弧形的人物画像,以及用大红纸剪出的另一幅小桥流水;前者是扬名于世的《白娘子和小青下凡图》,后一幅就是《西湖借伞》,白娘子的喜悦之情和许仙的善良之心都跃动于剪纸作品中。再看那布贴画《水漫金山》和《轰塔》,均是用彩布粘贴成的,前者画面巨浪翻滚、人物拼杀,后者小青的愤怒情绪和雷峰塔上的冲天火光,均显示了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不屈精神和轻蔑封建恶势力的毅力与决心。
布贴画在民间是不多见的,剪纸却是较为普遍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比较而言,剪纸在传承上就显得难度较小些,而布贴画因为不多见,在传承上就显得较为困难。你可以教孩子们学习布贴画,但他们长大成人后是否愿意跟着你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呢,这无疑涉及到了民间艺术的“抢救和传承”问题,这是一个大题目,它让人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思索。
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还有展台上的面塑作品《断桥》,懦弱的许仙、持剑的小青、舍身救夫的白娘子,人物形象均生动地体现了出来,动作的一招一式、脸部的表情,乃至色彩的搭配等都恰到好处,显示了民间艺术之魅力。面塑艺术和布贴画艺术一样,也面临着一个如何传承的问题。在数十个民间艺术品种的上百件作品中,我们能够倾听到这种呐喊。
走过展示台,来到人流如潮的民间艺术家操作演示现场,自有着另一番的景象。这里摆放着两排条桌,近40名民间艺术家坐于桌前,摆开阵势,表演手上功夫。
来自丹阳的邮票拼贴画画家韩荣庆正现场创作《盗仙草》。操作台上已摆放了邮票、剪刀、浆糊、镊子等作画工具,画家用一金属镊子将片状的根据不同色彩剪下的邮票小心翼翼地粘贴到画面上,作品未留下画笔描绘的任何痕迹,每一小块邮票上还相应地保留着邮票本身的面值、文字、齿孔、图案,甚至邮戳。画像中的白娘子冰清玉洁,形象动人,《盗仙草》以其不同于其他画种的材料与形式,艺术美感呼之欲出。据韩荣庆介绍,他从事邮票拼贴画已有近30年历史,曾师从侨居瑞士的国际著名邮票拼贴画画家薛少棠先生。作品数十次在全国各地举办的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获奖,1995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一级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往前走是来自浙江的竹刻艺术,雕刻家巧妙地借其原有的自然形态,将修长的竹筒根须作为白娘子的头发,根部的弯曲部分当作腰肢,竹筒外部的一道道年轮作为蛇身(白娘子)的纹路。作品构思新颖而大胆。竹筒虽经雕琢,但不失自然形态,它依靠创作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利用筒身、根须、弯头、竹节等,寻奇觅美,点石成金,以刀代笔,突出意趣,可以说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如果你不在现场,是无法领略此竹刻奥妙的,因为我们很难将这根十分普通的竹筒与一件民间工艺精品划等号。而当你对所谓的“艺术美”熟视无睹时,或者当你为寻找所谓的“大美”而精疲力竭时,你来到民间,就可以看到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手上绝活,其浓郁的地域民间韵味让你叹为观止。
名不虚传的是南通颇具特色的“六角板鹞风筝”。它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而成,向外有六个凸角,艺术家正在装配大小不一但排列整齐的“哨口”,风筝中的红色背景上已惟妙惟肖地画上了《白蛇传》人物白娘子、小青和许仙,描画的背景与“哨口”颜色彼此呼应,作品融扎表造型、配色绘画和音律设计于一体,讲究色相、色度的视觉构成,风格特异,显示了清新明快、个性突出的地域特色、乡土趣味。据介绍,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盛产的板鹞,为全国仅有。板鹞硕大无比,平整如板,以六角形为基础,通过组合
变化,结构成串连星式,外形古朴,绘画精细。南通又是我国南派风筝的主要产地,“哨口”风筝是其特色之一,放飞风筝时,“哨口”像一支大型乐队在空中发出不同的音响,有如机群掠空震耳欲聋,又似江海怒涛汹涌澎湃,声音可达数里之外。放风筝又是南通乡民中的一件大事,放飞前要将风筝供在堂屋里,香烛纸马,恭敬如仪,因为风筝一飞冲天,即预示着一年的丰收在望,风筝上的哨鸣是用来震慑妖魔,以保佑天地平安的。
在手上功夫的演示作品中,我们还看到了平时不多见的上海滕国俊的“指画”艺术。这是用手指代替传统毛笔蘸墨作画的特殊技法,与追求气韵意境的中国画合而为一,显现着人文之趣味和艺术之功力。滕国俊1978年师从我国著名的指画大师白也先生,到上世纪90年代,他的指画已经鹊起上海,其10米指画长卷《百美图》被国内美术界、新闻界称为“中国当代指画之最”。他著书立说,写有《中国指画技法》一书。与他交谈,他则如数家珍般地说起了指法的运用、点墨等不同技法,并介绍了指画与笔画的异同和欣赏尺度,他边说边用左小指蘸上墨在纸上勾画起来,随着小指不同部位在画面上的走动,一幅逼真的人物画像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人们眼前,指随心意,指到线成,画面看似随意,但舒缓有力,概括性强,这无疑让人大开眼界。
走近黄杨木雕的操作现场,浙江木雕艺术家郑松强正躬身雕刻《西湖借伞》。在其小型的工具箱内,放满了不同规格的刀具。只见他正在进行镂空雕刻,在其刀下出现了斑驳的路面、圆形的桥洞、参差的树木,许仙右手持伞,和白娘子、小青一起立于桥头。作品通过削、切、掏、雕,将疏与密、动与静的艺术手法加以统一,刀法刚柔相济,朴实圆润,木雕剔透空灵,立体感强,富有很高的民间文化品位和收藏价值。黄杨木雕相传盛行于明清时代,和东阳木雕、青田木雕并称“浙江三雕”,它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黄如象牙,年久色渐深,古朴美观,软硬适中。木雕又分圆雕和镂雕,以精细见长。郑松强出身于家族式雕刻世家,为第三代传人,他在秉承先人的基础上大胆突破旧有框架,推陈出新,木雕手法由“单体雕”发展到“拼雕”,由传统“圆雕”发展到“劈雕”等,技艺精湛,作品畅销日本、韩国、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演示现场的这些众多的民间艺术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它们传递着不同的特定民间艺术信息。不同地域的手上功夫,又表达了不同的特定思维方式和艺术理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它们让人们看到了灯彩、竹编、刻纸、撕纸、草编、桃花坞年画、刺绣、泥塑等不同风格的民间手上功夫,它们或拙朴或灵秀或大气或精美或浪漫,这些民间绝活均以《白蛇传传说》为创作题材,他们正在镇江这座古老的城市传承着古老的文明,抢救和保护着我国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
(三)
参加这次邀请赛的作品经评委会专家评审,决选出“手上功夫”获奖作品31件,其中,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浙江黄岩的翻簧竹雕、上海嘉定的竹刻等8件作品荣获精英奖;江苏苏州的刺绣、浙江临海的泥塑、上海的布贴画等10件作品获绝技奖;江苏徐州的剪纸、浙江浦江的麦杆画、上海的指画等13件作品获能手奖。
本次邀请赛是在镇江市金秋经贸洽谈会期间举办的,它以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正如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慧芬在邀请赛上所说:手上功夫邀请赛,是江、浙、沪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次重要的合作与交流,是各城市之间相互了解的一次非常有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也是为配合在全国开展的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所作出的一个积极反应。
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馆长刘振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镇江的《白蛇传传说》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把《白蛇传传说》传承下去是个重要课题。这次活动对进一步提升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对《白蛇传传说》这个国家级的项目保护定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