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析雀替装饰中的人文意蕴

浅析雀替装饰中的人文意蕴

发布时间:2022-10-20 11:00:06 来源:网友投稿

人物、动物、花草、鸟兽等组合搭配出现,灵活多变,寓情寓意,并科学的排布图案,充分发挥图案传达给人的感官功能,使其疏密有致、虚实相生。

1、回纹雀替

回纹雀替(如图2)在雀替图案中比较常见,回纹也叫拐子纹,回纹相对规整且相互连接,通常是以回纹为单位形做多个方向延伸,形成二方或四方连续图案。它的形状接近于几何纹样,有规律的排列、变化,呈现出富有动态变化的整体感官效果,连续不断的回纹,常常象征绵延不断的福气,俗称“喜事连连”。回纹大多是作为装饰件的边框图案,但是回纹雀替却是整个都雕成了回纹的形状,象征主人刚正不阿,高风亮节的优良品质。

2、牡丹花雀替

牡丹自古以来都象征着富贵,正是因为它花开饱满,颜色绚烂。雀替中也不乏牡丹纹样的图案组成,单独作为装饰图案的牡丹,典雅富贵。其花茎多呈柔美曲折的线条,与大朵的牡丹交相辉映,令人动容(如图3)。

3、卷草纹雀替

卷草纹又称“蔓草”,在唐朝,卷草纹样是最流行的纹样之一,因此又称“唐草”。卷草纹以其曼妙缠绕的枝条而出名,婉转迂回的线条使人心神荡漾。卷草纹雀替(如图4)在造型上结合了其柔顺、飘逸的特色,成为了家家户户运用最为广泛的雀替纹样之一。在今日,很多园林中的雀替形象多采用了卷草纹作为主要装饰图案。

4、蔓草回纹雀替

蔓草回纹雀替(如图5)是结合了卷草纹和回纹两种纹样特征而形成的,它的主要形象还是卷草,有曲折延伸、绵延不断等特点,柔美多姿。回纹则有回旋往复不断的特点,其轮廓方正,和卷草飘逸结合的恰到好处,形成一种明显的互补对比关系,丰富了雀替纹样形式。

5、葫芦纹雀替

葫芦这种植物的形状非常可爱,在雀替中运用葫芦纹样,也寓意这子孙万代,福泽绵延。在八仙中,铁拐李经常用葫芦装酒,因此葫芦纹雀替(如图6)也带了一丝仙意。

6、草龙雀替

草龙雀替(如图7)是一种非草非龙结合而成的一种装饰纹样。草龙雀替的头部是龙头的形象,但身体却是卷草纹的形象特征。草龙雀替不仅有龙的精神与气势,而且还有卷草的飘逸与洒脱,龙在民间本有祥瑞之说,采用草龙雀替,则是人们不仅要在视觉上得到美感,在精神上也要得到寄托,向往美好的生活愿景。

1.7福寿雀替

在雀替中雕有蝙蝠和寿桃图案,被世人成为“福寿雀替”(如图8)。因蝙蝠与“福”同音,象征着人们对生活幸福的追求;寿桃又象征着长寿,生命诚可贵,长寿才是一切夙愿的基础,所以在传统民居中雀替采用福寿图案是很普遍的现象。

1.8梅竹纹雀替

自古以来,梅竹都代表着文人墨客不屈不挠,高雅不俗的君子品质。梅花耐寒,绿竹常青,因此,梅竹纹样也是中国古建筑中经常采用的题材之一,雀替也不例外。“花中四君子”的梅竹雀替(如图9)衬托出主人自强不息,清新淡雅的精神境界,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代表性符号。

2、装饰色彩表达

雀替的装饰色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材料本色,在工艺和造型上雕成镂空形式,以达到黑白灰的光影效果;另一种是用施彩、镏金等工艺,使雀替形成多彩的艺术效果。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民间建筑的用色很是讲究,不能逾越,雀替也不例外。如果民间的雀替色彩比皇宫大院的都要绚烂多彩,便会引来杀身之祸。因此,传统民居的雀替(如图10)色彩一般都是木材本身的颜色所见,只在技法上变化。而宫廷内的雀替(如图11)则是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尤其是明清两代,随着建筑本身的发展,雀替颜色也变得丰富多样起来。

三、雀替装饰中的人文意蕴

雀替的产生和发展与建筑本身一样,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进步与时俱进的。传统建筑从本体到内涵,都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建筑构件雀替不仅有实用功能和装饰作用,而且还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伦理观念,彰显了一定时期特殊社会环境下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了浓厚的人文意蕴。

1、吉祥寓意

雀替装饰中不乏吉祥图案的存在,比如福寿雀替,就是祥瑞的象征。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随着民间文艺的发展,吉祥纹样成为民间普及的艺术形式,由于文人参与了创作,在继承、发展传统的吉祥纹样的同时,亦将宗教、文学和戏曲中的吉祥物纳入吉祥图案的体系中,从而使得传统的吉祥图案附加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其艺术性与趣味性均有所增强,因而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样式。

2、理想生活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日益提高,在传统建筑的建造上,匠人们无论是技法还是工艺,都有了空前提高。雀替在宋朝时还是很简单的力学构件,但元朝以后,装饰性大于功能性,雀替装饰纹样也变得丰富起来。

3、高尚品质

朱子提倡读书,认为穷理之要,必在读书,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读书好学风气,缙绅之家往往自编教材,由父兄率子弟诵读。“梅竹君子”雀替(如图12),似乎就是两位君子相对作诗的场景 : “梅君子”风度翩翩,轻摇折扇出口成篇 ,“竹君子”洒脱不拘、超逸绝俗,潇洒应对 。“竹”与 “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自强不息的文化象征,比喻君子高雅脱俗的气节,高风亮节的品质。

结语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现今建筑水平进步,在我国的传统的建筑当中去减少梁、枋的跨距或者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的处理有了更多的解决方法,对于雀替构件的功能依赖已经慢慢地消失。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雀替构件,从最初的建筑功能逐渐转变成为纯粹的装饰功能。到了近现代,雀替装饰元素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建筑以外,中国传统家具中的花牙子就是雀替扩展运用的例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建筑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雀替装饰同样也发生了不断地转变,如何古为今用成为当代探讨的重要课题。在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雀替装饰艺术也应得到保护和发扬。将雀替艺术的图案、纹样等收集利用,甚至进行再设计。更多更广地运用于艺术设计中,如室内装饰、家具、工艺品等,可以发掘其蕴含的人文意蕴,以达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

传统建筑中的雀替构件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也满足了人们审美需求。在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雀替装饰艺术也应得到保护和发扬。

传统建筑中的雀替构件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也满足了人们审美需求。在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雀替装饰艺术也应得到保护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米满宁,崔骁,张海桐. 徽州传统建筑中的雀替装饰艺术研究[J]. 民族艺术研究,2014.

[2] 韩昌凯.雀替·栱眼壁[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蔡浩特,陈春亚,高晶璐. 扬州传统民居建筑构件雀替的装饰性表达[J]. 建筑装潢,2013.

[4] 张燕,王虹军. 扬州建筑雕饰艺术[J].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 郎俊芳. 晋商-徽商典型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及装饰艺术比较探析[D]. 北方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4.

[6] 沈福煦,沈鸿明. 中国建筑装饰艺术文化源流[M]. 武汉:湖北工业出版社,2002.

[7] 郭廉夫,丁涛,诸葛铠. 中国纹样辞典[M]. 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8] 吕红. 徽州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1.

(作者单位: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

推荐访问:意蕴 浅析 人文 装饰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