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吴名驹:慢工打磨椰雕梦

吴名驹:慢工打磨椰雕梦

发布时间:2022-10-20 11:05:05 来源:网友投稿

初见面,吴名驹的年轻超出了我的想象,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椰雕”传承人,他还未满四十岁。在普遍年龄都在五十五岁以上的传承人之中,他格外醒目。他的头发染成了深黄色,染得较久了,黑发长了出来。穿着一件白色的麻料宽松上衣,烟瘾很大,在近两个小时的交谈中,他至少抽掉了六根香烟,烟雾的气味弥漫在周围,从乡野山村走出来的他,虽然还没有褪掉自然野性的气质,却已初具一个工艺美术家应有的味道。

一场偶然相遇的机缘

1975年出生的吴名驹是龙桥镇保明村人,他所在的村庄,靠近府城——原来琼山的县城——也是以前海南岛地区政治文化的中心。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也是因地域的原因,来到县城谋生的人很多。因此,在手工艺人众多的龙桥镇,靠近县城的保明村是一个例外。吴名驹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包括吴名驹在内生育了七个子女,在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里,吴名驹像一棵背靠大树的小草自然而野性十足地生长着。由于父亲广交朋友的缘故,他遇到了第一个启蒙老师——本土国画家黄文豪,在绘画领域这块有一定天分的他跟着黄文豪开始练习起了绘画,而这种无意的选择,恰是种下他与椰雕相遇的最早机缘。

十六岁的吴名驹在镇上读中学,他居住的宿舍就在一个椰雕厂的旁边,开放的椰雕厂摆满的货物吸引了这个少年的目光。没事时他就往那里逛,并结识了不久成为他师傅的文传述。文传述(2014年逝世)是这个小工厂的老板,从以椰雕工艺出名的富道村走出。在海南,文昌以盛产椰子而闻名全岛,也以加工椰雕工艺品、盛产海南特产而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但不为人知的是,文昌的椰雕工艺发展源头来自文传述和几个来自富道村的老师傅。文传述等人在海口成立的椰雕合作社,后来被政府收购改组成了海口椰雕工艺厂,来自文昌的学徒来到该厂学艺,于是,椰雕工艺便传承到了文昌。文昌椰雕是省级非遗项目,富道村椰雕则是国家级第二批非遗项目。

吴名驹是有天分的人,在师傅让他拿起刻刀的那一刹那,对于从何下手他已了然于胸,初次雕刻的出彩让师傅无比惊喜,每天放学和周末,他的时间都在椰雕厂里度过。他反复地刻线条——直线、虚线或者曲线。起初,他也有些心浮气躁,但浓厚的兴趣加上年长他十来岁学业优异的大哥对他的鼓励和支持,让他继续日复一日地坚持刻了下去。这时候,年轻的他并不知晓,这些由最原始状态的椰子壳在他的手中变成一个可以出售的工艺品意义何在,也不知晓,他未来要走上什么样的道路,或者,在他的潜意识中,中学毕业后,工作,接着和大多数乡镇青年那样结婚生子过完一生是他的宿命。只是,在遇到椰雕之后,一切既定的都被改变了。

练习刻线条对他在更高的工艺技术取得成就帮助很大。在每天的不断重复中,他也感到厌烦和毫无进步的绝望。给予他坚定支持的大哥告诉了他一个到现在他还在用的方法:写练习日记,将自己一天刻线条的心路历程记下,过一段时间后拿日记和作品对照。他用上了这个法子,过一阵子拿出来一对比,他终于发现当时的心态对创作的影响体现在了线条的细微差别上。正是这个方法,让他进入了工艺突飞猛进的时期。人生当中,遇到自己喜欢做的事,碰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加上那么一点天分、悟性和坚持,几十年时间守候下来,有些事,就做成了。吴名驹三十九岁,花在椰雕上的时间已有二十三年。

臂枕椰雕梦的碰撞思考

随着年岁渐长和对外交流的增多,除了技法上的娴熟之外,吴名驹在工艺美术的思考上走得也越来越深。和其他传承人不同,因为年轻,他的机会比别人多出许多。不论是出于商业考虑,还是为了让创作走得更远,他都在不断进行思考。对于没有读过古代典籍和西方著作的他,言及的作品背后所要表现的东西才是最关键,和古代的艺术批评“象外之象”殊途同归。

对外交流让他的眼界和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气象。每年,他最少出岛五次以上,在众多的展览和交流活动中,工艺美术家的思想碰撞,于他是一种不断的进步。吴名驹提到漆雕大师张来喜,经历曲折的张来喜对艺术的执着和坚韧深深影响了他。所有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所有的成功除了悟性之外都来源于坚持和毅力。吴名驹深谙其理。

椰雕的圈子不像木雕、泥塑等,很小众,赚钱的渠道也没其他雕塑手艺广,有人曾劝说吴名驹放弃椰雕转战泥雕、石雕等其它大型雕塑类产品。吴名驹想了想,最终还是割舍不下椰雕,友人的劝说反而促使他决定用一生在椰雕领域做出成绩。师傅文传述对椰雕艺术有全面的了解,而他对椰雕的认识,还没有穷尽一生。

在海南旅游工艺品市场上,到处充斥的劣质椰雕纪念品已达到泛滥成灾的程度。而这些,完全无法体现海南椰雕的工艺水准。坚持做中高端市场的吴名驹构想了一个完整的文创产业商业帝国。只是构想虽好,却因资金缺乏无从落地。目前所能做的,也只能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用时间由一个人,影响到一群人,一群人影响整个周围地区的人。

记得去年初我读过一篇关于台湾陶瓷小镇莺歌镇的文章,整个镇子的旅游发展都和陶瓷有关,充满创意的陶瓷艺术家、有着几十年工龄的老师傅,小孩捏泥巴,大人搞创作……等等,都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陶的气息。而没有去过台湾的吴名驹,也给自己构想了这样一个美好蓝图。但至于何年何月能够实现,却是不敢去想的。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真真切切地存在。

目前,吴名驹以创作为主,慕名前来购买他作品的客户多是来自北上广。他作品的出售模式主要是定制,他雕刻的作品所耗时间看大小和工艺,短的两三个月就可完成,长的要耗上一两年时间,时间和手工构成的两大要素体现了手工椰雕的价值,这也是吴名驹的坚持所在。

吴名驹在龙桥镇上有一个工作室兼展览馆,可他去的时间不多。小镇的生活安逸,朋友一来一招呼,时间便都花在了应酬上。这让有心创作的他有些疲于应付。在城里自建了住房的他,平常都呆在了城里。有时会和助手到一些市县采风,寻找创作灵感。今年刚被琼台师范学校聘为兼职教授的他教美术雕刻技法,学生当中,不乏有对椰雕感兴趣者,却达不到他收徒的标准。少年的他并没有经历过学艺过程中经济窘迫的境况,作为一个上手很快的椰雕入门者,师父给他开的工资在当时并不低。而今,他的工作室已初具规模,对收徒的严谨态度也让他希望未来的徒弟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样的好苗子,却一直还没遇到……

推荐访问:慢工 打磨 吴名驹 椰雕梦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