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工业设计在电子通信产品中的外观创新与新材料应用对策

论工业设计在电子通信产品中的外观创新与新材料应用对策

发布时间:2022-10-20 11:2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工业设计对电子通信产品的影响的是多方面的,能创新设计理念,融入新技术和新知识,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为更好发挥该理念的指导作用,应该创新结构设计、产品框架、色彩设计、布线设计,并合理应用新型材料,提高设计水平,确保产品性能和综合效益。

关键词:工业设计;电子通信产品;外观创新;新材料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6.125

0 引言

电子通信产品的迅速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也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推动产品结构升级。而工业设计对电子通信产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外观,还包括对新材料的影响。只有发挥工业设计的指导作用,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合理选取设计材料,才能促进产品质量和综合性能提升,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进而推动电子通信产品的创新发展。

1 工业设计对电子通信产品的影响

产品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提高产品综合性能具有积极作用。而工业设计理念适应这种需要,对电子通信产品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设计理念的创新。引入工业设计理念,能有效发挥该理念的指导作用,让设计者对产品质量和功能要求进行综合全面考虑,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出发点,提高设计水平,推动产品创新发展。

(2)融入新技术和新知识。设计时注重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包括聚氯乙烯、ABS、纤维、塑料等材料,并落实绿色环保理念,降低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在增强产品综合性能的前提下,避免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3)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工业设计理念注重对新产品的应用,发挥先进理念的指导作用,以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为导向,确保电子通信产品综合性能,促进产品质量提高,有利于满足人们需要,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2 在电子通信产品中的外观创新与新材料应用对策

为更好发挥工业设计理念的指导作用,促进产品综合性能提升,笔者认为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2.1 创新结构设计

从结构入手,对产品的性能、色彩、形态、外表面进行综合全面考虑。例如在机柜设计时,要考虑好立柜、横梁、紧固件,合理设置玻璃和框架结构,做好主要系统的设计工作,实现结构设计创新。进行电子通信产品设计时,要做好调研工作,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善于观察和分析,实现设计创新,确保产品的趣味性和创意性。

2.2 创新产品框架

框架是整个设计的核心和关键内容,决定产品的性质和机能。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保证结构的稳固性与可靠性,提高产品刚度和强度,保证其力学承载能力。在满足产品性能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材料厚度,优化结构设置。方便进行加工,进而保证电子通信产品性能,满足人们需要,扩大市场占有率。

2.3 创新色彩设计

色彩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做好该项工作既能提高外观吸引力,还能激发购买者的兴趣爱好,有利于电子通信产品的推广。常用方法为单色和对比色,单色能带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对比感,电子通信产品形体庄重稳定,适合采用单色。套色能带给产品以动感效果,色相和明度对比不能太大,色调以协调柔和为主。进而营造良好的氛围,与庄重稳定的电子通信产品协调一致,增强产品设计效果,更好指导电子通信产品的加工和制作。

2.4 创新布线设计

布线设计应该全面考虑,密切各部分的联系,让各部分和谐、有序,提高产品的外形美观性、运行可靠性,为电子元器件运行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还要满足防护、散热需要,精心梳理,合理布局,提高线路的规划设计水平,确保整个线路有效运行和工作,有效提高产品性能和综合质量。

2.5 应用新型材料

新型材料不仅体积小,而且综合性能强,能有效满足具体需要,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常见的新型材料有聚氯乙烯、ABS、生物材料等,例如,玻璃纤维铝层压板就是良好的新型材料,产品设计中应该灵活应用。另外还要加强新材料的研究工作,丰富材料类型,掌握材料最新发展动态,提高产品加工的工艺水平,保证产品综合性能和质量。

3 结束语

总之,工业设计理念对电子通信产品具有积极影响,外观设计和新材料应用时,应该注重发挥该理念的指导作用。根据产品具体需要和实际功能需求,采取有效对策,创新外观设计,有效利用新材料,顺利完成设计任务,促进设计水平提高,更好满足人们使用产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雷舒.新材料与工业设计的关系[J].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4(12),90.

[2]赵得成,白兴易.浅析电子通信设备的工业设计[J].机械制造,2013(03),216-218.

推荐访问:工业设计 新材料 对策 通信产品 外观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