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思考并实践有效的教学设计

思考并实践有效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10-20 13:3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进行巧妙的课堂切入设计、提问设计、培养问题意识的设计,同时树立教学设计的“大教材”观,并努力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主张,同时树立“三不怕”的精神,并加强教学设计的训炼,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05-0035-03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要不断学习,并尽快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此外还要更多地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论界有各种说法,但普遍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而生命化课堂理论则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共同成长的过程。其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一点来说就是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即通过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去研究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从而达到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满足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素养是指经由训练和实践获得的技巧或能力,而核心素养就是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素养。通过仔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新高考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即是否具备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解决一个新问题的素养。这也就是说新课程要求的不是教师讲的如何好,而是要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达到此目标,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到有效的教学设计,笔者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从思考层面进行探索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需要设计者具有艺术的眼力和才能。那么如何才能把自己修炼成教学设计的高手呢?很多教育专家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努力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主张

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落脚点是对学科教学本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对学科研究基础有独立的见解。如果教师对日常的教学小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进一步进行反思、学习和思考,同时用先进的理念进行整合,如此教师就逐渐具备了自己的教学主张,进而也就可以成长为一个专家型的优秀教师了。

(二)树立“三不怕”精神

什么是“三不怕”精神呢?其一就是不怕寂寞,即要求教师耐得住寂寞并潜下心来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以及教學方法的探索。其二是不怕失败,即一个教学设计的好坏,需要经过教学实践来检验。在实践中,不合学情、教情、教学规律的教学设计都会出错。而有些人怕出错,因此不愿意别人听课,也不愿做研究课,如此只会停滞不前无法解决问题。只有勇于尝试,不怕挫折,虚心求教并加以改正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其三是不耻下问, 同伴合作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应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所得,与同伴进行分享,如此才能取得双赢、共赢的结果。

(三)练就“三勤”作风

何为“三勤”做风呢?其一就是勤学习,即多学教育理论,多学别人的经验。其二是勤思考,即多进行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其三是勤实践,即坚持研究课堂提问设计,并研究相关理论及其中的规律,从而在研究中设计,在设计中研究。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为有效教学而做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理想,而且还包含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同时也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

二、从实践层面进行探索

(一)巧妙的切入设计让教学有灵气

引入是指教师运用某种方式、方法引出学生要学习的新知识,即是进门的准备。而切入是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步,也就是迈入门槛升堂入室的开始。所以在进行课题教学时可以没有引入,但是不能没有切入。关于切入和引入的区别,我们以一个教学设计为例来探考。

以历史学科《鸦片战争》为例,如果教师直接设问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引入。如果教师给出罂粟花、罂粟果、鸦片的图片,然后提问你知道中英两国之间因鸦片引起的战争吗?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鸦片战争,这也是引入。但如果问中英两国远隔重洋,19世纪中期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的好望角(那时苏伊士运河还没开凿),主要运输工具还是帆船,英国至少需要四个月才能到中国,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在十九世纪中期会爆发战争呢?这就是切入。

我们之所以选择切入而没有选择引入作为讨论的内容,是因为大家对引入的关注与研究比较多,而对切入的研究相对较少。我们承认引入的重要性,但切入更符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并且巧妙的切入还可以给教学增添灵气。

常用的切入手法有提问切入、造疑切入、情景切入、隐蔽切入。学科的不同,使用的切入方法也会不同。所以要针对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切入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有效的切入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并且巧妙的切入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益,还可以给教学平添灵气。

(二)课堂提问设计让课堂有重量

课堂提问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只有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设计,课堂才有一定的重量。课堂提问设计主要分为“教书设计”和“用书设计”。立足于教师教的设计称之为“教书设计”。立足于学生学的设计称之为“用书设计”。

以政治课《财政收入与支出》一课为例,有一位教师这样设计问题:

1.什么是财政?

2.什么是国家预算?

3.什么是财政收入?

4.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5.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修改为:

1.这部分内容中涵盖了哪些概念?

2.动动脑筋:你有什么办法理解并记住这些概念?

3.对国家财政合理集中与合理分配的问题你理解了吗?请举例说明你是怎样理解的。

修改后的提问设计属于“用书设计”,在这种设计下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聚合和发散交错体现的过程。而原设计就属于“教书设计”,这种设计只是对知识进行了平铺直叙的梳理和说明,并不能给学生造成有效的思维矛盾。并且这两个基于不同立足点的课堂提问设计所实施的课堂效果也大不相同,“用书设计”可以给学生舒展心灵、驰骋思想的机会,而“教书设计”则不能。所以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能够熟练地做“用书设计”,而且“用书设计”也更适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下面是其他学科“用书设计”的案例。

生物课《生物教学问题的设计》——“用书设计”

假设给你们一块土地,由你们自己设计周围的环境及其中的生物,那么怎样设计才能使你们生活的生态系统维持下去呢?设计的原因是什么呢?

物理课《物理教学问题设计》——“用书设计”

教师做演示实验,选取一个大小适合的漏斗,喇叭口朝上,用手拖住,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其中, 可以用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并将水倒入漏斗中。

教师问:如果松开拇指,乒乓球会怎样?

学生回答:会浮起来。

教师松开拇指,乒乓球并没用浮起来。就在大家迷惑时,教师提出问题:乒乓球为什么浮不起来?怎样做才能使乒乓球浮起来?

英语课 《健康食品》——“用书设计”

想一想你每天都吃哪些食品?列出一个单子,其中哪些是健康食品,哪些不是。然后运用课文中的单词,给妈妈写一个建议书,建议她给全家提供健康食品。

(三)培养问题意识的设计让思想起飞

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入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起点。

以历史学科为例,如关于康乾盛世的问题,该问题集中在康乾盛世“盛”在哪里?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可以提供大量文字、数据、图片等中外史料,让学生阅读并提取有效信息,同时归纳整理出康雍乾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盛”况。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出示《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和佩雷菲特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这两个表述矛盾的材料,由此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有的材料中认为此时的中国贫困、野蛮、不堪一击有的不是?”“难道是因为外国人妒忌而有意中伤吗?”“康乾盛世真的‘盛’吗?”这些问题无疑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都是珍贵的学习体验和思想火花。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这些不同观点的材料?”“哪些因素影响了人们对于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處理这些表述矛盾的材料?”“究竟要怎样评价康乾盛世?”教师通过提供不同角度、不同观点的材料来制造思维碰撞,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对核心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和评价。如此一来学生既认识到了康乾盛世的“盛况”,又辩证地诠释并评价了“盛中有衰”,从而进一步使学生理解闭关锁国和对外开放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引入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起点。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用好“引疑”提问,同时还要保持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如此一来就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把学习逐渐引向深入,最终使学习产生高附加值。

(四)树立教学设计的“大教材观”让教材成为源头活水

新课程要求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是把教材奉为圭臬,是一种教书匠的态度;用教材是把教材视为教学的载体和资源,是一种研究者的态度。并且新课程所需要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而开放的课堂需要开放的教材观,因此教师要树立“大教材观”。

“大教材观”之“大”首先是丰富之“大”,是指不管时间、空间,不论有形、无形,只要可为教学所用,就可以拿来做教材。此外“大教材观”之“大”还在于功能之“大”,即传统教学教材是经书、是法典、是权威的化身,而现代教育则认为教材是凭借和资源。并且“大教材观”之“大”还在于灵活之“大”,即传统教学全国一本书,一本书管全国,而现代教学每一个地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教材。

由此可见,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大教材观”,但只有了“观”还不够,还得增强处理和使用教材的能力。同时新课程还要求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生搬硬套地使用教材。其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让教材成为源头活水,同时不拘泥于书本教材,而是让所有的素材都成为可用的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韩梁彦】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实践 思考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