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的版画教学,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动眼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同时重视学生思维的转化训练。世界上最早的木版画作品为《金刚波若密经》,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在抗战时期,木版画成为宣传救亡图存、呼吁全民抗战、迅速燃起全国人民热情的最便捷的“武器”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版画的形式已不再限于当年的木版画,铜版、石板、丝网、数码等版画创作形式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版画的内涵。本文针对赤峰学院美术学院在木版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木版画黑白语言的转变、木刻语言的转换、色彩语言的转换、印痕的转换和创作思维的转换等五个方面阐释了解决之道。
关键词:木版画教学;素描;木刻;色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03-02
木版画作为版画教学的第一步,一直受到教育者的重视。笔者在学习和总结版画他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高校版画教学的实际,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以推动赤峰学院美术学院版画教学向前发展。
赤峰学院美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学生入学第一年为基础课学习,主要学习造型和色彩原理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多为无意识的摹写,主观上属于被动状态。所以,大多数版画专业的学生在刚接触版画时,一般处于无从下手之状。为此,对版画各个方面认识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黑白语言的转变
在木版画教学中,黑白版画是版画的入门课。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作为敲门砖的素描知识,还应掌握图示、样式、均衡、对称等黑白构图原理。素描课为各美术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素描基础扎实与否直接影响版画的创作。学校素描不仅要学会处理明暗、构图、虚实、比例、结构等要素,还要在此时明确素描为创作而存在的重要意义。与木版画不同,素描多为用单色以线条进行造型,层次间有柔和的过度。而木版画是用刻刀表现画面,因此就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黑白转换意识。在高校版画教学中,一般根据表现对象的难易程度分为三个档次:静物、风景和人物。在版画学习的最初阶段,可以先进行静物进行训练,其目的主要是把学生对于绘画的传统理解转换到版画学习的特殊要求上来,把素描调子柔和的过度转变成纯黑白的处理。
版画与其他画种不同,其形式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单纯的,尤其是黑白版画,画面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而此时的黑白却不是如素描般简单地复制,而是需要对画面进行主观的提炼和归纳,掌握仅用两色构成画面韵律感和动感的方法。同时,借鉴优秀的木版画作品,分析其画面构成的方法是如何从素描柔和细腻的黑白灰转化成版画语言的。这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黑白灰关系的理解而实现向版画语言转化,以便使学生仅用黑白两种颜色就能创造层次丰富并富有变化的艺术作品。
二、木刻语言的转换
木版画没有油画细腻丰富、厚重的笔触,也没有国画酣畅淋漓、恣意的笔墨,但其特有的刀法语言、明快的形式感是其他画种所不具备的。在谭全书《木刻教程新编》中,收录了李桦先生的“刀法十四种”,里面详细地记录的各种木刻刀所产生的形式语言被奉为版画教学的经典。?譹?訛
木刻刀主要分为木口木刻和木面木刻,在我院的版画教学中主要讲解木面木刻。木面木刻主要有三角、圆口、平刀、斜刀等四种手法,握刀刻线的姿势要领大致如握铅笔,但每种木刻形成的木刻语言都不尽相同。
刀法的训练一般要贯穿木版画创作始终,以使学生能够以刀代笔表达和抒发情感。在刀法的学习中,往往需要培养学生端正严谨的学风,在画稿未定之前严禁木板的刻制。当然,有些画家则不同,如德国著名版画家珂勒惠支,她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版画家之一,其作品黑白关系强烈,刀法语言铿锵有力,很多作品未经画稿就在木板上放刀直刻。这是因为珂勒惠支年轻时即被战争夺去了儿子,而她也亲眼目睹了战争对德国普通民众的伤害。国仇家恨促使她以木刻刀诉说自己的悲愤,一件件作品就如同悲惨的呐喊。因此,从她的作品中很难看到花哨的技巧,而是朴实凝重的刀法迅速诠释出的情感。然而,对于教学而言,如果没有对技法的长期训练;没有对自然和生活的用心体悟,没有大量的素描速写打下的功底,就很难如珂勒惠支那样大胆地把情感诉诸刀端。
三、色彩语言的转换
木版画从形式上可以分为黑白木刻(只有一个版的单色木版画)和套色木刻(两个版以上的多色木版画);从颜色材料上可以分为油印木刻(由油质颜料印成的木版画)和水印木刻(用水质颜料印成的木版画)。②入学第一年,学生进行了基础课的学习,课程内容为素描、色彩、速写与构图等必修课,在分专业之前应该基本解决造型和色彩使用方法等问题。进入版画专业学习阶段,学生首先学习黑白版画,掌握一件作品是怎么从素描稿转化成黑白稿然后再进行刻、印的一系列程序的。经过一个学期的黑白训练,解决了对版画语言和画面构成的基本问题后,将对学生进入色彩部分的训练。每个人对色彩都有自己的理解,在讲授套色木刻相关课程时,要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和表达色彩的技能。学生在色彩课学习中一般是对景写生,照搬物体在光照环境下颜色的变化,缺少与创作课的衔接。套色版画对于色彩的表现更多是考核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如何提纯和归纳物体的色彩,这都需要学生对于以往色彩学习的思维定势进行转换。
自然界中的物体色彩丰富绚烂,但用套色版画进行表现时往往要对其进行主观的取舍,然后以自己的理解进行再现。在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创作理念进行指导。首先,可以先给学生分析国内外优秀的木版画作品,如作者的创作理念、画面运用的形式语言、色彩的布局安排等进行赏析。我院美术学主要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陶艺与雕塑和民族手工艺五个专业方向,画种的界限非常分明。在版画教学中一定要帮助学生打破画种的界限,使学生明白优秀的艺术作品和画种无关。要对国内外的木版画作品做重点分析,使让学生对自己版画创作的水平有宏观的了解。其次,每个人对于色彩的理解都不完全相同,教师应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色彩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学生有独特想法时,要鼓励他们表达出来。学生学会表达自我后,要帮助他们对在自然中观察到的色彩进行提炼,“去粗取细,去伪存真”,根据画面的要求对色彩重新安排组织,在画稿过程中尽量让稿与木板语言结合起来,以使学生在版画创作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最后,对于色彩的表现不需要囿于传统。通过理性分析国内外版画作品,学生对色彩的美的形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画面的构成技巧也基本掌握。世界因为有了色彩而美丽,在此时,学生可以更大胆地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个性。
四、印痕的转换
版画与其他画种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版”,无论哪种版都要进行翻印,只有印制到纸上才使一件版画作品得以完成。木版画中套色木刻与黑白木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在印制过程中由于颜色的叠压形成的肌理,特别是油印套色,在印制过程中会产生如同油画般凸凹不平的肌理感。套色木刻在印制过程中比黑白木刻难度要大,因为颜色的层层叠压极易产生错版。因此,为了保证作品的艺术水平,一定要在每版印制的过程中做好标记。但是,不管使用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降低失败率,提高作品的质量。油印套色木刻在刻印过程中较为辛苦,一层错版都可能导致作品前功尽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胆大心细的习惯,认真严谨的对待自己的每一张作品,以便为版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版画各个版种的印制方法都相同,根据版种的不同,最终的印制效果也不相同。所以,版画的每一次印制对学生而言都是新鲜的和陌生的,隐含着巨大的可探索的空间。我国知名版画家徐冰在他的个人版画作品集中对木版画的印痕做了丰富的探索,同一张作品,黑白的处理不同,产生的印痕不同,最终的效果也不相同。这种对木版印痕的探索很有借鉴价值,在印制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印痕尽情体验版画无穷的表现力。
五、创作思维的转换
任何一种艺术创作都是以艺术家为创作主体,版画也同样如此。在版画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基础技法和知识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甚至提高到做人、做事的高度,使学生对于木版画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艺术创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因材施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不过多干预学生的想法,使学生有更大的创作空间。教师要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习惯,鼓励他们在自然中寻找和木版画创作语言灵感发生碰撞的元素。在创作时,提倡学生深入生活,用心观察生活,用素描、速写和照片等素材增强对所表现对象的深刻了解。“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当前的版画教育仍存在一些弊端,但是通过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是可以克服的。对于版画教育工作者而言,只有掌握国内外前沿的版画动态和教育理念,才能不断完善高校的木版画教育,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木版画人才。
注 释:
①谭权书.木刻教程新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②张天星.版画艺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