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个人自学和社会办学的评价问题以及与正规的学校教育相衔接和沟通的问题,是自学考试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一、学业成就评价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而自学考试要获得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进一步发掘考试的学业评价功能。
自学考试狭义的评价概念是终结性考试,广义的评价还应该包括诊断性考试、阶段性考试、模拟性考试、实践性考试等一系列具有学业评价功能的考试。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集结而成的学习化社会中,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以及非正式学习的壁垒打开了,它们各自的学业成就如何验查或认定;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隔膜去除了,不同教育类型、教育形式相互分离的障碍消失了,它们各自的学业成就如何评价和互认;倘若“学习活动果真扩展到一切可加以利用的教育设施和资源范畴,学习活动果真延伸到一切可得以发展和成熟的场所,那么,从那里得来的知识和技能应当怎样获得测量和认可”;再有,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还必然面临着我国教育的学业成就与国际教育的学业成就相互认可的任务。可见,学业成就评价制度的确立,既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理念等“理论演绎的必然结果,又是实践运作的现实需要”,“是各种教育、学习因素整合与沟通的必要途径”。这就是学业成就评价制度必须存在和壮大的理由,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着力研究、实践的重大课题。
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学业成就评价?美国学者洛克希德认为,当前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有六个最普遍的目标:为高一级的教育选拔学生;认证学生的成就;监测成就变化的趋向;评价特定的教育项目和政策;促使学校、学区对学生成就负责;诊断个体的学习需要。
如何解决个人自学和社会办学的评价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与正规的学校教育相衔接和沟通的问题,是自学考试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解决上述问题,加强认证体系建设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工作是课程标准的研究、制定和实施,这也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向社会所有成员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自学考试制度,理应具备适合任何学习者学习任何高等教育课程的课程标准的研制、实施能力。研制自学考试课程标准的鲜明特点在于,主要不是着眼于学科知识体系,而是从特定人群的需求出发,关注人的生存质量,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一项工程浩繁,知识、技术密集,而且长变不居的工作,它决定着自学考试事业存在与发展的命脉,必须以最优秀的人才、最充裕的资财、最有效的机制予以保障。
二、构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成就评价制度的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是:根据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和自学考试的自身特点,改革和完善自学考试教育系统,重点解决形成适合终身教育需要、并能反映自学考试特点的专业和课程体系问题,并着重解决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考试手段现代化和管理法制化问题,根据教育系统和考试系统改革的要求,改革自学考试学业成就测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革新学业成就评价标准,构建科学的测评标准体系
自学考试的教育系统发育得还不够成熟,它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主要是模仿普通高校的模式构建的,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和课程特色。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的目标就是改革与完善自学考试教育体系,一是根据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调整发展方向的具体要求,通过调整专业委员会的构成、扩大省级考委开设地方特色专业(课程)的权限和主考学校的职能等改革措施,逐步形成专业与课程模块相结合、非学历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衔接的管理模式,完善教育目标和内容调控体系;同时通过专业委员会、主考学校和专业化的教育评估与咨询机构,定期对教育目标和内容、学习媒体的质量和供应、社会助学和咨询服务、毕业生质量和社会适应性等进行评价,对教育教学实施动态监控,并建立评价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制度,完善教育过程评价和控制体系。
1.学业成就评价制度的改革必然要求自学考试要改造成标准化的学业考试。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业成就测评标准和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产生交流壁垒,促进技术合作。标准化意味着在某一个领域需要达到统一的标准要求。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是设置明确的、可以测量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提出高要求;这里的标准主要是指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表现标准又称学业标准。学业标准描述学生学到什么程度算好。学业标准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向学生、家长、学校报告学生学业水平的依据,也是学校校长了解和评价教师教学结果的依据之一,更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需要设置学业标准。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标准化的结构体系设计。
自学考试学业标准化是基于经济和工业理论提出的,它把远距离开放教育系统作为工业生产流程来看待,借用工业生产中的一系列术语来分析教育过程,认为劳动分工的原则是提高教育效率的关键。自学考试的教育过程可以通过加强机构化和自动化逐渐加以调整。工业理论对自学考试适应市场化的机构建设和工作流程的优化管理很有指导意义。自学考试的管理过程是各个环节的分工合作过程,尤其是教学媒体的制作、运行,处于整个过程的中心地位,再有就是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学习指导与考试评估环节,都可以有计划地设计、组织和进行流程管理,以提高效率和效益。
(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成就测评标准化的技术措施。
标准化考试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将数理统计运用于考试研究的结果。它是建立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按照系统科学的程序进行组织,设定统一标准,并能够严格控制误差的一种考试,具有系统、科学、严密等特点,而且能够在大范围内举行,成本也不高。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标准化考试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同时,将教师评定与学业考试成绩相结合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一种有效的、简单的经验评估方法。
(二)改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业成就评价方式和测评技术
1.改进测评指导思想。
要在观念和认识、报考程序、命题思路、考务管理、专业与课程设置、生源途径、与其他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和衔接、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八个方面开展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满足人们自主学习需求为核心,建立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加大发展非学历证书的力度,搭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平台,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积极实施面向农村战略。
2.改革测评内容和方法。
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把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具体途径,注重考试的学习诊断和反馈功能;改进试题形式,注重考查应用能力;加强实践性环节考核,引导应考者在提高实践技能、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多下工夫。还要采用适用于学习过程的评价即过程性评价,使评价成为学习的组成部分。
3.改进测评技术。
改革传统的考试工作方式,加快考试工作科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步伐。加强各命题中心建设和对省级命题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估,提高命题工作的科学性、公平性和规范性;推广标准化考场建设和网络报名、网络阅卷的经验,加快考务考籍管理信息化进程;积极探索高水平题库建设的途径,为计算机化考试创造条件。
(三)创新评价组织管理体制
在学习化社会来临的时代,必须用学习化社会的观念重新型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方方面面。
1.搭建测评管理的组织结构。
如果要使自学考试测评组织保持或更具有活力,就要对其进行组织创新,也就是要对构成自学考试测评组织的三要素(理念、技术和制度)进行创新。
理念创新,就是指自学考试要按照社会的需求和应考者的正当意愿,对测评功能、测评内容、测评过程及方法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进行及时更新和转变。从本质上改进自学考试的价值取向,面对现实从多方面客观地评价自学考试,以学习化社会的新理念引导自学考试健康发展。树立品牌理念,贴近终身教育,树立开放理念,加强理论研究,树立理论指导理念。技术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造条件,向网络化教育发展;多管齐下,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拓宽层次,做好互通,完善功能;创新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为向农村等领域拓展配备相应的评价制度。
2.完善测评管理规章制度。
对于像自学考试这样不设“门槛”的大规模开放教育来说,如果没有特殊的质量保障机制,就有可能带来大面积的考试偏差(有利于部分考生而不利于另一部分考生的不公平现象),甚至可能出现教育腐败的严重情况。
因此,必须依法治考,规范管理,确保国家考试的安全、质量和信誉;积极推动《教育考试法》的尽快出台,依法办考,依法管考,依法治考,保护考生的合法权益;按照科学、先进、规范、可考核的要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提高考试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严肃考风考纪,确保国家考试的绝对安全和社会信誉。
3.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是指相关主体(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社会和高校)通过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控制、质量审计、质量认证、质量评估等手段,所进行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的持续促进活动。为了保证和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构建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