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建立联动机制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建立联动机制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发布时间:2022-10-20 15:2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发现资产管理的制度落实涉及到财政其他业务,由于资产管理与财政其他业务信息不对称,造成资产配置标准计算不准确,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在审核资产预算、资产采购时没有审核依据,导致资产管理的许多环节制度不能得落实,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必须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协调各相关部门及部门内部工作,形成合力,通过财政业务系统间的融合,实现信息共享,结合完善制度建设,以达到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资产管理;联动机制;信息共享;信息不对称

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第36号,以下简称“两个部令”),以两个部令为标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构建了从资产配置、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资产预算管理工作、资产政府采购工作得到提高,对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济南市财政局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由于资产管理的许多制度的落实,不仅涉及到资产管理,同时还涉及到财政的相关业务,业务间信息不对称将严重影响资产管理水平,为此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住业务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将资产管理系统与其他相关财政业务管理系统融合,信息共享,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配置合理、处置规范、运作高效”的目标。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之间,各管理主体内部管理层次之间,独立运行,自成体系,形成若干“信息孤岛”,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主要表现在四个信息不对称。

1.财政部门与资产使用单位之间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之间资产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增量资产配置与存量资产管理之间信息不对称,致使财政在资产增加、资产处置等审核时缺乏准确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影响了资产管理编审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有效控制资产重复购置、超编制超标准购置等问题的发生。同时,由于财政和资产使用单位信息不对称,使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缺乏监管,造成预算执行不力、资产管理信息失真。

2.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之间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取得,必须要有部门预算,没有部门预算,就无法实现资产的取得任务,预算编制部门与财政部门依据规定形成部门预算中单位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用于资产配置的项目相对应的部门预算。但是单位和财政部门预算审核处室对单位编制的部门预算的资产配置标准数量、资产存量不了解,编制和审核依据不足,易产生对单位和部门预算编制不准确,不合理、不科学。财政对各单位部门预算资产配置审核也缺乏依据,导致在资产配置环节预算约束力差。

3.资产管理与政府采购之间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取得,通常必须经过政府采购招标流程,必须通过政府采购审核同意,方能进行采购。但资产在采购审核过程中,由于对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和单位现有资产存量情况不了解,没有准确的审核依据,易导致资产价格超标准或违规采购。

4.财政内部资产管理处室与资金审批处室之间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政内部分工职责不同,资产管理处室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主管部门,是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者和制定者,而单位的资产配置资金预算的确定是财政相关处室,如预算处、政府采购处等,由于其他相关处室对单位的资产与配置情况,不了解,在资产配置资金预算和资产采购审核时,不能准确把握,导致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不强。从而也影响了整个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上述分析,真正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必须打破“信息孤岛”现状,建立配套联动工作机制,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贯穿与财政管理的始终。

二、打破信息不对称,实现信息共享的措施

济南市在2014年已经建成了集工资管理、部门预算、指标管理、政府采购、集中支付、账务管理等为一体的济南市财政基础业务支撑平台(简称平台)。要解决资产管理与财政相关业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必须要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平台进行融合,实现信息共享。

1.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平台对接

财政基础业务支撑应用平台中,已经实现了工资管理、部门预算、指标管理、政府采购、集中支付、账务管理等信息共享,我们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平台之间,通过接口技术,将平台需要的资产数据直接从资产管理系统中提取,资产管理需要平台的数据直接从平台中提取,以实现资产管理与平台信息共享。

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管理相结合

实际上,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关系就是资产存量和资产增量的关系。只有对单位资产存量的实际情况准确掌握并建立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才能根据单位的实际需要合理编制资产预算,才能确保资产达到最大利用价值。

因此,通过信息共享,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平台,获取单位工资人员情况,根据资产配置标准,计算出单位的资产配置数据,单位在通过部门预算管理系统编制部门预算时,要以资产管理系统中的资产配置标准和单位资产存量为依据进行编制,部门预算系统通过接口自动获得资产配置标准和单位资产存量情况。同时财政审核处室也可以根据单位的资产配置数据、资产存量数据、预算单位申报数据、以及对比差额等数据依据,进行审核。以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规范、合理、有效,确保资产分配的科学、公正、公平,提高部门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单位的资产使用行为的规范性,也有利于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采购管理系统结合

在政府采购管理系统业务审批环节增加资产管理审核功能,通过获取资产管理系统中的资产配置数据和资产存量数据,作为采购审核的重要依据,对于超标准的,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拒绝办理采购手续。通过严格审核,有效地杜绝高价采购、超标采购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同时采购单位在签订资产采购合同及验收报告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自动获取政府采购系统中购置的资产的名称、数量、金额、购买时间等信息,自动生成单位资产的卡片信息,这样既有效避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中漏登漏管现象的发生,保障了资产系统中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也极大减轻各预算单位数据录入工作量。

4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入,要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将资产管理系统与政府非税收入系统有机结合,可以将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处置收入项目、数据量、金额与政府非税收入系统中的各行政事业单位上缴的项目、数据量、金额进行对比,可以有针对性进行调研,确保政府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以提高财政收入水平。

5.通过科技手段强化资产管理审批流程的刚性执行

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制度执行的刚性化。对于资产的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资产处置,根据制度要求,需要单位上报资产的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资产处置的详细资产明细表,为了确保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资产的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资产处置信息一致,避免有些单位通过手工操作,不通过资产管理系统操作,造成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缺失。我们在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中设计了表格打印数字水印技术,打印出的表格都带有数字水印,单位上报资产的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资产处置的详细资产明细表,都必须是带水印的表格,由此,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使得单位资产管理都必须使用系统操作的制度,得到刚性执行。

三、取得的显著效果

1.完成了财政一体化管理

通过资产管理系统纳入财政业务平台,实现了系统之间的相互融合,信息共享,基本实现了财政从部门预算、指标管理、政府采购、集中支付、账务管理、资产管理、资产处置全过程的规范性管理和全过程监督管理。财政资金链形成了从资金预算、采购、支付、购置资产、资产处置、非税收入完整的链条。

2.提高了财政的审核水平

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和财政部门在审核部门预算时,及时了解预算单位的资产配置标准和现有存量情况,为部门预算在编制、审核提供重要依据。在政府采购审核中,对高价采购、超标采购有了及时的审核依据,违规采购在事前就得到了杜绝,提升了政府采购的科学性。同时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了制度落实的刚性。

3.提升了政府非税收入水平

政府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资产管理系统与政府非税收入系统对接,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出租、出借、有偿使用和资产处置的收入信息,提供给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部门,为政府非税收入应收尽收,提供依据。

4.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通过部门预算使资产配置数量制度得到落实,通过政府采购使资产配置标准得到落实、使资产信息得到及时的采集,通过信息化流程控制使资产出租、出借、处置制度得到落实。实践证明,资产管理的配置、使用和处置,这些关节环节的得到落实,资产管理水平就有了极大的提升。

总之,信息的不对称,在处理资产管理的相关问题时,各环节由于情况不了解,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制度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通过建立联动机制,信息共享,形成财政管理业务一盘棋,环环相扣,实现想按制度办事,能按制度办事,必须按制度办事的目的,进而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务探索.浙江财税与会计,2011(08).

2.洪云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有效结合问题的研究.财界(学术版),2014(15).

(责任编辑:兰卡)

推荐访问:行政事业 管理工作 资产 建立 联动机制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