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亚伊卡特图案初探及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亚伊卡特图案初探及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0-20 18:20:03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首总结中亚伊卡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特点,并结合时装流行趋势,论述服装中伊卡特图案的应用方式。研究认为,伊卡特图案拥有的深厚文化积淀,寄托着美好寓意的抽象纹样及大胆的色彩搭配都满足着当今人们对复古时尚的追求,并且也为现代服装设计拓展了新的设计点。希望通过结合一些创新元素,在重视对传统染织工艺传承保护的同时,将传统图案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提升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伊卡特;图案;色彩;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41.11;J532(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003(2016)01-0039-09 引用页码:011201

伊卡特,术语“IKAT”,是一种染与织结合的织物,据记载,最晚在5世纪的印度就已出现。相似的扎染面料服饰在中国唐代时期也曾一时兴盛,但伊卡特真正起源于何时何地很难追溯,今天仍保留这一传统手工艺的国家寥寥无几,其中以印度尼西亚和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最负盛名。伊卡特不但代表了这类织物,同时也代表了这种先扎染经线或纬线,或者将二者均进行扎染再整经对花的织作技法。用此技法生产出的织物,纹样会因为防染过程中染料的渗润形成边缘模糊的特殊效果。东南亚各国、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地传统服饰亦常见伊卡特织物,虽然工艺相同,但各地的伊卡特织物受当地的文化传统影响,在图案的选取、布局及配色上有一些差异。相比较印度伊卡特的精美、日本伊卡特的素净,中亚地区的伊卡特颜色鲜艳且图案生动丰富。工匠在创作伊卡特时,将古老的图案及旧的主题赋予上了新的变化,这些制作上的冲动都被给予了创作者很大权利,图案的位置及尺寸也遵从了设计者的意愿。一般情况下,即使是传统的带有象征意义的纹样在组合及空间布局方面都极富创意和个人喜好,不遵循特定的模式。它的大多数设计是抽象的,但这些纹样的原型大多来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图案,如花卉、鸟类形状及与建筑物相关的几何元素等。

由于伊卡特工艺染织过程极其复杂且耗费时间较长,因此创造出的伊卡特作品被视作珍贵之物。如今,在一些能够断代的织物及图像资料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传统图案的生命力,它们以变换的色彩、亦真亦幻的图案,反映出工匠们付诸其中的热情与爱。伊卡特在保持其审美理念的条件下,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变化着不同表现形式,图案抑或是繁复而主题丰富,抑或是简约而色块分明。其有序而富有韵律的布局始终能产生浪漫、舒适的视觉美感。这种经久不衰的染织图案,被广泛地用于服饰及各种家用纺织品面料等各个领域。尽管伊卡特图案应用已在时尚界大放异彩,但国内对伊卡特图案应用于现代设计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仍然较少。本文以中亚地区伊卡特图案的艺术特征为切入点,结合文献考证,探讨中亚社会环境下伊卡特图案纹样的选材和色彩的选择,回顾已有的设计,尝试推动伊卡特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创新。

1.中亚伊卡特的起源和发展

不同于木板印刷棉织品和棉质印花布及一些表面印花的纺织品,伊卡特是先扎后染再进行纺织。经、纬纱在安装上织布机之前,由织工先通过特殊的技法,将一束束的线染上各种颜色,然后再将线装上机器进行“织”的程序。事先染上的颜色,在经、纬线交织成布的同时,图纹亦逐次浮现。虽然无法探寻伊卡特的真正起源,但据传早在五世纪印度的阿旃陀壁画中就曾出现过这种织物,且印度南洋、中南半岛与日本等地都延续着伊卡特织造传统。八九世纪,也门曾生产出扎经染的棉纺织品,后来被交易到埃及,在那里幸存下来。曾在奈良的法隆寺保存了几百年,但如今收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伊卡特面料,显然是由中国盛唐时期传播到那里或是在中亚地区生产的。现依不同的地名分类,有柬埔寨伊卡、印度伊卡、日本耕织等。同一种工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发展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印度安得拉邦手工织品中最为独特的双扎染即把经纱和纬纱统统染色的扎染技术,与其他地区追求的纹样边缘模糊效果不同,它讲究轮廓清晰,图案规整严谨。典型的扎染成品中双伊卡特纱丽被用于婚礼等重要场合。日本各地都有伊卡特工艺,其中以冲绳群岛的各种传统耕织物最具代表性,所表现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著名的日本靛蓝染色双扎染,图案小巧、质朴,有着安静的日式风格。东南亚地区的扎染传统中最常见的是纬伊卡特,由于受到土著部落的影响,织品中会出现一些部落元素。

伊卡特中的代表作——中亚伊卡特节奏强劲,拥有醒目抽象的图案及宝石般的色彩。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中亚在东西方的交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的贸易也给以纺织生产为主要行业的中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14世纪末随着帖木儿王朝的建立,蒙古的统治终结了。突厥部落乌兹别克的统治在中亚历史上持续了很长一段时期,中亚国家经历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这也直接影响了纺织品的生产。到了19世纪即中亚伊卡特的黄金时期,在布哈拉——乌兹别克斯坦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该地区各种作坊为针对能够买得起纺织品的富裕的上层阶级开设,拥有着高水平的织工、染工和设计师。在丝绸之路完全运作之时,数以十万计的伊卡特纺织品被出口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从19世纪中期起,俄罗斯取得了中亚地区的掌控权。随后,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间,俄罗斯的纺织工业大幅度地影响了中亚市场,伊卡特的生产织造商被迫通过改变伊卡特的生产模式以面对新的压力,生产中不仅颜色被减少了,图案也越来越趋于简约。在这样严峻的市场竞争下,一些伊卡特图案衍生物如印有伊卡特图案的陶瓷制品的开发延续了人们对伊卡特的喜爱。尽管融合了各种文化的中亚地区经历了一系列的崛起与衰落,但统治者们大多都鼓励贸易。在这过程中,纺织品伴随着文化与技术的交流逐渐形成一定的地位,在中亚,伊卡特长袍被视为地位崇高的象征,一般用作礼物用来感谢贵宾。除此之外,伊卡特还被用作婚礼嫁妆、包裹新生婴儿甚至被用来作为墙饰以点缀私人住宅。伊卡特织物的花纹边缘有较模糊的过渡,也是伊卡特今天的独特标志。以上所述各种伊卡特织物如图1(源自网络)所示。

2.中亚伊卡特工艺特点

2.1工艺流程

从收获蚕茧到织成伊卡特,要经历缫丝、并丝、染色、织造这些繁冗复杂的工序。通过反复的煮丝而获得高强度的丝线,用手分成一缕一缕,再将千丝万缕的银丝缠绕到手摇纺车上,然后进行扎经染色,具体工序见图2(源自网络)。图案师首先直接在经线上画出染色的边缘线和标出每种颜色的区域,工匠再根据标识将经线用树皮或橡胶等一些天然原料扎结起来,来防染合适的区域,再将经线松散地缠绕在长棍上浸入天然的染料液中着色。防染时,防水的蜡被涂抹到扎住的区域以确保该区域不被染色。扎经是极其细致和复杂的工序,图案的形样、布局、配色都在这些工序下完成,扎经工序之后的染色也尤为重要,伊卡特上的复合色彩是通过在一种色彩上染上另一种色彩而形成,每次染色完成后,经线捆扎的部分被松开后再次被固定在图案框架上,进行下一个颜色的区域的标注和捆扎。因此颜色丰富的伊卡特便需要工匠反复扎经,反复染色,这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且合作性强的工作。接着将染好的纱线装到织机上,进行准确的织造来保证花纹的清晰。染色过程中因染液的渗润,纹样的边缘形成自然的晕染效果,这便是伊卡特的特殊风格。尽管伊卡特的染织过程非常复杂,但伊卡图案的编织方法只靠一代代口耳相传,没有传授技巧的文字和书籍。丝线都是靠肉眼的判断来扎染的,但是图案却重复得一丝不差。

2.2纹样选材

中亚伊卡特的图案趋向于一种抽象、概括、平面的装饰风格。那些重复出现的纹样通常是以当地社会文明长期积累产物的物象为主题,加以图像化处理的结果。自从大中亚地区汇聚了来自各个不同地域的人民,并且在这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游牧部落艺术和伊朗城市的精致艺术,19世纪的伊卡特图案便从中受到影响。一些曾出现在本土织毯和大幅的刺绣挂毯中的图案也再次反映在伊卡特的图案设计中。此外,伊卡特还加入了部落编织及建筑瓷砖上的那些有节奏感的纹样元素,一些设计如花朵、掌状的线条、树木都是些自然题材。许多伊卡特图案起源于前伊斯兰,传自乌兹别克族后裔与突厥部落,有些染织品大都根植于古老的民俗信仰中,还有些纹样甚至可追溯至单纯的审美意识和装饰性产生以前,更多地具有巫术因素。卷曲的公羊角、三角形的护身符、石榴、蝎子、蜘蛛和眼睛,这些纹样设计大都具有象征意义,见表1(织物图案源自网络,纹样为笔者手绘),例如保护穿戴者的生育能力和防止受到来自邪恶力量的伤害等。并且由于地域的不同伊卡特的纹样中也受着不同自然元素的影响,如在绿洲城市生产的伊卡特受到草原的影响,还有一些影响可能源自丝绸之路沿线商人之间的交易,如偶尔出现在中亚伊卡特中的佩兹利图案便是起源于克什米尔的羊毛披肩设计或波斯花卉装饰。

2.3伊卡特色彩

中亚伊卡特的图案从简约到繁复变化万千,丰富多姿,而这些图案又是通过色彩的变化来呈现的。色彩是人的原始本性,因此伊卡特的色彩选择和搭配恰恰能够反映出当地人的审美理念与辩证哲思。

通过伊卡特之间微小的风格变化来确定其地点、时间,选择的色系、色彩跨度及图案的精细程度都与当地人喜好伊卡特的情况有关,但不得不强调的是,在中亚,色彩鲜艳、明亮的织物长期受到青睐。经过将数十件中亚地区的伊卡特长袍,分别按照19世纪前期、中期、后期、晚期至20世纪初及20世纪前期五个阶段进行了色彩总结(表2,图案源自网络)之后,发现传统中亚伊卡特中使用最普遍的颜色主要是红色、黄色和靛蓝。早期的伊卡特颜色往往从一点到另一点陡然变换,前景和背景设计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纹样精致复杂且运用多种颜色。到19世纪中期,显然工匠们已能够探索出新的设计图案,尤其1850-1880年,新的设计纷纷涌现。19世纪中叶之后伊卡特纹饰有略微增多,但颜色单一跨度不大,可能是受到了当时引进的靛蓝色织物的影响;到了19世纪最后20年,人们对伊卡特颜色及色彩的喜好开始发生明显转变,明亮的色彩成为主色,深色只做点缀之用;这些伊卡特中最容易辨别年代的便是20世纪前期的伊卡特,这个时期的设计变得更大胆、更简化,大量伊卡特仅有两种或三种颜色,图案大而简洁,眩目的亮绿色、亮橘色等艳丽的色彩被填充到大块的抽象图案中。19世纪最后几十年伊卡特明显变化的根源是为应对其与俄制印花面料不断加剧的竞争,大量化学染料被用于织造伊卡特以减少成本。尽管图案变得简约,颜色逐渐减少,19世纪末的伊卡特依旧凭借其鲜艳的颜色和醒目的图案,保持着伊卡特图案惯有的视觉吸引力。

3.伊卡特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9世纪的伊卡特除了大量被用于制作精美壁挂,另一用途便是用来制作服装,女式洋装和裤子,以及男式和女式的T型袍,如图3(笔者手绘)所示。女式外套在腋下有小褶,通过收褶把外套的上半部做得更合身,然后让裙子向外凸出一些。外套的衬里通常采用同样醒目的织物,不过是印花棉布,而非伊卡特。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伊卡特织物实在太珍贵,不能作为衬里掩盖起来。作为奢侈品,可用的伊卡特织物绝不会被丢弃。穿旧的成人外套可以裁剪成儿童衣服,或者用作其他衣服的花边。

伊卡特最后一次在全世界的风靡约是20年前,但现在又卷土重来,融合了古文明和现代美学的独特风格及特殊制造工艺的伊卡特成了时尚界炙手可热的装饰性面料,除了被运用在靠枕、沙发椅、地毯等家居纺织品及一些平面设计上之外,伊卡特图案在时装T台上也大放异彩,DKNY的长裙、Marc Jacobs的上衣乃至Oscar de la Renta的连衣裙和鞋子上都有它那异族风情的图案。

实际上,伊卡特所带来的生活节奏不仅符合“美的构成”,也是活力与秩序的完美体现。伊卡特图案在服装中最主要的作用即装饰性功能,其自身大胆、炫目且明艳的色彩,简约到繁复的艺术构思完全能够迎合当今人们对于复古和潮流的需求,时代的不断更新要求服装应用中在传统的基础上对面料及款式进行再设计,以达到服用与审美高度结合的目的。在服装中的应用中,其表现形式主要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造型的统一、传统图案印花与创新元素的结合及传统图案印花在不同材质中的体现。

3.1传统工艺与现代造型的统一

现在,由于人们接触电脑织物图案过于普遍,其他纺织品逐步趋于工业化,更加激发起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意识。虽然伊卡特染织技艺古老而传统,但那种手工编织的繁复和立体感及其背后的文化还是令人着迷。设计师通过对伊卡特手工编织的观察和了解,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古老的技艺将被应用到服装设计中来,用以表现更为真实、原始的艺术效果,也可以丰富服装设计与工艺制作的手法,进而将传统的材料加工技术与现代服装设计形式完美结合。这种应用方式的其中一种形式是通过大面积的扎染,直观地展现所要表达的效果,如图4(源自网络)所示。如Ombre伊卡特编织直筒连衣裙,最大特色在于裙身的完美剪裁和暗色的防染效果。精致的手工切割钉珠搭配纹样上的手工刺绣,后领的柔美轮廓及高腰线等细节都使这件连衣裙更富立体的视觉效果。另一件Zoe伊卡特派对裙配色十分大胆,着重体现的是大面积的染色形成的晕染效果。而另一种形式则是将扎染面料用于装饰服装局部,由设计师梅拉设计的这件棉质伊卡特连衣裙看似普通,但其门襟袖口等多处都用伊卡特扎染面料包边,胸前的贴袋采用事先精心染织成的的火焰纹图案,这样巧妙的设计十分低调,且符合舒适、简约的日常穿着理念。

这些作品将伊卡特的工艺完美运用到现代造型中,打破了人们脑海中对传统伊卡特的固定印象,让人们看到复兴之后更具时代特色的伊卡特。伊卡特丰富、绘画般的质感和它特殊的视觉符号正是设计师们传递想法的媒介,也吸引着他们利用传统的工艺制造令人惊叹的伊卡特作品。

3.2传统图案印花与创新元素的结合

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要求在审美理念、纹样题材内容、意境追求及工艺技法等层面有所突破,如何将伊卡特图案本身具有的强烈视觉风格融入现代造型设计中是设计师们需要思考的。GUCCI 2010春夏系列女装(图5),由各种对比鲜明的面料精心配搭缝制而成。穿孔皮革,拼接上经过高科技处理的丝绸、羊毛或棉质面料。在连身裙的腰间、后幅,以及夹克外套的袖子的设计上都采用了网眼与尼龙拼接;橡胶滚边、金属搭扣、碳纤维和几何剪裁为系列注入含蓄的运动风。大胆的传统伊卡特印花赋予整个系列强烈的视觉冲击,其中一款伊卡特印花由极细的皮革织成,另一款则将印花布条缝纫出刺绣般的效果,再度印证了GUCCI的卓越工艺。丝质提花织物利用喷漆和抛光两种工艺,营造出富有光泽的效果。局部的黑色,与正面的艳蓝色、亮橙色和桃红色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而白色和不同程度的灰色则完美支撑起女性化的色彩组合。另外,伊卡特图案也应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为了迎合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图案的设计可以适当加入现代节日、生活用品等元素。

3.3传统图案印花在不同材质中的体现

服装应用中,在对传统图案精神层面内容进行提取时,对图案的外形和细节进行抽象变形之后的印花设计既保留了传统图案的风格,也使整体服装造型更具多样性和时尚性。而拥有绘画般质感的伊卡特图案,经过电脑的处理设计,恰当改变线条的排列布局、色彩的搭配方式以达到内在风格协调与统一,通过将伊卡特风格印花融入各种面料材质,从轻薄的丝绸到厚重的羊毛针织,混合着现代时尚气息和中亚异国风情。2013年春夏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高端品牌GULl将规则的几何形状与伊卡特扎染花纹风格相互融合,最大化地丰富了服装整体的画面构成,以流动的丝绸传递着浓厚的中亚味道;2012春夏柏帛丽·珀松(Burberry Prorsum)推出的一条蓝白相间的伊卡长裤,棉麻质地,伊卡特元素在英伦风格的框架之内尽情施展了手工艺术精致、细腻的魅力,古老的编织图案让柏帛丽·珀松幻化出新的活力与艺术气质。

2013秋冬Marcia Patmos尝试将伊卡特图案纹样“揉”进针织裙里,色彩上也选择了饱满且偏暖的色调,减弱了以往伊卡特图案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反之将其化作一丝舒软与细腻,营造出温情的冬日气息。如图6(源自网络)所示。除此之外,Emporio Armani2015秋冬系列更是将伊卡特图案和织物面料的结合发挥得淋漓极致,华丽的色调搭配更加凸显了廓形的纯净。古老的纹理、考究的剪裁及层次丰富的面料刺激着视觉和触觉的感官,唤醒人们对伊卡特图案应用于现代风格的期待,如图7(源自网络)所示。

由此可见,伊卡特图案在服装应用中,恰当的表现手法可以使古老的工艺与现代造型达到统一,并为传统图案增添新的活力和时代感。并且在注重图案自身的变化与应用方法之外,更要重视材质、色彩、设计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做到与设计理念合理结合,达到理性地分析图案的可取可舍之处,如何进行通变,使之达到形式与风格的统一。

4.结语

与印染整片图案的面料不同,伊卡特图案来自纱线在织布机上的手工编织。并且因其工艺复杂,且织造过程耗时较长,真正精致的伊卡面料会受到格外的珍视。伊卡特图案纹样边缘模糊的过渡,是伊卡特今天的独特标志,它的色彩也总是能激发人们不断创新。在这高贵的纺织品中能够捕捉到民族性灵的光芒、民族心智的光彩,将其图案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让本属于贵族的“专利”普及到大众,使之在设计中得以改造以突显中亚特色。对于现代时装设计师来说,如何将伊卡特扎经染色工艺及图案中值得传承的地方加以庇护,以更加年轻、富有朝气的形式,演绎这一经典图案,使其在时尚界乃至时代中经久不衰,并使穿用者在伊卡特的装饰之下内心产生共鸣从而找到真实的自我,是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推荐访问:卡特 中亚 初探 服装设计 图案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