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纤维艺术与建筑环境关系概述
发端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的现代纤维艺术这个新艺术形态一经出现即产生广泛影响,引来许多艺术家投入其创作探索,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新的艺术品类,相对于传统的纤维艺术品,无论在创作理念、制作技法还是视觉效果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因此而冠名为现代纤维艺术。在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它和建筑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历史上纤维艺术在世界各地的建筑空间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主要表现为地毯、壁毯等平面形态,以铺设或悬挂于墙面的姿态出现。如在砖石结构建筑中,地毯、挂毯类等厚重的毛织品应用非常广泛,如在我国西藏地区的石结构碉房中出于防寒保暖的需要对大面积的地毯、挂毯的应用就很普遍。在西方国家,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纤维艺术的功能性更多的从实用性转向了装饰性的一面,被广泛应且用于教堂、王公府邸等重要建筑中。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筑的材质以及风格走向趋同,二十世纪初开始的“新建筑运动”倡导建筑的功能主义,认为建筑之美只在于空间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而忽略了其内在与表面的装饰。人们确实在这样的建筑中享受到了种种便利,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它们缺乏个性和人情味的冷漠。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纤维艺术以其具有相对柔性亲切的视觉与触觉感受、温暖柔和的色彩印象和变幻不定的构成形态这些特点,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现代纤维艺术应运而生。现代纤维艺术成为弥补现代建筑冷漠感、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艺术形式之一。
现代纤维艺术在建筑环境中从依附到占领的演进
尽管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从画面构成来看,早期的现代纤维艺术作品已经逐渐脱离了过去的复制绘画作品的传统,而是注重抽象、立体等多元化的表达,但因受传统的纤维艺术壁毯的深刻影响,早期的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仍主要呈现为壁面形态,具有传统的平面绘画特征。在1962年瑞士洛桑举办的的第一届国际壁挂艺术双年展上,所展的许多作品仍然停留在平面绘画的模式上。虽在空间的氛围营造上有所助益,但对于和现代建筑空间的关系而言,无疑仍然是一种依附的关系。
现代纤维艺术的发起人吕尔萨主张,壁挂作品应该有其独有的“墙面”。也就是说,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现代纤维艺术作品应该跳出古代传统式的平面绘画模式。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下并且随着纤维艺术材料的不断拓新,许多作品开始逐步摆脱“平面”的形式,而逐渐向浮雕式过渡。如南斯拉夫著名纤维艺术家贾科比布依奇的作品,她早在1962年创作的作品《对话》便是把织线的断面大胆地放置在作品正中,呈现出半浮雕的效果。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次勇敢的尝试。1964年,来自三位美国的现代纤维艺术家,在瑞士的苏黎世市格韦伯艺术博物馆展出的系列作品,曾对欧洲现代纤维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三位美国艺术家是席勒·希克斯、乐诺·托尼、和克莱尔·蔡斯勒。她们认为壁挂中应该完全自由的创作和表现自己的意图,不需要临摹平面绘画的模式,而应该在编织过程中求开拓、求创新,席勒·希克斯在1970年创作的《墙》被装置在摩洛哥拉巴特的一座古城堡中,作品利用了绳线的柔软和悬垂感以及表面的浮雕感,表达了作者心目中墙的形象。
此后的现代纤维艺术作品纷纷脱离依附墙面的平面藩篱,开始走向半立体、以及立体的空间形态,形成了离墙而走的态势。从上世纪60年代起,纤维艺术无论从材料还是从观念上都产生了变革,纤维艺术的形态也开始逐步走向空间。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芬兰艺术家露加·荷林妮就大胆的提出“纤维艺术是可以存在于空间的”,这一宣言对纤维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自此,现代纤维艺术以其特有的可塑性、悬垂性等特点,以软雕塑的形态在建筑环境中以直立式、悬垂式、铺陈式等不同的布置方式出现。在1969年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壁挂艺术双年展上,展出了由波兰艺术家阿巴卡诺维奇创作的力作《红色阿巴康》。用厚重的麻纤维编织的作品被悬挂在空中,这是一件真正的软雕塑,作品轮廓清晰、中间部分向前突刺,整个形态以其内在的张力牢牢的掌控了所处的建筑空间。《红色阿巴康》向人们习惯的墙面壁挂提出了挑战——纤维艺术不再是仅仅属于墙面的东西,自由空间应该是其生存甚至占据、征服的地方。在1973年举办的第六届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上,艺术家阿巴卡诺维奇的作品《绳· 装置》再次展示了其对于空间掌控的形态和非凡的魅力。保加利亚功勋艺术家马林·瓦尔班诺夫与夫人宋怀桂合作的《阿波利亚》则以两个半圆柱的形态矗立于空间之中,法国艺术家摩利欧创作的《空气·水·风》悬挂在展厅中央,半隐半透的薄幕,模糊了空间的远近感,体现了作品和环境之间的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正如1983到1987年间洛桑双年展的主题,“纤维与空间”“编织雕塑”这样的定位,恰如其分的记录了现代纤维艺术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了走进空间、占据空间的状况。
从对建筑环境墙面的依附到逐渐的摆脱,艺术家们不断的进行表现形式与语言的探索。美国艺术家雷诺女士八十年代初为联合国大楼设计制作了巨型纤维艺术作品“白色飘动的纤维”,从六米左右的屋顶上垂下无数条白色纤维,随风轻摆,给人既轻盈又宽厚、既单纯又含蓄的观感,和所处空间的互动,形成了对环境氛围的有效塑造。日本艺术家浴谷明夫的作品《白色的船》也是利用软质线材创作而成,由线材围合悬挂而形成的“船”,虽然虚幻但有一定的力度,线材的精心悬挂使得“船”具有明确的外形,而且透过灯光形成的线形投影恰似“船”行驶的波纹,以实物本身和空间环境形成的光影共同构成作品,这不能不说是艺术家的匠心独运。美国的艺术家特瑞·多努梵(Tara Donovan)更是将室内空间作为作为作品的建筑元素,其2003年的作品《无题》,利用材料进行装置,模糊了室内空间的界限,纤维艺术作品成为了和空间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从这一类型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知到作品与建筑环境的契合乃至互动,纤维艺术作品为建筑环境空间的特定氛围营造提供了可能,在这一氛围下,纤维艺术作品成为了此空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空间的共建与占领。
解析其关系变化的原因
纤维艺术从最初对建筑环境的平面依附,发展到出现完全空间化的三维形态,这一进程首先得益于艺术审美观念与艺术大环境的多元性、开放性。经历了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新表现主义,新达达主义,媒介艺术等等各种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的洗礼冲击,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和探索的空间得以大大扩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代的艺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且公众对于多元艺术的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于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得益于材料范畴以及技法的进一步拓展。在材料上,远远超越了最初棉、麻、丝等柔性材质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选择了竹、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作为艺术作品的框架或直接作为作品的主要材质表现,这为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从单一的平面形态走向三维立体提供了可能。在技法上,从包豪斯时代起,艺术家们对技术、技法有了重新审视,之后“技术美学”思想的确立,更加使得在艺术创作中技术以及手工过程的价值被提高到了审美体验的层面。艺术们注重材料的发掘与应用,在创作中注重强调作品的材料质感,肌理与结构表现,注意与建筑环境的具体位置的配合,施以合适的光线以及最佳的放置方式,体现其作为三维空间艺术作品的特点。
结 语
现代纤维艺术在其发展的短短数十年间,立足于传统纤维艺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得益于不断变革的艺术思潮,主题多样,形式多维,表达综合,有个性十足的主体张扬,也有公共艺术空间的共同体验。其对于建筑空间从依附到占领的过程,体现了作为一个新兴艺术门类的独立与拓展,也是艺术家们对于这一艺术形式上下求索的过程。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2SJB7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