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选择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就如何选择与撰写本土化企业案例,如何实施本土化企业案例进行了系统探讨。
关键词: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法;高职;机械类
高职高专(机械类)课程
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性、理论性、实操性都很强。由于专业课的内容本身所描述的大都是产品操作加工方法、工艺方法以及产品制造过程,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抽象且难懂。学生刚从高中毕业,一下进入大学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专业课的理论性太强,很多名词、术语闻所未闻,很多的技术、设备更是从来没有见到过,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而教师也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下来,教师从头讲到尾,即所谓“满堂灌”式(或叫“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会出现两种状态:一是课堂上“冷场”或学生冷眼旁观,学生或重或轻的迷信权威、迷信教师,只是被动地、机械地学习;二是少部分学生会走极端,上课刚开始时还能坚持,后来便慢慢眼神游离,接着或发呆或睡觉或说话。尽管有些教师穿插一些“启发式”、“提问式”的教学方式,但对于这些机器的运转与零件的加工过程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解只能是枯燥而抽象,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完全提不起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难以调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来说是不利的。如果我们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过多地重视书本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性教学和社会新知识的吸纳,那么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就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仅具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没有真正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将来就不能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对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运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流动加快,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是以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基本适应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在机械类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和掌握机械类各专业应具备的制造加工工艺、方法及新技术、新模式等基础知识,还应培养大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开发的能力,要求大学生充分地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吸纳新知识、新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毕业生更要有较强的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满足市场需求,就必须建立新的教学观念。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把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机械类各专业学科性质和特点,选择“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法的概念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了机械类各专业学科有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搜集一些本土(当地)知名大型企业在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先进的制造方法、加工工艺和生产模式以及设备的使用、维护等第一手资料。并且与企业一起进行现场研究,寻找本企业在制造产品过程中的制造加工技术、工艺特点,把企业的个性化资料转化为书面案例新知识体,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恰当地组织教学。
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法的特点(1)本土化。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在当地就业率高,主要是为当地企业服务,因此,培养当地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只能利用当地的企业资源。所以,本课程选用的案例企业来自于本土沈阳市内的大型知名企业。(2)真实性。此方法把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工和制造过程、模式以及设备使用、维护生产现场案例搬进课堂,主要是指用真实的事件——产品制造、加工过程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该教学方法是把理论融入一个个生动的具体案例中,既讲理论,又讲实践,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大大地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在课程内容企业案例整合上,把理论知识结构与工作中的知识结构相结合,按照工作结构来设计企业案例框架。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企业案例。这又体现了真实性。(3)创新性。虽然案例教学方式引进我国很久,并逐步得到推广和完善,但案例库组建工程项目大都是法学、工商及企业管理领域,在高职高专工科领域特别是机械类的应用并不多见。一是部分专业课教师积累的企业案例素材比较少,缺乏对企业现实的真实了解,更缺乏对企业专业技术方面的深度研究,使得企业案例资源匮乏。二是国内在工科领域即使使用极少部分的企业案例,也是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收集的内容,并不是直接来自于企业,特别是缺乏对企业制造、加工过程的审视和观察,从原始材料的选择上偏离了企业的视野,难以进行深入专业的分析。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法是按照教学规律和本课程的知识要点的要求进行的再一次知识的创新过程。在机械类课程的教学中是一种新的尝试。(4)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本土化企业案例是把大量鲜活的、先进的制造方法和生产模式再现,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它可以弥补高职学生实践教育的不足。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与学生实际相脱节,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专业领域。而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可行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大力推广实践性教学,所以,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法正是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5)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法可通过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中,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的状态下,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及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与驾驭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及协作精神。运用企业案例教学,可将理论阐述得更透彻、更具体,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按机械类职业需要和知识能力内在的逻辑联系建构教学模块,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案例,然后出示工作任务,让学生自己从教材或其他资料中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发现、解决问题,完成案例,从而获得职业技能、理论知识和正确的学习意向、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法既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将学生学过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先进的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就非常适合这种教学方法。笔者讲授“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这一课题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递阶控制模式;为了使学生了解我国在CIMS技术方面的进展,了解我国“863计划”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题专家组先期试点的企业如何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编制了《本土化企业案例教程》。为了编制教程,笔者到沈阳试点企业沈阳鼓风机厂(以下简称“沈鼓”)进行调研。“沈鼓”是我国生产大型涡轮压缩机的厂家。按订单安排产品生产,是单件、小批量生产方式。实施CIMS之前,用户从订货到交货需要18个月,而国外厂商一般仅需10~12个月;国外厂商在2周之内便可提供精确的报价,而“沈鼓”需要6周才能提供粗略的报价,连参与国际投标的资格都不具备。实施CIMS工程之后,“沈鼓”的交货周期缩短到了10~12个月,技术报价、财务报价及商务报价也缩短为2周。由于设计周期、生产准备周期及制造装配周期的缩短,企业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了。1994年与1992年相比,生产的台套数之比为54︰29,产值增加了118%,成本下降了79.7%。据机械部主管司的测算,1995年“沈鼓”在世界同行中的排名从十几名上升到第六名,“沈鼓”已成为我国机械行业中在国际上具有真正竞争力的企业。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知识要点形成了“案例1——沈阳鼓风机厂CIMS应用工程”的内容。笔者在上企业案例课前1周就把《本土化企业案例教程》发下去,并布置学生预习、阅读企业案例。通过讨论分析案例1,使学生懂得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递阶控制模式。特别了解到“沈鼓”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制造生产方法和模式,才使得企业具有了真正的竞争力。广大学生反映,企业案例教学缩短教学境与现实情境之间的距离,架设了学生与企业的桥梁。企业案例描述的是完全真实的特定的现象,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把广大学生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之中,他们从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和概念在实际当中的运用,增进其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企业案例的运用反过来促进了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因为阅读和分析案例要求有理论知识的基础,要求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讨论及解释这些复杂、不确定、典型的企业案例,做出合理的决策。
如何选择与撰写本土化企业案例
企业案例的选择要真实、有趣,具有可读性对本土化企业案例的收集、加工、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精选的企业案例应当真实,有针对性、有系统性、有时效性、有典型性、有现实性,难易程度应恰当,能揭示和应用机械类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知识;选择的企业案例要短小精悍,并能引入、消化及吸收新知识,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撰写一个适合教学的企业案例时,首先要配合课程知识要点与教学技能目标来决定问题,然后收集相关资料,以便着手撰写案例,再将写好的企业案例使用于教学中,并经常修改,让企业案例更加完整。
制定标准的企业案例结构根据高职高专机械类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可按照如下几方面来进行企业案例结构设计:案例编号,案例名称,案例企业准确名称,企业概况(主要介绍生产的产品和制造产品的技术特点),知识要点,技能目标,案例描述(对与知识要点相关的部分有分析、有比较、有提升地进行描述),案例小结,案例讨论题。
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步骤一:理清学生的问题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法的问题,最好从学生自身遇到的问题去找,然后,教师利用企业案例去解决这些问题。
步骤二:给学生提供企业案例进行阅读案例呈现的方式可尽量多元化。
步骤三:确认个案背景与融入情境教师要预先设计问题,并在学生尚未搜集资料时让他回答,以确实了解案例的背景。同时让学生有陈述主角的感觉,以使学生融入情境之中。
步骤四:指派工作派给学生作业或任务,让学生主动搜集数据,使讨论更加深入。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方向,以便学生搜集。
步骤五:小组讨论学生可针对教师所提供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整理以备小组发表意见。
步骤六:让学生对个案角色有回应的机会这个过程希望学生能做到分辨、响应、架构、再架构,以便学生厘清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点。步骤结束后会呈现出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法,要让学生有机会去评估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或分析可能造成的后果。
步骤七:概括总结“本土化企业案例课堂教学”的概括总结,是整个案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归纳评价学生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分析意见,并对讨论中涉及的难点问题做讲解,鼓励一些有创意的方案,只有经过教师的进一步点评、总结及深化,才能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起到“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逐步接触到现行的企业规范和做法。这样的企业案例教学,不但可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同时可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从而对专业学习充满兴趣。
本土化企业案例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的关系企业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教学,教师对一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课堂讲授应当是诱导式的、启发式的,应该与问题讨论、企业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确切地说,系统教学是主线,企业案例教学则在主线上恰当的地方串着一颗颗珍珠。
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很多,如到案例企业单位进行观摩,实训学习等,这是案例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
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要上好一堂企业案例教学课,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将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来介绍企业,会提高企业案例教学法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
[2]马宗国.关于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考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3).
[3]刘大可.理论+实践=案例[J].中国会展,2005,(11).
[4]苗张木.试论工科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J].交通高教研究,2002,(1).
[5]崔红珊.“模拟公司”与行为导向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5).
作者简介:
张杰(1961—),女,辽宁沈阳人,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装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制造与维护和机床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