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0-21 12: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作为技工院校数控加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常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知识和方法。在本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学法

引言

项目教学法是当前职业教育中的一种得以广泛运用的“做中学、做中教”式教学法,其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师生之间的活动是互动的,适合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应用。近几年,随着我院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建设,硬件设备不断完善,也为项目教学法在数控专业技能课上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1.项目教学法简介

1.1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教师已经不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1.2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详见表1:

表1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教学方法

比较项目

传统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教学目标

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

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

教学形式

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

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

交流方式

单方面互动为主

小组成员之间及学生与老师之间多向交流

参与程度

学生服从老师指挥,参与度较低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主动参与

激励手段

以外在动力为主,难以持久

内在动力得以充分调动,可持久

特色

老师挖掘学生的不足点,补充授课内容

老师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

1.3实施项目教学法应具备的条件

1.3.1教材中项目的有效性

项目的设计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就业预期,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地融合多门课程的知识点;项目的难度必须适中,在中职学生当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经过适当努力能够完成;同时要使各种技能得以有效重复,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

1.3.2教学设备的配套性

既然要给学生提供模拟的工作环境,就必然要求学校配备“够用的工作设备”,创造准工作活动的氛围,使学生在工作(教学)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有效提高其职业能力。

1.3.3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完整性

教师必须储备更完整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使知识点融会贯通并得到必要的整合。

1.3.4教师指导过程的开放性

教师应引导教学过程从可控课堂向自由课堂、构建学习演变,并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在开放教育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2.《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作为控加工专业本核心课程之一,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编程技能和数控机床操作加工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2.1《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概述,详见表2:

表2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技能要求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系统介绍常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知识和方法,以及数控机床的使用和维护。主要包括数据技术基础、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技术以及数控机床的使用和维修等。尤其是操作,不仅介绍了基本操作方法,更有具体详细的加工操作步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通过对数控加工过程中有关工艺分析、数值计算、基本的编程功能指令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掌握FANUC系统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程序编制方法及自动编程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数控机床特性和实际需要的零件图要求编制加工程序的能力、调试程序的能力和运用现有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初步能力。

2.2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大多数为数控加工专业二年级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理论课程,进行了钳工、车工实训,已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和机械加工工艺知识,并基本掌握了普通车床的操作技能,为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具体项目案例分析

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学”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应用五个教学阶段。

2.3.1确定项目任务

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任务。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获取工作任务的信息,从而引出要解决工作任务的兴趣,设置情境,引入项目。

2.3.2制定计划

学生根据工作任务的具体情况,进行图纸和加工内容的分析,确定加工的工序和质量精度的要求,计算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切入深度(背吃刀量)和加工余量等,根据现有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刀具量具的具体情况,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的方式,最终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

2.3.3项目实施

在此阶段,首先根据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组,每组不同层次学生合理搭配,并选出组长。各小组必须严格按照制定计划执行,每位成员应积极参与,根据制定的计划和决定,开展对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同时教师在完成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重过程中的细节,注意观察和总结,并做好记录。

2.3.4检查评估

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估,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测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2.3.5归档或结果应用

项目工作的结果,应该归档或运用到企业和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

3.效果与反思

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过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创新为动力”的职业教育理念。

但是,一种新的教学法的尝试,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认真地分析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的目标,关注课堂,关注教学,我们一定会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自身实际的项目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教学法读本》,陕西省技工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办公室:2007

[2]《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陕西省技工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办公室:2007.

推荐访问:教学法 数控机床 编程 课程 操作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