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特点,本文结合课程的教学实际,论述了包括选用合适的教材、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验室教学、利用课程实训在内的一整套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多媒体;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8-0084-02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电气化、自动化、机电等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加强该课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门课已成为中职学校课程综合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如何采用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实际和亲身体验,谈谈《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课程教学。
选用合适的教材,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电机与拖动》和《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两门课程的综合,后者又以前者作为控制对象,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有一本好的教材,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要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能够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针对性,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因此,在教材内容上,应对现有的内容进行整合,保留必要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各种电机、电器的用途和性能特点;介绍技术参数和使用注意事项;介绍各种常见故障分析处理方法;介绍各种电机、电器的测试方法和操作使用技能。
由于综合化以后课程的实践性大大增强,所以在教材上还要从岗位实际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讲清楚电机、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定性分析为主,尽可能减少复杂的数值计算和公式推导过程,减轻学生的负担。重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打下基础。同时,为突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力求反映科技发展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也应增加新颖的电机控制内容,这样对拓宽专业知识面、拓宽就业门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结合实验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实验教学是指利用实验室和实验器材进行直接教学的一种方法。由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勤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这门课程中电机和常用低压电器及其控制电路都是很具体的电气设备,学生在初次接触时没有一点直观的印象,对许多问题都不能很好地理解,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不能完全直观地讲解所有内容。
比如电机结构这部分内容,多媒体所能展现的只是整个电机的形状,其内部构造无从显示,而这部分内容结合实验室教学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实验室中,教师可以将一台电机拆卸开来给学生分步讲解,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这部分内容。为了更好地讲解课程内容,通过实验室教师一起制作多种透明电机和低压电器设备,而且能够正常工作,学生可以从外部很清晰地看见其内部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直观方便。
再比如讲解电气控制这部分内容时,除了常用低压电器设备这部分内容通过在实验室中讲授以外,在讲述第一个控制电路(如点动和长动控制电路)时,也可选择在实验室授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原理图,结合实验室中的电路演示板进行讲授,从按动按钮电机点动旋转,到按下按钮电机长动旋转,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缓缓引入,使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同时,让学生自己操作控制电路,使学生亲身体会点动和长动的区别,理解电路的整个动作过程和自锁触点的作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求知欲望,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利用课程实训,促进课程的融会贯通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学习在讲述完各种电机原理和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之后就结束了,然而电气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远非如此。在电气控制综合实训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传统理论和实验教学所不能实现的。为了提高学生电气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熟练操作和使用电器设备的能力,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在讲述完理论课程之后,又安排了《电机控制技术实训》课程,旨在让学生学习了理论课程之后能够独立进行电气控制电路的制作、调试与设计。
在《电机控制技术实训》课程中,可首先选定几个典型的、有实用价值、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设计项目,以设计项目中的问题为动力,逐步深入、全面展开课程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选定设计题目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自行设计,要求学生的设计要各有特点,将每个学生的设计思路放在课堂讨论,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学生完成设计之后,即要求学生将设计的电路在电路板上进行安装、调试。操作时,让学生利用以往学过的知识,结合电机的容量,自行选择各种所需电器的规格、型号、导线线径、熔丝规格、热继电器的整定值,合理布局,安装器件,正确连线,调试电路,使学生完全领悟设计电路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尽量不参与,出了问题也要求学生自行分析,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课程知识。在实训课程中,变抽象的理论为具体、生动的实物制作,可让学生感到学有所乐、学有所用,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在考核时应按专业标准进行考核,如元件的选择与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线路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和美观,运行调试是否正常,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是否准确等。在设计创新部分,除满足功能外,应把电路的简单可靠性和新技术应用等作为主要方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新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实践证明,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印象,开阔学生的思维,把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加深课程知识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程教学实践表明,上述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课程知识。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过程中去,在实践中加以认识,可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史捷峰,周磊.《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2005,(3).
[2]谢红亮. 电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5,(3).
[3]陶红林,纪定峰.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2,(3).
作者简介:
杭守松(1974—),男,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维修电工技师,主要从事机电教学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