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可实践性作文指导在写作中的实质性意义

可实践性作文指导在写作中的实质性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21 14:15:06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学生写作文感到困难,其根本原因是思维处于阻滞状态;因此,教师的作文指导,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可实践性,这才能将变“思维受阻为思维通畅”。“可实践性作文指导”的实质性意义在于,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思维通道被打开,思维流变的速度加快,反映在学生作文中就是学生获得了顿悟理解,思路迅速理清,胸中“豁然开朗”,找到修改作文的具体办法,这必然使学生作文水平得到“质”的改善和提升。

关键词:可实践性作文指导 激活思维 作文水平提升

学生在作文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文章的开头怎么写?为什么作文中的内容往往不能表现作文主题?为什么记叙文总是写不具体?为什么作文看上去总是很直白,不够曲折生动,缺少美感,不能引人入胜?为什么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写到结论部分时,无法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综合?等等。这些难题如果不解决,学生作文就很难得到提高;就算是勉强完成了,那作文也只能是内容空洞、形式陈旧,既没有艺术之美,也缺乏创新价值的失败之作。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写作时遇到的种种困难,他们“十分困惑”“束手无策”,“无法应对”那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实质是学生思维处在阻滞状态,即思维流变的速度变缓,思维通路没有打开,思维渠道单一,思路十分狭窄;如果学生写作文每次遇到的问题都不能得到解决,时间一长,思维因为一直处在受阻状态,得不到实质性训练,思维能力也就无法提高。此外,作文屡不成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会产生怀疑,无法树立起写作文的自信,在他们心头总是笼罩着失败的阴云,这种负面情绪又会使学生思维更加阻滞,写作文所必需的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创造性就不可能培养出来;这一轮一轮的恶性循环只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不可能有真正地提高,这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性问题。因此作文指导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难题进行指导,其深远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实际问题,而是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通道,让思维变得敏捷、新颖、流畅、深刻,思维能力有明显提高和增强;但是这种对学生作文、对学生思维有真正提高的作文指导,宏观的理论其实是无法做到的;只有深层的、微观的、有可实践性、可操作性的,理论性和技术性相统一的写作理论才能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具体问题;“激活思维,再激活思维”这是“可实践性作文指导”在解决作文问题中的实质性意义。

一.分析具体事例,激发类比联想

有的学生平时读的作品较少,又缺乏思维训练,思维不够灵活,类比联想能力较差,不善于将优秀作品中的具体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实践中去;因此,在写记叙类文体时,如何安排内容情节,如何提炼作文主题,如何使用写作技巧——总之作文“怎么写”成了一大难题。例如,有一次,笔者在上写作课布置作文时,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圆》,不少学生愁眉不展,叫苦连天,都说这作文没法写。后来,笔者就给学生讲了《圆》这个作文题的来源,告诉学生这个作文题原是《南京日报》文艺版组织江苏省许多作家写的循环小说,要求一个作家写一千字的内容,上一个作家写完了,下一个作家接着往下写;作家们根据情节发展的趋势,加上自己的虚构想象,结构出小说情节。讲到这里,学生还是觉得无处下笔,《圆》这篇作文无从写起;这时,笔者进行进一步点拨:《南京日报》这篇《圆》写的是一男一女两位青年谈恋爱,历经种种曲折之后,恋爱没有成功,事情回到了原点,这是一个“圆”;接着笔者又启发学生,生活中可以称为“圆”的事多得很,比如失散多年的亲人团圆了;某事历经波折,最后圆满地画上句号了;运动员夺得世界冠军圆了“冠军梦”了等等,这些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圆。”

在笔者进行此番作文分析时,所有学生都在凝神思考,教室里十分寂静。待到笔者的分析结束后,学生都说,现在知道怎么写了,自己找到感觉了。后来笔者在批改此次作文时,发现此次学生作文中的“圆”可谓类型多样,有的写从小失散的孪生姐妹终于团圆了;有的写家传的宝物失而复得的;有的写少年时代某个理想终于实现了等等;有的学生自己组成小组,按照“循环作文”的形式,写起了“循环小说”;也有的学生自己尝试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写“圆”等等,总之学生此次作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达到了此次作文的训练目的。

在此次作文中,学生从“不会写”的茫然中迅速走出,思维活跃起来,找到了写作材料,找到了作文形式,找到了写作此篇作文的感觉,其转折点就在教师对此篇作文的具体指导;由于指导较具体,又列举分析了具体事例,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很自然地会由《南京日报》的《圆》,想到自己即将要写的《圆》,将别人写的《圆》和自己要写的《圆》相类比,由此及彼地展开类比联想,从中获得启发,找到写此篇作文的感觉;这种作文指导其实质就是用列举事例具体分析的方法,激活学生原本阻滞迟缓的思维,打通思维通路,促使学生展开类比联想,思维系统中形象思维类比联想部分的沟通联系的速度加快,这样就使思维从原本模糊茫然的状态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表现在写作上,就是学生恍然大悟,找到了写此篇作文的感觉,“无处下笔”“不知如何构思此篇作文”的难题解决了,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写这篇作文,怎样和别人写的《圆》相类比,怎样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圆”,并如何将自己生活中的“圆”构思成文,总之,学生的思路打通了,作文中的具体问题解决了,作文也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了。

二.解决突出问题,激发逻辑思维

在毕业生写论文时,笔者多次强调:在论文的总论点提出来以后,一定要将总论点分解为若干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予以论证。但是学生在理解“将总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这个要求时,就是不得要领。在批阅他们已完成的论文时,笔者发现,学生提出论文总论点已是一大难题,大多数学生的论文初稿都提不出论文总论点,如果再要他们把一个总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他们觉得这真是困难重重,难上加难,简直不知怎么办才好。许多学生找不到具体办法将一个总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这个难题他们觉得实在难度太大,无法解决。他们不理解,一个总论点如果不将它分解开来,不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证,那么总论点就论证不清楚;同时, 这也反映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将一个总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其实质,就是要掌握“演绎”和“分析”的思维方法,学生由于缺少逻辑知识和缺少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没有掌握逻辑思维所必需的思维方法,待到要在论文中提出若干分论点时,就会觉得特别难。

针对这个学生写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教师仅仅提出“必须将总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做具体的写作指导。例如,有的学生写论文《试论鲁迅小说中阿Q的革命性》,在教师指导下,该生提出了论文总论点:“阿Q具有革命性,但这种革命性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但是这个学生不能将这个总论点分解为若干个分论点,这时笔者帮助他分析:阿Q是个被压迫的农民,这样的阶级地位使得他向往革命;阿Q对革命的理解是肤浅的,他向往革命只是为了解决他个人的问题;阿Q受压迫很深,因此他有着较坚定的革命性;阿Q为了改变他被压迫、被奴役的生活现状,参加了革命等等。经过这一番分析,学生对阿Q的革命性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思路基本理清,这时笔者再对该生进行进一步指导:你去把刚才分析的内容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排列一下,然后把上述已分析过的内容压缩为简明扼要的短语,再用序号标出,这就是这篇论文的分论点;在论述时,只要摆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按照分论点的顺序,一步一步向下论证就可以了。后来,这个学生按照笔者指导,很快将分论点列出,经过修改,顺利写出论文总提纲,并写出论文初稿,在开题答辩时获得了通过,并受到较好评价。

在笔者的论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像这样的论文指导经常用到,也确实解决了学生论文写作中的不少问题。教师的作文指导,实际上起到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对材料进行整理,并且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领悟到什么叫“分析”,什么叫“综合”,什么叫“演绎”,什么叫“归纳”,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论文中的分论点是怎样列出来的,并且由此逐渐掌握列举分论点的基本程序,从而真正学会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整理。

学生经过教师的具体指导,从不会分解论文总论点到掌握并列出各个分论点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原因是,由于教师抓住了论文写作中的重点难题,用具体指导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激发学生的逻辑思考,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和具体分析中得到增强,加快了学生思维系统中的逻辑思维的联系与运转,疏通了相关的思维渠道,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分解总论点,列出分论点,论文的论证过程才够展开,论文最终才能顺利完成。

三.点评关键之处 激发顿悟理解

有的学生在写记叙类文章时,从总体看,该生的选材尚好,语言表达也较流畅,但是因为有几个关键之处没有写好,从而影响了全篇作文质量。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该生作文的关键之处进行点评指导,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思考,激发学生产生豁然开朗之后的顿悟,将作文中有明显问题的几处内容加以修改,使缺陷成为亮点,让不足转为精彩,从而使全篇作文质量有明显提高,体现出作文指导“点到病出,评到病除,化腐朽为神奇”的点化之功和神妙之力。

例如,我校有个学生随学校代表团访问日本,回来后写了两篇作文——《在日本做寿司》和《学做日本菜肴》。笔者认为,这两篇文章选材新颖,写了国内学生通常感受不到的日本百姓和日本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扩大对外交流的崭新局面这一主题。文章有作者的亲身体验,切身感受,读来很有亲切感;此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文章写得不具体,不够形象,缺少必要的描写与细节。为了把这篇文章改好,笔者对这位学生做了指导:建议你把这两篇文章合并为一篇文章,重点写日本菜肴;做寿司的过程要写具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的,要记叙清楚;日本菜肴的制作过程、菜肴造型、色泽搭配要写得具体细致;在描写时,为了写得生动形象,可以加一些比喻句,可以用细描的方法进行描绘,要增加一些细节,这样可以把菜肴写得有形象有色彩,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这个学生听了以后,觉得教师讲得有针对性、较具体,比较好操作,深受启发,一下子明白了这篇作文应该怎么修改,重点如何把握,过程怎么叙写,怎样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写得形象。后来她按照笔者的意见,将两篇文章合为一篇,改得很成功,文章名改为《品尝日本菜肴》,此文后来发表在《家教周刊》上。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实学过不少写作知识,但是因为这些知识通常不够具体,离学生的写作实践较远;再者学生学了这些理论,但缺少有针对性的训练,理论知识尚未转化为实际能力,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其实质还是思维受阻、思维通道尚未打通造成的,这时,教师的作文指导所起的作用就是激活思维,打通思维通道,让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顿悟,理解写作理论的具体指导意义,认识到写作理论不仅具有理论性,也具有可操作性、可实践性;既有理论内涵,也有技术含量,从而科学全面地认识写作理论。思维渠道打通了,思维灵活流畅了,最终就能够写出好作文,也能够将有一定不足的作文修改成好作文。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在着手写作文前的构思阶段,就需要教师具体的作文指导,而作文指导的实质性意义就在于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打通思维通路,加速思维流变,让学生在类比联想、逻辑思考、顿悟理解等思维过程中,学习写作文,提高作文能力。因此,激活思维,再激活思维,是作文指导的任务,也是作文指导的深层奥秘和关键所在。尽管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千变万化,复杂繁多,但教师解决作文问题则必然要按写作的内在规律去进行,即激活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作文指导要有理论性,也要有可实践性,这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根本,也是解决作文问题的必然路径。

常小鸣,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师。

推荐访问:作文 实质性 意义 实践 写作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