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小学公共卫生管理的应对策略

中小学公共卫生管理的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2-10-21 17:00:05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青少年是各种传染病易感人群,做好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工作,是维护广大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宣传教育,普及常识,强化意识

开展校园公共卫生建设,应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推广落实,做到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切合实际、富有弹性、充分动员。构建教学、服务、环境相结合的校园健康教育架构。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育,配合学校各项卫生保健活动如体检、免疫接种等,保证校园卫生环境,将健康意识及相关知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增强其公共安全意识。

学校的领导及主管公共卫生管理的专职人员必须带头认真学习公共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利用各种活动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公共卫生常识。如邀请相关专家到校开展校园公共卫生讲座;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加强学校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的配备;落实校园公共场所的预防性及经常性卫生监督等。

二、加强领导,建立机制,落实职责

学校领导是学校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工作的宏观管理者,负责学校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对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运筹和决策有直接责任。因此,中小学校长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列入学校管理的范畴。

学校卫生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首先要解决的是建立机制问题,即建立健学校全公共卫生管理的教育机制、防患机制、运作作机、保障机制、公关机制。同时,要根据需要和条件设置公共卫生管理岗位,落实相关责任人,明确职责,建立校园公共卫生管理网络,确保日常监督及应急处理规范化、程序化。

三、常态管理,创新模式,注重实效

1. 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要力求“三个结合”

一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将公共卫生管理植根于学校日常工作,把公共卫生与戒毒、禁烟、防病、健身的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爱眼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食品卫生法宣传周”等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二是与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以化学、生物、体育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为载体,传播普及公共卫生常识,充分利用以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为背景材料的学科试题、练习题的解答掌握传染病预防、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的基本方法。三是与创建校园文化相结合,如通过师生的全员禁烟的教育和管理创建“无烟校园”,通过校园教室、图书馆、操场、食堂、宿舍、厕所等学习生活场所的清洁卫生,清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创建“文明安全校园”。

2. 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要加强“三个联系”

一是加强与政府和教育行政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工作要求,了解社会及本区域公共卫生的动态和工作重点。二是加强与专业人士的联系,根据实际和突发事件的性质、类型、范围、程度请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指导工作,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三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不仅有助于防治各种学生常见病及季节流行病,缓解学生因生活事件导致的心理压力,对学生培养健康意识、预防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促进身心发展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 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要争取“三个到位”

一是制度的制订、实施、检查到位,即涉及到公共卫生各方面的工作制度(包括应急预案)要齐全、具体、可行;日常工作的执行要力求落实,并经常性地做好后继督促检查、反馈矫正、改进完善。二是学习、教育、培训、演练等活动到位,在组织过程中做到定主题、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三是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责任人、执行人、督查人的履行职责到位,使具体人员能明晰工作责任与工作要求,明晰个人行为必须承担的责任与后果,从而依法管理。

4. 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要做到“三个监督”

在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到预防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及学生用品卫生监督三管齐下。预防性卫生监督包括各类教室及生活服务用房设计等的卫生审查,应确保学校建筑设备的建筑结构、供水供电及布局设计符合相关卫生要求,对于威胁校园公共安全的建筑不得建设,从根源上把好校园公共安全第一关,经常性卫生监督指对学校日常卫生工作的现场监督检查,如宿舍卫生、饮食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及时掌握校园公共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应当机立断,切实进行改进;学生用品的卫生监督着重于学生日常接触的学习相关用品,包括这些相关用品应具有一定功能,以及使用这些物品必须保证安全,不会对学生造成近期或远期危害。

责任编辑黄日暖

推荐访问:中小学 卫生管理 应对策略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