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经呼吸道侵入机体所引起的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飞沫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多发于春冬季,对人们生命健康存在极大危害。本文主要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进行论述,以期有效控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127-02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也是世界公共卫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近年来出现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等均是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行范围广,易感性高,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也会导致社会恐慌,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均存在严重危害[1]。因此,本文就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作如下论述。
1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1.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为SARS,传染性极强,近距离飞沫传播是SARS传播的主要方式。机体感染SARS病毒后存在2~12d的潜伏期,起病后的首发症状多为持续发热,体温>38℃,部分患者也伴发乏力、咽痛、头痛、畏寒等症状,患者也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例如呕吐、恶心、腹泻等,多于春季与冬季流行。医护人员作为SRSA的易感人群,应加强院内感染的认知,医疗服务中重视手卫生与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医疗操作,减少SARS病毒感染[2]。
1.2 禽流感的防治
禽流感是近年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经家禽类携带流感病毒,经呼吸道传播,与感染病毒的禽类密切接触也会感染禽流感,但是临床尚未发现人与人间禽流感病毒传染的证据。由于大多数人缺少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加之儿童自身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儿童感染率较高,感染后病情较重。经临床调查报告显示,H5N1亚型感染的潜伏期在1~7d,多数患者在暴露2~4d即可发病[3]。由于亚型禽流感病毒存在差异临床表现症状也有所不同,例如,H7N7感染者多表现为结膜炎,少数表现为轻微感染症状;N9N2感染者多表现为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发病后未无明显症状;N5N1感染者初期症状为高热,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咳嗽、气急、全身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也会伴发上呼吸道症状。
1.3 甲型流感的防治
甲型流感的致病菌是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因缺少特异性抗体,所以甲型流感的传播广泛。甲型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黏膜与鼻腔接触感染。临床潜伏期在1~7d,多数患者在感染1~3d后即可发病。甲型流感的主要表现症状为流感样症状,例如鼻塞、咽痛、发热等,部分患者也存在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皆是甲型流感的主要体征。
2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2.1 隔离传染源
隔离消毒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首要措施。家庭、学校等环境均应保证每日开窗通风,增强屋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时间应超过30min,避免细菌与病原菌大量滋生,使室内空气的病原体浓度降低。针对通风条件差的环境应安装换气扇。医院重症监护室可设置层流洁净病房,病房可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或者应用过氧乙酸空气熏蒸,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医院应根据污染程度划分隔离区域,包括清洁区、半污染区以及污染区[4],严格执行隔离制度,进入隔离区前必须穿戴好隔离衣、工作鞋与口罩帽子。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回收与处理,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毒灭菌工作。
2.2 切断传播途径
外界环境与人体呼吸道是相通的,这也使得病原体侵袭人体几率大幅增加。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春冬季。由于春冬季的空气干燥,空气悬浮颗粒较多,鼻腔黏膜易受损,同时冬季寒冷空气也会促进鼻黏膜血管收缩,使呼吸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大幅降低[5]。因此,在春冬季节应做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多饮水,保持鼻腔黏膜湿润,使鼻黏膜自身抵抗病毒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出门时应佩戴口罩,做好保暖工作,减少悬浮颗粒对呼吸道的刺激,进而有效预防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生。飞沫传播、接触传染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为了有效预防控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要勤洗手、带好口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勿随地吐痰等,使病原菌传播的传播途径有效切断。
2.3 保护易感人群
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流感、荨麻疹等均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计划接种疫苗是预防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最佳方法。于传染病高发季前1~2个月根据免疫计划开展预防接种,使儿童对相关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抵抗能力显著提高。由于近年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临床对新发传染病缺乏全面了解与正确认识。儿童自身多个器官组织尚未发育完全,尚未形成完全的免疫屏障,加之儿童缺乏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认识,不重视卫生,易导致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造成感染。因此,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对于急性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县级疾控中心应做好社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与预防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儿童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儿童及其家属对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重视个人卫生,创建良好的卫生环境,使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效降低。
3 总结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在于早期发现与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三个环节出发,应加强社区与学校、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的卫生消毒工作,加强健康教育与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使自我防御意识与能力有效提升,进而有效预防控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参考文献
[1] 徐峰,杨慧.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特点及其预防探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6): 137-138.
[2] 杨国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的筛查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4):283-284.
[3] 郭祝宽,于治霞.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J].中国农村卫生,2017(1):71 -71.
[4] 韩玉如.護理应急管理系统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1).
[5] 包乐伟[1].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防治与护理措施及效果[J].当代医学,2017 (2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