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棚户区改造是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城镇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棚改新区居民的社区融入对于助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结构性排斥与非结构性排斥作为问题分析的理论视角,从棚改居民自身融入限制、社区环境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探讨社区融入障碍的形成,认为社区融入的去阻力化存在外在作用力与内在作用力,从资源再分配、社会融合、自我整合的理论框架提出解决城市棚改新区居民社区融入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棚改新区;社区融入;社会包容;自我整合;社会融合
〔中图分类号〕C91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8)04-0095-08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内蒙古城市棚改新区的社区融入研究”(NJSY194)
〔作者简介〕景志铮,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讲师,内蒙古 包头 014030。
一、 研究缘起
自2008年以来,中央把推进实施棚户区改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自此,全国各省市棚户区陆续开展大规模的改造工程。通过棚户区改造,不仅有效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而且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棚户区改造不是简单的住房问题,而是城市化进程中多元矛盾集聚的社会问题。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以后仍属于城市的边缘群体:居住生活在城市化社区但没有形成城市化生活方式,在社会心理层面没有认同感与归属感,不能真正融入棚改新区。社区融入意味着棚改新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真正融入城市文明,平等享受与传递社会支持,有助于提升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福祉。而我国目前在进行棚户区改造时,往往较注重搬迁改造过程,对居民迁居棚改新区后的社区融入问题关注甚少。棚改新区作为棚户区居民城市化的重要生活载体,应满足居民社会生活融入和心理融入需求,探讨棚改新区的社区融入使城市化的意义得到延伸,有助于从理论上指导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建构,从实践上以“互构共变”为基础提高居民社会包容性,促进棚改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二、文献回顾
早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已经开始了相关研究,近些年国内也逐渐出现了大量的理论成果,相关文献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棚户区、贫民窟、旧城更新、都市村庄和社区发展五个方面。
(一)棚户区研究视角
在棚户区改造方面,研究成果包括多学科视角的棚户区改造理论与实践研究。熊耀平从社会学角度,提出搞好棚户区改造在加强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搞好社区建设中空间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整合。〔1〕陈映芳以调查实录的方式考察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棚户区改造的过程,详细指出棚户区改造中应充分考虑空间因素和社会因素相结合。〔2〕董丽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棚户区改造应与城市改造和发展相结合,棚户区改造既是住房重建的物质再生,更是包含文化重建、经济重振、社会重构的社会再生,在棚户区改造中不仅考虑建筑和环境的改善,更要注重就业、文化、社会等因素的融合,以促进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3〕赵定东、雷天怡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棚户区改造的研究,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指出政府是推动棚户区改造的核心力量,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4〕在棚改新区方面,郑文升等学者对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区社区建设、居民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产业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通过采用灵活适用的安置方式和改造模式、建立和完善安置区居民的各项保障制度、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的拓展等措施,完善棚户区改造。〔5〕
(二)贫民窟研究视角
国外学者将贫民窟界定为人口稠密的城市下层街区,以拥挤、肮脏、贫穷与社会混乱为基本特征,贫民窟问题的研究与我国棚户区有相通之处,尤其是贫民窟改造与治理方面,国外学者从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同时增强外部投入的获得性,论证了如何提高贫民窟的治理效率,进而改善居民自身的居住环境。对贫民窟治理经验表明,解决城市贫困群体聚居问题应与贫困、社会排斥问题紧密联系起来,除了关注居民再安置,改善其居住条件,还要重视改善非物质条件,增强社会包容性。
(三)舊城更新研究视角
旧城更新的理论研究较为多样化。西方学者以改善生存环境、促进居民和睦、创造就业机会为旧城更新的主要目标,探索社区合作发展方式、旧城更新规划的方法,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与政府、社区、居民及开发商之间高效的合作关系。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相关研究。从城市文化的角度,陈业伟认为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提升和驱动,因此必须尊重多元文化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6〕从城市功能的角度,袁家冬指出我国旧城改造要深化城市布局和地域结构的调整,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重视城市近现代建筑的保护。〔7〕而吴良镛提出“有机更新” 吴良镛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文提出,所谓“有机更新”即采取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之和,即能促进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的概念,从宏观角度对旧城更新实践活动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改造的理念。
(四)都市村庄视角
根据约翰·弗里德曼提出核心-边缘理论 1996年约翰·弗里德曼在《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核心-边缘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区域都是由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两部分组成,核心区域是具有较高竞争力的地域,边缘区域依附在核心区域的周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共同构成完整的体系,将积极的、创新的信息迅速向边缘区域扩散,其中核心区域处于系统支配地位。由于核心区域一般都是城市聚集区,是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竞争力强、发展迅速的地区,而边缘地区经济较为落后,通常属于不发达地区,就形成“二元结构”社会。,将棚户区与城市化居民区界定为核心-边缘关系,在规划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孤立棚户区与城市居民区,而是利用城市化居民区与棚户区相互作用,将边缘区域与核心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发挥核心区域的作用,以核心区域的资源带动棚户区发展,从而缩小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差距,最终达到城市经济区的一体化、平衡统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