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思考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21 18:5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为了提高“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举措进行教学改革,主要是在授课模式、课堂讨论、实践教学及自主研学等环节进行探索。课程改革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18.01.020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of Food Nutrition,aimed at the existent problems in teaching of Food Nutrition,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 and content of courses were dissertated,mainly exploring in the teaching mode,classroom discussion,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independent inquiry learning. After course reform,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were increased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Food Nutrition;food quality and safety;teaching thinking

食品营养学属于营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措施的学科。“食品营养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養价值及加工贮藏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熟悉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营养要求及合理膳食的构成,为培养从事有关食品工业、保健品、营养产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工程技术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目标

江苏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其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国家食品产业发展需求,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开展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与监控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满足食品行业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与监控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能在食品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与监控、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检验与品质控制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食品营养学”属于江苏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结合江苏大学学生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实际情况,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授课模式、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等方面进行“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1]。

2 “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 食品营养学新问题的出现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仍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但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民族、城乡之间的膳食结构存在很大区别,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差别很大。因此我国的营养现状是“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并存,营养状况比较复杂。而由营养过剩或营养失衡所导致的慢性疾病逐渐增多,并已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2015年发布的中国人口健康大数据显示,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高血脂者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 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者有7 000万~ 2亿人,血脂异常者达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且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因此,当前营养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改善中国人口的营养状况,通过合理膳食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

2.2 “食品营养学”教育的现状

目前,“食品营养学”作为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设置可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内容多(涉及六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课时数少(江苏大学仅设置了30个学时),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对课程内容了解程度差别较大,如果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教学效果较差。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造成了学生所学主要局限在书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未真正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精髓,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后续发展及创造性的培养。

3 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3.1 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

“食品营养学”课程知识多且细,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采用翻转课堂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对营养知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前期在院系领导的帮助与支持下,与食品质量与安全系的同仁一起建立了江苏大学“842T”精品课程——“食品安全学”课程群,主要由“食品卫生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3门核心课程构成。通过建立教学网站,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宿舍。通过精心编制各教学单元的PPT课件,做到图文并茂、提纲挈领,便于学生理解和自学;和行业专家深入探讨,共同设计项目案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学习网站,使学生在宿舍就能上网学习、完成习题,实现与教师的互动交流。

今后还将继续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食品营养学”课程的讲授,将知识传授提前放到课外,将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中。在课堂教学中加大随堂测验和开展专题讨论,鼓励学生利用社交工具及其他个性化学习工具主动浏览,获取相关信息与学习资源,从而增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交流、互动与反馈,提高学习成效。

3.2 课堂讨论

通过课堂讨论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气氛,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课堂气氛沉闷的状况,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食品营养学”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课程,除了探讨热点话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演讲及报告,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比如营养学的前沿进展、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调查分析、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等内容,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可以锻炼学生查阅文献、做PPT、演讲等多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3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在“食品营养学”课程中,仅依靠理论知识讲授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用于指导日常生活和工作,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江苏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设置了“食品营养卫生课程综合实验”的实践环节,主要由“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和“食品毒理学”3门课程的实验组成,每门课程各占1周的课程实践时间。食品营养学部分主要选择“人群饮食营养调查、膳食结构评价、动物血清中血糖的测定、动物血清中血脂的测定及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测定”这5个课程实验内容。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避免“食物营养成分分析”等传统实验与其他课程出现重复;另一方面,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膳食调查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并能接触并熟悉动物实验及其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实践基础。

但是上述实验内容是属于基础内容实验,而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添加一些具有设计性的实验,比如设置“评价人群的营养状况、编制特殊人群食谱”等实验。在设计性实验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辅助、监督和协调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简单复制实验内容变成主动设计实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查阅资料、主动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2]。

3.4 增加相关自主研学课程

在江苏大学2016版本科培养计划中增加了自主研学课程,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实践、跨学科专业课程、专业进阶课程、英语进阶课程4个部分,完全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意愿和成才需求进行自主选择。食品质量与安全也相应增设了相应的专业进阶课程,“现代营养学”就是其中的一门。“现代营养学”要求学生在先修“食品营养学”后,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现代营养学的研究手段及主要关注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造及继续学习营养学相关知识打下理论基础。作为自主研学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合理运用研究型教学方法(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能自主查阅文献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该门课程,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原理和基础知识、各类营养素及生物活性物质的营养价值、现代营养学研究手段及慢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同时可为培养从事有关营养学科学研究人员及食品工业、保健品、营养产业生产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食品营养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教学目标的需要,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改革已成为目前教学发展的趋势。相信经过授课模式、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学习或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传播营养知识,提高社会营养意识,从而促进全民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郭钦,徐斌,崔恒林,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和思考——以江苏大学为例[J]. 中国校外教育,2013(5):85-86.

张赟彬.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2):146-148,158.

推荐访问:营养学 食品质量 思考 课程 食品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