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茨开镇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茨开镇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2-10-22 08: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油菜是我镇长常年种植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510亩左右。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在不断改善,饮食方式、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食用油的需求在质与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菜籽油成为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植物油之一,而现有的生产水平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茨开镇位于我县中南部,镇政府驻地茨开村,距离县城1.6公里,是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与维维西县的叶枝地区接壤,西与独龙江乡毗邻,东与普拉底乡连接,西南与缅甸为邻,北接丙中洛镇和捧当乡。总面积779平方千米,茨开镇长辖六个村委会和两个居委会,57个自然小组,境内居住着独龙族、怒族、傈僳族、藏族、白族、汉族、等九个民族,其中傈僳族人口居高,占总人口75%。2012年末全镇户数5023户,总人口12381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450户,农业人口为7497人。占总人口的60.55%。农村经济总收入2794万元,同比增长9.85%;农民人均纯收入3427元。茨开镇长四面环山,地势陡峭,土地贫瘠,土地资源都在沿江和半山腰一带, 坡度在25°以下的耕地少之又少。如何提高油菜单产是我镇冬农开发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冬油菜是我县主要油料作物,是农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在农业生产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以来,我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生产上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加之,农民的综合素质低,接受先进技术的能力还比较弱,很多种植管理环节粗放而不科学,致使产量极低,严重制约了油菜的生产发展。为拉近与外州及其它县的产量差距,经过几年对我县油菜栽培技术的探讨摸索,现将茨开镇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种子的选择及处理

良种是增产的内在因素,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础。选用优质高产双低(芥酸、硫代葡萄糖甙)品种,目前我县可选用花油3号、花油5号等(有包衣种更好)。晒种1-2天,每天晒3-4小时,然后用多菌灵拌种,用量为每公斤油菜种子拌20-30克多菌灵,可防白粉病、白锈病。

二、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秋玉米收获后,及时翻地耙细,使土壤疏松,有利于积蓄雨水,减少水分蒸发,为油菜幼苗根系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并结合犁耙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千克,复合肥40-50千克,硼肥1千克,做到墒平土细。

三、适时播种

3.1播种方式

由于山地耕作层薄,前茬作物为秋玉米,此时地力差,宜采用直接穴播方式播种,一是可以使直根系不断向下深扎,而支根系则在耕作层横向发展,这样既能够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又能够尽可能吸收耕作层养分;二是无移栽过程,油菜主根发育良好,生长旺盛,提高抗旱抗虫抗病性,为高产打基础。

3.2播种期

适时播种是夺取高产的关键,适期抢种是直播油菜利用冬前有效生长期争取越冬绿叶数的有效途径。根据油菜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结合我镇实际,宜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雨后天晴播种,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生长,争取在越冬前多长几片绿叶,形成较大的营养体。播种期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过早可能会早通过春化阶段,在冬季或早春抽薹、开花易造成冻害,影响产量;过迟播种,气温低,油菜生长缓慢,越冬时冬季营养体小抗寒性差,同样影响产量。

3.3播种量

直播油菜单株生产力低,要适当加大种植密度,以增加群体密度来弥补个体生长的不足,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一般每亩播种250克至300克左右。

四、田间管理

4.1合理密植

油菜产量由密度、单株角果数、每角实粒数和千粒重构成,密度与其他几个因素相互影响。群体大,个体相对较弱,有效一、二次分枝少,角果数及千粒重低,而群体小,个体生长则较强,有效一、二次分枝数多,角果数,粒数及千粒重也略高,只有让个体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同时使群体得到充分发展,才能获得较高的单产。我县地势陡峭,土壤墒情差,肥力低,耕作水平不高,生产中个体的生育得不到充分发挥,一、二次有效分枝少,仅有三、四个,与合理的产量比例有一定差距。因此在生产上要合理密植,使群体、个体得到协调发挥。密植遵循“肥田宜稀,瘦地宜密”原则,一般每亩不少于7000至8000穴,每穴留2-3株,株行距20×30cm,每亩掌握在2至2.5万株左右。

4.2适时间苗、定苗

直播油菜播种量大,密度高,为了不使幼苗相互拥挤,产生细弱瘦苗,需及时间苗、定苗。间苗、定苗不宜过早,否则遇寒流袭击,幼苗营养体,造成冻死苗,导致整体密度不够,影响产量。一般间苗两次,齐苗时子叶平展,第一次间苗,间苗后苗不挤苗,棵棵放单。二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间苗后叶不搭叶。4片真叶时适时定苗,以整体适宜密度为准。间苗、定苗把握去密留稀,去病留健,弃小留大的原则,拔除弱苗、病苗、雜株,选留无病大苗、壮苗,同时做好查苗、补苗工作,以保证单位面积的种植密度。

4.3合理施肥

油菜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吸肥能力强,对氮肥、钾肥需要量大,山地干旱缺水,肥力不足,因此,油菜苗期应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增施盖种肥,追施苗肥,重施蕾苔肥。盖种肥为每亩尿素5-10千克,复合肥30-50千克,硼肥1千克,以满足油菜幼苗生长需要。齐苗后3-5叶期追施一次壮苗肥,壮苗肥施尿素15-20千克/亩。壮苗肥可根据油菜品种春性强弱以及长势来定,春性强的品种和长势弱的宜适当多施肥,反之,则适当少施。蕾苔期是油菜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狠施蕾苔肥能使直播油菜苔期分枝抽苔时能获得充足养分,促进2次有效分枝和大中角果的形成,为高产奠定基础。因此蕾苔肥要普遍施,每亩用尿素10千克左右。

4.4病虫害防治

油菜生产上病虫害主要有:病害以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为主,虫害以蚜虫和菜青虫为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的方法。当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用药防治。菌核病、霜霉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在抽薹开花期蚜虫危害严重,防治蚜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喷雾时喷头向上,重点喷施叶片背面(蚜虫多在叶背危害),将药液尽可能喷到蚜虫体表,以确保防治效果。防治菜青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五、适时收获

收获适期为整片地块的油菜80%的角果成枇杷黄色,主枝大部分角果籽粒呈褐色时收割。适时收获是实现油菜高产的保证,过早收割,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影响产量和含油量,过迟收割,在收运过程中开裂撒落较大,造成浪费。收获时要接近植株基部低割,利于种子后熟,收割时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割后平摊于地块晾1-2天后,运回库房集中放置2-3天,将油菜连茎杆捶打抖落、晒干、入库。

参考文献:

[1]作物栽培学南方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中国油菜栽培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推荐访问:栽培技术 油菜 浅谈 高产 茨开镇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