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是1600年Belgion Jan Van Helmant发表的著名柳树实验,之后Van Liebig建立了矿质营养理论的雏形.十九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Saches和Knop首创营养液配方并成功培养植物,他们被公认为是无土栽培科学的奠基人[10].1929年美国首先利用营养液培育出7.5 m高的番茄,并收获了14 kg果实,标志着蔬菜无土栽培实用化的开端[11].目前,无土栽培技术已经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生产技术日益成熟.拥有最先进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荷兰,国内大部分栽培已实现微电脑控制,达到了现代化、自动化生产的高水平.
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最早开展无土栽培生产研究的是山东农业大学.他们在1975年开始用蛭石栽培西瓜、黄瓜、番茄等,均获得了成功[12].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温室及无土栽培设施的相继投产,农业界开始关注这一新技术,无土栽培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据资料统计,1985年全国无土栽培的面积只有7 hm2,1995年栽培面积发展到50 hm2,2000年面积达100 hm2 左右,2005年发展到约2000 hm2[13].近几年,我国无土栽培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无土栽培的面积和栽培技术水平都得到空前的提高,发展重点也改变为降低成本和提高食用品质.
1.2 无土栽培的分类
根据无土栽培中植物根系生长环境的不同,可将无土栽培分为基质栽培和无基质栽培两种类型[14].
1.2.1 基质栽培
基质栽培是将植株根系固定在基质中,营养液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作物生长所需营养的一种方式.生长基质是专用材料,代替了普通植物生长所用的土壤.栽培基质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分为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有机基质由有机物质组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和持水力,但其理化性质不稳定,可能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包括草炭、稻壳、树皮和锯末等物质[15].无机基质本身不含营养物质,使用时需搭配营养液滴灌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包括珍珠岩、蛭石、岩棉、沙培等.有机和无机基质单独使用时都有其不足性,例如,有机基质的不稳定性和无机基质本身不含有营养物质等特性[16].因此,由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组合而成的复合基质逐渐投入到生产应用中.复合基质避免了单一基质使用时的缺点,结合两种基质的优点,不仅维持了基质的长期稳定性,而且为作物生长提供了一个水分和空气量都合适的平衡环境[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