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电子结肠镜检查6853例分析

电子结肠镜检查6853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2 15:05:04 来源:网友投稿

2010年1月~2012年4月用奥林巴斯GIF—H260、GIF—Q260、富士能EC—450、EC—590电子结肠镜检查大肠疾患者6853例,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853例,男3639例,女3214例,年龄8~90岁。

就诊原因: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腹泻、黏液便、血便等4576例;便秘、排便困难、大便性状改变等521例;腹部包块、贫血待诊192例;钡剂灌肠造影有可疑病变,须进一步确诊、不明原因的低位肠梗阻等203例;大肠息肉电凝电切术440例;大肠癌术后及大肠息肉术后随访、某些癌前病变定期防癌随访、药物治疗后疗效观察随访等532例;其它389例。

肠道准备及检查方法:检查前1天晚餐吃少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当天早餐进流质饮食,上午口服泻药清肠:蕃泻叶20g加开水500ml泡水喝,半小时后甘露醇60g或硫酸镁60g溶于120ml温开水中口服,再隔半小时口服补液盐2包溶于1000ml温开水中口服,一般0.5~1小时左右开始排便,连泻数次,直到排出物为清水,若肠道清洁效果不满意或不能口服泻药应行清洁灌肠。肠道准备方法众多,现在有更简便的清肠方法,可根据不同要求按说明书使用。检查当天中午禁食,也可进干食,下午行肠镜检查。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观察肛门周围有无病变,常规做肛指检查,确定有无梗阻性病变,然后将肠镜慢慢插入直肠,注入少量空气,调节角度钮,沿直乙部、乙状结肠、乙降部、降结肠、脾曲、横结肠、肝曲、升结肠、盲肠,最终达末端回肠,沿途仔细观察各部位黏膜状态及病变情况。

结果

6853例受检者中,恶性肿瘤392例(5.7%),其病理类型:腺癌361例,黏液腺癌10例,印戒细胞癌13例,低分化癌3例,类癌2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2例,患者未送病检1例;良性肿瘤1431例(20.9%),其中息肉1426例,结肠囊肿5例;炎症性疾病3603例(52.6%);正常大肠855例(12.5%);大肠息肉电凝电切术440例(6.4%);大肠黑变病70例(1%);其他62例(0.9%)。

讨论

奥林巴斯GIF—H260、GIF—Q260、富士能EC—450WM、EC—590WM电子结肠镜是带活检、手术功能的单通道内镜,镜身灵巧,具有良好的可曲性,可以清楚地观察各部位的黏膜状态,并按要求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大肠疾病的安全、有效、可靠、简便的方法之一。

检查的成败: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很重要,因为任何粪渣残留都会沾污结肠镜的镜面,影响观察,引起插入困难、病变遗漏,导致检查失败[1]。其次,对有精神紧张、恐惧、耐受性差及有肠腔明显痉挛的结肠功能激惹的患者可酌情术前用药,对小儿不合作者需采用全麻下进行检查。肠镜检查毕竟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术者一定要掌握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熟练掌握操作要领,了解大肠解剖学特点,操作轻柔,循腔进镜,少注气,多吸气,手法使肠管变短变直,锐角变钝角,顺利完成全大肠检查。

本组炎症一般易于诊断;恶性肿瘤多呈菜花状、结节状、息肉状突出于管腔,或表现为管腔狭窄、黏膜增厚、粗糙、红肿、糜烂、溃疡等浸润改变,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若发现息肉形态不规则,表面色泽变浅或苍白,有粗糙颗粒感,易接触出血,或有深的溃疡,则考虑有恶变特征,当然,最后均需要取活检来得到证实。但是结肠镜诊断早期大肠癌,单凭肉眼观察相当局限,因为大肠腺瘤与早期大肠癌很难鉴别,即使取活检,因所取组织浅而小,也会降低阳性诊断率,最可靠是在结肠镜下电凝电切摘除,做全瘤的组织学检查,必要时连续切片才能正确诊断。由于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及镜下表现比较复杂,易被漏诊或误诊。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以下病例均须作肠镜检查:①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②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腹痛、腹胀、便秘、腹部包块;③钡剂灌肠造影发现有异常;④不能排除大肠或末端回肠的肿物;⑤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⑥大肠某些良性病变为除外恶性变,尤其是有癌家族史者,检查更加必要[2]。对可疑病例一定要取活检,必要时可重复进行,使诊断更为可靠。

对某些病种的手术作出正确选择。如本组恶性肿瘤392例,良性肿瘤1431例,通过肠镜检查可了解其确切部位、范围、大小及基底宽窄等情况,从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吴锡琛.消化道内镜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7.

2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8.

推荐访问:检查 分析 电子 结肠镜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