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MUC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MUC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2 15: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研究MUC2蛋白在人类胃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胃癌组织、15例正常胃粘膜及25例肠化生粘膜中MUC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胃粘膜中无MUC2蛋白表达,MUC2蛋白在肠化生粘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6.0%和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UC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粘液腺癌较高、低分化腺癌高表达(100%vs54.5%vs50.0%),有淋巴结转移较无淋巴结转移高表达(73.5%vs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死亡患者较尚生存患者胃癌组织MUC2蛋白高表达(80.9%vs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2蛋白在粘液腺癌及伴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表达较高,MUC2蛋白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预后不佳。

[关键词] MUC2蛋白;胃癌组织;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c)-0054-03

粘液对胃肠道粘膜起保护润滑作用,其中的主要成份是粘蛋白。目前已有14种粘蛋白被确定,MUC2蛋白是被研究较多的一种,其是由MUC2基因编码的分泌型粘蛋白,主要存在于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目前的一些研究发现:MUC2蛋白还表达于胃癌结直肠癌及胰腺癌等组织中。该研究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正常胃粘膜及肠化生组织中MUC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取北京顺义区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5例胃癌标本,其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36~78岁,平均60.1岁。按肿瘤生长部位分类:胃底癌9例,胃体癌19例及胃窦部癌27例。肿瘤未侵透粘膜深肌层10例,未侵透浆膜下者23例,侵透浆膜及以远者22例。按大体类型分为限局型25例,浸润型30例。组织学按WHO分型,高分化腺癌22例,低分化腺癌22例,粘液腺癌11例。淋巴结转移者34例,未转移者21例。取同时期25例胃粘膜肠化生标本,15例胃癌切缘正常粘膜(距癌灶>5 cm)并经HE镜检确定无癌组织及癌前病变做对照。55例患者均于2014年1月进行随访,其中尚生存的为35例,已死亡20例,总的5年生存率为63.6%。

1.2 方法

1.2.1 免疫组织化学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MUC2粘蛋白的一抗稀释溶度为1:100。主要试剂:鼠抗人MUC2粘蛋白单克隆抗体浓缩液,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公司,兔抗鼠快捷型酶标抗体、柠檬酸抗原修复液((pH 6.0)及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所有标木均经过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2 μm厚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步骤:常规脱蜡脱水,清水冲洗,过氧化氢孵育10 min清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抗原热修复,滴加一抗,37 ℃孵育1 h,滴加二抗,常温下孵育10 min,DAB显色3~5 min,苏木素复染,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1.2.2 结果判断 细胞浆中出现棕黄色颗粒的细胞数>10%为阳性。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四格表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

2 结果

2.1 MUC2蛋白在正常胃粘膜,肠化生粘膜及胃癌中的表达

15例正常粘膜中无MUC2表达,肠化生粘膜中表达率为36.0%,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颗粒定位于细胞浆。见表1。

2.2 MUC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

MUC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在高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4.5%、100%,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组MUC2阳性率分别为73.5%,4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五生存率为52.9%,阴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为80.9%,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3 讨论

MUC2基因是1989年由美国学者Gum[1-2]等从小肠CDNA表达文库中克隆到的一种粘蛋白核心肽基因,其所编码的MUC2蛋白是一种富含糖链的分泌型糖蛋白,是粘液凝胶的主要成份,由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主要存在于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在正常胃粘膜中几乎没有表达。目前的研究发现MUC2蛋白在肠化生粘膜及胃癌粘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3]。该研究发现15例正常粘膜中无MUC2蛋白表达,肠化生粘膜中表达率为36.0%,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为61.8%,肠化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粘膜,且胃癌组织与肠化生粘膜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明肿瘤发展是正常粘膜-癌前病变-胃癌的分阶段的过程,并提示蛋白的表达与成瘤过程正相关。汪荣泉[4]等通过用原位杂交法对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MUC2mRNA进行检测发现:MUC2基因在成瘤过程中是明显上调的。从基因水平证实了笔者的假设。该研究还发现,MUC2蛋白在粘液腺癌中的表达率为100%,与高分化腺癌组及低分化腺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作为研究粘液腺癌的较好指标。Baldus[5]等运用免疫组化法研究128例胃癌组织中MUC2的表达发现其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远高于弥漫型胃癌,并由此认为MUC2的表达与肠型胃癌的良好预后有关。而该研究在对患者的生存资料进行分析中却发现MUC2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52.9%)低于MUC2阴性患者(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MUC2在预后较差的粘液腺癌中表达较广泛,还是说明MUC2阳性表达与预后不佳有一定联系,有待扩大病例数进一步研究。另外有文献报道[6]:MUC2与人vWF的结构相似因此有可能参与肿瘤的转移扩散。Sonodah[7]用RT-PCR法检测28例PT1期胃癌患者的286枚阴性淋巴结中MUC2及CEA的表达,发现MUC2的表达率远高于后者,并由此发现MUC2表达阳性淋巴结中的微转移,且无假阳性,由此认为MUC2是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指标。该研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MUC2表达率为73.5%,远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中的表达率42.9%,和Machado JC[8]报道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2),因此考虑MUC2在肿瘤转移中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其表达增多时可能通过干预整合素和钙粘素的作用而影响细胞的粘附和转移,增强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的粘附,从而有利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此外,MUC2可在肿瘤细胞表面通过位阻现象影响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对于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的呈递过程,并可掩盖细胞表面的有关受体,从而抑制杀伤性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最终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MUC2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还需深入研究。综上,MUC2蛋白表达与粘液腺癌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均提示预后不佳。

[参考文献]

[1] Gum JR, Byrd JC, Hicks JW,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of human intestinal mucin cDNAs[J].J Biol Chem,1989,264:6480-6487.

[2] Gum JR, Hicks JW, Swallow DM,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of cDNAs derived from a novel human intestinal mucin gene[J] .Biochem Biophy Res. Commun,1990,171:407-415.

[3] 徐倩,王本刚,袁媛,等.黏蛋白(MUC2)在不同胃疾病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1,16(3):252-255.

[4] 汪荣泉,房殿春,刘为纹,等.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MUC2摹因的表达[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3):285-288.

推荐访问:胃癌 蛋白 表达 组织 研究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