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患者共42例,分析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动静脉瘘口闭合状况、肝肿瘤内碘油沉积状况、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手术后生存状况。 结果 42例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瘘口基本闭合良好;肿瘤内碘油沉积状况良好;患者腹水、消化道出血、纳差、腹泻临床症状减轻;手术后生存率3个月为100%,8个月为83.33%,18个月为71.43%,30个月为23.81%。 结论 手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采取有效的方法封闭动静脉瘘口,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且安全可靠,有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动静脉瘘;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比较常见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介入治疗作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在我国,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发病率占原发性肝癌的22%[1]。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方法会影响到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2]。近年来我院肝病科探讨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患者共42例,其中男33例,女9例,年龄33~76岁,平均53.6岁。按照病位分型,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31例,肝动脉-肝静脉瘘患者11例。按照肝功能评级标准[3]:Child A级8例;Child B级30例;Child C级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肝癌诊断标准[4],且36例患者经实验室检验(血AFP)及影像学(B超、CT、MRI)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伴腹水患者1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9例,合并纳差、腹泻患者13例,无明显不适患者8例。
1.2 方法 手术设备采用飞利浦FD20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手术材料弹簧圈 3~5 mm、明胶海绵条 1 mm×5 mm。化疗药物采用胸苷酸合成酶抑制药(5-FU) 0.75~1 g,氯氨顺铂(CDDP) 0.06~0.08 g,胸苷酸合成酶抑制药(5-FU)与氯氨顺铂(CDDP)用于动脉内血管灌注;E-ADM(0.04~0.05 g),肿瘤栓塞剂采用超液化碘油 8~15 ml,超液化碘油与E-ADM混合后用于栓塞。常规手术消毒铺巾,患者在局部麻醉后采用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于腹腔动脉进行选择性插管。通过肝动脉造影观察确定肝肿瘤所在位置、大小、血运情况以及动静脉瘘的部位。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首先运用3F微导管插管后于瘘口行化疗栓塞治疗,后退出导管,选择合适的螺丝圈,并使用明胶海绵条块对瘘口进行封闭。肝动脉-肝静脉瘘患者首先使用合适弹簧圈、明胶海绵对瘘口进行封闭,再运用3F微导管插管于肝肿瘤动脉血管内行化疗栓塞术。手术后通过造影观察拔管压迫止血,并进行术后常规水化、利尿、保肝以及抗炎、抗感染等治疗。术后6周左右进行重复治疗,并连续治疗3~4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3~30个月,观察并记录基本情况,包括:动静脉瘘口闭合状况、肝肿瘤内碘油沉积状况、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手术后生存状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4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30例患者进行3次治疗,12例患者进行4次治疗。①动静脉瘘口闭合状况: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进行首次介入手术治疗后瘘口基本闭合20例,另11例患者治疗后瘘口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肝动脉-肝静脉瘘患者首次介入手术治疗后瘘口基本闭合,4例患者于第3次介入治疗后再次出现瘘口,行封闭手术后瘘口闭合。②肝肿瘤内碘油沉积状况:所有患者肿瘤内碘油沉积状况良好,7例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门静脉血管内部出现少量碘油沉积,患者无明显不适。③患者临床症状变化:17例伴腹水患者15例症状明显好转,9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全部出血停止,13例合并纳差、腹泻患者减轻,3例患者未觉明显变化。④手术后生存状况:随访结束后,通过记录观察,术后3个月生存患者为42例,比率为100%;术后8个月生存患者为35例,占患者总数的83.33%;术后18个月生存患者为30例,占患者总数的71.43%;术后30个月生存患者为10例,占患者总数的23.81%。
2.2 并发症情况
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药物所引起的栓塞后综合征及化疗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右上腹部不适、乏力发热以及白细胞数量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转氨酶出现升高等状况。术后常规水化、利尿、保肝以及抗炎、抗感染等治疗后不良症状均得到缓解。且42例患者未出现骨髓抑制、感染以及肝肾功能损伤甚至衰竭的状况。
3 讨论
肝动静脉瘘属于原发性肝癌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依据肝内静脉血管的分型,肝动静脉瘘主要分为肝动脉-门静脉瘘与肝动脉-肝静脉瘘[5]。肝动静脉瘘可促进肿瘤细胞在肝内以及全身的扩散,严重的肝动静脉瘘能够加重门脉高压,引起肝癌患者腹水以及肝功能损伤甚至衰竭,临床上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生存率比较低[6]。因此介入手术治疗时应积极对动静脉瘘进行处理。这样有助于提高栓塞化疗的临床疗效,缓解肿瘤扩散速度,能够有助于预防和防止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同时能够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肝脏内部的循环状况,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促进肿瘤的进一步有效治疗。
本次研究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进行首次介入手术治疗后瘘口基本闭合20例,另11例患者治疗后瘘口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肝动脉-肝静脉瘘患者首次介入手术治疗后瘘口基本闭合,4例患者于第3次介入治疗后再次出现瘘口,行封闭手术后瘘口闭合;所有患者肿瘤内碘油沉积状况良好,7例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门静脉血管内部出现少量碘油沉积,患者无明显不适;17例伴腹水患者15例症状明显好转,9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全部出血停止,13例合并纳差、腹泻患者减轻,3例患者未觉明显变化;手术后生存率3个月为100%,8个月为83.33%,18个月为71.43%,30个月为23.81%。
综上所述,手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采取有效的方法封闭动静脉瘘口,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且安全可靠,有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宋侃侃,黄求理,柴小民,等.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现代实用医学,2009,21(5):441.
[2] 张富强,李玉伟.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进展.现代诊断与治疗,2008,19(5):287-290.
[3] 陈燕浩,李家平,谭国胜,等.肝癌合并动静脉瘘介入治疗方法探讨.广东医学,2010,31(10):1301-1303.
[4] 尹刚,曹建民,史东宏.原发性肝癌伴肝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附36例报告).当代医学,2009,29:566.
[5] 孙新刚.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血流动力学表现.中国医学创新,2008,5(34):129-130.
[6] 张振岳,毛健,黄永东,等.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10):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