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诊治分析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诊治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2 17: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在7~24 d内治愈,均无继发性切口感染发生。结论 术前控制感染,控制血糖,纠正贫血,纠正低蛋白血症,控制血压至正常;糖尿病患者应使血糖稳定在10 mmol/L以下,择期手术血糖应控制平稳一段时间,急诊手术术后要积极控制血糖;对肥胖患者尽量避免使用电刀,手术操作应轻柔,切口尽量用盐水纱堑保护,避免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缝合脂肪层时应全层缝合,对合良好,切勿留有死腔;对高危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以免延误切口愈合,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关键词】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诊治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肥胖人群逐年增多,再加上高频电刀的广泛普及与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我院2001年6月至2010年10月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85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上腹部手术55例,其中胆囊切除术39例,胃大部切除术7例,胆总管探查术9例;中下腹部手术30例,其中右半结肠肿瘤4例,直肠癌12例,阑尾切除术14例,均为肥胖患者;切口皮下脂肪厚度2~9 cm;其中71例使用高频电刀,14例未使用电刀;24例合并糖尿病;所有患者手术后3~7 d切口出现黄色或者淡褐色渗液,内混有脂肪滴,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渗液涂片镜检,可见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1.2 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临床表现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多发现在术后3~7 d,在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时皮下有渗液涌出,绝大部分患者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他自觉症状;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1.3 临床表现 全组在术后2~7 d针眼或切口出现淡黄色液滴,挤压或拆除1~2针缝线后见含脂肪滴渗液溢出;后期发现液化者切口表皮愈合,而皮下空虚,有波动感;切缘稍红肿10例,有轻压痛12例;渗液涂片可见有大量的脂肪滴,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白细胞计数正常;本组均无发热病例,切口的皮温均正常。

1.4 方法及结果 本组85例中,45例切口渗液量少,在最低处撑开两针之间切口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40例渗液量较多,拆除1~3针缝线后置纱条引流或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持续吸引;所有病例切口均用微波照射,至切口无明显渗液和坏死组织,后改用凡士林纱条引流;7例切口裂开范围较大,Ⅱ期缝合;糖尿病患者均控制血糖至10 mmol/L以下,换药时切口滴入4~8 U胰岛素;全组在7~24 d内治愈,均无继发性切口感染发生。

2 讨论

2.1 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 患者伴有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导致组织愈合能力和抗感染能力更差;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层,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高频电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细胞变性以及毛细血管栓塞,切口长时间暴露、不注意保护切口、手术粗暴、拉钩压榨均加重脂肪组织血运障碍和局部组织水肿,使组织发生氧化分解,产生无菌性炎症、坏死和液化;切口暴露时间较长,机械损伤,都容易使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而液化;切口缝合技术欠佳,皮下留死腔,止血不彻底或大块结扎组织;胃肠及胆道内消化液的化学刺激作用[1,2]。

2.2 临床治疗 治疗切口脂肪液化关键是充分的引流,术后早期发现切口渗液量少,不拆除缝线,在最低处撑开两针之间切口,可避免愈合后瘢痕过大,影响美观[3];后期发现,渗液量往往较多,常需拆除部分缝线,尽量清除渗液及坏死组织后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敷料潮湿即更换;经纱条引流后引流量不减少,则改置一次性负压吸引球持续吸引,同时采用物理疗法,如微波、神灯、红外线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渗出,保持切口干燥,至切口无明显渗液和坏死组织,改用凡士林纱条引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4];经换药引流肉芽组织新鲜,创口缩小时不再引流,继续换药至愈合;切口裂开范围较大,行Ⅱ期缝合;糖尿病患者换药时切口可滴入4~8 U胰岛素,以改善局部血糖状况。

2.3 预防措施 术前控制感染,控制血糖,纠正贫血,纠正低蛋白血症,控制血压至正常;糖尿病患者应使血糖稳定在10 mmol/L以下,择期手术血糖应控制平稳一段时间,急诊手术术后要积极控制血糖;对肥胖患者尽量避免使用电刀,如果需要使用时应将电刀强度调整到刚好能切割皮下组织为佳,避免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出血时,钳夹组织要少,避免大块组织电凝止血;麻醉松弛,不追求小切口;手术操作应轻柔,注意保护切口,防止胆汁、胃液或肠液等污染切口;切口尽量用盐水纱堑保护,避免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缝合切口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拭净游离的脂肪组织和冲洗液;缝合脂肪层时应全层缝合,对合良好,切勿留有死腔;如果创面较大,需放置皮片或者皮管引流;缝合皮肤后针眼若有渗血,应予压迫3~5 min,减少皮下积液;对高危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以免延误切口愈合,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陈正阳.腹部切口脂肪液化80例诊疗体会.中国临床医生,2006,34(4):38.

[2] 杨永明.100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6):48-49.

[3] 林一飞.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4):417-418.

[4] 邵海红.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60.

推荐访问:切口 诊治 液化 腹部 脂肪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