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依托欧洲中心优势,,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

依托欧洲中心优势,,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

发布时间:2022-10-22 18:45:03 来源:网友投稿

编者按:2012年3月9日,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荷语)(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VUB)副校长何瑞鹏(Jean-Pierre De Greve)教授访问中国,出席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2012年中国留学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流动:趋势、阻碍、激励》的主旨演讲。本刊于会后对何瑞鹏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作为VUB副校长,何瑞鹏教授主管国际关系及其相关事务,主要负责国际化政策和战略规划;同时,他还是欧洲国家首都城市大学关系指导委员会成员、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学院-埃格芒特学院董事会成员、弗兰德斯国际科技科学委员会委员(1996-至今)以及科技城计划科学中心成员、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科学委员会会长(1998-至今)。何瑞鹏教授1976年获得VUB博士学位,2002年成为VUB教授。1994~1999年担任北约科学委员会比利时委员;1999~2001年担任英国开放大学审批董事会成员;2000~2006年担任维萨里学院院长;2006~2007年担任法国国家科研评估委员会委员;2006~2009年,担任VUB教育创新委员会委员、物理系系主任和学生流动办公室协调员。

在访谈中,何瑞鹏教授就欧洲高校国际学生流动、比利时的国际学生概况、大学的国际化战略、该校与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大学排名、大学功能、校长角色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他指出,近年来,欧洲高校国际学生的流动进一步加强,但目前还存在一系列阻碍学生流动的障碍;欧洲的大学和政府应当关注并且能够解决阻碍学生流动的障碍。他认为,欧洲小国和中等规模大学能够为国际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VUB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现代大学,其国际化的优势在于该校处于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该校寻求与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建立高质量的合作关系。他最后指出,大学排名加剧了高等院校的全球竞争,不能用相同的指标衡量所有的高等院校;大学应当保持研究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成功的大学校长能够在有限的预算范围内灵活地执行大学规划;中国大学能与西方著名大学竞争。我们相信,何瑞鹏教授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为我们思考国际学生流动问题和高校如何构建自身的国际化道路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欧洲高校国际学生的流动进一步加强

《世界教育信息》:1999年,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在博洛尼亚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致力于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促进欧洲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和交流。另外,欧盟于2004年启动了伊拉斯谟项目,致力于推动学生和教师的流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亚洲、北美、大洋洲等区域的高校国际学生流动相比较,欧洲高校国际学生的流动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趋势?

何瑞鹏:如果把欧洲看成32个国家组成的大洲,在2006~2007年,一共有150万国际学生在欧洲学习,占据了全球留学生市场的50.9%,其中2/3的国际学生在英国、德国和法国学习。欧洲高等教育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她的多样性。根据《博洛尼亚宣言》的规定,欧洲各国在本科学位阶段、硕士学位阶段、博士学位阶段建立联盟;但即使在这个框架内,多样性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欧洲大学的专业是以多种欧洲语言进行教学的。很多人将之视为一种障碍,但是我认为这正是欧洲丰富文化的一种表现。

我们再来对欧盟伊拉斯谟项目的学生流动趋势做一个简要分析。在欧洲内部,对于像比利时、罗马尼亚、塞浦路斯、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来说,从2004-2005学年到2007-2008学年,流入这些国家来自欧盟国家的留学生增长比例约为13%;对于像德国、奥利地、西班牙这样的大国来说,从2001-2002学年到2008-2009学年,流入这些国家来自欧盟国家的留学生增长比例约为40%。这些数据表明,在欧洲内部,学生流动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但这个趋势还不能说明全部问题,还有其他一些数据表明我们并没有达到所期望的状态,比如欧洲希望到2020年使得欧洲的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国际(流动)学习的经验,目前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另外,我们所获得的数据还是不完整的。从全世界范围来说,我们必须考虑收集什么样的数据,比较什么样的数据,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也无法制定正确的政策。

从2014年开始,欧盟委员会将会启动一项新政策,即“全民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for All)(2014-2020),计划投资约190亿欧元,其中约18亿欧元将用于国际合作。我们知道,欧盟以往的一些计划都是比较分散的,新计划将会减少流动过程中的繁文缛节,提高效率;并将主要关注学习、培训、教学、志愿者机会等方面。此外,欧盟的改革还包括两项新政策,一是出台一个贷款担保计划,为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提供足够的资金;二是建立400个知识联盟,在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并鼓励创新和进取精神。

我认为,“全民伊拉斯谟计划”的出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首先,将会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欧洲学生能够到世界任何地方学习;非欧盟国家的学生和教师也能获得在欧洲学习和教学的机会。其次,该计划鼓励机构间的合作,尤其是鼓励大学和企业界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受雇能力、创造力和进取精神,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福利发展。最后,该计划支持欧盟成员国的政策改革以及与非欧盟国家的合作。

二、欧洲的大学和政府应当

关注并且能够解决学生流动障碍

《世界教育信息》:您在演讲中提到了阻碍欧洲高校学生流动的几大障碍,请您具体阐述这几大障碍的表现。另外,您也提出了几点可行的解决方法,请您具体谈一谈。

何瑞鹏:学生流动问题,尤其是欧洲地区的学生流动,事实上仍然面临着很多阻碍。这源于欧洲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质疑。但是,正如我在演讲中提到的,欧洲的大学和政府应当关注并且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全欧范围内进行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流动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信息;二是缺乏动力和兴趣;三是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四是语言能力不足;五是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六是法律上的限制,尤其是签证和移民政策等;七是学分互认体系存在不足。

针对第一个障碍,尽管大学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学生还是抱怨他们缺乏相应的信息。实际上,我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向学生发布这些信息,尽管我们效率比较高,但是学生是不是真正获得了这些信息呢?我认为,大学必须提供更多的信息并调整自身的沟通机制。针对第二个障碍,有一些学生缺乏或者没有兴趣出国学习。我认为,大学应当采取一些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改变学生的态度。大学有责任让学生认识到:国际学习的经验能够为他们的成长和成才提供附加值以及重要的多元文化经验。针对第三个障碍,学生的国际流动确实需要额外的支出。我们要向政府呼吁,如果政府真心希望年轻人具有在其他国家学习的经验,以此来增强国家的创新性、进取精神等,那政府就必须提供足够的财政经费。否则,能够出国留学的学生或者具有这种流动性的可能只是少数有钱人的子女。针对第四个障碍,可能不仅在欧洲,在全世界都会听到学生抱怨:自己的外语不好,无法到国外学习等。有的学校也在抱怨,认为学校确实提供了一些支持,比如开设了一些语言课程等,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学校必须要考虑的是: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语言帮助和服务?大学应当帮助学生在语言方面做好准备,以此来增加他们在国外学习期间的成功机会。针对第五个障碍,即有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很严格,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学生有太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有太多教授要去应付,无法脱身去国外学习一个学期。实际上,我自己所在的大学就是这样,有一些教授表示,学生如果不上我的课,我就不让这个学生出国留学。我认为,即使这个教授很有名,其他的大学也会有类似的课程,我们必须鼓励学生接触新的领域。针对第六个障碍,我们知道,有一些学生无法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前提交充分的材料,另外,学生还会遇到移民、签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减少学生在求学道路上的各种政策障碍。针对第七个障碍,有些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承认学生在海外获得的全部学分。我们必须要努力地建立学分的互认体系。这对于大学和政府来说,都同样重要。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主要有四条可行的解决办法,一是制定财政方面的激励措施,比如政府提供一些贷款和拨款,让学生获得出国学习所需要的资金;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一些基本的激励机制;三是提供更多的流动途径,比如,我的一些同事和朋友会让学生出国实习或者出国写硕士论文,这实际上就增加了学生流动的机会;四是提供个人激励,教授和政府都要鼓励学生流动。

三、欧洲小国和中等规模大学

能够为国际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世界教育信息》:对比欧洲其他国家,比利时的国际学生概况如何?在吸引外国学生方面,比利时具有哪些优势和挑战?

何瑞鹏:根据2008年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中国学生在欧洲国家留学目的地的分布情况中,英国吸引了66%的中国留学生;其次是法国,吸引了11%的中国留学生;排在第3位的是德国,吸引了9%的中国留学生。另外,意大利吸引了4%的中国留学生,爱尔兰吸引了3%的中国留学生,荷兰、瑞典、丹麦分别吸引了2%的中国留学生,比利时吸引了1%的中国留学生。

比利时是一个比较小的国家,目前一共大约有40万大学生,其中外国留学生约有4.7万,约占12%。这个比例是比较低的,现在比利时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另外,在比利时的外国留学生中,大部分来自法国(约占37.9%);其次是荷兰(约占7.3%);排在第3位的是摩洛哥(约占5.6%)。中国留学生约占2.5%,排在第8位。比利时的外国留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卫生和健康福利(约占34.7%),社会科学、经济和法律(约占23.3%),人文学科和艺术(约占14.4%),工程专业(约占7.9%),自然科学(约占7.1%)。尤其是卫生、健康福利、社会科学等,是外国留学生选择最多的专业。其实,比利时在工程和科技领域的教育质量在欧洲也是比较领先的。

在比利时,法语和荷兰语是两种主要的教学语言。对比英国这样的大国,这可能是一种劣势。但过去几十年中,比利时的大学也开发了很多用英语授课的硕士课程和教育项目。目前,我们学校提供的全英文教学项目包括30多个硕士项目和9个研究生项目。同时,这些项目的质量也得到了国际相关专业组织的认可。我想,欧洲以外、世界很多其他地区的学生也发现,像比利时这样的欧洲小国以及像VUB这样中等规模的大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环境、高质量的教育以及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VUB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现代大学

《世界教育信息》:VUB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大学。我们了解到,贵校的基本理念包括:自由思想;科学战胜黑暗;民主治校等。请介绍一下您对于这些基本理念的理解?

何瑞鹏:VUB的愿景建立在以下观念的基础上,即我们认为科学上的怀疑精神将促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比利时自由大学建立于1834年,是对当时被宗教势力控制的天主教大学的反抗,并拒绝研究和教育中的所有教条式思维。1969~1970年,比利时自由大学分成两个独立自治的大学,一个是ULB(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以法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一个是VUB,以荷兰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时至今日,尽管这两所大学分属不同的大区,由不同的行政机构管理,但这两所大学保持着相同的价值观,并在科研和国际合作项目中紧密合作。为此,这两所大学于2011年建立了布鲁塞尔大学联盟。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VUB具有哪些特色和优势?您最想向中国学生、家长、专业人士介绍的是大学的哪些特点?

何瑞鹏:2011~2012年,我们学校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内,一共有12 742名学生,其中国际学生2 681人。中国留学生是第4大国际学生群体,共有182名,约占全校国际学生总数的7%,其中64名学生攻读英文授课的国际硕士课程,70多名学生攻读博士学位及以上学位。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专业包括:管理学(硕士)、管理科学(硕士)、投资欧盟(研究生课程及实习项目)、传媒(硕士)、国际法和欧洲法(硕士及博士)、欧洲发展(硕士)、应用科学和工程学:计算机应用(硕士及博士)、电子和信息技术工程学(硕士及博士)。

在我个人看来,中国学生选择VUB,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VUB是一所多元化的现代大学,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学生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学校实行开放办公政策,教职员工非常乐意帮助学生。二是学校的研究团队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承认。三是学校与中国的大学具有高度的合作。四是在我校学习的费用相对低廉,低于很多周边国家的留学费用。对于VUB的大多数硕士课程,由于大部分学费由政府资助,学生需要自己负担的学费每年只有1 000~3 000欧元不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06年的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Brussels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是一个连接布鲁塞尔和中国的学术智库,致力于增强欧洲与中国的相互了解。

我个人认为,对于中国学生而言,VUB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校提供世界顶尖水平的教育。在2011年9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排名(2011-2012)》中,比利时在142个国家中排名15。其中,在健康和基础教育方面,比利时排名第2;在高等教育和培训方面,比利时排名第5;在技术准备和商业成熟度方面,比利时排名第11。二是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欧洲议会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都位于布鲁塞尔。31%的比利时人口具有外国血统,多种文化的互动随时可见。三是布鲁塞尔的中国商业氛围浓厚。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分支机构,比如华为、海南航空、吉利等。四是学校拥有很多研究机构,能够为毕业生提供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中国学生在我校攻读博士学位,能够获得中国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另外,也有获得其他奖学金的机会。五是学校非常注重技术转化和孵化器的管理,鼓励并指导新公司的创建。六是学校对于国际学生照顾周到。国际关系和流动办公室为所有的留学生提供大学的相关信息,帮助他们办理各种手续,适应在学校的生活;并帮助留学生组织各种文化、社会和运动活动来融入大学。七是布鲁塞尔适宜学生生活。在QS的“2012年最适宜学生生活的大学排名”中,布鲁塞尔位于全球第38名。

五、VUB国际化的优势在于其地理位置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中,大学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何瑞鹏:大学认识到它们对于社会具有责任。大学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学者们的研究对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教授培养的学生要能够对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当今社会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全球性问题,比如金融、经济、健康、环境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经验、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成为必须。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大学的责任重大,大学能够通过促进学生的国际经验,将学生的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世界教育信息》:中国政府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了教育国际化战略。我们注意到,贵校也将教育国际化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之一。贵校如何认识教育国际化的问题?为什么要进行高等教育国际化?贵校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具有哪些优势和挑战?

何瑞鹏:VUB位于布鲁塞尔。布鲁塞尔不仅是欧洲地理位置的中心,而且是欧洲的政治中心。欧洲议会、欧洲委员会、北约等很多国际组织都位于布鲁塞尔。大家想要了解欧洲的高层政治,就必须来到布鲁塞尔。1927年的索尔维会议(Solvay Conference)就是在布鲁塞尔召开的。那次著名的会议云集了当时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学者,包括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马克斯·普朗克、亨德里克·洛伦兹、保罗·朗之万、尼尔斯·玻尔、埃尔温·薛定谔、沃尔夫冈·泡利等,共同探讨物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国际关系和流动办公室。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吸引更多的优秀海外学生来我们学校学习和开展研究工作。我们有很多英语授课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工程、计算机、生物、医学、传媒、管理、教育、欧洲研究等专业。二是开展项目合作。我们参加了欧盟的伊拉斯谟项目,还开展了一些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海外实习项目、暑期学校等。

学校决定将国际化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因为大学的管理者认识到确实有必要对于大学的国际化给予特别关注,使之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也意味着需要制定清晰的目标和战略规划,并将国际化放在首要位置。大学有义务为所有利益攸关方如学生、研究者以及整个社会尽力提升自身。与世界进行更高水平的互动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方式之一。我认为,在教育国际化方面,最大的挑战在于资源有限。为了推动学生流动并改变教师及学生的态度,大学管理层能够利用的资源比较有限。时至今日,大学教师的工作是非常复杂和耗时的,他们需要教学、科研并开展社会服务。推行国际化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工作量,因此并不一定总是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这都需要政府和大学的管理层创造促成积极变化的环境。学校认识到自身的国际化优势主要在于地理位置,如前所言,VUB所在的布鲁塞尔是欧洲的心脏。

《世界教育信息》:贵校在《教育国际化战略规划(2009-2012)》中,提出“要着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包括开发英语项目、打造布鲁塞尔大学联盟、发展与合作伙伴的关系等。您在演讲中提到了贵校2012-2016年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最新战略。请您详细谈一谈这个新战略的具体内容。

何瑞鹏:在《教育国际化战略规划(2009-2012)》中,学校提出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种种行动方案,但为了使教师以及学生意识到国际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学生流动的重要性,还需要作出特别的努力。

我个人认为,目前这些国际化方面的工作还是很不够的,因此我们开发了一个新的战略计划,这是一个覆盖整个大学的国际化战略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鼓励教师的流动;二是对课程进行改革,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流动机会;三是提供更多的拨款,鼓励学生流动;四是每年在校内举办两次留学博览会;五是开展国际实习计划,我们认为学生的实习机会不应当局限在大学内部,而应当扩展到跨国公司中;六是打造国际校友网络。

在这个新的战略规划中,我重点强调沟通机制和对于学生流动的支持。我们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我都认识到财政手段不是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唯一方式。比如,在有些项目中,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允许学生到海外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制定了一定的规划来打开学生流动的窗口。学校希望更多地依赖海外校友和本校的国际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新环境。以上这几个方面是学校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希望有所作为的地方。

六、寻求与中国高等教育机构

建立高质量的合作关系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贵校与中国哪些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最新进展情况如何?贵校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是什么?

何瑞鹏:我们与中国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78年,当时来自中国政府和大学的代表团访问了我校。我校校长也受中国政府之邀,于1984年首次访问了中国。另外,在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世界著名大学”丛书中,我们学校也在其列。

基本上说, 我们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的学术兴趣基础上的,比如合作研究课题或是联合项目。学校的目标在于与一定数量的机构建立高质量的合作关系。比如,上文提到的由古斯塔夫·盖拉茨(Gustaaf Geeraerts)教授主持的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它与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该研究所的成员,与其中国同事一起,希望增加欧洲对于当代中国的了解以及对于国际事务的影响力。除了开展学术研究,该研究所还为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研究生课程项目和专业培训。

我校还在西安开发了一个区域合作项目,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种合作的目的在于加强西安市与布鲁塞尔的联系,促进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知识和技术转换,督促地方政府为校企合作创造更为适宜的条件。

另外,学校与相关医疗研究机构和医院也开展了丰富的合作,尤其是在肿瘤学、肥胖症、胰岛素研究等方面。我校的实验室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已经开展了10多年的联合研究。我们也正在与一些中国大学商讨建立联合教育项目,或者是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创办暑期学校等。

我校还和清华大学等亚洲和欧洲的6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洲际实习项目。此外,由于布鲁塞尔拥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学校也在寻求与相关院校在艺术领域的合作。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我校与中央美术学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后续的计划是研究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七、大学排名加剧了高等院校的全球竞争,

不能用相同的指标衡量所有的高等院校

《世界教育信息》:大学排名是全球高等教育界都很关注的话题,您如何看待大学排名问题?

何瑞鹏:大学排名被视为一种对教育和研究的质量进行内部观察并设立基准线的工具。从世界范围来说,有很多国际性的排名和全国性的排名。对于排名指标和权重的选择反映了排名机构对于大学的优先发展任务的认识和价值观判断。尽管排名的客观性一直并且仍在备受质疑,但政府、大学和学生对于排名越来越有兴趣。排名在国际招聘和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也发挥了某种作用。我认为,排名除了提供信息以外,还会发挥其他的作用。但我也认为,排名加剧了高等院校的全球竞争,也可能会对高校的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通常排名会选择大约500所左右的高校,而全世界一共约有1.7 万所高等院校,难道说所有参与排名的高校都处于全球前3%的位置吗?

我们学校也参与了一些大学排名。当然,我们很自豪的是,每年我校都能在这些排名中获得一定的位置。但是,我校的一些战略规划是建立在其他一些优先级和价值观上的。比如,我校很重视对于学生的指导和咨询工作,重视在学生的学习中引入国际经验,重视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等。但是,很多排名机构并没有考虑这些内容。对于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排名机构通常选取的是同样的指标。我认为,高等教育机构是很复杂的,用相同的指标来衡量所有的高等院校是不合适的。

八、保持研究与教学的紧密结合

《世界教育信息》:众所周知,大学的功能是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在中国,很多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教育与科研的平衡问题,很多大学为了追求科研而对教学的投入很少。在您看来,贵校有没有类似的困扰?您如何看待科研与教学的平衡问题?

何瑞鹏:我认为,VUB是这样一所高校:研究与教学并重,并且相互依赖。目前,大学的确面临着需要同时发挥多种功能的压力;同时,在目前商业化与日俱增的时代,大学日益强调消费者导向的教育和研究的商业化,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护研究与教学的关联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学应当整合在最新的研究中,并与大学的真实研究环境相关联。另一方面,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必须教授研究方法。在我们学校,学生在本科阶段的第一年就开始参与研究项目。作为大学管理人员,我们必须牢记在心的是:我们的毕业生将是未来的研究者、教师和创新人才,他们同样必须确保研究、教育、社会服务以及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联。

九、成功的大学校长能够在

有限的预算范围内灵活地执行大学规划

《世界教育信息》:在现代大学的发展中,大学校长越来越职业化,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您认为,优秀的大学校长具有哪些特征?您是如何在学术和管理角色中取得平衡的?

何瑞鹏:大学校长负责大学的总体管理,成功的大学校长能够一方面考虑大学的身份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考虑政府的法律要求。成功的大学校长能够指导大学政策的制定,并且在有限的财政范围内灵活地执行大学规划。在各种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大学校长是大学的代表。他(她)要懂得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伦理的变化和发展,以及这些变化对于大学的影响,或者是为大学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我们学校,除了管理职责以外,校长和副校长们还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确实,有时候会很忙乱,这也意味着大学校长必须有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并且拥有强有力的、专业化的支持团队。

十、中国大学能与西方著名大学竞争

《世界教育信息》:最后,请您对于中国的大学发展提出一点看法或建议。

何瑞鹏: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大学教师和管理者经验丰富,有能力知晓应当如何发展。在当今时代,中国的很多大学都能与西方的著名大学竞争。他们能够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其毕业生也在全世界的博士生课程中表现优异。中国大学的管理者也认识到,通过与西方大学的国际合作,能够加强彼此的联系,促进大学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VUB同样如此,我们也正在寻求与中国大学有更多的合作,从而加强双方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编辑:陈敏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