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当心寄生虫来袭!

当心寄生虫来袭!

发布时间:2022-10-22 20:50:02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简介:刘薇,女,1995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系,儿科主任医师,天津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分别于《中华儿科》等医学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几十篇、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刊登健康科普文章60余万字,在《中国漫画》等报刊发表绘画作品数十幅,参与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绘制插图。

是不是有许多妈妈都会经常自问,为什么人家的宝宝又高又壮,自家的宝宝却又瘦又小呢?是不是有许多宝宝时不时地会说肚肚疼,晚上睡觉还会咯吱咯吱地磨牙?是不是有许多科普读物都反复强调宝宝饭前便后必须洗手?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同一个秘密,那就是,当心寄生虫来袭!

寄生虫病7宗罪

第1宗罪:破坏健康,引发疾病

寄生虫病指的是由一些寄生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身体里所引起的疾病,寄生虫进入宝宝体内,会引发躯体不适,破坏身心健康,大多可以出现发热、皮疹、贫血、消瘦、恶心呕吐、肝脾肿大等一系列症状。

根据体内寄生部位不同,寄生虫病可细分为腔道寄生虫病、组织内寄生虫病、血液及淋巴系统内寄生虫病、皮肤寄生虫病等若干种。

第2宗罪: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寄生虫病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在医学界,将在人体内常见的寄生虫分为蠕虫和原虫。蠕虫与原虫的最大区别在于组成细胞不同,蠕虫是多细胞生物,靠肌肉收缩蠕动行动,而原虫则是单细胞生物。

比如大名鼎鼎的血吸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的始作俑者都属于蠕虫,而疟疾、阿米巴痢疾的罪魁祸首则都是原虫。

第3宗罪:人畜共患,传播广泛

许多寄生虫病属于动物源性疾病,即人畜共患病,也就是说它是由共同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因此凡是能排泄出虫卵的人或动物都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包括食物、水、土壤、接触等方式,而所有未曾感染过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对传染病而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情况决定了它的走势是否强劲,寄生虫病由于属于人畜共患、传播广泛,且人群易感,故而危害很大。

第4宗罪:状态隐蔽,暗藏杀机

人体感染寄生虫以后可以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成为患者,也可能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而成为带虫者。有时候寄生虫在人体内生存一段时间后,临床上出现急性炎性症状,继而转为慢性持续感染。

寄生虫的隐性感染因为没有临床表现,又不容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寄生现象,而当免疫功能不全时,寄生虫的增殖力和致病力明显增强,甚至可以导致患病者死亡。

第5宗罪:形式多样,容易误诊

有些蠕虫于感染期进入人体后,幼虫需要经过血管、组织等处到达寄生部位。有时候这些寄生虫并没有在常见部位寄生,而是跑到了其他器官或组织内寄生,这时很容易因为症状不够典型而造成误诊。

特殊情况下,这些寄生虫的幼虫不能顺利发育为成虫,但依旧可以在人体血管、组织等处引发疾病,此刻因为症状含混将更加难以立即确诊。

第6宗罪:负面影响,免疫低下

人体同时有两种以上的寄生虫感染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此外,在寄生的环境里还可以存在细菌或病毒,加上动物实验已经证明,两种寄生虫可以同时或同在一个器官内寄生,这说明寄生虫感染可以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当寄生虫进入人体后,可以诱发机体降低对其他寄生虫的控制能力,甚至还能影响机体对接种的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

第7宗罪:体质下降,经济受损

2010年,据美国媒体11月11日报道,苏丹南部官员当天表示,该国爆发的热带寄生虫病已经造成300多人死亡,并且预计随着该病的进一步传播,甚至可能会酿成苏丹历史上最大的卫生危机。

寄生虫病的泛滥,对个体而言是健康被破坏,使身心受到摧残;对群体而言就成了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如果大面积爆发,还会造成国家的经济发展受阻。

寄生虫病扫描榜TOP 5

TOP5 最“全球”寄生虫病——疟疾

出镜宝宝:菲菲,女,32个月

恰逢长假,爸爸妈妈带上菲菲外出旅行,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宝贝女儿还是成了蚊子的最爱,身上被咬得七零八落,更麻烦的是,回来没多久,菲菲就出现了高烧、寒战,病情时轻时重、时好时坏,爸爸突然想起了旅行手册上写的字,“……当心疟疾!”

可能诊断:疟疾

致病原:疟原虫

典型症状:周期发热

疟疾患者的发热包括寒战期、发热期与多汗期,因其发热与疟原虫的无性生殖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如间日疟与卵形疟为48小时左右,三日疟为72小时。

危害:

疟疾为急性骤起,先是畏寒寒战、脸色苍白、口唇指端发绀,持续约30分钟,随即开始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颜面潮红、全身酸疼、烦躁不安,持续约2到6个小时,其后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亦为2到3个小时。

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凶险发作可以分为脑型、胃肠型、急性肾衰型、过高热型,其中以脑型最为严重,多见于免疫力较低的儿童,可有烦躁、谵妄、昏迷、惊厥、抽搐、失语、瘫痪,严重者呼吸衰竭、死亡。

宝宝年龄小,病情相对重,且缺乏典型发作症状,常伴有厌食、吐泻等消化道症状,贫血严重,肝脾肿大。如果准妈妈在妊娠后期或产前感染疟疾,新生宝宝多在出生后5到6天发病,被称为先天性疟疾或胎传疟疾,病死率高。

确诊:典型表现+流行病学+采血查疟原虫

治疗:抗疟用药+对症护理

根据疟原虫发育的不同阶段与临床用药目的来选用抗疟药物,同时应尽快控制高热和惊厥,包括采用物理降温,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如有颅高压、脑水肿者应立即给予脱水剂治疗,酌情使用激素,呼吸衰竭者可用人工呼吸器,切记加强护理,密切观察。

预防:

疟疾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在全球分布极为广泛,见于北纬60与南纬30之间,热带地区每年因患疟疾而死亡的儿童超过100万人,我国以间日疟分布最广,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因此外出旅行或盛夏季节时要特别当心,并做好充分准备。

鉴于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经雌按蚊叮刺人的皮肤而传染,因此应注重保护环境、清理污水,不仅要消灭幼虫及蚊虫孳生地,更要从冬春季节就开始消灭越冬蚊,而到了夏季则应备好蚊帐、蚊香、纱窗、沙门……避免蚊叮后感染疟疾。

彻底治愈病人和带虫者,对在高疟区居住者和外来人员,在流行季节应预防性服药,如果近期去过疟疾流行地区旅行或生活,一旦出现发热,一定要在就医时告知医生,这样能帮助医生及时作出诊断,以免延误救治。

TOP4 最“危险”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

出镜宝宝:淘淘,男,5岁2个月

自从夏天在水塘里游泳回来,淘淘便开始发蔫,没多久身上起了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感觉很痒,这还不算完,断断续续又出现了不太严重的咳嗽,接着便发起烧来,不仅吃不下东西,解不出大便,连肚子都“变大”了,妈妈这才急忙把他送到医院……

可能诊断:血吸虫病

致病原:日本血吸虫

典型症状:肝脾肿大

被血吸虫病困扰的宝宝急性期90%以上都有肝脾肿大的表现,其中肝脏左叶肿大明显,且有压痛感,而脾脏大多只是轻微肿大,到了慢性期肝脾肿大症状会加剧。

危害:

日本血吸虫感染人体后,可以分为侵袭期、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在侵袭期多为皮疹、发热、咳嗽、腹痛等表现,到了急性期则再次突然出现持续或间歇发热,腹疼腹泻,黏液脓血便,肝脾肿大,偶尔痰中带血。

慢性期大多为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所致或由多次感染引发,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慢性腹泻,有的粪便带有脓血,里急后重,与慢性细菌性痢疾颇为相似,腹泻与便秘可能交替出现,肝脾肿大更加明显,肝脏质地变硬。

晚期血吸虫病的患儿可有三种状态,巨脾型、腹水型、侏儒型,即消瘦、浮肿、贫血,出现巨大肝脾、腹水、腹壁静脉显露,甚至可造成侏儒样改变,包括生长发育延迟、对称性矮小、青春期性器官不发育。

确诊:疫区生活+疫水接触+化验活检超声

治疗:药物驱虫+对症处理

对于血吸虫病急慢性患者均可进行药物驱虫,但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已出现的严重损害进行干预,包括为消除脾功能亢进所实施的脾切除术,控制钠盐和水分摄入以消除腹水,防止消化道出血,针对侏儒状态的激素治疗等。

预防:

血吸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传染源是患者和哺乳类动物中的黄牛、水牛,病人的粪便通过洗刷马桶、粪坑外溢、随地排便、新粪施肥、雨水冲刷等污染水源,因此,保护水源、安全用水,兴建自来水厂、站是预防血吸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钉螺是血吸虫病流行的纽带,它水陆两栖,主要生活在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浅滩和岸边,此外,还有湖沼地区的草滩芦荡,以及山丘沿河水地带,应因地制宜,改造环境,用土埋、药物灭杀等方式积极消灭钉螺。

人群对血吸虫病普遍易感,且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不能持久,可以反复感染,因此应让孩子远离溪沟,不要在河边洗澡、游泳、捕捉鱼虾,以免被疫水感染,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水源监测,提高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TOP3 最“长寿”的寄生虫病——绦虫病

出镜宝宝:棒棒,男,3岁半

长得虎头虎脑的棒棒身体很好、嘴也很壮,还特别喜欢“下馆子”,从小到大几乎没怎么生过病。不过,最近妈妈偶然发现棒棒的便便很奇怪,有一些黄白色的、又宽又短的“面片”样的东西,而且还总说头痛、头晕,没力气,有时还伴有腹痛和消化不良。

可能诊断:绦虫病

致病原:猪带绦虫

典型症状:排泄孕节

猪带绦虫虫体扁长呈带状,前端较细,逐渐变宽,由700到1000个节片构成,节片较薄,略透明,末端称为孕节或称妊娠节片,可随粪便排出,多为患儿首发症状和就医原因。

危害:

猪带绦虫如果以成虫的状态寄生人体,宝宝一般仅有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失眠乏力、头痛恶心等症状,但如果以猪囊尾蚴的状态寄生于人体,如皮下组织、肌肉、脑、眼、肝……则凡是寄生的部位均可出现严重损害。

囊尾蚴的危害很大,在人体内寄生少至1个多则成千上万,如果出现在脑部,可以引发癫痫,以及头疼、神志不清、视力模糊、颅压增高等症状,也可出现神经疾患以及偏瘫、半身不遂、失语、眼底病变及精神症状等,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眼部一旦寄生有囊尾蚴,因为大多在眼球深部,玻璃体及视网膜下,轻者出现视力障碍,严重者失明,即使囊尾蚴死亡,依旧可以引发视网膜炎、脉络膜炎、脓性全眼炎,乃至视网膜剥脱,并发青光眼、白内障,最终导致眼球萎缩。

确诊:吃“豆”猪史+便有节片+连续数天查便

治疗:药物驱虫

驱治绦虫的药物均系在小肠中与虫体接触,然后麻痹或破坏虫体,因此服药前晚建议禁食或稍进流食,早晨空腹服药,以使药物与虫体能更好地接触。服药后加服泻药并多喝水,以便被麻痹或破坏的虫体能迅速从体内排出,驱虫后应送检所有排出的节片以确定疗效。

预防:

猪带绦虫的囊尾蚴仅需2到3个月便可发育为成虫,而成虫在人体内可以存活25年之久,人是绦虫病惟一的传染源,因此,对于患病者应当及早驱虫,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传染源,而且能预防自身感染囊尾蚴病。

猪带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孕节与虫卵随粪便排,猪可以通过食入含虫卵或孕节的人粪而感染,虫卵经 10 周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故而加强粪便管理非常重要,修建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不随地大便,粪便用作肥料前必须经无害化处理。

猪带绦虫及猪囊尾蚴感染分布广泛,若食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有囊尾蚴或含有猪带绦虫卵的“豆”猪肉,即可发病,因此一定要购买市场上经正规途径检疫的猪肉,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肉,切生食和熟食的刀、菜板分开。

TOP2 最“磨人”的寄生虫病——蛲虫病

出镜宝宝:瑶瑶,女,26个月

平日乖巧的瑶瑶最近表现得特别奇怪,经常用小手抓屁股,到了夜里更是辗转反侧、啼哭不止,加上食欲不佳,有时候还有腹泻的表现,令妈妈苦恼不已,倒是邻居的一句话提醒了妈妈,瑶瑶是不是肚肚里有了寄生虫啦?

可能诊断:蛲虫病

致病原:蠕形住肠线虫

典型症状:肛周瘙痒

罹患蛲虫病的宝宝因为蛲虫在肛门周围及会阴部产卵而感觉到皮肤奇痒,频繁搔抓,造成皮肤糜烂或继发细菌感染,影响睡眠,一旦侵入尿道,就会出现分泌物增多、尿频、尿痛。

危害:

蛲虫的生活习性使其经常在夜间爬到宝宝肛门外,在肛周和会阴部皮肤皱褶内产卵,虫卵在温度34℃到36℃、相对湿度90%到100%、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迅速发育,导致肛门周围受到刺激引起局部炎症,并令宝宝夜不能寐。

当成虫头部刺入肠黏膜时,即可引起轻度炎症或微小溃疡,出现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夜间磨牙、腹痛腹泻、消瘦夜惊等表现,倘若反复感染,会对宝宝的身心健康均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蛲虫寄生在阑尾,引起急性或慢性阑尾炎,即可出现阵发性右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血液检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倘若钻入阴道、输卵管则引起相应器官的炎症;侵入尿道,即可引发尿道炎。

确诊:临床症状+肛周瘙痒+成虫虫卵检查

治疗:药物驱虫+局部用药

除选用广谱驱虫的口服药物外,可遵医嘱在肛门周围局部使用专门为去除蛲虫配制的药物软膏,这样做不仅能够止痒,还能防治重复感染,使用方法为,在宝宝入睡前为其清洗肛门周围,以无菌棉签蘸取适量药膏均匀涂抹即可。

预防:

蛲虫特别容易在集体托幼机构内流行,这是因为引起蛲虫病的寄生虫虫卵容易散落在室内灰尘、家具、床铺、食物上,从而四处传播,因此,在同龄宝宝聚集的托幼机构,所有的生活用品必须勤洗、勤换、勤擦拭、勤打扫,确保环境卫生。

蛲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盲肠和阑尾以及附近的结肠,当宝宝入睡时才爬到肛门外大量排卵,倘若宝宝因为痒痒去抓,虫卵会污染手指,若是没有及时洗手,再将虫卵吃进口内,就会造成自身反复感染,可见使用流水洗手是非常重要的。

人是蛲虫病的唯一传染源,虫卵可在指甲垢内或皮肤上存活10天,在室内可以存活3周,并通过宝宝的小手、玩具、水杯、餐具摄入口中,因此还应注意不要给宝宝穿开裆裤并为他勤剪指甲,保证生活日用品一人一套,不要共用。

TOP1 最“常见”寄生虫病——蛔虫病

出镜宝宝:青青,女,3岁

上幼儿园小班的青青很瘦弱,看上去比同龄孩子小很多,不仅脸色不好看,嘴唇颜色也很淡,还经常说肚子疼,可查来查去也没发现什么问题,最令妈妈担心的是,这两天她居然开始偷偷吃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包括抠下来的墙皮和皱皱巴巴的纸团……

可能诊断:蛔虫病

致病原:似蚓蛔线虫

典型症状:脐周腹疼

得了蛔虫病的宝宝大多食欲不振,可有多食、偏食或异食现象,伴右上腹部或脐周阵发性疼痛,疼痛与饮食无关,偶有便秘或腹泻,严重者出现营养不良、消瘦、发育障碍。

危害:

蛔虫的蚴虫可以穿破肺部微血管进入肺泡,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水肿、炎症,出现哮喘,也可以造成肝脏、胸膜、眼睛、脑、脑膜等处的损害;蛔虫唇齿的机械性损害和代谢产物的化学刺激,能损伤肠黏膜并引起炎症性病变。

蛔虫的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和人体争夺营养物质,直接影响宝宝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的吸收,使生长发育落后,引起营养不良,并引发过敏、胃肠道功能失调,乃至造成痉挛性肠横阻、肠穿孔。

蛔虫可引发荨麻疹、发热、哮喘、结膜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腹痛腹泻等表现,甚至内脏器官变性,此外造成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症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腹膜炎、蛔虫性肝脓肿等,重症感染或发生并发症时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

确诊:临床症状+虫卵检查+吐虫或排虫史

治疗:药物驱虫

驱除蛔虫的药物大多采取一次顿服,但应避免在频繁腹痛期用药,以免蛔虫因药物作用被“刺激”,胡乱钻入孩子的胆道,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如病情允许,胆道蛔虫症可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解痉、止痛、驱虫并预防和控制感染,必要时内镜取虫或外科手术取虫。

预防:

蛔虫病患者和蛔虫感染者都是蛔虫病的传染源,猪、犬蛔虫也能使人感染,亦属于人蛔虫病的传染源,因此,对蛔虫病必须开展普查、普治,对蛔虫感染者和患者应积极治疗,同时做好家畜、宠物的卫生工作。

经口吞入感染性虫卵是蛔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保证宝宝手的卫生,饭前便后用流水及时洗手尤为重要,这样才能避免通过被污染的玩具或其他物品感染宝宝,生食瓜果一定要洗净,以防粘附的虫卵导致“病从口入”。

蛔虫卵可以随尘土飞扬、被苍蝇沾带而四处播散,故而除了炎热并干燥的地区之外,蛔虫病几乎无处不在,鉴于儿童普遍容易被感染,条件适宜时感染率可以高达100%,因此保证环境卫生就显得更加重要。

推荐访问:寄生虫 当心 来袭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