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未来10年是加快水利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水利事业改革发展任务将更加繁重而艰巨。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水利系统人才总量不足和高层次人才缺乏成为制约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瓶颈”。水利高等学校和高校水利专业作为水利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必须正视现状、把握时机、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利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首次将水利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水利要大发展,人才是核心,基础在教育,我国水利高等院校和各高校水里相关专业成为培养水利行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基地。我国水利学科的专业高等教育始于1915年在南京建立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这之前虽已有学校设立有关水利的课程,但都没有将水利作为独立设置的专业。建校90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海大学为国家的国防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水利行业培养了近10万名高层次专门人才。
1 水利高等教育的现状
1.1 水利高等院校的转型
我国的行业特色高校大多是在建国初期高等院校大调整过程中,由全国高校有关专业组建整合的单科性院校发展起来的,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行业特色高校中的一部分合并为综合性大学,另外的大部分已经逐步发展为行业特色显著的多科性大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行业所属科研院所进行了企业化改革,行业特色高校的隶属关系也受到了划转,如河海大学原隶属于水利部管理,划转后由教育部直接主管。隶属关系的变更,带来了诸多困难与挑战。第一,水利部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机制日渐弱化,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等方面给予学校的指导和扶持日益减少。由于长期以来行业办学培养行业人才的模式被打破,完全面向市场的人才供需体系尚未完善,导致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就业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第二,由于划归到教育部之后,水利部对学校的支持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出现了大量缩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为所属行业服务能力的发挥和加强,进而制约了其行业特色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在原先的管理体制下,水利高校多已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但随着隶属关系的变更,水利高等院校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发生了很大变化,打破了我国高等院校原有的圈层结构,加之各种大学评价、排名体系的出现,导致这些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减弱,优势下降,甚至出现了被边缘化的现象。
1.2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为适应水利发展的新形势,从1998年起,水利高等教育开始了新的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适应治水思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首先,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和西部大开发,工程技术问题越来越复杂,大量的高新技术应用于水利学科。原水利类专业设置过细,毕业生知识面较窄,不能适应基层水利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和发展。因此,目前各水利高校和水利专业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注重了加强专业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根据不同目标改为横向宽广型、不同学科复合型。一些重点大学还着力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培养,为复合型人才以及研究生培养提供可靠的后备队伍,同时逐步建立起培养以工程技术型为主、同时存在资源管理型与学术研究型的多种类型人才的体系。
第二,原专业教学体系中,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传授,而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教育,教学中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水利学科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及理论教学课时过多,实践性教学环节太少,缺乏实用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先进性,教学过程也比较封闭,仅有一个学期的课外实习机会,学生也是以观察为主,少有深入工程一线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利于水利工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水利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是由高等教育与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所推动的。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须适应变革了的经济基础。但办教育不同于办企业,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人才市场是波动的,专业人才培养却是相对稳定的,且人才培养政策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以避免人才培养周期造成的滞后。
1.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点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水利高等院校及高校水利类专业广泛开展了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创新和改革,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河海大学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水利工程领域的特点,强化与行业重点单位的合作,在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外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水利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用“3+2+1”模式,从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等各个方面打通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强化课程学习和实践,突出“大课程、大实践”的理念。通过加大课程量,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和强化知识基础;以应用为导向,加强案例教学和“顶岗实践”,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河海大学与长江水利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等水利单位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依托基地进行实践,在水利、交通等相关行业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水利部下属各大流域机构建设一批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生主要以研究生培养基地的科研技术攻关项目、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承担的生产任务、有关科研课题等为重点进行实践学习,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水利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2 水利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2.1 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
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的、多类型的、多面向的、多形式的,并以增强对水利学科专业人才多样性需求的适应性为目,标以水利发展和人才需求为核心,进一步完成办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视野、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根据现代水利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面向、多规格特点,适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重基础、重交叉、重素质、重实践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比较坚实和宽阔的平台上获得知识、技能及后续发展能力。
2.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现代水利是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为目标的资源水利;是统筹部署、综合利用,全方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民生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因此,水利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献身、负责、求实”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较深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以及较扎实的水利工程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基础,同时具有把水利问题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综合考虑与协调沟通能力的高层次水利人才。与此相应,水利院校要以此为目标,努力为培养造就适应水利发展需要的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现代管理人才、适用技能人才队伍服务。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推进多种形式的学分制学习、研究式学习、模拟教学等教育教学方法方式,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尤其要围绕现代水利建设客观需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现代水利人才培养方式,更好地为水利事业培养合格人才。
2.3 完善产学研合作培养
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概念是从宏观上进行定义的,其中“产”是指产业,这里的产业包括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而并不单指工厂企业;“学”是指高等学校;“研”则是指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最高层次。《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对企业等用人单位接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等实行财税优惠政策。”
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水利行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从总体上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宏观的政策环境,还是中观的体制机制、微观的操作层面,还存在着各种问题,需要大力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以理论的创新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发展难题,从实践中总结、概括、提炼出科学规律,不断推进实践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2.4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水利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较多的土地、建设及资金上的投入,水利高等院校脱离水利部后,得到的资金支持出现了显著减少,大多数近几年新办的专业也缺少学校和社会的有力支持,办学条件严重不足。为了从数量与质量两方面予以保证,设水利学科专业点的院校除了西部地区不宜再作更多增加,应在改善已设点的办学条件上加大投入。“十二五”期间,政府对水利行业的投资大幅增加,水利事业正处于一个资金充足、发展空间扩大的良好契机,水利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基础,教育是关键,所以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水利高等教育事业中。此外,水利高等院校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核心素质和竞争力,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的重大科技项目、工程,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国家信息中心.“十二五”时期水利建设迎来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J].行业周评,2011.3(12):2-17.
[2] 中国水利协会.水利高校如何培养适应现代水利需要的人才[J].中国水利,2009(16):1-4.
[3] 张长宽.行业特色高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