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农耕文化视阈下陇东地区民间信仰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分析

农耕文化视阈下陇东地区民间信仰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3 11:20: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甘肃陇东地区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流传下来的有关农业信仰和崇拜,保存有重要的农耕文化基因。该文从农耕文化的角度,审视陇东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价值:“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万物平等”的自然观念;“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资源。陇东地区民间信仰的当代社会价值:“重农惜农”的农业生产理念;“通力协作”的农业社会关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 农耕文化;民间信仰;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民間信仰是在国家承认的制度性宗教信仰之外形成的具有民间意识的精神形态,是民间自发产生的一系列神灵崇拜、行为观念以及制度形式,[1]主要包括自然界中万物神灵信仰、人物神话信仰、儒道制度信仰之外的人物神灵崇拜,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婚丧嫁娶、农事生产、禳灾祛病以及求学入仕等方面。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从而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多样的农业民间信仰,而且延续千年,至今仍影响当下农村乃至城镇中的生产和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民间信仰由于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被过度渲染其消极影响而被批判和反对。但是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成为当今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民俗、民间艺术和人生礼俗与同样带有农耕文化基因的民间信仰不可避免的具有紧密的联系。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是根植于传统农耕文化的,在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其朴素的自然观、社会观对保证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

一、陇东地区民间信仰概述

陇东地区位于甘肃东部,行政区划上隶属今天的平凉、庆阳地区,这一带农业传统非常悠久,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流传下来的有关农业信仰和崇拜,也自然极其丰富多彩。既有经历长期历史演变的西王母信仰,也有以农事生产为主的山神土地信仰、龙神和祖先信仰,还有大量依托于传统农业生产的带有民间信仰色彩的农事禳灾、农业禁忌以及节日习俗等方面的活动。

1、西王母信仰

在陇东地区,影响范围和知名度最大的莫过于西王母信仰。在陇东地区的平凉泾川县,还流传着西王母信仰的相关传说。西王母本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住在昆仑山,在《山海经》、《庄子》、《穆天子传》等古代典籍中曾有明确的描述。但是在平凉泾川,关于西王母的传说却是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这一神话人物演变成农业生产的保护神。相传在西王母东巡期间,由于雷神和风神错听旨意,泾川地区三年无雨,后经百姓放河灯召回西王母,才得以消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自此有了泾川放河灯的习俗以表示对西王母的感激之情。西王母经此传说成为当地的农业生产的保护神,到了后世,西王母的信仰同道教信仰存在融合,西王母信仰的功能也更加丰富,除求雨外,具备了驱蝗、求子、求学、求医和求财等方面的内容。

2、山神土地信仰

山神土地信仰,从其所属系统来看,属于自然神的信仰范畴,主要是以当地的山川、大地为信仰对象。由于陇东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貌呈现出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的多样形态。当地人在此种环境下进行农业生产,自然就对山川和土地产生了敬畏和依存之感,进而由此演变为对山神和土地的信仰。陇东一带,以乡为行政单位,几乎每一乡都有自己的山神庙,春节及开山动土的时候都要对山神进行祭拜,以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同样在该地区,也有“血祭”土地的建屋动土习俗,而社火表演也是为了愉悦土地神而开展的一种祭祀方式,目的是祈求庄稼丰收。[2]

3、龙神信仰

陇东地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属于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长时期干旱少雨,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在没有先进灌溉和引水技术的古代,雨水成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前文提及的西王母信仰是关于掌管下雨的传说。同时在陇东地区,还存在关于龙神信仰,龙神即是古代传说中的龙王,主管降雨。对龙神的信仰集中在祈雨仪式上。龙神祈雨的主要场所为龙王庙,旧时庆阳地区曾建有专门的龙王庙,如遇天旱,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当地居民会将庙里供奉在龙王庙里的龙王爷抬到附近的水泉边“晒龙王”,开展祈雨仪式,同时也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农业丰收。[2]

4、祖先信仰

由于古人对生死的认识缺乏科学认识,认为人死亡之后,会有灵魂,而灵魂的游荡,会影响生者生活和农业生产,同时也会对家族后代予以庇佑,由此而产生了祖先信仰。对祖先的祭祀就是重要的仪式形式,在陇东地区,春节祭祖、清明上坟、“十月一”送寒衣、腊八祭祖都是祖先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此信仰中,生者通过祭祀抚慰祖先神灵,祈求家族兴旺,农业丰收,家宅平安。

5、家畜崇拜

在农耕社会,牛、马、驴等牲口是主要的生产劳动力,猪、羊、鸡、狗是重要的肉食来源和生活伴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这些家畜(禽)的动物崇拜。如庆阳宁县的“蒸面牛”习俗就是典型的牛崇拜。同样在静宁县的“迎喜神”习俗中,牛、羊、马、驴、骡被精心打扮之后,组队迎接喜神,并在“迎喜神”之后进行休养生息。“迎喜神”当天,主人会在牛羊猪圈、驴马棚、鸡狗窝贴上各种形状的黄色纸条、纸片,甚至对联和吉祥语,以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6、农事禳灾、农业禁忌

在古代农业社会,人们基于对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美好希望,产生了一系列的农事禳灾、农业禁忌,陇东作为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些习俗保存的也相当丰富,如“打老鼠”、祭“将军”、设坛祈雨、祭虫、正月忌动土、女子不祭祖等相关的禳灾和禁忌。这些习俗在现代看来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是结合当地的农耕历史和人民的生活环境及习惯情况,不难发现这些带有朴素民间信仰特征的习俗,正是陇东地区农耕生活的反映和农耕文化的折射,饱含了当地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陇东地区民间信仰的文化价值

前文介绍的陇东地区民间信仰,从其产生的历史根源来看,同当地长期以农耕为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西王母信仰还是各种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事信仰和崇拜,其最原始的出发点就是对自然环境的敬畏,进而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对一些传说中的神话人物、自然事物、家禽家畜进行膜拜信仰,祈求农业生产和生活的有利因素产生,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从农耕文化的视角来看,这些民间信仰和崇拜具有十分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

1、“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

由于陇东地区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要进行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才能够保证五谷丰登。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原則,古人就顺应自然气候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的农事信仰和崇拜,这就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重要的“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观。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陇东地区的民间信仰无不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开展各种祭祀活动,在尊重自然和万物神灵的基础上祈求风调雨顺。比如在对土地神的祭祀和相关禁忌中,都体现了“不违农时”的原则,冬季是土地休养生息的时间,所以在正月里是不能进行耕种的,同时还要进行祭祀以保证土地肥力的恢复。只有土地解冻之后,才能够开展生产。在建屋取土时进行“血祭”也是对土地的敬畏和补偿,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表现出当地农民对土地资源的珍惜,避免水土的过分破坏和流失。同样在龙神信仰的祈雨活动中,当地居民根据天气的变化,适时开展相关的祈雨祭祀活动,希冀通过对龙神的祭祀达到与“神灵”的沟通,以期获得风调雨顺。

2、“万物平等”的自然观念

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陇东地区的民间信仰也体现出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在农业生产中,将人作为自然万物中的一员,不以自然主宰者的身份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和动植物。

在家畜崇拜中,作为生产资料的牛马驴等家畜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畜生,而化身成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逢年过节和“迎喜神”仪式中,这些生产家畜成为信仰膜拜的对象和活动的主角,以表达对这些动物的感恩之情。在山神和土地神的信仰中,山川大地不再是资源掠夺的对象,而是滋养万物的神明,对其进行祭祀和崇拜也无一不是将人作为万物之一的普通生灵,以虔诚之心对待山川土地,不伤自然生产的元气。这也应和了“泛爱万物, 天地一体”的古代自然哲学理念。

3、“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资源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神话的本质是: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3]陇东地区的民间信仰正是当时人民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想象性的演绎,这些民间信仰或多或少都是依存于先民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神秘力量的神话叙事中的,进而形成了陇东地区独特的民间文学形态。

在西王母信仰中,西王母不再是古代典籍中 “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的图腾式形象,[4]也不是远居昆仑山只有穆天子才能相见的大神,而是化身为掌管风雷二神,庇佑风调雨顺的农业保护神,农民百姓可以通过河灯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在陇东西王母传说中,西王母的形象更加人性化、具体化甚至情感化,虽然西王母形象经过了道教的“仙话”重塑,但陇东放河灯祭祀西王母的传说却是当地人民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也是对神话人物的民间创造。同样在已经可以实现人工降雨的现代,很多地区对龙神祈雨的信仰已经消失殆尽,但是在陇东地区的龙神崇拜中,龙王这一带有中华民族图腾性质的神灵依然流传于当地老人的口头传说当中,龙神祈雨和“晒龙王”的习俗也是对龙王形象和性格的一种平民化表述。这些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传说,是该地区民间文学的重要文化遗产以及民间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三、陇东地区民间信仰的当代社会价值

陇东地区的民间信仰是该地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日益积累起来的,虽然在信仰内容和形式中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封建愚昧的成分,但从更深层的精神内核来看,都带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社会精神特质。

1、“重农惜农”的农业生产理念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在长期的农耕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重农惜农”的生产理念。而这一理念也深深植入到陇东地区的民间信仰当中。

在西王母信仰和龙神信仰中,农业生产环境是当地最为重要的生产制约因素,在遇到少雨干旱的气候时,会不顾天气炎热进行相关的祈雨仪式,同时在农业丰收时依然通过“放河灯”的习俗向上苍祈福和感恩;同样在山神土神信仰和动物崇拜中,各种涉及到农业生产的资料——山川、土地、家畜都被视若有灵性的神明存在,保护山川、休耕土地、爱惜家畜都被当作相关信仰的重要内容;同样在农业生产禁忌中当地人民也表现出了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重视和克服农业生产灾害的决心和信心。

2、“通力协作”的农业社会关系

农业生产是带有集体协作性质的生产活动,在从事农业耕作的时候需要家族和全村人民的集体协作,同样在进行相关农事信仰的祭祀仪式时这种“通力协作”的社会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迎喜神”活动中,全村的男女老幼都会将自家的家畜进行精心装饰,进行集体大游行,仿佛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狂欢节一般;在祖先崇拜中,由血缘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大家族对本家族的祖先进行祭拜,在祈盼家庭幸福的同时同样也在祈求家族的兴旺,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就被“祖先”凝聚在一起,体现出人的合力;在西王母信仰中,当地人借“放河灯”的机会进一步增进邻里情感,共同祈盼来年的风调雨顺;旧时在龙神信仰和各种祈雨仪式中,全村、全乡乃至全县的人民在共同的目标下,被凝聚在一起,体现出高度的集体协作性。

3、“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陇东地区多干旱少雨,高原地区较东部平原对农业生产的制约性较大,但是从周先祖“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始,当地的农业生产延续四千余年,这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在当地的民间信仰中有所体现。在西王母信仰的传说中,当地人民面对三年的干旱和大风天气,没有被自然击垮,反而顽强地生存和生产,并向西王母进行祷告,传说中正是凡人的坚持让上苍得到眷顾;面对干旱,人们可以将掌管降雨的龙王抬出来暴晒,面对冰雹和虫害,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出现了“祭将军”、炮打冰雹,“打老鼠”、“祭虫”等农事信仰和禁忌。这些无不体现出陇东人民对战胜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发展的“自强不息”的朴素的民族精神。

四、结语

在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5]陇东地区的民间信仰是当地农耕文化的重要体现,需要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和甄别,在剔除封建迷信内容的同时,更要发掘其中宝贵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将其中蕴含的 “天人合一”、“万物平等”、“重农惜农”等思想融入到绿色发展理念中,有效利用其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带动地方文化发展,发扬“通力协作”的社会和谐理念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促进地方的道德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187.

[2] 隆滟,韩建民.陇东农耕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66-67.

[3]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

[4] 袁轲[校].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 1993.59.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http:///ztzl/yhwj2018/zxgz/201802/t20180205_6136444.htm.

【作者简介】

徐 兵(1983—)男,山东济宁人,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民俗学研究.

推荐访问:农耕 文化与 信仰 民间 价值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