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发布时间:2022-10-23 16:50:04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采用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CRT),治疗后观察心功能。

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起搏器,心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高于治疗前,心电图QRS波宽、心室间运动延迟、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反流面积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死亡2例,死亡时间术后10~12个月。结论 CRT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慢性心力衰竭;起搏器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3.0.02

慢性心力衰竭(CHF)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治疗一直是心内科的难题。其治疗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两方面,其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和病死率[1]。近年来,该疾病的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在传统起搏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心衰的方法,为分析其疗效,笔者对我院采用该方法治疗的2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采用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64.53±4.63)岁;扩张型心肌病21例,缺血性心脏病9例;窦性心律23例,慢性心房颤动7例;心功能分级,Ⅲ级14例,Ⅳ级16例;LVEF≤0.35,LVEDD>55 mm;25例QRS时限>120 ms,5例≤120 ms。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接受CRT。

1.2 治疗方法

11例患者选用Medtronic InSync 8040 起搏器,9例选择8042起搏器,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将导丝置入至右心房和下腔静脉,沿导丝在左锁骨中点下方做与锁骨平行的切口,并做皮下囊袋。采用心脏静脉引导系统及冠状静脉窦造影导管,行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选择起搏左心室靶静脉,将起搏导线分别送至心脏静脉的侧支、右心室、右心房,其中右心室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14例,植入右心室间隔部6例。测量各起搏的参数,将导线与脉冲发生器连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起搏器置入情况

2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起搏器,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0.5~5年,平均随访时间(2.31±1.02)年,

左心室起搏导线植入部位,心脏侧静脉10例、左后侧心脏静脉10例。术中测试各电极参数。

2.2 治疗前后各指标情况

20例患者中15例心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高于治疗前,心电图QRS波宽、心室间运动延迟、LVDS、LVEDD、LVEF、二尖瓣反流面积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0例中,死亡2例。1例于术后12个月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与术后14个月死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为主,部分合并室内传导异常会导致心室运动不同步,常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舒张末期容量增加,左心室扩张,心排血量减少,心力衰竭加重[2]。药物疗效较差[3],而CRT采用心房同步双心室起搏装置,通过起搏纠正心房、心室以及房室间传导障碍,使左、右心室及心室内的同步激动恢复正常,心脏各部位心肌电机械活动提前,从而使二尖瓣反流减轻,心排血量增加,使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降低再入院率和病死率。

本组患者中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高于治疗前,心电图QRS 波宽、心室间运动延迟、LVDS、LVEDD、LVEF、二尖瓣反流面积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RT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脏功能。QRS 宽度、心室间运动延迟时间均是判断心室电活动的同步性的指标[4],QRS 增宽、心室间运动延迟值增大均代表心脏机械运动不同步,且延迟值越大,表明左右心室间运动不同步越明显[5]。本资料中,治疗后两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变窄和缩短,说明心室收缩不同步得到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LVDS、LVEDD为左心室的负性重构方面的指标,两者治疗后均缩小,提示CRT治疗可以改善左心室的重构、改善预后[6]。

本组资料中有1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疗效不佳,可能与心肌缺血影响CRT 的疗效有关,提示心力衰竭的病因也是影响心脏机械不同步和电不同步的因素。

总之,CRT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潘文志,宿燕岗,崔 洁,等.QRS时限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9,13(6):427-430.

[2]MCLEOD C J,SHEN W K, REA R T, et al. Differential Outcome of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in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and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J].HeartRhythm,2011,8(3):377-382.

[3]马 凌,张卫泽,张玉秀.心脏再同步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6):452-453.

[4]张 澍,黄德嘉.华伟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2009年修订版)[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0,14(1):46-58.

[5]华 伟.推动心脏在同步治疗在我国的合理应用[J].中华心律失常学志,2012,16(1):1.

[6]刘西平,秦 瑶,郝 星.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无反应原因的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 209-210.

推荐访问:心力衰竭 疗效 心脏 同步 探讨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