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疗效。方法 选择VMC患儿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参麦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4.29%,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VMC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参麦注射液;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02
VMC是指心肌本身发生炎症性病变,可分为非感染性心肌炎和感染性心肌炎两类,其中感染性心肌炎的病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螺旋体及立克次体等,但总以病毒感染居多[1]。病毒性VMC多由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孤儿病毒等引起,以心肌弥漫性或局限性的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特点,临床中多发生于小儿及儿童,近年来,小儿VMC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给广大儿童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2]。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多采用综合药物治疗。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VMC,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择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入院的VMC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10.5岁,平均年龄(5.1±1.5)岁,病程6~37天,平均病程(10.1±4.3)天;对照组35例,年龄3.5~11岁,平均年龄(5.3±1.2)岁,病程5~35年,平均病程(10.8±4.7)天。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1-3]
①多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前驱性疾病。②临床表现:多出现在前驱性感染疾病后的3周以内,如乏力明显,胸闷,心悸,头晕等。③体征:可有心包摩擦音,第一心音减弱等。④理化检查:心肌酶检测可见肌酸激酶同工酶、羟基丁酸脱氢酶等指标升高;粪便或血液标本中可发现病毒;心电图检查可见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两个及两个以上导联ST段下移超过0.05 mV,或出现异常Q波,或见ST段异常抬高;X线检查可见心影增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保证卧床休息,合理设定每日的入液总量;予维生素C注射液
0.1~0.2 g、维生素B6注射液0.05~0.1 g、辅酶A注射液50~100 U、三磷腺苷注射液20~40 mg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静脉输注;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静脉输注;并依据具体情况,配合给予纠正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注射液剂参麦注射液治疗,参麦注射液20 mL(体重<30 kg)或参麦注射液40 mL(体重≥30 kg)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250 mL中,1次/d,静脉输液。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采用t检验及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乏力、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心包摩擦音,第一心音减弱等体征均消失或基本消失,升高的心肌酶恢复至正常水平,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正常,心脏大小恢复至正常。有效:乏力、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心包摩擦音,第一心音减弱等体征有所好转,心肌酶较治疗前下降,但未至正常水平,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心影、心肌酶、心电图等指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35例中,显效17例(48.57%),有效15例(42.86%),无效3例(8.57%),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35例中,显效12例(34.29%),有效14例(40%),无效9例(25.71%),总有效率为74.29%,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小儿VMC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细胞的变性和坏死,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给患儿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积极的治疗,单纯的西医疗效欠佳,因此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中成药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VMC,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医学认为小儿VMC可归属于“心悸”、“惊悸”、“怔忡”等病证范畴,其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脏腑未盛,抵御外邪能力不足,故而易受外在风寒湿热等邪气内侵,外邪由卫入营,进而内舍于心,致心之气阴两伤,心失气血濡养而发为心悸、怔忡等证,故在治疗上应注意益气养阴。参麦注射液属于一种中成药注射剂,临床中常用于小儿VMC的治疗。参麦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人参和麦门冬,人参具有健脾益肺,养阴生津,补气固脱的功效,麦门冬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二者配伍,益心气、养心阴,使气阴充足,心腑得养而心悸、怔忡等症状悉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麦门冬中含有很多活性成分,如皂苷、氨基酸、肽类及维生素等[5],具有提高冠脉血流量及心排血量,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肌细胞,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改善心律失常,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6]。
综上所述,针对VMC患儿,在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成药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且标本兼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疗效理想,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44-345.
[2]彭拥军,易岂建.葛根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
146-147.
[3]李 靖,史军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54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30(3):59.
[4]白玉勤.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4例[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7(6):124.
[5]于红星,晏明海.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4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138.
[6]申 浩,李昕雪,杨 靖,等.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1):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