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_抗日战争留给我们深刻启示【精选推荐】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_抗日战争留给我们深刻启示【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2-08-16 13: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_抗日战争留给我们深刻启示【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_抗日战争留给我们深刻启示【精选推荐】

 

 2006 年第 3期山 东 教 育 学 院 学 报总第 115 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黄敬才?中共潍坊市委党校 ?山东潍坊261041?摘要? 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 ?和平环境来之不易 ?战争的悲剧 不能重演 。中国 人民抗日 战争的伟 大胜利雄 辩地证明 ?在具有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旗帜下 ?中国人民能够用血肉之躯筑起 一座坚不 可摧的钢 铁长城 。中 国人民抗 日战争不 仅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 抗日根据地军民 ?发挥了中流砥柱 的作用?使抗日战争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前奏曲 。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 。然而?直 到今天日本国 内仍然存在一股 妄图重蹈历史覆辙的邪恶势力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关键词? 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 ?历史中图分类号? K265? 9文献标识码?H文章编号? 10082816? 2006?03011003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上的一次雪洗 百年耻辱、开始中华 民族伟大 复兴事业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 界反法 西斯战 争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类的正义与和平对于邪恶与战争的胜利?然而?迄今日本国内仍然存在一股妄图重蹈历史覆辙的邪恶势力。对此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 惕。纪念过去?是为了警钟长鸣?纪念过去?是为了面向未来。回顾历史?我们倍感和 平的珍 贵?反思历史?它留给了 我们深刻的启示。一、和平环境来之不易 ?战争悲剧不能重演抗日战争从 1931 年 九一八事 变!算起?历时 14 年?从1937 年!七七事变!算起?历时 8年。这次战争规模之大 ?历时之长?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领土之广 ?中国军民伤亡人数之多?损失和灾难之惨重 ?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空前的。抗战时期?据不完全 统计?在日本 侵略军的屠 刀下?中国死伤人数达 3500 万。其中?死亡人数达 2100 万。按 1937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 亿美元。中国人 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虽然那场战争已经过去 60 多年了?但却给热爱和平的中国人 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人们无法 忘却日 本侵略 者的战 争罪行和 被侵略民族的深重灾难。例如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后?即进行 了一场惨 绝人寰 的大屠 杀。根据 档案资料记载?遇难同胞的 尸体?为慈善团 体掩埋的有 18? 5万具?为湖南木商盛世征、昌开运以及 城南市 民芮芳 缘、王寿仁等掩埋的有 3? 5万具?为日军太田寿男、安达二 少佐指挥处理的约 10 万具?其他日 军部队处 理的约 5万具。

 有 30万名以上的南 京军民 遭到日军屠杀?是有充分根据的。!∀日本侵略者对我手 无寸铁的 同胞进 行灭绝 人性的 大屠杀?从根本上说?是由日本军 国主义 的残暴 与野蛮的 本质所 决定的。日本军国主义以疯狂地对外 扩张为其特点。扩张需要征服?征服离 不开暴力。

 他们侵略到哪里?就施暴到哪里。中国是日本的近邻 ?成为遭受日本军国主义扩张、侵略和残害最烈的国家。纪念伟大的抗日 战争?是为了 警钟长鸣。作 为滋生 二战的温床?日本军国主 义至今阴 魂不散。

 在第二 次世界 大战结束后的 60 多年中?日本国内的极少数右翼分子和政客?一次又一次地在有关 历史!问题上?掀起翻案的逆流浊浪?妄图为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军国主义招魂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揭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日本法西斯的暴行?防止法西斯主义复 活?已成为当 前刻不 容缓的任务。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保持高度警惕 ?遏制和消除导致战争的一切因素。二、具有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 ?是动员和 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身。抗日战争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 ?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大武器。首先?抗日战争实现了 传统爱 国主义向 无产阶级爱 国主义的转换?而无产阶级 爱国主 义的形 成和发展 又为抗 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由于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传统的爱国主义必 然打下 忠君爱国!的烙印。传统 爱收稿日期 ?20060114作者简介 ?黄敬才 ?1970??男?山东潍坊人 ?讲师。

 总第 115 期山 东 教 育 学 院 学 报)111)国主义向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转换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实现的?其根本标志是使爱 国主义 建立在 国家和 人民的根 本利益之上?并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融为一体。一方面 ?广大兵民不是为 君主!而战?也不是为了一群一党的私利而 战?而是为了不当 亡国奴!的自身 利益而 战?为了挽救 民族危亡的神圣目的而战。另一 方面?以天下 为己任 的中国 共产党人?还把浴血抗战、爱国救亡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联系起来?为真理而 战。首战平 型关?火烧阳明堡?让敌人震惊的百团大战 ?无一不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最高表 现?无一不是革命英雄主义 的最高表 现?无一不 使日本帝 国主义惊心丧胆。正如 一名抗战时期访华的外国记者所指出的? 在苏醒了的中 国的强 大力量 面前?世界上 任何一 支军队必将碰得头破血流。!其次?在抗日战争中 ?从少数名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发展到全民抗战的爱国热忱?造成了陷敌 于灭顶 之灾的汪 洋大海。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 主义?摈弃了 英雄创造 历史!的唯心史观?不相信 救世主!?也不靠 神仙!、 皇帝!?把民众作为抗战主体 ?把兵民看成胜利之本 ?使兵民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第一次从心底唱 出了 我们是天下 的主人!的时代最强音。毛泽东同志指出?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战争教育了人民 ?人民将赢得战争 ?赢得和 平?又赢得进步。!∃正是因为爱国主 义的民众 化、自觉化?才使兵民没有被 潘家峪惨案!、 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侵 略者的 三光!政策所吓倒?涌现出 母送子、妻送郎!?以及 父死子继、夫亡妻替!?亿兆同心 打东洋!的壮烈场面?凝聚成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悲壮之师、胜利之师。抗日战争之所以陷敌于灭顶之灾?一个重要原 因就在 于激发 了全民抗 战的爱国热忱。再次?在抗日战争中 ?从封闭的爱国意识发展到开放的爱国观念?使爱国主 义和国际 主义统 一起来。

 中国的 抗日战争作为东方的主战场?已经和世界 反法西 斯战争紧 紧联系在一起?这就促使着 人们从 世界反 法西斯 战争的格 局与趋向上思考中国抗日战 争的战略 问题?从而打破狭隘 的眼界?使爱国主义和国 际主义统 一起来。

 正如毛 泽东同 志所指出的? 目前共产党人在全世界的任务是动员各国人民组织国际统一战 线?为着反对法西斯而斗争。! 这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 同利益出 发?既反对 日本侵略 者对中国人民的蹂躏和奴役?又积极支持 兄弟国 家的反法 西斯战争?不分民族?不分信仰?不分社会制度 ?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事实表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 利?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 ?也是国际主义精神 的胜利。三、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是世 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从 1931 年 九一八!事变的局部战争拉开序幕?中国人民 抗日战 争是世 界反法 西斯战争 的重要组成部分。从 1939 年 9月欧战爆发到 1941 年 12 月珍珠港事件?英、法、苏等国虽然已经先后参战 ?但在亚太地区仍%#然是中国孤军奋战 的局面。

 尽管如此?中国军民 还是以 自己的巨大牺牲拖住 了日军 的主力。太 平洋战 争爆发后?中国战场的抗日斗争仍然十 分激烈。在长达 8年的抗日 战争中?中国始终抗击和 牢牢牵制了 23以上的日本陆军主力和 25的日本空、海军?使日本侵略者 深陷中国 战场而 不能自拔?有效地阻止了日本法西斯 北进!苏联和 南进!太平洋的脚步?使德、日在印度洋和苏联 会师!的幻想最终破灭?有力地支援了苏、美、英等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不仅如此?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 还以中华 民族的空前 觉醒昭示世界?在这场大战结束之后 ?在全球特 别是在整个东方将发生一系列历 史性的巨 变?并将对 战后的国 际关系 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第 二次世 界大战中 后期?反法西斯同 盟召开了一系列国际 会议?共同设 计战后 新的国际 秩序和 世界和平蓝图?中国的大国地位不仅一再得到确认 ?而且中国也在其中发挥了重 要的作 用。这种作 用?特别体 现在联 合国的建立方 面。1943 年 10 月?中国作为四强之一签署了&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 宣言∋?从而肯定 了中国 在建立 未来的联合国组织中的特殊地位 ?1944 年 8月?中国代表团参加了首次筹建联合 国的四大 国会议敦巴顿橡树林会议?积极参与了联合国章程的制定工作 ?1945 年4月?联合国在旧金山召开制宪会议 ?中国共产党派出自己的代表 ?与国民政府的代表共同组 成中国代 表团出 席会议?特别体现了 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中 共七大所作的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所 说? 中国共产党对于保障战后国际和平安 全的机构 之建立?完全同意敦 巴顿橡 树林会议所作 的建议和克里米亚会议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欢迎旧金山联合国 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已经派遣自己的代 表加入中 国代表 团出席 旧金山 会议?借以表达中国人民 的意志。!(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反对强权政治?强调国家和种族 平等、国家主 权和民 族独立?积极为弱小国家伸张正 义?成为中国 在创建 联合国的 外交活 动中的一大特色和独特贡献 。当然?必须承认?尽管中国在战时取得了政治大国 的地位?但是却不具 备一个大 国的相 应实力?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中国的世界大 国地位才真正得以确立。今天?当我们站在 21 世纪的高度、在世界历史发展 的视野下、以一定的时间和 空间距 离审视 这场发生 在几十 年前的伟大的惊心动魄的战争时 ?不禁深深感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重要的影响全局的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而且它所留下的政治遗产对中 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四、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是新中国诞生的前奏曲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 ?调整政策?积极促成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战初期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从理论上

 )112)黄敬才?以史为鉴面向未来2006 年第 3期解决了抗日战争的方针、方向、力量之源等问题。在相持阶段?针对正面战场消极抗战出现的溃败局面 ?中国共产党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了 全国人民 抗战胜 利的信 心。针对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困难 ?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 三三制!的政权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精兵减政和整风运动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 主义革命 的胜利?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 ? 今日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 强?但在中国 自己比 较起来?却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日本帝国主义在太平洋 战争爆 发后?为了把它在 中国的占领区变成太平洋战争的 兵站基 地!?以 75? 的侵华兵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则展开持续不断的游击战争?到1943 年?侵华日 军的百分之六十四和伪军的百分之九十五?为解放区军民所抗 击?国民党战 场所担 负的?不过日军的百分之三十 六和伪军的百分之五而已。毛 泽东同志指出? 不管现 在我们的正式军队比起国民党现存的军队来?包括中央系和地方 系?在数量 上要少 得多?但是按 其所抗击的日军和伪军的数量 及其所担 负的战 场的广 大说来?按其战斗力说来 ?按其有广大的人民配合作战说来 ?按其政治质量及其内部统一团结 等项情况 说来?它已经成了中 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与此同时?中国共 产党在北 起内蒙、南至海南岛的辽阔区域内 建立了 19 个大的解放区。中 共在解放区实行抗日民主政 策?使解放区 显现出 欣欣向荣 的景象。美国驻华外交官戴维斯、谢伟思等人?通过在延安的耳闻目睹?在给美国政府 的报告 中也极 力称赞? 延安民 众官吏打成一片?路无乞丐?家鲜赤贫?服装朴素?男女平等?! 整个地区如一校园 ?青春活泼 ,,与重庆另一世界。!抗战的历史表明 ?中国共产 党及其领 导的抗日根 据地军民?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方针 ?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 ?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使抗日战争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前奏曲。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百年里 头一次!取得反抗外国 侵略的 完全胜 利的战争?中国内部政治力量这时 头一次!发生了有利于人民方面的对比。这两者集中起来 ?从实际力量上准备了新中国代替旧中国 ?为最后解决中国社会中的两大基本矛盾开辟了道路。中共革命力量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其 在战后 新旧中 国两种政 治力量的较量中必胜的前途?而在抗日战 争中发 展起来的 解放区?事实上已经成为 新中国的 雏形。抗 战以后 紧接着 的空前规模的国内战争 ?仅仅三年多时间就全局分晓 ?突出显示了抗日战争在推进历史 转折?选择中 国前进 方向的巨 大作用。事实证明 ?抗日战争为新中国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奠定了基石?是新中国诞生的前奏曲。五、日本军国主义至今阴魂不散 ?要警惕其死灰复燃历史与现实不可分割 ?法西斯政权虽然早已灭亡 ?但是法西斯余孽并未根 除。作...

推荐访问: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_抗日战争留给我们深刻启示 抗日战争 启示 深刻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