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月,我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一批编创人员下放到全国农业劳模王国藩办“穷棒子”社的河北省遵化县劳动锻炼,其中有古元、刘继卣、王角等著名画家。为了在农村开展美术活动,我们在参加农业劳动的同时,与地方政府合办了一所美术学校,吸收农村的美术爱好者进行培训,力图使他们通过学习,初步熟悉一些美术创作知识,并能画出适合农村群众需要的通俗的宣传画、连环画作品。因为我们所在的乡间有一条大河叫黎河,便命名学校为“黎河美术学校”,由古元和一位区干部任校长,刘继卣、王角、张平良、孙宗岐为教员。我作为下放干部的负责人,也参加了整个办学的活动。这所学校的学员基本上不脱离生产,农忙时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平时则上美术课和从事创作实习。半年后,学员们都完成了一些作业,在县城举办了画展。这些作品大都是画在乡村的壁画,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当然由于受当时客观形势的影响,有些作品宣扬了浮夸风。但从总体上来看,对于推动文化下乡和培育群众的美术活动,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第一图是下放干部和农民学员集体画的大壁画。画在县城中心大街一面高墙上,约4米多高,30多米长,画面上表现了农村各业兴旺的景象,还有电气化和交通发展的远景。这幅大壁画从一开始画就围拢了不少群众观看,画好之后又有很多群众从四乡赶来欣赏,成为当时遵化县的一个重要景点。画前站在凳子上的是刘继卣,正在为即将完成的壁画作最后的加工。
第二图是壁画完成后,参观绘画的下放干部和美术学校的学员在画前合影。前排左二为古元。(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右一为姜维朴,右四为张平良(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后为编审);后排左一为刘继卣,右一为杨先让(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后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民间美术系主任),右三为孙宗岐(时任《连环画报》美术编辑),右四为郭庭荣(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副组长)。
第三图是刘继卣在辅导学员们画速写。刘继卣是以画连环画《鸡毛信》、《东郭先生》、《武松打虎》等而名扬中外的画家。在这次下放中,他不仅学会了好多农活,热心辅导农民学员画画,而且与另一位著名画家王角合作画了由我编写的连环画《王国藩和建明社》。1958年先在《连环画报》发表,后来又出版了单行本。刘继卣还深入“穷棒子”社体验生活,1963年完成了长篇连环画《穷棒子扭转乾坤》,在首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绘画一等奖(我编写的脚本获脚本一等奖)。
1958年下放时,我带了一架从战争年代当记者时就用着的德制蔡斯牌相机,所以留下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图片。图1、图3是我所摄,图2是由我调好光圈、焦距,请人拍下的。事隔近50年了,古元、刘继卣、王角、孙宗岐、郭庭荣同志都先后辞世了,而这些照片却清晰地记载了当时情景,令人记忆犹新。
关于这所试办的美术学校, 1958年底我们离开遵化时,留下孙宗岐同志协助当地宣教部门继续办了两年,后来便停了。关于此事,我曾在《美术》杂志1958年12期刊登了一篇题为《黎河美术学校的建立与发展》一文,对这所学校做了简略的介绍。今天回顾起来,由于经验不足,又受当时历史的局限,有不少不尽完善之处。但对于今天的文化下乡,向群众普及文化艺术,或许还有些参考作用。
延伸阅读
《话说姜维朴》,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