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与“空谈误国,实于兴邦”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 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已按计划完成改造和实验试航工作,正式交付海军,这是我军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9月26日,“辽宁号”交付海军后继续进行相关科研实验和军事训练。我国航母继续海试再一次证明了(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B.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经典论述曾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在“黑白猫”经济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不管白猫黑猫,不是绿猫(健康环保)就抓不到老鼠”的“绿猫经济”。这体现的哲理是( )
A. 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 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 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 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4. 有人提出:“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就越能掌握真理。”这种观点错在没有认识到( )
A.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 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
C.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5.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所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因为( )
A. 真理与谬误都是主观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B.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水火不容
D.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谬误不然
6. “山寨”通俗的说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对于“山寨”有人认为是赤裸裸的侵权行为,也有人为其贴上“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标签。这表明( )
A. 思维具有主动创造性
B.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价值选择都有阶级性
D. 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7.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 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 意识随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 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8. 我国广大航天人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九”的研制,首次进行了“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此基础上建立“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这体现了( )
①事物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③航天事业要取得成功必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9. 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这一字之改,但它把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更具体更生动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也把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展现出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体现了(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真理总是被不断推翻的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曲折性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0. 2013年是邓小平南巡谈话21周年。21年来,这一谈话精神不断被现代化实践证明其正确性,也不断结出硕果,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表明( )
①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 2012年6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潜水器潜水深度超过7000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
A. 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 改变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 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 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12.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墨经》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强调“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理论的思维,往往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这启示我们( )
A. 应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B. 应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C. 应在实践中增强对真理的理解能力
D. 应承认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13.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法国的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的大卫·维因兰德,他们发明并拓展出能够在保持个体粒子的量子力学属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测量和操控的方法,而这在之前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由此可见( )
A. 物质世界的发展总是超出人的意识之外的
B. 实践的目的在于验证认识的真理性
C. 实践是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主要来源
D. 人类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14. “我们终于看到了2013年升起的太阳,世界一如往昔”,“玛雅预言”终于没有成为现实。此前美国宇航局(NASA)曾用科学数据给出了地球在未来40亿年都不会有大变动的“铁证”。这说明( )
A.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B. 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5.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砷元素含有剧毒,会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然而科学家经过研究实验,发现一种新的细菌,能够利用剧毒的砷进行新陈代谢,并以砷作为构成生命的结构元素。科学家对砷元素的研究表明( )
①人们对砷元素的真理性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科学家的研究实验使矛盾的同一性转化为斗争性 ③砷元素与不同生命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④砷元素的结构在不同的生命环境中发生了相反的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新世纪以来12个中央1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过去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2012年一号文件又提升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这说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
①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 ②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③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④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2012年5月,第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荧幕带领全国观众“尝遍”全国地方美食。据此回答17~18题。
17. “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味道越好,其营养价值也越高。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上述材料说明( )
①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 ②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③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真理与谬误无明显的界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8. 过去的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而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①真理总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被否定 ②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性认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而不播种,终无所收获。”这一论断意在强调( )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将社会发展总布局由十二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扩展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这表明( )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 ③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1. 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由此发现不同的重量级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于是“碎花瓶理论”产生了,并在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物体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碎花瓶理论”之所以具有上述作用,是因为该理论( )
①正确揭示了物体破碎的规律,可以指导相关实践活动正确开展 ②是实践的产物,凝聚了人类的脑力劳动 ③找到了物体碎片之间关系的共性,对分析具体物体碎片关系具有指导作用 ④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22. 2012年12月,一颗代号4179的巨型小行星“图塔蒂斯”跟地球“擦身而过”,我国嫦娥二号飞跃小行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塔蒂斯小行星轨道。通过数据分析专家称,小行星来袭纯粹是路过打酱油,打完酱油就回家,所以不会发生所谓的世界末日。这表明( )
①事物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④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专家们总结和概括的结果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3. 2012年3月,科学家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这一重要成果对于最终揭开宇宙起源和演化之谜有着重大意义。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 )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②事物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提高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4. 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在过去几年一系列的近距离飞越考察过程中,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探测器确认在土卫二星球的南极地区存在巨大的水汽“喷泉”,科学家发现其喷出的物质中除了水和有机物之外还有盐分,这可能暗示其地表下方存在一个巨大的地下海洋。这说明( )
①人类借助于科学仪器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②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先进的认识工具 ④科学仪器可以替代人类对客观事物作出精确反映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5. 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但是现在,在严肃的科学期刊,可以看到优秀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可行性的分析文章。”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科学的使命在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6.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差异,请说明其哲学依据。
28. 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
2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广泛收集民意和征求各党派意见的基础上,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伟大成就,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结合材料,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谈谈出台上述《决定》的方法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