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10篇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 ·236·青年与社会 2019年10月上《醒回篇》所反映的爱国主义精神述评马玉桂(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
iddot;236·青年与社会 2019年10月上《醒回篇》所反映的爱国主义精神述评马玉桂(西北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光绪三十三年 (1907),三十六名留日回族青年学生,发起组织“留东清真教育会”。该会以“联谊回教情谊,提倡教育普及,宗教改良”为宗旨,提出爱国爱教的口号。第二年,该会在东京编辑出版了回族历史上的第一个自办刊物《醒回篇》 ,这是我国近代回族先进知识分子创办的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的进步刊物 ,集中反映了近代回族爱国青年的在民族救亡图存中的觉醒。在学术界,它与《正宗爱国报》齐名,被认为是“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的重要标志之一,自 20 世纪末期, 《醒回篇》受到知识界的关注,相关论述较多,《醒回篇》虽然只出版了一期,但鉴于它集中反映了近代回族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研究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和祖国统一,因此笔者试对此做出评述和归纳。一、《醒回篇》简介自 20 世纪末期,《醒回篇》收到一些学者的关注。余振贵、杨怀中在所编《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中对《醒回篇》的创办背景、主要内容进行介绍,认为它是“我国回族穆斯林历史上第一份自办刊物,也是近代回族知识分子在国外创办的进步刊物之一。”李兴华、冯今源在其著作中对《醒回篇》进行简要介绍,认为它是“中国穆斯林自办的最早的一本刊物,具有开创性。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伊斯兰教历史十分宝贵。《醒回篇》对启迪中国穆斯林的觉悟起过一定的作用。”邱树森认为《醒回篇》是“清末最具影响的回族期刊。《醒回篇》的出版,对以后回族报刊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杨继国所编的《回族文学通史·近现代卷》对《醒回篇》的创办背景、创办者进行简要介绍,认为“《醒回篇》诞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所提出的改良宗教、普及教育的核心理念,深切反映了近代回族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它的办刊理念、创作导向是“后来数以百计的回族办刊生存发展的思想根基。”二、《醒回篇》所反映的爱国主义精神学术界对于《醒回篇》所反映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大量的论述。余振贵、杨怀中在所编《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中归纳了《醒回篇》的主要内容 :“第一、把强盛中华、抵御列强,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作为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回族与爱国的关系问题,把振兴回族和强盛祖国统一起来考虑,启迪回族民众的爱国思想,号召发挥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近代回族人民开展反帝爱国斗争起了指引作用。第二、根据当时回族的具体处境,提出宗教改良和普及教育,作为振兴回族,强盛祖国的两项基本主张……第三,认为近代中国教育的陈旧,是祖国落后于先进国家的原因,因此必须建立新的教育体制额制度,这是回族和全国知识分子共同奋斗的目标之一。”李健彪认为基于《醒回篇》的创办背景,因此它能够较全面反映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在他看来,这些思想特征中包括 “继承了回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回族人民心理、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醒回篇》“正确阐释了回族与国家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对近代回族进行反帝爱国斗争显然有着启发和引导作用。”6大部分文章如传达出对民族前途、国家命运的深切忧患。如黄镇磐撰写的《〈醒回篇〉发刊序》一文 :“北尽黑龙,西跨天山,东南至海……呜呼!噫嘻!谁作孽耶?其天耶?抑人耶?奈何我皆醉而彼独醒也?”保廷梁撰写的《劝同人负兴教育之责任说》:“种族之区别,不过内部自为畛域,其对于外界,毫无效力可言。例如甲午战败,庚子再创,外国人之入我国中者,未闻为我区别曰 :‘某也满,某也汉,某也回,某也蒙’,而惟肆行杀戮,同归一尽。盖同国如同舟也,乘组员之种类,无论其为黄为白,至于舟坏覆没,则其被难一也。以是而言,种族虽殊,以同国之故,则一国之盛衰强弱,莫不直接同受其影响,而恶得曰 :‘他种族之兴亡,与我无涉也’。” 4 对民族前途、国家命运的深切忧患跃然纸上。《醒回篇》中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理性反思,至今仍闪烁着思想的光辉。马文德认为《醒回篇》作为我国回族历史上第一个刊物,反映了清末回族先进知识分子在内患外忧情况下,为抵御外敌、振兴民族、普及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理性思考。但由于历史局限性“他们对民族弱点和黑暗有些只是表层的批评,没有触及深层的民族文化积淀,没有从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经济、心理等族内外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思索。”同时,《醒回篇》是回族新文化运动的先导,起到了示范作用。“无论从办刊宗旨还是内容及其思想,它对随后兴起的中国穆斯林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先导作用。针对列强瓜分中国,《醒回篇》呼吁各个民族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共同抗击帝国主义入侵,反映了当时回族先进知识分子爱国爱教的思想。”高小岩在探讨《醒回篇》所反映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持有与黄成俊相似的观点,认为《醒回篇》反映了回族知识分子在国家内忧外患中的觉醒,是中国回族历史上最早的一份进步的刊物,它所提出的文化理性反思和爱国主义思想至今仍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张琴在其研究中分析了以“醒回篇”和“正宗爱国报”为代表的回族报刊与当时回族社会的变革,认为这两份报纸体现了回族的文化生命力和自信心。它对于中国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回族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留东清真学会一经建立就以“教育普及和宗教改良”为宗旨,《醒回篇》创办的意图旨在“输入内地以规同教”,社团会员构成多元,其中有学生、阿訇、也包括女性留学生和非中国籍学生,因此,马成鸣认为留东清真学会的建立和《醒回篇》的创办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回族新闻界早期的国民外交意图,这种国民外交探索对于后期回族新闻界积极开展国民外交活动具有示范作用。·237·青年与社会 2019年10月上针对《醒回篇》和《正宗爱国报》的关系,张巨龄与他人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正宗爱国报》创办于 1906 年,是中国回族历史上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比 1908 年创办的《醒回篇》早两年,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对回族历史研究的著作中对《醒回篇》给予高度关注和评价,但对于曾经影响了全社会的《正宗爱国报》的介绍 “要么失之简约,要么失之根本不确。”。《正宗爱国报》以“合四万万人为一心”,让“黄脸面,黑头发”的中国各族人“痛痒相关,爱国如命,保卫中华……万万年”为宗旨,其刊登的忧国、忧族、忧民,以及强国、强族、强民的文章对《醒回篇》的编者们具有指导作用。不仅如此,当《醒回篇》发行后,《正宗爱国报》对其进行大力宣传和推介。因此,张巨龄认为《醒回篇》借助《正宗爱国报》的影响而为国人所知。基于此,张巨龄认为“丁宝臣主持的《正宗爱国报》宣传并扩大了《醒回篇》在国人,特别是清末时代回族人中的影响的。”同时,以《醒回篇》为代表的回族报刊中含有丰富的国家认同思想,国家认同体现着国民对国家的认同和向心力,在实质上缘生于一种“国族归属与认同”,即对某一特定的民族国家及其传统、制度、文化的归属,并由此而分享一种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生活方式。金林对近代回族报刊传播与回族群体国家意识的觉醒进行了论述,认为包括《醒回篇》在内的回族报刊对开启民智,培养回族群体国家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小岩对《醒回篇》的中华民族认同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其将回族的族群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完美的统一在一起。在陈红梅看来,包括《醒回篇》在内的回族报刊反映了回族社会对宗教的认知和对国家的态度。对于国家的认识、对于民族自身发展的新思考,与之前的认识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对民族宗教与国家关系的认知。强调回族的国民身份,其次强调了民族宗教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的关系,如《醒回篇》中保廷梁《劝同人负兴教育之责任说》一文中写道 :“国家如个人也。……国家之分子,亦无论其职业之为吏、为军、为商、为士、为工、为农,与夫其种族之或满、或汉、或回、或藏、或蒙,而其所以为组织国家之分子则一。”(二)强调的是民族宗教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的认识。呼吁回族民众对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发挥应有的作用。(三)兴教救国与回族社会的行动。基于上述的认识,回族社会在面临重大政治决策和国家危难时,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据此,陈红梅认为“这种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同步同向发展的经历,使回族社会在维护国家利 益的同时追寻着民族的振兴,又将本民族的振兴转化为国家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强化着回族的国家认同。所以,近代回族国家认同的演变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即国家政权对回族政治认可、对其权益保障,与回族对国家政权的认同及维护是相对应的。张治军、张银银对《醒回篇》中反映的清末回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叙述与国家认同进行剖析,指出以“留东清真学会”成员为代表的回族知识分子,对于民族与国家荣辱与共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观,从而促进了回族社会对国家的认同。《醒回篇》的进步性在于它“标志着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尝试抛弃狭隘的‘少数民族’政治枷锁,勇于寻求‘主人翁’的现代政治意识,担负‘国民’的社会责任,代表回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崛起和对国家的责任担当。”目前的研究动态显示, 《醒回篇》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醒回篇》所反映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研究对于发扬回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增强回族民众的国家认同和公民意识以及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顾颉刚.回族的文化运动//李兴华、冯今源.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下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2] 余振贵,杨怀中.中国伊斯兰文献译著提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3] 李兴华,冯今源.中国伊斯兰教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 邱树森.中国回族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5] 杨继国.回族文学通史·近现代卷[M].银川:黄河传媒出版集团、阳光出版社,2014.[6] 李健彪.从醒回篇看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7] 黄镇磐.醒回篇发刊序[J].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8] 保廷梁.劝同人负兴教育之责任说[J].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9] 马光德.关于醒回篇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J].回族研究,2000(4).[10] 黄成俊.唤醒回众 共图国强——读留东清真教育会编《醒回篇》[J].回族研究,2002(2).[11] 高小岩.论醒回篇的爱国主义精神[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5).[12] 高小岩.爱国爱教的进步刊物醒回篇[J].陇东学院学报,2008(6).[13] 张琴.近代回族报刊兴起与回族社会变革浅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9(3).[14] 马成鸣.清末民初回族新闻界国民外交考察——从醒回篇到月华[J].学术探索,2012(10).[15] 张巨龄.醒回篇与丁宝臣的正宗爱国报[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6] 于海.民族精神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2004(12). [17] 金林.民国时期回族报刊传播与回族群体国家意识的觉醒,河北大学 2010 年硕士论文.[18] 高小岩.谈醒回篇的中华民族认同思想[J].昌吉学院学报,2008(4).[19] 陈红梅.近代回族政治意识与国家认同浅论[J].西北民族研究,2010(3).[20] 张治军,张银银.论清末回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叙述与国家认同——以对醒回篇的考察为中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社科项目“伊斯兰教中国化经典《天方典礼》研究”(编号:19XJC730003)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马玉桂(1981- ),女,回族,甘肃兰州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言与文化。
篇二: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
章做坚定的爱国者思想道德修养第一节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第三节做坚定的爱国者第六章做坚定的爱国者思想道德修养第一节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 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 热爱、 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 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一)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二)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三)
爱国主义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
第六章做坚定的爱国者思想道德修养第一节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 什么是爱国主义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
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二)
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主要特征共同特征:
实行民族平等、 和睦, 反对民族压迫; 不畏强暴, 反抗侵略; 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同 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英勇 斗争,推动祖国不断进步。
第六章做坚定的爱国者思想道德修养第一节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 什么是爱国主义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三、 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一)
爱国主义是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二)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大纽带(三)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第六章做坚定的爱国者思想道德修养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 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一)
振兴和发展民族经济、 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为基本要求(二)
以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为基本课题(三)
以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 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为基本责任
第六章做坚定的爱国者思想道德修养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 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二、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一)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具有先进性的爱国主义(二)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的统一(三)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四)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热爱祖国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五)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热爱祖国与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统一
第六章做坚定的爱国者思想道德修养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 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二、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三、 保持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一)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二)弘扬民族文化, 反对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三)吸收外来文明, 反对闭关自守的狭隘民族主义
第六章做坚定的爱国者思想道德修养第三节做坚定的爱国者一、 爱国者的概念和特征凡是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具有爱国 思想和爱国行为的中华民族的成员 , 都可以称为爱国者。(一)
爱国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力量(二)
爱国者是具有最大广泛性的人民群体(三)
爱国者具有历史性和层次性爱国者的特征:爱国者的概念:
第六章做坚定的爱国者思想道德修养第三节做坚定的爱国者一、 爱国者的概念和特征二、 弘扬民族自尊、 自信和自强的精神(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是爱国者的内心信念(二)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是者的行为准则(三)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祖国统一是爱国者的神圣职责
第六章做坚定的爱国者思想道德修养第三节做坚定的爱国者一、 爱国者的概念和特征二、 弘扬民族自尊、 自信和自强的精神三、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一)继承爱国主义传统, 培育爱国主义的道德情感1、 要了解历史、 国情,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 努力培养和不断升华爱国主义的情感3、 向人民学习, 向社会学习, 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第六章做坚定的爱国者思想道德修养第三节做坚定的爱国者一、 爱国者的概念和特征二、 弘扬民族自尊、 自信和自强的精神三、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一) 继承爱国主义传统, 培育爱国主义的道德情感(二)
立志报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 培养对国家的责任感,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2、 在服务于祖国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3、 树立远大理想, 坚持“知行合一” ,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课程总结:
第五章、 第六章思想道德修养学习参考书目 :1. 《道德观通论》思想政治教育司组编2. 《中国文化精神》邵汉明主编3.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研究》袁德成 等主编4. 《思想道德修养》陈秉公主编5. 《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商务印书馆出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书林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课程总结:
第五章、 第六章思想道德修养思考题:
(第五章)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的基本内容?2. 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在道德建设中的核心地位?3. 如何理解集体主义原则的社会历史必然性?4. 集体主义原则中,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5. 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怎样看待集体主义中的自我牺牲与奉献精神?6.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7. 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道德品质? 如何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课程总结:
第五章、 第六章思想道德修养思考题:
(第六章)1. 什么是爱国主义? 其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2. 中华民族有哪些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大学生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3. 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是统一的?4. 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 为什么要更加强调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 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5. 爱国者有哪些基本特征?6.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课程总结:
第五章、 第六章思想道德修养第五章一个核心一个原则五个基本要求三大社会道德一个总体目 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爱祖国、 爱人民、 爱劳动、 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团结互助、 平等友爱、 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课程总结:
第五章、 第六章思想道德修养第五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 强调整体精神, 强调为社会、 民族、 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二、 推崇“仁爱” 原则和人际和谐三、 提倡人伦价值, 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尽的道德责任四、 追求精神境界, 把道德理想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五、 重视道德践履, 强调修养的重要性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第一、 追求真理, 矢志不渝第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 对工作和事业的极端负责………
课程总结:
第五章、 第六章思想道德修养第五章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第一, 诚实守信第二, 谦虚谨慎第三, 勇敢热忱第四, 艰苦朴素第五, 良心节操
课程总结:
第五章、 第六章思想道德修养第六章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作用和历史意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爱国者的含义、 特征怎样做坚定的爱国者课下作业结合2003年春季我国部分地区爆发非典疫情中医护人员表现出的敬业献身精神、 人民群众表现的协作精神等, 以敬业奉献、 团结协作、 集体主义为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千字左右的作业如:
谈谈集体主义; 谈谈奉献精神(本次作业与平时上课情况考察共同计入总成绩, 占总成绩20分)
篇三: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
32007-11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宗教,在其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社会形态的问题。一直以来,伊斯兰教充分发挥自身的灵活机制,不同程度地在与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社会等渐渐融合、相互适应。近几年,中国伊斯兰教界在如何更好地发挥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如何积极引导中国穆斯林适应中国全面振兴的需要方面,从伊斯兰教教义、教法等方面进行了努力探索。 一 中国伊斯兰教文化丰富多彩,其深奥的内涵需要人们去探索、挖掘、研究,通过联系实际的解经工作力求更大程度地适合当前中国穆斯林的需要。联系实际解经的本质就是与时俱进。伊斯兰教的任何一部经典、任何一段经文、任何一段圣训,其永恒不变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得到解释和翻新。实际上,只有通过解经者的理解和解释,才能不断突显伊斯兰教文化的价值。中国伊斯兰教界需要非常负责地从实际需要出发,认真研究教义、教法,根据伊斯兰教有关经典对相关问题的阐释,向穆斯林群众进行引经据典的解释。如伊斯兰教“吉哈德”一词是“奋斗”、“艰辛”、“尽力”的意思,联系实际解经义循序渐进求发展
从恩霖F o r u m论 坛
6 42007-11泛指“为某事业而付出其全部能力”,但是由于中文翻译受西方影响,一直将该词单纯地译为“圣战”,使该词具有了浓烈的“宗教战争”的味道,这样的解释既不符合伊斯兰教本义,又容易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这样不利于伊斯兰教的发展,不利于全国各族穆斯林全面、正确地了解伊斯兰教文化的真谛。为此,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引用了埃及宗教基金部长宰格祖格先生的论点,通过联系实际的解经工作,对某些问题进行符合伊斯兰教本义、联系实际的阐发,使那些图谋不轨者的歪理邪说不攻自破,使伊斯兰教中的一些问题得以正本清源。 通过对伊斯兰教义、教法做出符合时代发展、民族团结与进步的阐释,不仅是为了批驳宗教极端主义的歪理邪说,更是为了伊斯兰教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了维护中国穆斯林的切身利益。二 中国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共同的信仰加之不同的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使得伊斯兰文化独具中国特色,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伊斯兰教界要在深刻理解伊斯兰教义精神、熟悉社会情况、把握政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适应”、“和谐”这篇大文章。没有对伊斯兰教在理论上的深刻了解,没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政策观念,就谈不上相适应。所以,实事求是讲适应、讲和谐,是做好中国伊斯兰教工作、做好中国穆斯林工作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边防的巩固。通过解经、讲“卧尔兹”指导阿訇规范并改善宣讲教义、教法的方式和内容,从伊斯兰教角度向穆斯林宣传诸如“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 “孝敬父母是穆斯林的天职”、“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应和睦相处”、“劝善戒恶、伸张正义”、“穆斯林应该和睦邻里”、伊斯兰教提倡厚养薄葬等,使伊斯兰教中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光大,成为社会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三 伊斯兰教的中道精神渗透在穆斯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伊斯兰教是一个简单易行、讲求两世兼顾的宗教;主张对人友善、宽容,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行止有度,是一个不偏不倚、谨守中道的宗教,正如《古兰经》云:“他们用钱的时候,既不挥霍,又不吝啬,谨守中道。”(25∶67) 当前,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宗教极端主义流行。有些地方的少数人以讲经宣教为名,把主张和平、团结的伊斯兰教歪曲成赞成暴力、制造仇恨的宗教。积极引导穆斯林走中道,可以避免宗教极端主义,这既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要求,又是确保伊斯兰教自身利益的重要前提。伊斯兰教认为,人最重要的品德应该是理智、勇敢、公正,处理任何事情都应以“适中”为准则,走向偏狭的两极都不是美德。如果穆斯林放松了“中道”精神的修养,处事为人就会“过”或“不及”。“不及”就意味着懦弱,过分懦弱就不能主持公道;太“过”,就等于偏激,走极端,就会偏离伊斯兰教正道。
伊斯兰教所倡导的走“中道”思想,要求穆斯林一切以“中道”为出发点,追求一种公正、公平、平和的社会环境,一种宽容和谐的生存状态,一种科学、人道的生存方式,要求穆斯林两世兼顾、两世幸福。伊斯兰教的中道精神更是当代中国穆斯F o r u m论 坛
6 52007-11林社会生活的指南。正如《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真主已准许你们享受的佳美食物,你们不要把它当作禁物,你们不要过分。真主的确不喜爱过分的人。”(5∶87)。在社会生活中,热爱自己的民族传统,遵守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道德规范,服从国家的法律法规,并能够与兄弟民族团结互助,友好相处,对整个现实生活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样才会获得真主的喜欢。四
中国政府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宗教团体、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宗教团体、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坚持爱国爱教、自办教务的方针,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祖国统一。政府与信教群众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我国宗教关系的和谐,促进了我国各个领域的有序发展。 以伊斯兰教来说,中国伊斯兰教界通过解经工作,一再向世人阐明了“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 “伊斯兰教是团结宽容的宗教”、 “伊斯兰教是仁慈的宗教”、 “伊斯兰教是走中道的宗教”、 “伊斯兰教是追求两世吉庆的宗教”等。和平、仁慈、诚信、宽容、走中道是保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品质。这些训导一方面促使穆斯林自身更加清楚地认识伊斯兰教,另一方面也使非穆斯林进一步了解了伊斯兰教基本精神,这对于中国伊斯兰教界进一步做好工作,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对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给予了巨大的信任,寄予了殷切的期盼。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不负厚望,努力工作,积极引导和带领广大穆斯林群众,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责任编辑
余
葶 F o r u m论 坛
篇四: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
弘扬道教界爱党爱国爱教优良传统积极引导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李光富今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前不久,全国宗教界发出《关于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的共同倡议》,号召在全国宗教界开展以党史为主的“四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各宗教拥党爱国优良传统,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以此来表达全国宗教界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道教界高度重视。《倡议》发出后,道教界积极响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作为重要内容,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庆祝活动。截至目前,中国道教协会向全国道教界发出了《关于道教界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的倡议》,举办以“洞天共赞山河美,福地同颂党恩情”为主题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书画展、祈福法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研讨会,指导拍摄爱国题材电影《茅山往事》,组织中国道协全体职工赴香山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动。各地道教界在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精心谋划,周密部署,详细制定主题教育活动方案,陆续开展特色鲜明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道教界和广大道教信众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喜悦之情,同时,也是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信心和决心的过程。道教界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道教健康传承的良好局面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幸福生活。道教界和广大道教信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下一步,全国道教界将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将以党史为主的“四史”学习教育持续引向深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道教界要弘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优良传统,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教育引导广大道教信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增强学习党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弘扬道教界爱党爱国爱教优良传统。百年来,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道教界将认真收集和整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涌现出来的生动事迹和典型人物;挖掘道教界拥党爱国、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结合时代精神进行深入阐释和大力弘扬;利用好道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道教界始终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的历史进程来教育引导道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三是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教界将秉持“返本开新”的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认真发掘整理道教优秀传统文化,对道教教理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力量。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紧紧依靠人民,应对了一个个挑战,跨过了一道道沟坎,取得了一个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13来、奋勇前进奠定了现实基础。道教界和广大道教信众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者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爱党传统彰显光荣历史凝聚力量助推伊斯兰教中国化杨发明今天我们相聚在党的诞生地——上海,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交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学习体会,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下面,我结合伊斯兰教界的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一、爱党传统彰显光荣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尊重、团结、关心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受党的爱国统一战线感召,我国伊斯兰教界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支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与党结成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早在长征时期,我国伊斯兰教界就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利的党,欢迎和支持党领导的红军,涌现了大量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如贵州泥堡村穆斯林为红军熬制古树茶的故事、云南柯渡清真寺红军标语铭刻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甘肃岷山脚下毛主席与阿訇谈经论道的故事、红军三过宁夏单家集穆斯林夹道欢迎特别是毛主席与阿訇深情夜话的故事等等,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伊斯兰教界进行宗教制度民主改革,废除宗教封建特权等痼疾陋习,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从封建压迫剥削下解放出来,引导伊斯兰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光明大道,获得了新生。这些在历史深处熠熠生辉的故事,充分反映了党对伊斯兰教界的亲切关怀和伊斯兰教界对党的衷心拥护和对党的统一战线的高度认同和坚决支持,党同宗教界之间的真诚合作和深情厚谊。历史昭示,在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我国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一以贯之贡献着聪明才智、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力量。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包括广大信教群众在内的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更没有中华民族共同期盼的美好未来。所以,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是我国伊斯兰教界的政治自觉和光荣传统。二、学习“四史”深化“三爱”教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党的百年诞辰之际,党中央决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提出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中国伊协向全国伊斯兰教界发出倡议,号召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的“四史”教育,以此全面深化“三爱”教育。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通过“四史”学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要用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程和伟大的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不断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穆斯林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二是厚植爱国情怀。通过“四史”学习,全面回顾我国伊斯兰教界与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历史,讲好我国伊斯兰教界前辈与党真诚合作、团结奋斗的故事,讲好身边的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爱党爱国、奉献社会的故事,深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丰富爱国主义内涵,让爱国主义成为根植内心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三是深化“三爱”教育。结合“四史”学习教育,结合“四进”清真寺和“国好·法大”主题教育等,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基础,推动“三爱”教育深入伊斯兰教界人士、深入穆斯林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三、凝聚力量助推伊斯兰教中国化我国宗教要获得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这是被实践证明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要将“三爱”主题教育中培育的真挚情感和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推进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际行动。一是建设好经学思想。继续以编写高水平的讲经范本为抓手,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力从抵制偏激主张、远离极端思想、防范境外宗教渗透等方面做好经学思想阐释,将伊斯兰文化融入现代中华文化,让伊斯兰教更深地接受中华优秀文化浸润;牢牢把握经学思想体系中国准绳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前提下,借鉴吸收国际伊斯兰教经学思想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努力建设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经学思想。
篇五: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
上任演讲 发言稿 各位阿訇、穆斯林同胞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我们穆斯林这个盛大的节日,也非常高兴能够 和大家一起再一次认识和学习我们穆斯林的教义教规。借这个机会,我对各位穆斯林同胞寄 予以下几点希望。
第一, 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穆斯林。穆罕默德圣人不仅努力宣传伊斯兰教,而且教导穆斯林爱国爱家。他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好,他爱麦加、爱麦 地那、爱阿拉伯半岛。我们要做一个好穆斯林,遵守教门的规矩,更要做一个好公民,遵守 国家的法律法规,把国家的兴衰荣辱放在心上。
第二, 做勤劳致富的穆斯林。我们的圣人说过:“靠自己劳动 获得的食物最好”,我们回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现在国家的政策也更好了, 秀水各方面发展迅速,尤其我们村最为明显,在这样好的光景下,我们更应该辛勤劳动,努 力致富,使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第三, 做有良好修养的穆斯林。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当然得跟上,良好的修养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家
都知道,一个满嘴脏话,恶语伤人的人是如此的让人讨厌,因此,穆斯林同胞们在与人交往 时一定要文明礼貌,树立穆斯林的良好形象。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生活上,我们必须勤俭节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们习惯了不节约,这是不对的。同 胞们,不管生活怎么样,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要浪费啊。我们的“斋月”就是发扬穆斯林勤俭 节约的优良传统。
第四, 做追求和谐的穆斯林。自古以来我们都倡导以和为贵,伊斯兰教也是主张和谐的宗教,为和谐努力的人将得到善报。首先,家人之间要互相关 爱,做到家庭和睦,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其次,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对别人 要宽容,要善意;最后,要能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做到和谐,不斤斤计较,多行善, 少作恶。
第五, 做珍惜民族团结的穆斯林。不管是大到国家,还是小到我们乡村,凡是民族团结的,经济发展就快,人们的收入就好,实惠就多,生活就安定; 反过来,如果民族不团结,社会就会动乱,人民就会遭殃。因此,我们穆斯林不但要相互团
结,而且要和非穆斯林搞好团结,互帮互爱,共同发展。
以上这五点希望只是我们穆斯林优 良传统中的一部分,对于其他的,也希望我们广大穆斯林教亲认真学习和领会,做一个遵纪 守法、爱国爱教的好公民。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虔诚地迎接斋月的到来!篇二:开斋节致辞县领导 2016 年开斋节慰问致辞 尊敬的阿訇、各位穆斯林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共同欢庆广大穆斯林同胞的盛大节日——开斋节。在此, 我代表县四大班子领导向全县穆斯林同胞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贺!祝广大穆斯林朋 友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过去的一年,全县广大穆斯林同胞与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切实加强民族团结, 坚决抵制打着宗教旗号的非法活动,把精力和智慧凝聚到了发展民族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事业中,为推动全县城乡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向 全县广大穆斯林同胞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借此机会,我也提几点建议:
一、是要利用优势、勇于探索实践,通过对上争取资金
项目,对外开展招商引资,对内 积极挖潜改造,努力提高民族经济的运行质量,促进民族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广大穆斯林群众要牢固树立“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思想,围绕“共同团结奋 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维护和发展好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族宗教等工作部门要继续关心和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为全县的大和谐、大稳定、大繁荣、大发展再立新功。
最后,祝全县广大穆斯林朋友们和同志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16 年许昌县“开斋节”慰问活动 安
排
表县领导 2016 年开斋节慰问致辞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尊敬的阿訇、各位穆斯林同胞:
大家好!今天,是广大穆斯林同胞的盛大节日—开斋节。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致 以节日的亲切问候。
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按照“三个离不开”和“四 个维护”的原则,坚持“自办、自治、自传、自养”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工
作,做到了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特别是清真寺管理委员会一班人,工作积极主动,带领广 大穆斯林同胞顾大局、识大体,致力于民族经济建设,妥善化解民族纠纷,切实加强民族团 结。坚决抵制打着宗教旗号的非法活动,确保了全县大局的稳定,使各民族和睦相处,同促 共进,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了突出贡献。借此机会,对今后的民族宗教工作,我提 几点希望:
1、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全县干部群众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充分 认识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民族、宗教无小事”的观念,注意学习和研究民族宗教 问题,探索新路子,解决新情况,切实重视并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巩固团结、 稳定、发展的局面。
2、继续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要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 会议精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 题,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规,增强民族宗教工作
意识,提高干部群众的民族宗教政策水平和处 理涉及民族宗教纠纷问题的能力,促进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 展。
3、教育引导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经济发展上来。强化发展意 识,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全县形成人人思 发展,家家想致富,个个上项目,经济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爱国又爱教,信仰宗教又相信科学,做好穆民又做致富带头人,做遵纪守 法的公民,又做优化环境的模范,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构建和揩社会多做贡献。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民族团结,依法管理民族宗教。我们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但也 坚决反对任何打着宗教旗号的非法活动,宗教团体要依法进行宗教活动,并把宗教活动场所 真正建成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依法处理各种民 族纠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增强民族团结,即要
做好全民族的团结,更要加强本民族的团结,阿訇、寺管会和广大穆民要互相尊重、搞好团 结,不做有损于本民族形象和利益的事,共图民族团结,共谋民族发展。
尊敬的阿訇、各位穆斯林同胞,新的一年,希望大家一如既往,辛勤工作,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把民族宗教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为我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祝全体穆斯林同胞身体健康,节日愉快,阖家欢乐,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许县民宗【2016】16 号 许昌县民族宗教局 关于申请 2016 年开斋节慰问经费的请示
县政府:
全县共有回族人口 10540 人,主要分布于苏桥、小召、五女店、篇三:穆斯林开斋节致 辞在穆斯林开斋节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广大穆斯林同胞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共同欢庆穆斯林传统节日-开斋节,值此,我代表县委、县 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广大穆斯林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一年来,广大穆斯林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始终坚持从促进民族 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为全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三个文明”建设
做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来,我县回族群众在皮革、屠宰、食品加工等方面有着传统优势,有尊商重商的浓 厚氛围。希望大家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大 民族经济结构调整和资金投入的力度,努力提高民族经济的运行质量,促进民族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同时,也希望广大穆斯林群众要牢固树立“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思想,维护和 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为建设和谐尉氏做出新的贡献。我县广大穆斯林同胞,一直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捐资助教、修路建桥等各项社会公益事 业,积极投身中部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全县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 贡献。
回顾过去,振奋人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投身于 全县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干,为全县的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出谋划策, 建功立业,为全县的社会稳定多做贡献。希望全县穆斯林同胞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中,加强 学习,不断提高受教育水平,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和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 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篇四:开斋节贺词
借此机会,我对民族宗教工作提几点要求:
1、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全区干群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充分认识 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民族、宗教无小事”观念,注意学习和研究民族宗教问题, 探索新路子,解决新情况,切实重视并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巩固团
结、稳定、发展的局面。
2、继续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要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宗教会议 精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 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规,努力在全区普及民族宗 教工作意识,提高干部群众的民族宗教政策水平和处理涉及民族宗教纠纷问题的能力,强化
“工作创一流”的思想意识,使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3、教育引导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经济发展上来。牢固树立“全
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思想,叫响“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华龙形象”的口号, 强化发展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全区 形成人人思发展,家家想致富,个个上项目,经济快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引导富裕起来的少 数民族群众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人争做文明市民, 齐心共创卫生城市。在宗教界广泛开展勤劳致富比贡献的活动,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既爱国又 爱教,既信仰宗教又相信科学,既做好穆民又做致富带头人,既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又做优 化环境的模范,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民族团结,依法管理民族宗教。我们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但也 坚决反对任何打着宗教旗号的非法活动,宗教团体要依法进行宗教活动,并把宗教活动场所 真正建成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联系广大宗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依法处
理各种民族纠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增强民 族团结,即要做好全民族的团结,更要加强本民族的团
结,阿訇、寺管会和广大穆民要互相 尊重,搞好团结,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遇事要互相商量,多沟通,尽量化解矛盾,不做有 损于本民族形象和利益的事,共图民族团结,共谋民族发展。
5、大力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要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对发展民族生 产和民族事业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召开大会,公开表彰巩固我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大 好局面。
尊敬的阿訇、各位穆斯林同胞,新的一年,希望大家一如既往,辛勤工作,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把民族宗教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为我区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祝全体穆斯林同胞身体健康,节日愉快,阖家欢乐,万事如意。谢谢大家。篇五:
开斋节慰问座谈会讲话 2016 年开斋节慰问座谈会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阿訇、穆斯林同胞们:“云海浮新日,秋岚应天光。”在这丹桂飘香、秋风送爽的美好时节,我们满怀喜悦、欢 聚一堂,共同庆祝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开斋节。今天,某市市委常委、副市长**也在百
忙之中莅临我市,代表某市市委、市政府向广大穆斯林同胞表示亲切慰问!在此,我代表某 地市四大班子及广大穆斯林群众,对**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广大穆斯林同胞致 以节日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
一、要倍加珍惜良好局面。现在的**,道路宽阔整洁、楼房鳞次栉比、企业不胜枚举, 老百姓出门有小车,回家有别墅。这种幸福生活,得益于党在发展民族经济决策上的政策支 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向上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穆斯林同胞在经济发展 实践中的努力奋斗。面对这种喜人的发展形势,我们更要倍加珍惜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识 大体,顾大局,把精力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上来,把**的良好局面不断推 向更高层次。
二、要持续做好民族团结。要按照团结、稳定、发展的原则,深入贯彻民族宗教政策, 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夯实某地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希望广大穆斯林同胞与全市人 民一道,精诚团结,齐心协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致力于发展壮大民族经济、共建幸福美好家
园。
三、要合力共建小康某地。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纵深推进,某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全面铺开,某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加工基地和集散地,要抢抓历史机遇, 提高发展质量,加速推进加工专业园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叫响品牌,为某地全面 构建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师大春风吹满面,政法学员共团圆。大家好,我是来自政法学院法学 1203 班的张沙沙。在这 里,我仅代表院团委通讯部,欢迎大家来到政法,也对大家能够参加今天的纳新大会表示十 分感谢。
我...
篇六: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
与国家第三章第一节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第三节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第二节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正确理解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正确理解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正确认识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用 。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基本观点。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基本观点。掌握爱国主义的含义、 特点及内 容弘扬中华掌握爱国主义的含义、 特点及内 容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教学目 的和要求:教学目 的和要求:
第一节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当代世界民族人口、 分布和构成概况民族与国家的区别和联系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基本理论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第一节 知识结构图
一、 当代世界民族人口、 分布和构成概况1 1 、 、 世界人口 和民族世界人口 和民族明科皮人,雅马纳人,博多 科多人200个民族65个民族7个民族汉族, 俄罗斯, 美利坚族, 孟加拉族, 印度斯坦族, 巴西族, 大和族2000个60多亿人口 最少的民族百万以上千万以上1亿以上民族人口
2 2、 、 世界各洲人口 和民族概况世界各洲人口 和民族概况:
:一、 当代世界民族人口、 分布和构成概况一、 当代世界民族人口、 分布和构成概况100140. 56大洋洲1604517. 16. 8欧洲7005110. 420. 2非洲500351428. 2美洲1000445829. 4亚洲民族国家人口( %)面积( %)各洲
二、 民族与国家的区别和联系二、 民族与国家的区别和联系1 1 、 、 民族与国家的民族与国家的区别区别 表现在:表现在:第一, 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第二, 两者发展变化的根源不同。第三, 国家消亡同民族消亡的规律也不一样。形成的过程不一样。疆界是不一致的。第四, 从表现形式来看, 它们在其第五, 国家的疆界与民族分布的
二、 民族与国家的区别和联系二、 民族与国家的区别和联系2 2、 、 民族与国家的民族与国家的联系联系 表现在:表现在:第一、 民族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有一定的联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是不存在的。推行的是什么样的政策。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第二、 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发展由一定的民族构成, 没有民族的度上取决于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是这个国家内第三、 从表现形式来看, 国家总是国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关系, 很大程来看, 一个国家疆域的开拓和经济第四、 国家内 部的民族关系以及该第五、 从国家与民族的相互作用
三、 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 的基本理论三、 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 的基本理论1、 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基本理论第一, 国家结构形式民主集中制的统一大国的思想——重要原则。第二, 特殊情况下联邦制。第三, 自 治制解决集中统一大国内 整体与部分、民族与国家关系——普遍原则。第四, 从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辩证地对待民族自 决权的思想。
第二节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的民族、 人口及分布概况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之本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节 知识结构图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一)
中国的民族与人口中国总人口 129533万 其中:
祖国大陆31个省、 自 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共126583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 为678万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 为44万人台湾省的金门、 马祖等岛屿人口 为2228万人祖国大陆人口 中, 汉族115940万人, 占总人口 91. 59%;各少数民族人口 为10643万人, 占总人口 的8. 41。
( 二)
祖国的疆域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 三)
祖国的统一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和捍卫的( 三)
祖国的统一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和捍卫的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了 奴隶制社会。春秋时期中国社会逐渐地由奴隶制阶段向封建制阶段发展。公元前221年, 建立了 中国统一的多 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秦朝。汉朝继承秦制, 公元前60年在西域建立了 “西域都护府”。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匈奴是我国古代的北方民族,春秋战国时代,他们就游牧在蒙古高原上。
首领称为“单于”。
公元前177——176年开始西征结束了 我国北方游牧民互不相属的分散局面, 实现了北方地区的统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张骞出使西域及乌孙与汉和亲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蒙古族西征实现了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统一了 中国, 奠定中国统一的基础自 然科学发达, 少数民族科学家辈出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满族——西南:
改土归流新疆:
1762年建伊犁将军府派锡伯族、 达斡尔族八旗兵丁来新疆屯田西藏:
1653年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1713年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 代表中央行使对藏的主权( 中央直接派人领导, 拥有 自 己的军队)
大约始于康熙四十八年 ( 1709年)
终于清末( 1911年)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伊犁将军府伊犁将军府旧址位于伊犁霍城县惠远乡 ,1762年建。1871年, 沙俄占伊犁,驻城被毁。
1882重建。
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四(四)
祖国的进步与繁荣发展是各族人民共同推动)
祖国的进步与繁荣发展是各族人民共同推动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建筑业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自 然科学社会科学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一、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吐鲁番的坎尔井水利工程
坎尔井坎尔井
畜牧业畜牧业
农 业
手工业
傣家竹楼侗族程阳桥白族门楼哈萨克毡房彝族土掌房民族建筑
壮族铜鼓
傣族舞蹈朝鲜族长鼓舞民族艺术
《《突厥语词典突厥语词典》 》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马赫穆德·喀什噶里喀拉汗王朝的语言学家喀拉汗王朝的语言学家
玉玉素素甫甫· ·哈哈什什· ·哈哈吉吉甫甫喀拉汗王朝诗人、 学者和思想家。喀拉汗王朝诗人、 学者和思想家。
《江格尔》 生动地描写了 宝木巴的英雄“江格尔”及其他勇 士同来犯敌人斗争取得胜利的故事。
其内 容, 容纳了 鲜活的卫拉特蒙古的口 语、 方言、气势雄浑, 韵律键锵。
《玛纳斯》 目 前在我国已经搜集约20多 万行, 加上各种变体共约100多 万行, 内 容以柯尔克孜族传说中的古代英雄玛纳斯为核心的一百多 个人物的故事。
他是柯尔克孜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创造和补充整理的文学瑰宝
二、 国家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之本首先, 国家管理职能运作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其次, 国家的统一或分裂, 也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总之, 无论是从国家的职能, 还是从国家的统一与分裂的历史来看, 国家的存在与发展都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之本。
三、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即统一的多 民族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利益, 是以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 捍卫国家的主权等方面为基本内 容。
国家利益即中华民族共同利益高于一切:第一, 国家的统一, 民族的团结,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主权的不可侵犯, 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第二, 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三、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一, 国家的统一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和捍卫的。第二, 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是各民族人民共同推进的。第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进行的。第四, 维护国家的主权, 反对民族分裂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和根本愿望。三、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第三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节 知识结构图爱国主义的含义及特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 爱国主义的含义及其特征概念:概念: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 己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 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是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极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其深厚的感情。
一、 爱国主义的含义及其特征特征:特征:第一,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第二, 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感情,第三,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民族和第四, 爱国主义还是一项政治原则。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国家可贵的精神支柱。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孔子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鸟飞反故乡 兮,狐死必首丘。—屈原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一片 丹心图报国——于谦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亟亟拯斯民于水火, 切扶大厦之将倾。——孙中山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第一,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第二, 维护祖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侵略。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台湾人民抗日 斗争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义和团反帝运动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第三, 热爱祖国, 为创造和丰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做出贡献。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地动仪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都江堰
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万里长城
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第一, 必须献身于我国社会主第二,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必须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分裂主义。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爱国主义的传统, 增强民族自 尊心, 保持民族气节。足于本职上作,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义现代化的建设。第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必须第四,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第五,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必须立
名词解释: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思考题:1、 民族、 国家的区别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 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的基本理论表现在哪些方面?3、 为什么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4、 爱国主义的特点和内 容是什么? 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篇七: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
开展规律 推动创新实践(1)余浩洁 奉贤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办主任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是党的宗教工作基于中国国情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开展要求的宗教开展方向,为积极引导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根底。围绕着“宗教中国化〞这一时代命题,几年来,我们从推进基层宗教工作出发,在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归纳起来主要是“遵循规律、把握关键、推动实践〞。
一、遵循规律。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必须遵循宗教开展规律。对基层宗教工作而言,认识上的缺乏依然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主要思想瓶颈。如,什么是宗教,什么是宗教规律,宗教工作的本质又是什么等。基于基层工作考察,我们认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需要在思想源头上解决推动实践的认识问题。要从本质上认识宗教,从规律上认识宗教,从作用上认识宗教。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在认识宗教本质和规律上做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
二、把握关键。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把“积极引导〞这个关键“契合时机、落深落细〞。近年来,我们在基层宗教事务依法管理中坚持“导〞的工作态度,遵循宗教规律,把握宗教工作本质,主动探索法治化、标准化的实践路径。一是抓住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宗教界的急需急盼。重点探索开展了宗教活动场所布局规划试点工作,形成奉贤区宗教活动场所总体布局专项规划成果。二是加强管理组织
建设,切实推动宗教场所实施民主管理。指导全区宗教团体制订和落实各教宗教场所实施民主管理方法措施,以民主方式“导〞出了宗教教职人员与信众代表平等协商、集体决议、民主评价的管理新模式。三是创新社会管理,切实推进宗教事务社会公共治理。以基督教专项工作为重点,借助民族宗教事务网格化管理平台,形成基督教堂区、街镇社区“两区联动〞工作机制。
三、推动实践。当前,践行“爱国爱教、两个责任〞已成为宗教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实践主题。现阶段,深化“爱国爱教、两个责任〞实践活动,切实推动和顺宗教、责任宗教建设,需要做到“点面结合、创新推动〞。一是要创新载体,深化宗教场所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活动。二是要创新方法,深化中国共产党党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开展史“四史〞教育。三是要创新引领,深化宗教界讲经讲道长效化制度建设。
增强推进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内生动力(2)
郁喆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市宗教学会副秘书长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了正确路径,是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的重要任务,对正确处理我国宗教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充分尊重宗教生存开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是推动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的战略举措,是充分发挥宗教积极作用的关键所在。
坚持中国化方向,宗教就必须在政治上自觉认同、在文化上自觉融合、在社会上自觉适应,与社会开展同步、与时代进步同频,成为社会建设的和谐因素和国家建设的积竭力量。
要发挥宗教界主体作用,增强推进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宗教界推动宗教中国化的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现实紧迫感,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担当作为、广泛参与。各宗教团体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教育引领广阔信教群众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坚持走宗教中国化道路。宗教界委员要发挥好表率和引领作用,团结引领宗教界爱国人士和宗教信仰者在促进我区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中,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同时,要花大力气和长时间建立有中国特色,能够与国际学界沟通交流的中国宗教学理论体系。宗教中国化不仅仅是政界、宗教界和学术界的事情,社会群众尤其是媒体需要具备一些宗教历史和文化的常识。
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3)
亚蕴 静安区政协常委、静安寺监院 两千多年来,佛教与中华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不断融合,终于汇入了中华灿烂文化的长河里,对传统文化的思想、文学、艺术、语言,习俗等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局部的过程正是佛教外乡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佛教继续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积极与社会主义
社会相适应,兴办佛教教育,培养佛教人才,弘扬佛教文化,开展社会慈善,迎来新的兴盛。今后佛教的开展关键还是要不断与时俱进,以大乘佛法的自利利他,普度众生,奉献社会为根本,以到达自我人格尽善,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国家太平,世界和平。
更重要的是,新时代佛教的开展要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保持佛教根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做出符合当代中国开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使佛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综观中国历史,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佛教不断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过程。宋元明清以后,佛教在信仰形态、僧团制度等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使得佛教不断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佛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在今天应该继续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中国文化相适应,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忘发心,不负时代,发挥佛教应有的积极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教中国化(4)
丁常云 上海市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市道教协会副会长、浦东钦赐仰殿道观住持 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阔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根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开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引导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指明了方向,为我国传统道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明确了路径。
第一,坚持道教中国化必须要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我们要深入挖掘道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合点,组织道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研究、研讨等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道教界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内涵。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在道观内形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气氛;通过讲经讲道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讲经讲道之中,要深入挖掘道教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标准,充分运用其中的道德教化资源,引导广阔道教徒不断提升道德水准。
第二,坚持道教中国化必须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完善理论研究机制等,积极引导道教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积极效劳社会,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充分发挥道教化导世俗的社会功能。通过开展讲经讲道活动,引导信众,净化心灵,提升人格,传播道教正能量。
通过倡导道教道德伦理,自觉担当起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和睦,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
第三,坚持道教中国化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道教教义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道教教义思想,是道教适应时代开展的根本要求。随着社会的高速开展,特别是新时代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社会民众的道德遵循,道教的教育思想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进步要求,我们不仅要很好地学习传承道教教义思想,而且还要对道教教义思想作出符合时代开展要求的新阐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积极阐释道教教义思想,利用优秀的教义思想为当代社会开展效劳。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必须深入挖掘、积极弘扬道教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符、精神一致的教理教义,为修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和智慧源泉。
从“两个〞认同看中国穆斯林的中国化(5)
白润生 上海市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沪西清真寺教长 我想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这两个方面来谈伊斯兰教的中国化。
一是文化认同。唐高宗永徽二年(651 年),伊斯兰教经由“一带一路〞的穆斯林商人团队传入中国,其中一局部侨居中国。他们的后代热衷于学习中国的文化,并取中文名字,有些人具有很高的学识,精通中国文化经子史集。其中有一位代表人物叫李彦升,还曾得到唐宣宗的赏识,被钦点为翰林学士。穆斯林在以后的各朝代都出现了不
少著名的文人学者,如元曲八大家之一的马九皋、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航海家郑和等。到了明末清初,更是涌现出一批以王岱舆、刘智为代表的既精通教义,又熟悉传统文化的大师巨匠。他们以中文著书立说,阐述和宣传伊斯兰教义,通过吸收、改造儒家传统中的思想资料来阐释伊斯兰教的内涵,开启了伊斯兰教中国化运动。他们阅读过大量儒家经典,对儒家思想有深度了解和深刻理解,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伊斯兰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二是国家认同。近代以来,中国先后遭受到西方列强欺侮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1840 年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中国穆斯林群众为保卫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英勇地抵抗外国侵略,血洒疆场,展示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浩然正气。鸦片战争期间,马辰、杨成龙、郑国鸿,及定海、大沽等穆斯林将士,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献出了珍贵生命。甲午战争期间,血洒平壤的回族爱国将领左珍贵,血战正阳门、抗击八国联军侵犯北京的马福禄及所属回、东乡、保安等族将士,都是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成立“回民骑兵团〞,三边地区和关中成立“回民支队〞,山西成立“回民游击队〞。特别是民族英雄马本斋率领冀中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毛主席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病逝后,毛主席题挽词:“马本斋同志不死!〞抗战时期,还涌现出了王静斋、哈德成、达浦生、马松亭等杰出爱国宗教人物。在国难当头的日子里,他们以爱国爱教的
实际行动,表达了中国穆斯林与祖国共命运的高尚情操。
新中国成立后的 70 年中,穆斯林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开展的伟业之中,我国伊斯兰教界围绕效劳国家大局,协助党和政府做好伊斯兰教工作,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及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穆斯林肩负时代使命,勇担社会责任,尽了最大努力,表达出了当代中国穆斯林的家国情怀和伊斯兰教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同时,在各行各业也都涌现出可歌可泣的穆斯林先进事迹和爱国人物,谱写了感人至深的爱国故事,在伟大的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
中国正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国家和社会必将不断变化与开展,中国穆斯林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开展,与时俱进。
融入中华优秀文化 效劳当代中国社会(6)
顾张军 上海市政协民宗委副主任、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徐家汇天主堂本堂神父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宗教才能落地生根。目前,宗教中国化就是要构建起顺应中国政治、融入中国文化、适应中国开展、具有中国风貌、与时俱进的宗教。中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宗教必须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中国开展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宗教也要积极融入和效劳国家开展战略。
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就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始终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保持正确坚决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了解
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决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那么。
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融入我国的优秀文化,用中华文化引领天主教,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推动宗教同中华文化相融合,在讲经讲道中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爱国主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之一,在新时代宗教界,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标准,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为此,在中国宗教界要多培养爱国人士,使他们在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
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历史经验说明,坚持中国化方向,是中国天主教生存和开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化符合天主教的教义精神,符合天主教适应当代世界开展潮流的需要。上海天主教始终在为教会的中国化而不懈努力,在保持根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开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此外,在宗教场所建设、人才培养等...
篇八: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
2017 NO.05学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作者简介:刘柳,女,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华传统文化。摘要:坚持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既是各宗教传播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解决我国新时期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的根本路径。坚持宗教发展中国化方向,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不断推进传统文化与宗教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词:宗教中国化;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对接2015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2016 年 4 月,总书记在全国宗教会议上再次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同时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这就为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推动我国宗教发展中国化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以其内生性、连续性、稳定性、丰富性、包容性发挥重要作用。一、坚持宗教发展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宗教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将这种内在的观念、情感、体验以宗教刘
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
45统战理论与实践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组织、宗教活动等外在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宗教不仅仅关涉精神信仰,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现象。各宗教在我国传播发展的历史一再表明,无论是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只有其与所处的社会文化相适应,才有生存、传播、发展的可能。(一)本土宗教必须与所处社会文化相适应我国现存五大宗教中,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其思想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道家哲学。东汉末年,伴随着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神仙方术日益盛行,道教作为有组织的宗教团体正式形成。此后,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道教不断对其教规教义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道教创立初期,作为民间信仰,其组织结构和理论体系都不够精致。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大量门阀士族、知识精英信徒的加入,道教也开始对理论进行提升,对斋醮仪式进行规范,对内部等级制度进行完善,葛洪、陆修静、寇谦之等人的改革使道教得以迅速传播。隋唐两朝,道教虽然得到统治者空前重视,一大批知识精英加入道教,但同时也面临着佛教传入及自身理论体系相对粗糙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为回应佛教传入扩张带来的挑战,唐初由成玄英、李荣构建的重玄学提高了道教的精神品位。盛唐之后,为继续回应佛教回护本教,道教又回归于神仙追求,讲求性命双修,进而由外丹学转变为内丹学。此后,为适应时代及信众的变化,继续统一教团组织,明确传法世系,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及至明朝,帝王及民众对于宗教的实用主义倾向使得道教再次发生变化,更注重于符咒禁忌、禳灾祛病、养生送死、堪舆风水等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斋醮科仪。清中叶以降,在中外文化思潮及政局变动冲击之下,道教虽力求振奋,但终因未能很好地与时代发展相契合而趋于式微。由此可见,道教作为五大宗教中唯一的本土宗教,其产生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但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却一直在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其兴衰也与适应程度密切关联。(二)外来宗教必须与所处社会文化相适应佛教作为较早传入的外来宗教,是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成功融合的范例。从佛经传译到佛法宣讲,从佛学阐释到宗派确立,作为外来宗教,正是在与本土文化的一次次冲突、调和、变通、交融过程中,佛教在不断改变自身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国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执意保持印度佛教精神的唯识宗很快沉寂,而大量吸收了中国本土文化观念,由禅宗等所传承的如来藏学,最终发展为极具中华文化品格而迥异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思想观念、民风习俗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中华传
462017 NO.05学报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督信仰宗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华传播及本土化同样经历了从因不适应本土文化无法生存,到逐步顺从、适应、发展的过程,期间波折不断。从唐朝“景教”传入中国到受“武宗灭佛”牵连遭湮灭,至明末清初以利玛窦为主的早期入华传教士以一系列调适策略顺利转型为“泰西儒士”并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注目,再到康熙末年因“中国礼仪之争”导致天主教遭禁,直至鸦片战争前后,借政治军事之势得以在华全面传播。即便如此,20 世纪初的一系列“教案”和“非基督教运动”又迫使教廷不得不采取措施促进基督教中国化。在此过程中,虽然基督信仰宗教在一次次试探摸索中不断对自身进行调适以适应本土文化,但近代中国第一批信奉天主教人士在儒家传统、生活礼俗、外来宗教中还是受到了巨大的文化冲击。
[1] 直至今日,基督宗教文化虽然已对我国的教育、卫生、社会福利、思想文化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政治势力干涉、中西文化差异等因素决定了其实现真正的中国化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伊斯兰教自唐朝随着商业贸易传入中国后,同样经历了漫长的传播适应过程。从阿拉伯、波斯等地以蕃客侨民身份进入中国的外来穆斯林到元朝形成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族,伊斯兰教文明与华夏文明在交流、摩擦中不断进行调适融合。特别是张中、王岱舆等人发起“以儒诠经”,以儒家话语体系对伊斯兰教经典进行解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为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发展探索道路,有效推动了伊斯兰教本土化进程。二、新时期我国宗教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在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正确指引下,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宗教活动总体平稳有序,但新时期宗教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一)信教人数持续增加社会转型必然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相应也会对人们的精神生活造成巨大冲击。一方面,组织化的宗教活动可以给人以集体感、归属感;另一方面,宗教“寄托着广大信仰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人生的关切” [2] ,因其对彼岸世界的关注及其终极关怀取向可以有效解决现代人的身心安顿问题,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信教人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部分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井喷式增长。如何团结、引导、凝聚数以亿计的信教群众,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特殊重要性。(二)五大宗教面临各自发展挑战当前我国各大宗教总体形势良好,但随着社会发展,国内外环境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
47统战理论与实践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化,五大宗教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重点问题。天主教受梵蒂冈影响,部分神职人员出现圣统制观念苗头,受境外敌对势力控制的地下天主教势力抬头;基督教中部分教徒私设宗教活动场所,非法传教,影响正常社会秩序;伊斯兰教中教派和门宦问题较为突出,宗教极端势力和去本土化倾向依然存在;佛教道教世俗化、商业化、修持不严、道风不正等问题仍需继续治理。(三)民间信仰广泛存在我国宗教信仰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除五大宗教外存在大量民间信仰。与“制度性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相对应,杨庆堃先生称其 为“ 分 散 性 宗 教”(diffused religion), 认为“在中国形式上有组织的宗教不够强大,并不意味着在中国文化中宗教功能价值或宗教结构体系的缺乏” [3] 。杨凤岗先生在《当代中国的宗教复兴与宗教短缺》中也指出,当代中国精神信仰领域的整体状况可称之为“宗教不兴,巫术盛行” [4] ,大量存在、隐而不彰的民间信仰因其自发性、分散性、功利性、交叉性、模糊性,使得其在学术界定及实际管理上存在争议。如何规范引导民间信仰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四)新媒体环境下传教形式发生变化目前,宗教已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紧密相连。据粗略估计,2001 年互联网上涉及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中文网站、网页仅有 7100 多个,2009 年 8 月已达 466.7 万,而到 2015年 1 月已超千万,约 2740 万。
[5] 网络宗教传播以其广泛性、开放性、互动性、迅速性等特点拓宽了宗教传播渠道,加快了宗教传播速度,同时也因其虚拟性、隐蔽性、随意性带来监管上的挑战。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宗教发展中国化宗教文化论认为,“宗教不单是一种精神信仰,还是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是社会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要从人类文化发展史研究世界宗教,从中华文化发展史研究中国宗教” [6] 。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宗教发展中国化,必然要总结宗教发展兴衰历史经验教训,以文化为视角,因势利导,解决现实问题。(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提到:“并世列强,虽新而无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文明古国,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至今,就是因为我们有一套自己的价
482017 NO.05学报
值观和民族精神,它们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同化力。这种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发展到今天,凝练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7]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宗教自身发展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价值取向上就必然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以“三个倡导”作为价值准则对各自教规教义作出最新阐释,自觉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齐,从中寻求“最大公约数”。费孝通先生晚年反复倡导“文化自觉”这一概念,对宗教界而言,同样要有这种文化自觉,自觉把握所处社会文化历史的来龙去脉、发展趋向,增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转型能力。当前,宗教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树立爱国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强化职业道德。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伊斯兰教“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这一优良传统,对佛教教义“庄严国土,利乐众生”作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坚持中国化方向,坚决抵制境外宗教势力的干涉。树立文化自信,避免盲目效仿国外宗教,坚决抵制“去本土化”倾向。增强法制观念,遵守法制原则,接受法律约束,自觉学法、遵法、守法,依法治教,杜绝地下传教活动及非法扩张。深入研究教规教义,不断增强教职人员的宗教造诣和道德修养,整顿教风,严明戒律,遏制借教敛财、奢靡之风及商业化倾向。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信教群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民族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遵循,是全体公民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我国,信教群众在身份上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政治经济利益、道德行为规范上与不信教群众的诉求是一致的,因此同样要以此为价值准则,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数以亿计的信教群众作为特定群体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有其特殊性。作为有神论者,持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这一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践行需要耐心引导,促使其逐步认同,最终自觉践行。在此过程中,政府和宗教界人士要承担各自责任,发挥各自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
49统战理论与实践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一方面,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培育、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重视信教群众这一特殊群体的价值取向,包容合理价值差异,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为这一庞大群体“量身定制”符合信教群众接受规律的培育、践行途径,在做细做实上下功夫。针对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信众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探索为广大信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寓教于情、寓教于乐,把理论宣传同信众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用普通信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生动事例进行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信教群众往往更愿意听宗教界人士的话,要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示范作用,培养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针对政府不易覆盖触及的人群场所进行宣传引导工作。在日常布道讲经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通过宣讲劝诫深入持久地宣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教职人员的言传身教使信众在宗教活动中耳濡目染,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构建中国特色宗教理论体系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核心和根本。宗教中国化的核心就在于使宗教教规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对接,发展具有中华气度的宗教文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体系。1. 推动传统文化课程进入宗教院校课堂年龄较高、学识偏低、后继乏人是目前我国教职人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篇九: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
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学基础》 课程论文
题 目 浅谈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学
号
0121110124
姓
名
孙文玥
年级专业
2012 级法学专业
任课教师
张有丽
学年学期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
浅谈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摘要: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同时, 爱国主义还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力量, 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是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和忠诚的爱国者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继承:
弘扬:
中华民族; 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一、 什么是爱国主义 (一)
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 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
它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 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 认同感、 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限定。
江泽民总书记说:
爱国主义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二)
中国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从对中国历史的回顾中发现, 中国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由狭隘的爱国主义走向广义上的爱国主义的。
中国在各民族未大融合, 各自为政时, 总是以一小国的利益为驱使, 相互开战吞并, 经常弄得民不聊生。
在国家战乱平息之后, 爱国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升到新的高度, 热爱中国文化, 热爱国土河山, 团结友爱,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作贡献, 已经成为中国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的核心。
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 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又吸纳
了鲜活的时代精神, 内涵更加丰富。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现阶段, 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二、 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一)
熟悉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 遵循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首先, 每个人都应该爱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
因此, 每一个爱国者都应该把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 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 我们应该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爱, 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
对自己同胞感情的深浅程度, 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就应该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再次, 我们应该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 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础。
并且,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 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最后, 顾名思义, 爱国主义就是要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家就是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 为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
2、 学习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 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敬仰 。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 我们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学习并发扬光大。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喊出 “吾将上下而求索”, 遂以死报国的感人事迹,至今仍为中华儿女所传颂; 司马迁将本朝事迹忠实地记录下来, 并突出强调将 “国”放在首位的重要性, 盛赞“先国家之急” 的气节和操守。
这些古人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诠释了“热爱祖国, 矢志不渝” 这八个大字。
而廉颇、 蔺相如以社稷为重,捐弃个人恩怨, “将相和” 以报效国家。
以及“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等名句
都体现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爱国情怀。
斗转星移, 岁月流逝,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大化流行”。
它超越地域、 阶级、 种族和时代的界限, 将中华儿女凝聚到一起, 使之同心同德, 同舟共济, 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 从而使中国在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国家的统一。
而一旦有外敌入侵, 中华民族便能“同仇敌忾, 抗御外侮; 维护统一, 反对分裂”, 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 奋起抗争, 救亡图存, 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 泣鬼神的壮歌。
我们应该学习先贤们热爱祖国, 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 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 抗御外侮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3、 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我们应该知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中华民族表现出了 强大的生命力。
这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 其中毋庸置疑的是, 千百年来深深融入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 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 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 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 爱国主义在推动祖国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方面,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爱国主义体现了 每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 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每个人自 身 发展的客观需要。
伟大的人生目 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厚的爱。
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 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 人生目 标就越明确, 人生信念就越坚定。
(二)
拥护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 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2004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指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 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这一阐述明确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 为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爱国主义提供了基本根据。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要深深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使中国不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 为世界所瞩目的繁荣昌盛的国家。
而社会主义中国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流血牺牲, 长期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 中国共产党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并躬身实践的光辉典范,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我们要明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爱中国共产党、 爱人民政府, 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同时, 在中华民主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 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 也是对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及民族感情的认同。
特别是对于生活在祖国大陆之外的同胞, 可以不赞同祖国大陆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却不能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 不能不拥护祖国统一, 要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 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奋斗。
2、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 我们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
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 也无论你在何种所有制企业中工作, 作为中华儿女, 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
所谓, 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 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 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在此过程中, 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 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3、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正是出于对自己故土家园、 骨肉同胞和灿烂文化的眷恋与热爱, 中华各民族才能够求同存异、 维护整体, 在自己的国土上繁衍生息、 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共同劳动、 共同生活、 共同发展,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所以, 我们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并且, 既
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 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同时, 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 是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的。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两者的有机统一, 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知难而进、 一往无前, 艰苦奋斗、 务求实效, 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不只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还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三)
做忠诚的爱国者 1、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 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还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爱国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 要讲原则、守法律, 以合法合理的方式来进行。
为此, 我们应充分认识和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最后,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还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相信依靠本民族的力量能够迎接挑战、 战胜困难, 使自己的祖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 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 巩固和发展、 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础,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各个民族每一个成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作为大学生, 我们不仅要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 维护者、 促进者, 还要立足生活实际, 坚持从自身做起,在与其他民族同胞接触交往的日常生活中, 尊重其传统文化、 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并且要坚持原则、 明辨是非, 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3、 维护祖国统一 我们要自觉做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 努力学习掌握党和政府实现祖国统一的
方针、 政策及相关法律, 为解决台湾问题、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4、 增强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是只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 内容、 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 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 国防目标意识、 国防价值意识、 国防责任意识、 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我们要增强国防观念, 就要多参加并参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 以增强关心国防、 热爱国防、 建设国防、 保卫国防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更加自觉地履行国防义务。
5、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在新的历史时期, 大学生应当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 增建国之才、 践爱国之行。
还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努力学习, 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并把自己的真才实学同报效国家的志向结合起来, 始终如一地身体力行。
结语: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 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其中, 情感是基础, 思想是灵魂, 行为是体现。
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
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 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 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
脚踏实地, 做合格的爱国者, 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本追求。
参考文献:
[1]
江泽 民 . 在全国 科学 技术大会上的 讲话[N] . 人民 日 报 ,1995. 06. 05
[2]
江泽民. 在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1997. 07. 02.
[3]
江泽民. 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N] . 人民日报,1999. 05. 04
[4]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03. 31
[5]
[英] 罗素. 中国人的性格[A]. 王正平主编. 罗素文集[C].北京, 学林出版社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修订版)
推荐访问:爱国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 穆斯林 优良传统 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