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其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2-11-01 11:3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我国教育经济学已经取得的主要理论贡献,诸如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教育投资短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经济效益、教育产业化与后勤社会化等问题的研究;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教育与经济互动关系需要继续深化、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制度结构需要完善、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亟待逻辑化以及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偏颇的方法论要矫正等等;新时期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趋势为:教育经济学研究视野更宽、学科体系更开放、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将扩张到消费领域、教育经济学日益与培训经济学的融合、教育与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问题持续探索等等。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学科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志码:A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取得的主要理论贡献

教育经济学这一学科在我国形成较晚,但发展迅速。我国教育经济学尽管在教育学内没有像社会科学领域中经济学那样成为一门显学,但在学科的发展方面已经获得可喜的进步,并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我国实际出发,选择我国教育与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 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关系研究。我国对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的经济性能、教育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关性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有争议的问题开展了讨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初创的历史条件下,学术界对教育与社会生产关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育是否是生产力”和“教育事业发展是否由生产力所决定”的问题上,并对此开展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首次大讨论。这次讨论的意义:(1)在理论上充分肯定了教育与经济的密切关系;(2)从理论上理清了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差异;(3)从理论上明确了教育对社会生产增值的实现条件和范围。我们认为,这次讨论不仅有利于当时学术界正确认识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而且对今天的教育经济理论研究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近年来,对于教育投入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叶茂林(2005)、聂江(2006)、刘玉辉等(2006)、饶晓辉(2006)、杨俊、李雪松(2007)、宣勇、张晶玉(2008)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国内目前对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二,教育投入的规模和结构不同是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之一。不过,赵国党新近的研究表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内部作用和外溢作用。赵国党(2009)用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教育内部作用)这个综合指标代表我国教育水平,对1978—2005年我国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或长期看,我国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持续的推动作用。

3 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研究。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其本身来看,确实有别于一般的商品生产活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产品是具有商品属性的,因而教育同其他任何商品生产部门一样,都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陈鑫,2007)。目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者主要从以下几个这方面研究了教育的供给与需求:(1)对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例如,教育供给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父母的教育背景、职业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教师的教育水平及教学技能,学生和家长的预期,社会资本等。(2)对教育发展规模和结构的研究。例如,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模式、举措,各种教育在人口地域中的分布等。(3)对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劳动力市场是教育供求的媒介,是目前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对劳动力市场分类的探讨和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问题的研究;对人力资源流动和培训的研究等等。

4 教育投资短缺问题研究。长期以来,教育投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缓解教育投资短缺的矛盾一直为我国教育经济学界所关注和重视。教育投资短缺,是指教育投资供给小于教育投资需求的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状态既可能是供给不足所致,也可能是需求膨胀所造成,还可能是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教育投资短缺之顽症,许多学者认为,正是供给不足与需求无限膨胀所共同酿成的。因此,要寻找造成我国教育投资短缺的原因及其对策,必须从上述两方面同时人手,方能奏效。

我国的教育投资短缺不仅表现为总量性短缺,同时表现为体制性、财政性、结构性短缺。总量性短缺主要表现为我国教育投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偏低;财政性短缺主要表现为我国财政性教育投资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偏低,财政预算内教育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更是偏低;体制性短缺主要表现为我国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和教育投资回报体制限制了民间资本的投入;结构性短缺主要表现为义务教育投入严重短缺、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严重短缺、农村地区教育投入严重短缺。

5 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研究。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政策上的战略选择,它涉及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进行分配。由于各国教育体系不一样,加之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因此,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不尽相同。审视世界各国教育资源的配置,大致可分为政府配置、市场调节和自主配置等三种模式。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教育资源配置不仅涉及到效率问题,还涉及到公平问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是指如何配置一定数量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配置的效果达到帕累托状态,即若改变这种配置状态,会造成至少一个受教育者的利益受损。教育资源配置的帕累托状态不仅使所有学校的利益都达到最大化,而且使每个接受教育者也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占绍文等,2008)。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从起点来看,施教者(学校)和受教者(学生)在教育资源使用上机会均等,即标准、规则(条件)相同;从过程来看,主要指教育资源分配的程序相同,没有特殊化和例外的受体;从结果来看,是分配的公平。教育资源的分配属于多次分配,在初次分配中,要按劳分配或按要素贡献分配;在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中,在不同的分配领域可以有不同的评定标准。如果教育资源的分配在上述三个方面都满足公平的基本要求,我们就可以说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了公平(管德华,2008)。

6 教育经济效益问题研究。教育的经济效益始终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

问题,我国教育经济学界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教育的经济效益是客观存在的,但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和教育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社会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这个中间环节,即是教育经济效益的形成过程。张素蓉(2009)认为,教育经济效益的含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可用货币表示并能计量的直接效益和不能用货币表示并难以计量的外在教育经济效益或间接效益。可用货币表现并能计量的教育经济效益,从教育投资的来源和所获收益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可分为个人(或私人)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外在经济效益,是指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教育产品的外在经济效益是很明显的,而且也是十分巨大的。教育的外在经济效益既包括个人或私人的外在教育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的外在教育经济效益。

7 教育产业化与后勤社会化问题研究。“教育产业化”是纯粹的“我国概念”,无法与国外交流的。国外与之相似的概念叫“教育市场化”,是具有确定内涵的严格的理论概念,主要用于高等教育领域。西方国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是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改善政府治理方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调整结构,提高高等教育的活力、质量和效率,并非纯粹市场化。它在实践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减少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资的比例,增加非政府(市场、个人或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二是强化高等教育与私有经济部门的联系,加强大学与工商界的联系。三是加强私立或民办高等教育的角色和作用。

我国已经明确把教育归属为“第三产业”,可以说理论探讨与实践中对“教育产业”的提法已基本无分歧,争论主要集中于对“教育能否产业化发展”这一问题的理解。对于教育是否能够产业化存在不同的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有3种观点:(1)认为教育能够产业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目前正在对如何进行产业化作进一步的研究;(2)认为教育不能产业化;(3)认为教育不能完全产业化,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如后勤、校办企业等能够产业化。目前持第三类种观点比较多,并且在实践中已经开始不少的尝试。

8 教师劳动报酬问题。教师作为教育中的首要资源,其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的机制与模式,特别是教师劳动报酬的机制与模式,一直是政府、公众都热切关注并不断探讨的重要话题。教师的劳动报酬,作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我国尤其强烈地触动着研究者的神经,极大地唤起了他们的研究热情。

教师的素质价值与劳动报酬有它内在的联系,教师劳动报酬的分配,应具体分析教师素质价值的差异,着重考虑教师文化技术素质的价值。教师劳动报酬的高低,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教育大业。教师收入偏低造成的师资力量受损和教学质量下降,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试想让社会花费巨大代价培养出来的复杂脑力劳动者从事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浪费资源。

二、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1 教育与经济互动关系需要继续深化。目前对于教育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源于理论讨论和逻辑思辨,仅有少数的实证研究关注二者互动关系和互动作用,缺乏对二者互动发展的实施途径、原理、动力等深层问题的定量研究。互动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互利为目标,建立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关注相关要素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和变化,主张构建良性互动发展模式。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学、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对教育和经济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对教育和经济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如何与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等相协调发展这方面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内容,目前凸显的劳动力市场与就业问题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需要关注教育自身在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中的作用、教育与劳动力供求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中,研究和决策的范围还应该关注教育培训的投资、人力资本的发展和人力资本使用三个方面。由于我国国情的复杂性以及发展本身的复杂性,大而化之地笼统分析教育收益率和教育与经济的增长关系,不足以为教育的决策和经济的决策提供可靠信息。我们的经济研究忽略了对组织的分析,这些组织包括利用教育的组织(雇佣劳动力的企业等)和提供教育的组织(提供人力资本的教育机构等)。它们的管理成本、管理上的分权优势和激励机制都应是研究的重要范围。注重组织的研究取向,使我们可以观察教育培训投资的不同方式和它们的成本效果,观察人力资本发展的过程以及与经济生产的关联性,观察利用人力资本提高生产力的生产过程;研究这些过程在动态中的特征和规律,对于了解人类在发展进程中的社会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能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信息。

2 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制度结构需要完善。目前我国经济学学科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在于外在制度的不完善,另一方面,也在于学科内在制度建设的严重匾乏。特别是,在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从属理论”现象。“从属理论”现象的主要表现有四:从研究内容上,主要是翻译、介绍、诠释国外理论研究成果;从研究形式上,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但比较研究只是一个空壳,基本上复制别人的思想、理论、定理、观点、结论和假说;从研究成果上,基本没有原创性的发现、理论,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开创性的研究领域和问题,只是亦步亦趋的跟随、模仿、验证。从理论创新的价值角度审视属于重复劳动;从研究话语体系上,是一种比较晦涩的、由许多高深莫测的“学术概念”串起来的语言文字,不仅一般人看不懂,连同行的专业人士也很费解甚至摸不着头脑。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在学科制度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差距,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经济学研究提不出重大研究问题,开创不出新的研究领域,对于丰富的教育经济实践经验不能给予及时的总结和提升,得不出理论价值高、社会影响力强和实践指导作用大的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构自身的学科制度结构,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经济学科建设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

3 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亟待逻辑化。我国教育经济学还是一门极不成熟的学科,表现为:研究对象和范围比较模糊;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没有较为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此外,很明显的一个外在表现是:各大学在该学科的教学课程体系方面五花八门,极不统一,有的侧重于管理学方面,有的侧重于经济学方面,还有的侧重于教育学方面。因此,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亟待逻辑化。(1)逻辑起点的确定。我们认为,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应

该是教育服务。无论是从逻辑学中队逻辑起点的规定性还是从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来看,将教育服务作为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都具有科学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2)概念体系的重构。从概念体系来看,一方面不同学者没有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各自的体系都还不够严密。这是由目前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缺乏逻辑性而造成的。因此,应该从对概念体系的现状研究出发,剖析目前概念体系存在的问题。“教育服务”这一逻辑起点是教育经济学赖以建立的根基。教育服务这一范畴正是蕴含了教育经济现象最基本的矛盾(教育与经济),由此而推导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教育市场”、“教育供需”、“教育投资”、“教育成本”、“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收益”等一系列的其他概念和范畴,并通过对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以此构建出该学科的逻辑严密的概念体系。(3)理论体系的重建。理论体系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范畴,它是通过作者的认识逻辑而展开。概念是基于人们对现实事物的理性认识而产生的抽象要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构成了概念体系的逻辑,沿着这种逻辑对理论内容的展开就构成了理论体系的逻辑。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行程,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构,以凸显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4 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偏颇的方法论要矫正。自教育经济学产生伊始,就存在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之间的适宜性问题。一直以来,在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存在一种病像——方法论上的偏颇,它也可能造成一种假象——要么认为研究好经济学就可以研究好教育经济学,要么认为学好了教育学也就可以研究明白教育经济学中的根本问题;更有甚者,另一种假象被人们确信,很多人不研究教育经济问题也同样在办教育,也一样能把学校办好,所以,教育经济学本身并非致用之材,忽视其方法论这样的问题。如此下去,这些病像最终将使教育经济学成为要么一堆抽象数据令人眩晕,要么一系列空泛原理让人却步,要么一片荒芜无人问津。

教育经济学不能在方法论上陷入片面实证的“精确”或者片面规范的“深刻”,不妨在谈论“制度”、“效用”、“倾向”时合理运用“数学语言”(纯数学运算符号)进行必要的实证分析,在研究“成本”、“费用”、“收益”时善于借助“数学性语言”(逻辑严密的文字语言)而加强规范分析的引导。如果要恰当确定教育经济学的核心主题,而不把教育经济学研究庸俗为一种经验的汇集,或者不让教育经济学抽象为曲高和寡的学术玩物,那么,理解和处理好实证与规范、演绎与归纳、个体与总量、定性与定量、均衡与非均衡之间的关系等等方法论体系问题,是一个至为关键的前提。

5 国际视野中教育经济理论的本土化。每一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而所有的生活都是不可重复的。在社会科学领域,很难找到完全客观的普适性的知识,对于作为应用学科的教育经济学更是如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的教育经济的制度环境、文化传统、经济基础、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相同的概念,其内涵却是迥异的。比如西方许多国家的学者认为我国的“民办学校”和他们的“非政府学校”是一回事,但是实际上,我国“民办学校”并没有西方国家“非政府学校”那样比较彻底的办学自主权。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教育经济学知识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但是目前我们在借鉴、吸收、运用国外教育经济理论的同时,恰恰忘了对本土实践的关照。

教育经济理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社会环境下创造和展开的。任何一种教育经济理论和实践都是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体现。因此,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要有强烈的“中国”意识。本土化不仅包括全国教育经济的实际,而且也包括全国各地的教育经济实际。要总结自己在教育经济实践中的经验,特别是各地、各校具有特色的教育经济的实际经验,将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体现我国经济文化的特色,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而且要通过它进一步探索教育经济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西方教育经济理论的本土化吸收和改造,使之更贴近适合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对我国本土教育经济领域问题的关注。教育经济学研究者应关注本国实际问题,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才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科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中国特殊的教育问题,也应有独特的理论来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一言以蔽之,教育经济研究者只有在国际的视野中关注我国教育经济独特的实际问题,才有可能对世界做出贡献。

三、新时期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趋势

1 教育经济学研究视野更宽,学科体系更开放。目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教育学的范畴当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内容已不再是单纯的教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随着学科日益成熟和完善,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计量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科学内核逐渐纳入到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轨道中来,他们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都为教育经济学的丰富和成熟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育经济是—个开放、复杂的领域。因此,单一的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不能有效地解释教育经济中大量存在的复杂棘手的问题。研究方法的创新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教育经济中的许多问题仅靠逻辑实证研究是无法解决的,而必须借助于定性的研究方法。只有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研究视角才能使教育经济学的论证得更加全面、科学而深刻,使问题研究更具有立体性、更加丰满而深厚。由于我国教育经济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研究范式,且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不远的将来,我国教育经济学科必定是一个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我国教育经济学学正处于学科制度化的进程之中。一个事实是,教育经济学学科正处于高度的学科分化中,众多的教育经济分支领域不断的涌流而出。但是在学科高度分化的同时,分支领域的重组也在加剧。开放性是未来的教育经济学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教育经济学学科的体系只有永远保持开放状态,善于从其他学科汲取知识营养,才能成为接收新知识的启动器,同时也成为生产新知识的推动器。未来教育经济学,将接纳组织行为学、心理学、运筹学、经济学、文化学、自然科学的理论、范畴、方法来扩张自己的学科疆界,一个囊括众典的大教育经济学、泛教育经济学表面上看也许似是而非,但它也许更接近于科学真理本身。

2 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将扩张到消费领域。在确定教育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的时候不仅应重视教育可以培养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本的价值还应该更加重视教育能够促进人本身的发展和关注人作为人的需要的另外的价值。我们认

为,教育的经济价值部分除了应该遵循历史线索外,还应当增加教育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技能的内容,将社会学和消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纳入教育经济学的视野。教育经济学不能只是立足于人的“工具性”能力提高而忽略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技能而存在的一门社会科学,它应该同时关注人作为生产主体所具备的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培育,以及人作为消费主体所具备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理性消费和消费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只有如此,教育经济学才是一门研究“人”的生存和发展并最终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且体现人的“价值意义”的社会科学,而不只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工具理性”的学问。把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消费的领域,应当是我们发展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的一种尝试。

3 高等教育财政分析仍将是教育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进一步深化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近年来,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总量短缺与高校规模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教育经费筹措和分配方法的不同不仅会影响到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而且也将影响到教育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其中包括收入分配。因此,研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可能,研究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程度和速度、管理方法和成本,研究如何将教育经费以符合效率、公平的原则分配到各教育机构,研究如何建立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机制,研究如何优化公共财政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在对高等教育进行成本补偿的同时如何进行高等教育机会的再分配、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系统并充分体现受教育机会平等是迫切需要关注的研究领域。

4 教育经济学日益与培训经济学的融合。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两个基本途径,与教育相比,培训更贴近劳动力市场,通过培训积累的知识与技能更容易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和教育相比。培训与劳动生产力、收入和就业行为的关系也就更为紧密。教育经济学未来拓展的路径,除了理论基础上的“外延式”发展外,还可以在原有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内走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即强调综合考察人力资本投资的多种途径,特别是教育和培训这两种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让教育经济学走出正规学校教育经济学的固有领地,团结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名义下,与培训经济学融合,走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广阔天地,惟其如此,才能全面、深入地研究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机制。

5 教育与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问题持续探索。教育与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理论问题,我国学者在深入研究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教育如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的发展要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可能提供的条件相适应。如果抛开经济实力生产力发展水平,随意和盲目地发展教育,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最终也会影响教育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关系总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笔者不敢妄言教育会对社会发展造成阻碍,可以肯定的是,教育的不适当发展会给社会带来问题甚至危机。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不仅仅是教育一厢情愿的事情,教育也并不会自动地导致社会发展,还需要社会各子系统的配合,需要一定外力的调控,即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协调发展需要调谐。因此,“教育促进社会发展”这一命题不是绝对的和普遍成立的,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内在机理,以便更好地促进和保持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

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是怎么样才算是协调发展,怎样协调,从理论、评价标准、具体操作上目前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今后将会更加关注接受过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的关系,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需求进行前瞻性分析,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各种科类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可替代性进行探讨,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地位以及相互关系将是持续探索的重大研究课题。

6 通过学派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必然要求。一门学科的成熟必须有各种学派观点的争鸣,而各种学派采用不同的途径来研究同一教育经济问题,可以引起学术争鸣,从而推动教育经济学走向成熟。一门学科内部的学派形成过程,也是这门学科自身发展的过程。学派是一门学科自身结构的重要内容,不论从一个国家来看一门学科,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形成几个学派,这门学科就缺乏支撑力量。学派的形成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理论的丰富性和长久生命力的不竭之源;学派的发展,从深层次上探索了学科发展的内在的可能性空间。通过学派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而形成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派,是实现教育经济学原创性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既要具有学科意识,更要具有学派意识。从学科发展走向学派的发展这是21世纪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从中国教育实践的自身问题人手,在研究本国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真正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智慧并多样化的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派,这是教育经济学在21世纪的我国能否真正成为一门自立、自为、成熟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

推荐访问:发展趋势 贡献 理论 我国 经济学研究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