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会”就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三会”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发展中逐步探索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员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推动基层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如何正确理解“三会”的现实意义、深刻剖析“三会”的难点问题、切实发挥“三会”的实效作用,值的我们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思考、分析和探索。
一、深刻领会“三会”制度的重要意义
1、“三会”制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
1847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草拟的世界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章——《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确定同盟的组织系统,并对会议制度提出了相关要求,这是对党的会议制度提出的最早规定。1922年7月中共二大拟定的第一部党章中专设了会议一章,具体阐述了党的会议制度,这是我党关于“三会”制度的最早规定。1929年12月古田会议提出了18种党内教育形式,开创了思想建党的独特思路。1982年2月中宣部、中组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健全党的组织生活的意见》, 这也是“三会”制度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正式出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中,“三会”制度的内容、形式、要求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三会”制度,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三会”制度是基层党组织更好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新时代发展大势的内在需求,是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实践。
2、“三会”制度是夯实基层组织的有效途径
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基本组成单位,处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是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三会”制度可以使基层党员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民主讨论,进而能进一步统一思想、接受批评监督、总结经验教训、做出集中决议,使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打好党的组织根基,夯实党的执政基石。
3、“三会”制度是加强党风行风的重要手段
“三会”制度,是组织建党、思想建党、制度建党的有力抓手;是增强净化、自我革新、完善提高的具体表现;是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的成果巩固;是严肃党风、加强政风、推动行风的有效探索;能着力解决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滑坡、意识单薄、三观不正、纪律松散、作风不良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基层组织涣散、缺乏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问题,从而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1、重视程度不够,“三会”制度流于形式
对“三会”制度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没能清楚搞懂“三会”制度的具体内容,存在无所谓的思想态度,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强,会议的前期策划不够,“三会”的开展流于形式,仅满足于“制度上墙”“要求入文”“完成任务”,仅简单照抄照搬其他单位的模式,形式简单、内容老套、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2、执行效果不佳,“三会”制度浮于表面
对“三会”制度从效果上不够明显,开展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够到位,会议枯燥乏味、缺乏互动交流,只是照本宣读文件精神,脱离了党员的实际思想和生活、脱离了单位的实际问题和困境,不能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不能深入剖析问题原因,不能满足党员所需所求,不能解决现实存在问题。缺乏新的方式、方法吸引大家。
3、原则意识不强,“三会”制度同于虚设
对“三会”制度从原则上不够坚定,日常检查考核的力度不够到位,缺乏严格的考核办法、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刚性的制度约束,制度的规范性不够、常态化不够、严肃性不够。民主评议多说成绩、少谈问题;多说工作、少谈思想;多说自己、少谈别人,存在老好人思想,淡化了政治性、弱化了针对性、虚化了实效性。
三、积极探索“三会”制度的实施路径
1、健全顶层设计,机制“三会”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标准制定一套职责明晰、功能健全、合理规范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组织体系机制。二是建立完善量化评价机制。三是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2、优化形式内容,创新“三会”
坚持先进的理念、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让“三会”制度保持引領力、增强吸引力、提升执行力。一是创新理念、增强前瞻性。要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紧跟时代、认清形势、关注诉求,顺应发展的思潮、增强服务的意识、完成好各项工作。二是创新内容、增强认同度。要充分利用好“三会”制度,将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满足党员的精神需求为突破口,全面增强“三会”的实效性、针对性,全面提升党员的综合素养。三是创新形式、增强活力性。要将灵活多样的方法、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自由合适的空间作为载体,寓教于乐、增强趣味性、自主性和互动性,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增强党员干部的参与程度,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3、精准导向定位,成果“三会”
坚持预见导向、基层导向、实效导向,推进“三会”制度成果转化,放大疾控事业发展效应。一是突出预见导向,精准选题。聚焦基层发展重点,以党政工作的重点问题、改革发展的焦点问题、疾控事业的难点问题、民生关切的痛点问题为选题方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拓宽渠道,明确解决方向。二是突出基层导向,深入研究。全面深入开展调研,面向基层、贴近群众,将群众的意愿和呼声为工作的着力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和解决措施。三是突出实效导向,提质成果。运用专业化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全面深刻、符合实际、准确提炼、总结“三会”成果,真正体现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对转化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反馈,推动成果的实效性。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切实贯彻执行好“三会”制度,打造一支视野宽泛、守正创新的高素质疾控队伍,聚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