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校选修课课程结构的实证分析

高校选修课课程结构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2 10: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简介]张浩(1982-),男,河南开封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通过对国内高校选修课程的第一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三点结论:第一,选修课不能等同于通识课程;第二,选修课程总体外部结构平衡,但数量偏少;第三,综合类院校和工科类院校的课程结构有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选修课;课程结构;通识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6)06-0059-03

一、问题的提出

选修课的开课量和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选课自由程度和学校对选修课的投入水平和设置理念。中国高校的选修课程的设置还处在试探阶段,高校所设置的选修课程尚未形成一个稳定和合理的结构比例模式,这与高校的特点、学科结构和师资条件有关系。而我们对目前高校的学科结构实然状况究竟如何,并不很清楚。本文对目前高校选修课的课程结构作了调查和分析。

二、数据

本文所作分析的数据是学校的第一手选修课程资料,均来自学校的校方网站。由于学校的数字化水平不尽相同,很多学校并不将学校有关选修课程的资料公开。最后得到25所高校的资料,其中包括了清华、北大等21所“211工程”建设高校,这其中又有“985”建设高校15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高校选修课建设的最高水平。

结合《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提出的“中国大学分类新标准",按照学科比例,我们将25所高校进行了分类(见表1)。

三、统计方法

我们考察了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发现共同的特点是选修课设置种类非常丰富,并不严格服从于学科分类形式,其中有很多涉及到生活实际的实用性课程和交叉学科的课程,所以我们无法严格按照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这三大学科的分类方法进行统计,改而采用更具体和细致的方式。我们结合各个学校对选修课程的分类和具体的课程特点,最终的分类方法见表2。

最后将分离出来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四、统计结果

1.每学期的选修课开课数量

开课数量并不属于课程结构的范畴,但却是后文对各个分类所占百分比进行统计时的分母,其大小将影响统计误差,开课数量越多,统计结果越精确。

在收集到的25所学校的选修课程中,有23所是某一个学期的,有2所是全校每个学期所有选修课程的总表。我们排除选修课课程总表的情况,对选修课在单学期中的开课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3)。

可以看出,各个学校一个学期开课的平均量为90门课,所以一门课程的影响因子是1/90=0.0111=1.11%,与分母为100之间的差别为0.111%,可以接受。而其中“985”建设高校每学期比非“985”高校多近30门课,差异很大。而综合大学比工科大学每学期多开8门课,差异并不明显。

2.各类别课程所占比例

由表4可以看出,一级分类中的各个类别中,除了“综合及其它”外,均值都在20%左右,差别并不大。而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中,我们注意到两个奇异值,即“综合及其它”的最小值是0%,而“自然科学及应用”在某一所学校的比例达到了52.9%。

由表5可以看出,在所有的二级分类统计中,“文学、艺术”所占比例最多,平均值达到21.3%,所占比例在10%以上的依次是“数学、自然科学”占10.5%,“社会、文化、历史”和“工程知识及技术”均占10.1%,所占比例最多的四种类别的百分比之和达到了52.0%。而比例未达5%的有7种,分别是“政治、法律”,“语言”,“学科综合及应用”,“其它”、“哲学、伦理”,“思维、逻辑”,“新闻、广告、秘书、教育”,比例最低的这7个方面仅占全部课程的18.0%,且在各个学校中均有未开设的情况,即“最小值”为0。

3.综合类和工科类高校比较

在所收集到的数据中,综合类和工科类院校数量较多,而文理类和理科类院校样本量太小,所以我们只能对综合类和工科类学校进行均值比较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从表6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综合类大学和工科类大学在分类的各个方面所占百分比的差异。就绝对差异来说,在一级分类中“自然科学及应用”的差异为8个百分点,“社会公民素质”的差异为6.7个百分点。

而在二级分类中差异超过5个百分点的分别是“社会文化历史”和“211程知识及技术”,差异分别为7.7和7.3个百分点,这也回应了在一级分类中差异较多的两个类别。而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内在的显著性,还需做T检验。

两个独立样本一级分类T检验结果显示,如果以显著性水平为0.05,综合类大学和工科类大学的选修课程在一级分类中,除了“社会公民素质”类差异显著之外,其它差异均不显著。

在二级分类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5,那么综合类大学和工科类大学的选修课程差异除了“社会、文化、历史”差异显著外,其它方面差异并不显著。

五、分析及讨论

1.选修课不等于通识教育课

国内学者李曼丽将通识教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全校性必修课;另一部分为文化素质选修课。并把文化素质选修课划分为七个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计算机、语言、艺术和技能。经过我们对25所大学的分析,只有北京大学区分了通识教育课程和一般的选修课程。将选修课与通识教育混为一谈并不合适。因为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和非功利性的知识和能力教育。而中国高校所设置的选修课的专业性、职业性和功利性特征十分突出,绝非以通识教育理念指导而设置。从前文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一点在工科类院校尤其明显。国内高校的选修课包含了通识课程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一般的倾向于专业、职业和个人技巧的课程,而且选修课中的通识课程与一般课程的区别并不明显。

2.选修课程总体外部结构平衡。但数量偏少

从本文进行统计的分类来看,一级分类的各方面所占比例比较均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肯定,目前高校的选修课程在追求某种课程比例模式时所做的努力。在考察选修课程的结构比例时缺少参照系统,所以我们对其评价更倾向于主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高校的选修课开课数量总体偏低,而实施着学分制的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为学生开设多达2 500门课程供选择,耶鲁大学的耶鲁学院每年为5 200名本科生提供了近2 000门课程,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学院本科生也可从多达350门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美国文化与制度的课程中进行选择[引。国内高校所实施的教学管理制度本质上仍然是僵化的学年制,造成选修课几乎成为摆设,选修课的开发近乎停滞。选修课程绝对数量少,所以学生的选择性相对小,这意味着即使高校的课程结构是完美的,但数量有限,结果还是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的不同喜好,所以开发课程数量和调整课程结构是选修课程最基本的两个方面,也是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关键。

3.综合类院校和工科类院校的课程结构有一定差异

本文重点比较了综合类和工科类高校,结果显示,两类院校在“社会、文化、历史”和"9-程学科及应用”方面的差异较大,体现了两类学校各自的特征。可以看出,国内高校的选修课程设置受学校内部学科结构的影响很大。工科院校所开课程偏重于狭隘和片面的学术性、理论化的专业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尤其是作为“社会人”的政治和法律方面的培养太欠缺,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缺乏职业生活品味和情趣,缺乏职业变更中的自我学习和应变能力。所以,有必要对选修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当然这种调整是整体性的,包括学科结构、师资结构和培养方式。综合类院校并不是不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而是其问题表现不明显,所以从本文的统计无法进行过多讨论。

六、研究缺陷和改进之处

课程分类按照学科分类和用途两方面来区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其合理程度需要讨论。

样本量尚未达到30,而各个类型院校的样本量更小。比如,本研究只有综合院校和工科院校相对多些,而文理类和理科类院校因为太少未能进行相关统计。

本文的样本所代表的是中国高校的最高水平,所以显示的结果具有典型性。而普通院校的情况如何,与重点院校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